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二滑轮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1定滑轮的使用特点(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2)使用定滑轮过程中,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移动的距离h间的关系是:S=h2、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F=G 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1、动滑轮的使用特点(1)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使用动滑轮过程中,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移动的距离h间的关系是:S=2h2、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装置。
1使用特点:(1)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F=G/n (2)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动滑轮移动的距离的关系:S=nh2、滑轮组的组装(即绕线方法)组装方法:先确定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即绳子的段数n,再进行绕线。
口诀:“奇动偶定”,即奇数段绳子就从动滑轮开始绕线,偶数段绳子就从定滑轮开始绕线。
二滑轮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1定滑轮的使用特点(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2)使用定滑轮过程中,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移动的距离h间的关系是:S=h2、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F=G 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1、动滑轮的使用特点(1)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使用动滑轮过程中,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移动的距离h间的关系是:S=2h2、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装置。
1使用特点:(1)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F=G/n (2)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动滑轮移动的距离的关系:S=nh2、滑轮组的组装(即绕线方法)组装方法:先确定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即绳子的段数n,再进行绕线。
【考情分析】【知识点睛】定滑轮:1.定义:在使用过程中,轴固定不动的滑轮2.实质:等臂杠杆3.特点: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4.重物提升的高度h与绳子通过的距离s的关系s=h动滑轮1.定义:在使用过程中,轴随被测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动”指轴心的位置在移动而不是转动)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3.特点:可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4.重物提升的高度h与绳子通过的距离s的关系:s=2h【例题精讲】例1(2016·湘潭·7分)(1)如图1所示,甲物体重3N,乙物体重10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a绳对甲的拉力为____________N.(2)在分析b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3N,小慧认为是7N.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2);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A、B、C、D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__________,不改变力的_________(均选填“大小”或“方向”).所以,小明认为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N.b.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____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4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________乙对b绳的拉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由此可知,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__________N.(3)再通过受力分析可得,图1中地面对乙有________N的支持力.【试题解析】考查定滑轮的工作特点问题。
(1)以甲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所以a绳对甲的拉力F=G甲=3N;(2)a.使用定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b.图1中,b绳对乙施加拉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对b绳同时施加拉力,所以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如图4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说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等于乙对b绳的拉力;由此可知,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N.(3)以乙为研究对象,乙受向上的拉力、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因为乙处于静止状态,所以F+F支=G乙,则地面对乙的支持力:F支=G乙-F=10N-3N=7N.答案:(1)3(2)a.方向大小b.相互作用力等于 3(3)7练习题1.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0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读数分别为()A.10N 20NB.10N 10NC.10N 0D.0 02. 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机械模型.推动硬棒CD或EF,使它们在水平面内绕轴O转动,即可将绳逐渐绕到轴O上,提升重物G.以下正确的是()A.滑轮B为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B.硬棒CD是费力杠杆C.滑轮A是动滑轮,它的作用是省力D.重物上升过程中,轴O上增加的绳长小于重物上升的高度3. 如图,质量分别为m1、m2、m3(m1>m2)的物体通过轻绳和弹簧连接起来,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自重、绳重和摩擦,关于此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绳子对m2的拉力大小为m2gB.绳子对m1的拉力大小为m1gC.弹簧中拉力大小为(m1-m2)gD.地面对m3的支持力大小为(m2+m3-m1)g4. 某同学设计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电梯,由图可知()A.A是动滑轮B.B是定滑轮C.如果电动机向下拉动绳子,电梯厢将上升D.如果电动机向下拉动绳子,电梯厢将下降5. 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表:通过分析数据,他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提升重物时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B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取决于作用在挂钩上力的大小。
常见的滑轮有哪些,哪种最省力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为滑轮组。
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定滑轮的特点。
通过定滑轮来拉钩码并不省力。
通过或不通过定滑轮,弹簧秤的读数是一样的。
可见,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在不少情况下,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方便。
定滑轮的原理。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L1阻力L2臂都等于滑轮半径。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的结论。
定滑轮在工作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使定滑轮吊起物体时,只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方向,使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动滑轮。
使用时,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1/2力多费1倍距离。
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费距离。
这是因为使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
使用动滑轮虽然省了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钩码升高的距离,即费了距离。
动滑轮向上提绳子可以将重物和挂着重物的动滑轮一起提到最高处。
相比于所提升的重物动滑轮通常很轻,其所受重力可以忽略。
滑轮组。
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的自由端绕过动滑轮的算一段,而绕过定滑轮的就不算了。
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重物移动的距离。
滑轮组的用途。
为了既节省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滑轮组的特点。
用滑轮组做实验,很容易看出,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是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货物升高的距离。
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日常生活中,滑轮是一个经常被使用的机械装置。
滑轮的形式有许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
这两种滑轮在使用上有着不同的特点,下文将会分别介绍它们的原理、应用以及优缺点。
一、定滑轮定滑轮又称固定滑轮,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固定在一处不动的轴,使得绳索、扭力等力量得以更方便地转向。
在定滑轮的使用时,绳索不会自动转动,而滑轮则可以旋转。
因此,定滑轮主要是起到改变方向的作用。
例如,我们在拉动重物时可以利用定滑轮将力的方向改变,从而更轻松地将重物拉上去。
除了在拉动重物时使用,定滑轮还可以用在起重机的设计中。
在起重机中,经常需要将吊钩的重量转移至各种方向,定滑轮可以用来将绳子引导向不同的方向,从而使吊钩可以更灵活地移动。
优点:1.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从而使得力更加灵活地转动。
2.定滑轮存储能量少,机械损失小,效率高。
缺点:1.无法增加力量的大小,只能改变其方向。
2.定滑轮只具有单纯的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在一些需要增大重物力量的情况下,定滑轮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二、动滑轮动滑轮也被称为移动滑轮。
动滑轮不同于定滑轮,它可以使力量增大。
当我们在动滑轮上施加一定的力量时,这个力量会像乘法一样被增大。
这是因为动滑轮的绳索被拉扯时,它会施加向上的力量,并将这个力量转移到滑轮旁边的绳索上。
在运用动滑轮时,我们可以利用双轮提高工作效率。
双轮由两个动滑轮组成,使得力量更加集中,并可以增加重物的移动速度,这在物流方面非常有用。
优点:1.可以增加力量的大小,使得重物的移动速度变快。
2.能够改变方向,增加力量的多样性,具有更加灵活的使用性。
缺点:1.动滑轮的存储能量较大,机械损耗也较大,因此效率会比定滑轮的效率低一些。
2.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和物力。
综上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定滑轮主要改变力的方向,使得力更加灵活地转动;而动滑轮可以增加力量的大小和速度。
正因如此,两种滑轮的应用领域也各有不同。
实验报告单
组长班级组别年月日组员
实验名称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实验目的1探究定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2探究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实验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支架、钩码1盒、测力计、细线
实验过程
探究定滑轮的作用:
①用测力计测量你所提升的重物的力。
②组装__________,如图
③读出______的示数。
④观察物体运动的方向和手拉绳子的方向有何关系?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⑤用测力计测量你所提升的重物的力。
⑥组装__________,如图
⑦读出______的示数。
⑧观察物体运动的方向和手拉绳子的方向有何关系?
实验记录表格一:探究定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直接用手提重物的力(牛)
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的拉力
表格二:探究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 直接用手提重物的力(牛)
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拉力
实验结论1使用定滑轮________(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_________(改变/不改变)方向;
2使用动滑轮________(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但_________(改变/不改变)方向;
注意事项使用钩码时候注意,避免掉落。
读数前,认清测力计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注意每次使用测力计前,要注意将指针位置对齐_________
使用测力计时候,要沿着_________方向拉,避免产生卡壳,造成读数不准确。
注意用测力计拉着物体匀速上升或静止时候,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1、定滑轮特点是:定滑轮不能省力,而且在绳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细绳的受力方向无论向何处,吊起重物所用的力都相等,因为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相等且等于滑轮的半径。
2、动滑轮特点是: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费距离。
这是因为使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
使用动滑轮虽然省了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钩码升高的距离的2倍,即费距离。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另外,在生活中不能忽略动滑轮本身的质量,所以在动滑轮上升的过程中做了额外功,降低机械效率。
3.3简单机械——滑轮、斜面及机械效率一、定滑轮与动滑轮特点1.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重物A,若不计摩擦,关于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1.【答案】A【解答】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它不省力不费力,且力的大小与拉力的方向无关,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按如下图使用简单机械,有可能实现F为200N的力移动重为700N的物体G的有()A.只有①③④B.只有①③C.只有④D.①②③④都可以2.【答案】A【解答】用200N力提起了重为700N的物体,省了力,省力的方法可以使用杠杆,也可以使用动滑轮或滑轮组。
故答案为:A3.滑轮是种常用的简单机械使用定渭轮在省力和省距离等方面有什么特点?以下是小丽对此进行的实验:①如图甲,用弹簧秤测出两个钩码的重:②如图乙,用手竖直向下匀速拉弹簧秤,记录弹簧秤示数(摩擦力忽略不计)。
测量钩码和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③如图丙,改变拉力方向重复实验并记录。
拉力方向弹簧秤示数(牛)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厘米) 钩码上升距离(厘米) 竖直向下 2.0 15 15斜向下 2.0 12 12水平 2.0 8 8请回答:(1)①中测得钩码重为牛:(2)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3)小丽认为仅凭一组实验得出结论不具普遍性,还需。
3.【答案】(1)2(2)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3)改变所挂钩码重,重复上述实验【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测力计的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2N;(2)根据表格可知,当使用定滑轮沿不同方向拉动测力计时,测力计的示数始终等于钩码重力,且绳子移动的距离等于钩码上升的高度,那么得到结论: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3)小丽认为仅凭一组实验得出结论不具普遍性,还需改变所挂钩码重,重复上述实验。
专题14 滑轮及其滑轮组(第03期)1、定滑轮:①定义:轴线固定,只有轮绕轴线转动,其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②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的变形。
③特点: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④拉力端绳子伸长长度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S=h。
⑤使用定滑轮时,不论向哪个方向拉弹簧秤的示数都不变。
2、动滑轮:①定义:轮绕轴线转动,轴线也同时随物体一起移动。
②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的变形。
③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费距离。
④省力情况:F=1/2G物(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F=1/2(G物+G动)(不考虑摩擦)⑤拉力端绳子伸长长度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S绳=2h 。
⑥使用动滑轮时,如果跨过滑轮的两段绳子不平行,它们间的夹角越大,弹簧秤的示数越大。
3、滑轮组:①定义: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装置。
②特点:既能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③省力情况:(其中n为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1)竖直提物:Ⅰ不考虑动滑轮重和摩擦:F=1/n×G 物Ⅱ不考虑摩擦,但计动滑轮重F=1/n(G物+G 动滑轮)Ⅲ拉力绳子自由端伸长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的距离h的关系:S=nh;Ⅳ物体移动的速度V物与绳子自由端绳子伸长的速度V 绳的关系:V 绳=nV 物;典型例题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A、B分别系在两个墙面上,中间滑轮组绳端的拉力为F,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是。
解析:以右侧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下图所示,根据力的平衡知识可知:F B =2FF FF B答案: 2F针对练习1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下图所示.(1)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__ (“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 大于物重G 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0:比较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色一、实验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察看和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构造,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
经过研究,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色,培育学生研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多姿多彩的简单机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研究物理学原理。
经过议论沟通、实验研究,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经过认识简单机械的宽泛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实验器械: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刻度尺、铁架台、线绳三、实验过程:合作研究㈠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器械。
我们能够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械来研究滑轮的作用。
㈡、指导学生明的确验目的、任务。
解说实验目的、任务:⑴、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械自己想方法组装。
⑵、察看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⑶、剖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即滑轮有几种它们有什么作用)㈢、学生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疏组实验,察看实验现象,作好实验记录,填好实验报告单。
教师巡视指导。
㈣、指导学生研究滑轮的种类及其作用。
1、以下⑴、⑵循环进行多次。
⑴、学生报告实验结果。
⑵、发问:你以为滑轮有哪几种⑶、给几种滑轮命名。
⑷、发问:各样滑轮分别有什么作用⑸、学生议论。
2、师生共同小结:⑴、滑轮的种类。
【板书: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⑵、各样滑轮的作用。
(注意三个方面:①省力;②改变方向;③滑轮越多越省力)讲堂练习:1.使用定滑轮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拉;跟沿斜的方向向下拉,所用拉力的大小____,这是由于它的力臂___ 。
2.动滑轮本质上是一个__ 杠杆,使用动滑轮能够__ ,但不能够___ 。
3.滑轮组是把定滑轮和动滑轮 __ 使用的装置,使用时既能够省_ ,又能够_______。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知识点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轮轴和固定在轮轴上的圆轮组成。
滑轮主要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使得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物体的吊运和移动。
滑轮的运动原理是利用轮轴上的圆轮来减小摩擦力,从而使得人们可以用较小的力来完成需要较大力的工作。
滑轮的类型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有定滑轮和滑轮组。
定滑轮是指轮轴固定在支架上,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而滑轮组是由多个滑轮组成的,可以同时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滑轮组通常由多个滑轮通过绳子或链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通过调整滑轮组中每个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实现更灵活的操作。
滑轮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吊车、起重机等机械设备就是利用滑轮的原理来实现物体的吊运。
滑轮还常用于家庭装修、搬家等场景中,通过悬挂物体的绳子或绳索与滑轮连接,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
此外,滑轮还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领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滑轮的工作原理基于牛顿第一、第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如果受到平衡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而牛顿第二定律则告诉我们,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根据这两个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滑轮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滑轮时,我们通常会遇到两个问题:力的方向和力的大小。
对于力的方向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滑轮的位置或选择不同的滑轮组合方式来解决。
例如,如果需要改变力的方向为向上,可以将滑轮固定在高处,通过绳子连接物体并固定在滑轮上,然后通过下拉绳子来实现物体的吊运。
对于力的大小问题,滑轮组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滑轮组的原理是利用多个滑轮的力乘法效应来增加力的大小。
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我们知道力的大小与力臂成反比。
滑轮组通过增加滑轮的数量来增加力臂,从而增加力的大小。
例如,如果一个滑轮组有4个滑轮,那么力的大小将是输入力的4倍。
这种力的放大效应使得人们可以用较小的力来完成需要较大力的工作。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紫阳县高桥中学彭远凯
[学习目标]
1.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实质.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2.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能根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设计滑轮组.
3、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2、3
[学法指导]阅读、实验探究、举例、讨论、练习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用我手头上的这些工具吗?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杠杆分为那几类?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人们是怎样使用它们的?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1、动滑轮、定滑轮:
通过看书回答:什么叫动滑轮?什么叫定滑轮?并分别举例说明。
2、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做课本图11—17所示的实验(师共同做),按课本上的步骤进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并把数据填在课本上的表格中。
(2)根据实验的数据分析讨论,你能得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a)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做课本图11—18所示的实验,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仿照课本自己设计表格,把数据填在其中。
(实验师生共同完成)
(2)根据实验的数据分析讨论,你能得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
﹡滑轮的实质:
认真阅读课本上的“读一读”回答:
定滑轮的实质是:;
动滑轮的实质是:;
b)滑轮组;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组成滑轮组.一般可以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有几股绳子承担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显然,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股绳子承担重物的重量.这要看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动滑轮的个数。
(师生组装滑轮组及作图)
附:实验报告单
《滑轮》实验报告单
第__组实验人______天气__月日
滑轮名称用测力计拉
钩码的方向
钩码运
动方向
钩码
重量
测力计
读数
师生根据作图及实验分析得出结论:F=G/n(F表示拉力,G代表物重,n表示绳子的股数)指出该公式成立的条件是:不记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和摩擦。
四、导学导练:
1、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
2、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
3、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