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药物治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62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6例刘 婷(甘肃省兰州市长风医院,甘肃 兰州 730070)摘要:目的 应用中西药物结合方法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抽取72例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36例。
分别采用西药和中西药物结合进行治疗。
结果 B 组患者在用药后症状表现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 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治疗停止一段时间后症状表现再次出现的几率明显低于A 组;治疗后症状表现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A 组。
结论 应用中西药物结合方法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中西药物结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中图分类号:R 926.1 文献标识码:B 类风湿关节炎(英文:RA)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自身免疫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将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划分在“ 痹证”的范畴[1]。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应用中西药物结合方法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治疗的方法,以便临床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更有效的综合治疗,使该类患者的症状表现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扭转。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
在A 组中包含11例男性研究对象和25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8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42.8岁;在B 组中包含10例男性研究对象和26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9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44.1岁。
所抽取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
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2019.21科学技术创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进展Progress in med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史曼(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21)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全球发病率约为1%[1]。
主要表现为滑膜炎和渐进性、不可逆的软骨和骨破坏,关节骨质破坏及由此产生的功能障碍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2]。
RA 发病机制复杂,在其病理生理的基础上寻找靶点是近年来研发RA 新药和新疗法的有效手段,在进入疾病终末期阶段前给予积极的干预,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NSAIDs 是不含甾体结构的解热镇痛药,目前有数百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RA 、多种发热及多种疼痛的缓解。
在RA 的治疗中具有缓解疼痛,减轻炎症的作用。
其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止致痛物质的产生和释放。
常用的NSAID 包括布洛芬(Advil ,Motrin IB )和萘普生钠(Aleve )。
副作用可能包括胃肠道刺激,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
2类固醇激素皮质类固醇药物,如泼尼松,可减轻炎症和疼痛,减缓关节损伤。
常用的此类药物包括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其用于RA 治疗的一线药物,作用机制包括抗炎和免疫抑制。
副作用可能包括骨皮质变薄,体重增加和糖尿病。
3改善疾病的抗类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这些药物可以减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展,并保护关节和其他组织免受永久性损伤。
常见的DMARD 包括甲氨蝶呤(Trexall ),来氟米特(Arava ),羟氯喹(Plaquenil )和柳氮磺胺吡啶(Azulfidine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逐渐增多,而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我们可以采取中医学治疗的方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虽疗效好,但治疗时间比较长,见效比较慢,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高于纯中医或纯西医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上效果比较显著,副作用相对较少。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抑制性疾病以及系统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存在对称性,且为多关节发病的特征,关节肿、僵、痛而出现的关节疆直扭曲变形为主的表现,慢性关节炎因治疗的难度比较大,病程比较长,见效比较慢,被称之为顽疾,中医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内服中药外熏,外用熏蒸以及针灸三种治疗方式。
1.内服中药,1.1.1中医上常用三种药物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雷公藤多苷,青风藤碱和白芍总苷1.1.1.1雷公藤多苷: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雷公藤多苷在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减少溶酶体来保护软骨组织,病减轻滑膜的伤害。
而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对于雷公藤但研究也越来越多,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但作用,成为了治疗但首选用药。
在临床上,我们一般用雷公藤主要治疗急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它可以对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抗菌消炎的作用。
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定患者的病情作用,蛋白骨头有一定的副作用,这种药物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同时,对患者的生殖系统有较大的损伤,导致患者的生殖器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
1.1.1.2青风藤碱:经研究证明,清风藤碱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关节炎患者的增加,我们对于清风横解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发现这种药物有抗菌消炎,控制疫力,止痛、降血压、抗心律失常等药物作用,而在治疗患者但类风湿性关节炎过程当中,这种药物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因此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近况薛利敏 罗昆 王君雅 曲艺 王沛然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其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RA 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滑膜炎,滑膜损伤,最终导致关节畸形。
目前治疗主要包括NSAIDs、DMARDs、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
现就RA的药物治疗展开综述。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中图分类号 R59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223(2020)18-036-04RECENT DEVELOPMENTS IN DRUG THERAPY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Xue Limin,Luo Kun,Wang Junya,et al.Hebei Yanda Hospital, Langfang 065000, ChinaAbstract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is a chronic,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its symmetry and polyarthritis. The basic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RA were synovitis, synovial damage, and eventually joint deformity. At present, the treatment mainly includes NSAIDs, DMARDs, glucocorticoids, biological agents, etc.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RA.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Drug treatment;NSAIDs类风湿关节炎(RA) 属于一种累及全身及病因不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全球发病率为0.5%~1.0%,主要病变损伤是使关节的滑膜破坏、骨质破坏、最终导致骨关节变形,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进而引起机体残疾的发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