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 格式:doc
- 大小:0.92 KB
- 文档页数:1
《儿科学》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选择题1.下列有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发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好发于婴幼儿B病程6~8周C发病男女比例为1:1.3~1.5 D死亡率1~2%E一部分患儿的心血管症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2.下列有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实验室检查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B血小板在发病第2周开始增高C血沉明显增快D球蛋白升高,尤以β2球蛋白显著EC反应蛋白升高3.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感受何种病邪而发病的:()A风热时邪B风温邪毒C温热邪毒D暑温邪毒E痧毒疫疠4.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应采用:()A脏腑辨证B八纲辨证C六经辨证D三焦辨证E卫气营血辨证5.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中卫气同病型的首选方剂是:()A银翘散B桑菊饮C白虎汤D清络饮E新加香薷饮6.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中气营两燔型的首选方剂是:()A清瘟败毒饮B普济消毒饮C黄连解毒汤D清胃解毒汤E甘露消毒丹7.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中气阴两伤型的首选方剂是:()A一贯煎B沙参麦冬汤C增液汤D炙甘草汤E青蒿鳖甲汤(二)B型选择题1.A清瘟败毒饮B普济消毒饮C黄连解毒汤D清胃解毒汤E甘露消毒丹(1)气营两燔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首选方剂为:()(2)热毒壅盛型流行性腮腺炎的首选方剂为:()(3)邪犯肺脾型手足口病的首选方剂为:()(4)邪炽气营型水痘的首选方剂为:()2.A清气凉营,解毒化瘀B清气凉营,泻火涤痰C清热凉营,解毒祛湿D清气凉营,解毒化湿E清气凉营,泻火解毒(1)气营两燔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法为:()(2)邪炽气营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法为:()(3)毒炽气营型猩红热的治法为:()(4)湿热熏蒸型手足口病的治法为:()(5)邪炽气营型水痘治法为:()(三)D型选择题1.常用于治疗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中成药有:()()A银翘解毒片B生脉饮C丹参滴丸D六神丸E银黄口服液2.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变以哪个脏腑为主:()()A胃B心C肺D脾E肾3.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A辛凉解表B清热解毒C清热凉血D活血化瘀E益气养阴4.常用于治疗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西药有:()()A抗生素B维生素C丙种球蛋白D阿斯匹林E肾上腺皮质激素5.清瘟败毒饮可以用于治疗下列那种疾病:()()A气营两燔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B邪炽气营型水痘C毒炽气营型猩红热D邪入气营型风疹E湿热熏蒸型手足口病6.草莓舌可见于何种疾病:()()A麻疹B水痘C风疹D猩红热E川崎病(四)X型选择题1.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包括:()()()()()A邪犯肺卫B卫气同病C气营两燔D热入营血E气阴两伤2.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并发症包括:()()()()()A胆囊积液B面瘫C关节炎D虹膜睫状体炎E听力丧失3.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通过超声心动检查可发现各种心血管病变,其中包括:()()()()()A心包积液B左室扩大C二尖瓣关闭不全D游离腱索E冠状动脉扩张4.下列那些症状属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特征:()()()()()A不明原因发热B多型红斑C草莓舌D手足硬肿E颈部淋巴结肿大5.导致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者死亡的原因是:()()()()()A心力衰竭B心肌梗塞C心肌炎D动脉瘤破裂E肾功能衰竭二、名词解释1、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2、幼年类风湿病3、渗出性多型性红斑三、填空题1.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为感受_________,从_________而入,犯于_________,蕴于_________,内侵入气及营扰血而传变,尤以侵犯_________为主,病变脏腑主要在_____,可累及_________诸脏。
(一)A1型题1 . 中医学将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归于_疾病范畴:A .伤寒B .肺系C .脾系正确答案:DD .温病E .肝系2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因主要为感受:A .寒邪B .燥邪C .温邪正确答案:CD .湿邪E .风邪3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变脏腑,主要在:A .心肺B .心肝C .肺肾正确答案:ED .脾肾E .肺胃4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 .发热B .口唇潮红正确答案:AC .草莓舌D .皮疹E .脱皮5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辨证纲领是:A .八纲B .卫气营血C .阴阳正确答案:BD .气血E .六经6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病情较重,常从初期发展至极期,此时辨证常见:A .卫气同病B .直入营血C .气营两燔正确答案:CD .病在肺卫E .耗血伤血7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恢复期,常见:A .耗血伤血B .阴阳失调C .气血两亏正确答案:DD .气阴两伤E .寒热错杂8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疗,自初期至后期,始终应注意:A .凉血B .止血C .清热正确答案:DD .活血化瘀E .温阳9 .西医治疗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常用阿司匹林,一般应用至发病后:A .1~2周B .2~3周C .3~4周正确答案:ED .4~5周E .6~8周10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常应用于本病病程:A .初期B .中期C .恢复期正确答案:AD .病后E .中晚期(二)A2型题1 .患儿,3岁。
持续高热2周,口唇潮红,草莓舌,发热 4天后出现皮疹,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多,心电图示ST段﹑T 波异常,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
其诊断是: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 .病毒性心肌炎C .川崎病D .上呼吸道感染E .猩红热正确答案:C2 .患儿,24个月。
发热急骤,持续高热,微恶风,目赤咽红,手掌足底潮红,躯干皮疹显现,脉浮数。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如何鉴别诊断?
1.猩红热系一种链球菌感染性疾病,1~2岁以下者发病少见。
皮疹为细小的粟粒大丘疹红斑,分布于颈、腋窝、腹股沟,而四肢末端少见。
用青霉素治疗有显著疗效。
2.幼儿结节性多动脉炎常有长期或间歇性发热,皮疹表现为红斑、结节性红斑及荨麻疹。
心血管系统常表现为高血压、渗出性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电图异常和肢端坏疽等,病情较重。
结合临床症状和有关检查,鉴别并不困难。
3.风湿热有甲型口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证据,皮疹发生率在10%以下,不像本病皮损分布那样广泛,易发生心脏(肌)炎等,不难鉴别。
4.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好发于青壮年,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皮疹多伴有小水疱。
黏膜皮损可有溃疡与假膜形成等。
尤以皮肤黏膜交界区皮损为明显,很少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无冠状动脉瘤。
5.麻疹:一般在发热第4天发疹,常始于面部耳后,可有融合。
出疹同时发热、卡他症状及咳嗽加重,皮疹消退后留有浅褐色色素沉着,口腔黏膜有Koplik斑。
川崎病之皮疹在躯干四肢为著,典型者
会阴皮疹明显,疹退无色素沉着,两病皆可有手足肿,白细胞、血沉在川崎病时增高,麻疹无合并症时白细胞低。
6.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有低血压。
而川崎病引起心源性休克血压降低是罕见的。
某些感染,如葡萄球菌感染伴有中毒性休克时血清肌酐磷酸激酶升高,而川崎病则无。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川崎病(KD)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告,曾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张天择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
婴幼儿多见。
男女比例为1.5:1。
本病虽四季可见,但每年4~5月及11月至次年1月份发病相对较多。
我国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多数自然康复,心肌梗死是主要死因。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尚未十分明确。
一般认为可能与多种病原感染有关,如EB病毒、反转录病毒或链球菌、丙酸杆菌、尘螨等都曾被认为是病原。
目前认为川崎病是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
[病理] 本病病理变化为全身性血管炎,好发于冠状动脉;形成动脉瘤,心梗冠心病。
主要表现1.发热 38~40℃以上,持续7~14天或更长,呈稽留或弛张热型,抗生素治疗无效。
2.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散。
3.唇及口腔表现唇充血皲裂、舌充血呈草莓舌。
粘膜口腔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或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
4.手足症状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膜状脱皮。
(指、趾端膜状脱皮(甲下与皮肤交界处)特征,在恢复期)5.皮肤表现最常见为遍布全身的荨麻疹样皮疹。
皮疹:在发热同时或发热后不久出现,呈向心性、多形性,最常见为遍布全身的荨麻疹样皮疹,其次为深红麻疹斑丘疹,还可见到猩红热样皮疹,无水疱或结痂。
6.颈淋巴结肿大坚硬有触痛,但表面不红,无化脓。
病初出现,热退时消散。
心脏表现于疾病1-6周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损害多发生于病程2~4周,但也可于疾病恢复期。
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瘤破裂可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他消化系统症状(腹痛、呕吐、腹泻、肝大、黄疸等)、关节痛和关节炎。
-无脾脏的肿大。
最严重表现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轻度贫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有核左移现象。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免疫球蛋白增高,为炎症活动指标。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乃温毒热病,故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初期佐以辛凉透表,中期则配凉血透气,后期热退则宜益气养阴。
1.卫气同病证候:病起急骤,持续高热,微恶风,口渴喜饮,目赤,咽红,手掌足底潮红,面部、躯干部初现皮疹,或见颈部淋巴结肿大,或伴咳嗽,轻度腹泻,舌质红,苔薄白,指纹紫或脉浮数。
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
2.气营两燔证候:壮热不退,昼轻夜重,咽红目赤,唇赤干裂,烦躁不宁或嗜睡,肌肤斑疹,或见关节痛,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掌跖及指趾端潮红,随后指趾端脱皮,舌质红绛状如杨梅,舌苔薄黄,指纹紫或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凉营化瘀。
方药:清营汤加减。
3.气阴两伤证候:身热已退(或有低热留恋),倦怠乏力,动辄汗出,手足硬肿及红斑消退,而在指趾末端沿指(趾)甲与皮肤交界处出现薄片或膜样脱屑,口渴喜饮,舌红少津,苔薄白,指纹紫,脉细数。
有的患儿可见心悸,脉结代等。
治法:益气养阴,清解余热。
方药:沙参麦冬汤或竹叶石膏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