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
- 格式:docx
- 大小:17.21 KB
- 文档页数:4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优秀3篇《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篇一六年级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科学探究: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定滑轮和动滑轮构造上的特点2、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一三;科学知识:3、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4、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谈话:能有机会与同学们共上一节科学课,我感到非常高兴,所以特地为同学准备了一首歌曲,请同学欣赏。
2、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
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3、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要研究的问题定滑轮是否能省力预测是()否()要改变的条件不要改变的条件实验设计(可附图)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一三的表格内。
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
生活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一、定滑轮的例子:1. 吊车:吊车是一种常见的定滑轮的例子。
吊车中的滑轮是固定在吊车的起重臂上,通过绳子或钢索与货物相连。
当货物被吊起时,滑轮不会改变位置,起到固定作用。
2. 窗帘:窗帘的拉杆上通常会有一个固定的滑轮,用于顺利拉动窗帘的拉杆。
滑轮固定在窗框上,使得拉杆的运动更加平稳。
3. 水井提桶:在一些较深的水井中,为了方便提水,通常会使用定滑轮的原理。
滑轮被固定在井口的支架上,通过绳子与提桶相连。
当人们用绳子拉动提桶时,滑轮不会改变位置,起到固定作用。
4. 门吊:门吊是用于提升门体的一种设备。
门吊中通常使用了定滑轮的原理,滑轮固定在门吊架上,通过绳子或链条与门体相连。
当人们用手拉动绳子或链条时,滑轮不会改变位置,起到固定门体的作用。
5. 琴弦:在一些乐器中,如吉他、小提琴等,使用了定滑轮的原理来调整音高。
琴弦上的滑轮被固定在琴体上,通过调节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琴弦的张力,从而调整音高。
二、动滑轮的例子:1. 自行车:自行车中的链条与齿轮通过动滑轮相连。
动滑轮固定在后变速器上,当人们踩踏脚踏板时,链条会在动滑轮上滑动,从而带动后轮转动。
2. 健身器材:在一些健身器材上,如划船机、健身车等,使用了动滑轮的原理。
健身器材的拉杆或踏板与重力系统相连,通过动滑轮的帮助,使得用户能够更轻松地进行锻炼。
3. 吊索:吊索是一种用于吊运或运输货物的装置。
吊索中使用了动滑轮,滑轮可以在吊索上滑动,通过改变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吊索的张力,从而调整吊索的高度和角度。
4. 皮带传动系统:在一些机械设备中,如汽车发动机、工业生产线等,使用了皮带传动系统。
皮带与滑轮相连,当滑轮转动时,皮带会在滑轮上滑动,从而带动其他部件的运动。
5. 升降机:升降机是一种常见的动滑轮的例子。
升降机中的钢丝绳通过动滑轮与电动机相连,当电动机转动时,钢丝绳会在动滑轮上滑动,从而带动升降机的运动。
6. 扬声器:在一些扬声器中,使用了动滑轮的原理。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升国旗的图片,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指出: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引出定滑轮概念: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作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定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作进一步推测,定滑轮还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回答“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根据前面所学杠杆和轮轴的作用,想当然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怎样研究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呢?请同学们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4、交流,形成一共同的实验计划:做一个定滑轮,把一根绳子放到定滑轮上,在绳子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直到平衡。
5、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研究的数据,填写13页《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6、小组分析整理自己的发现。
7、交流汇报。
8、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研究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1、出示塔吊图片,指出其中的滑轮,提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可以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学生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用动滑轮提升重物。
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4、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六年级《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教案及反思
六班级《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教材分析
在前面几课中,从同学身边非常熟识的生活使用工具入手争论
了杠杆、轮轴。
本课将沿用前几课由生活现象引入探究问题的原则,依据“问题——思索——假设——验证”的思路,指导同学熟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进一步熟悉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六班级同学,他们接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已有3年的时间。
滑轮是同学们都曾亲眼见过的比较熟识的工具,对于“滑轮”的作用他们有着肯定的生活阅历,但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例如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由于同学头脑中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与原理存在似懂非懂的问题,所以,他们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布满了探究的欲望和爱好,于是在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观看和试验活动可以使他们熟悉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与原理。
教学目标
1. 科学学问:熟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熟悉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试验争论定滑轮的作用,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动滑轮作用争论方案,并依据方案步骤进行争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育乐于探究、注意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沟通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试验来熟悉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科版科学六上《定滑轮和动滑轮》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力的传递和转换的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滑轮组的概念和原理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操作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滑轮组模型、实验器材、图片等。
2.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图片,如吊车、滑轮组等,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学生分享对滑轮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滑轮组模型,向学生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和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模型,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电梯等。
榆林高新二小科学教案(六上)
课题定滑轮和动滑轮主备教师耿波帆课时 1 日期9.5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2.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资源准备 1、为每组学生准备:1个铁架台、35厘米长的线、1个滑轮、1盒钩码、1个测力计。
2、为全班学生准备:1个铁架台、50厘米长的线、2个钩码、1个测力计、1个滑轮。
教学流程设计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首先我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这是我们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
你注意到了吗?画面。
动滑和定滑轮在生活中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物理学概念,可以用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原理以及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的运动规律。
一、概念简介1.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概念动滑轮和定滑轮是物理学中的两个基础概念。
动滑轮指的是用于改变方向的滑轮,通常可以将其固定在一个支架上,并在滑轮上运动的物体上使用。
滑轮指的是不能移动的滑轮,同时它也充当了支架的角色。
2.原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设计原理是一致的:它们都是通过改变绳索或链条的方向来传递力量的。
在动滑轮的情况下,它不仅改变了方向,还增加了力量;而在定滑轮的情况下,它只改变了方向,没有增加任何力量。
例如,将一个货物用绳子绑在一个动滑轮上,然后将绳子拉直。
如果绳子的一端向下拉,另一端向上移动的距离就会等于下端移动的距离的两倍,因为动滑轮把向下拉的力量转换成了向上提的力量,同时将其放大了两倍。
二、生活应用动滑轮和定滑轮是许多常见设备的基础构件,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1.灯具的举升许多大型灯具都需要安装在高空的地方,这时需要用到吊车或叉车等设备来进行举升。
这个过程中,往往是在灯具上使用一个动滑轮,以便在提高和移动时将重量分割。
2.滑轮系统滑轮系统被广泛用于工业和建筑应用。
这种系统可以将大重量的物品通过滑轮的组合来轻松移动。
在工业领域中,滑轮系统也广泛应用于代表物品的传送带和其他类似材料搬运设备。
3.水上运动在水上运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帆船上的滑轮被用于安装绳索,绳索通过动滑轮,并通过固定在体育场等其他场馆的定滑轮可以便于帆船移动。
4.农业作业在农业领域中,滑轮系统被广泛用于扩大机械的力量。
例如,拉高一个稻草堆时,可以使用动滑轮,将绳子用于扩大力量,达到较大移动的效果。
三、实验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来了解它们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力的传递方式。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设备来进行实验:1.动滑轮2.固定滑轮3.彩色绳4.重物5.垂直平衡尺或目测6.数据记录表实验步骤如下:1.把绳子绕在动滑轮上,并将绳子的一端系到重物上,另一端系到定滑轮上。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定滑轮和动滑轮是物理学中比较基础的概念,也是力学中常用的两种简单机械,它们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非常简单,但是却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吊车、电梯、绳索等等。
定滑轮的原理定滑轮是一种没有移动部件的滑轮,它通常被安装在支架上或者吊架上,用来改变力的方向。
当一条绳子穿过定滑轮时,绳子的方向会发生改变,但是力的大小不会改变。
定滑轮的原理可以用简单的力学公式来表示:F1=F2,其中F1是施加在绳子上的力,F2是定滑轮支撑物的反力。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在定滑轮的作用下,力的大小不会改变,只有方向会发生变化。
因此,定滑轮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使得施力的方向更加方便或更加安全。
动滑轮的原理动滑轮是一种有移动部件的滑轮,它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用来改变力的大小。
当一条绳子穿过动滑轮时,绳子的方向和力的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动滑轮的原理可以用另外一个简单的力学公式来表示:F1=2F2,其中F1是施加在绳子上的力,F2是动滑轮支撑物的反力。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在动滑轮的作用下,力的大小会增加两倍,同时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动滑轮可以用来增加施力的大小,使得重物更容易被移动。
应用举例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可以应用在各种吊装设备中,如吊车、电梯、绳索等。
例如,电梯中通常会使用定滑轮来改变拉力的方向,使得电梯能够向上或向下运动。
而吊车则经常使用动滑轮来增加施力的大小,使得吊起的重物更加容易移动。
除此之外,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还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如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等等。
例如,在机械制造中,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用来改变机器的运动方向或者增加机器的驱动力。
而在建筑工程中,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用来吊装建筑材料或者升降建筑物。
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是物理学中比较基础的概念,它们的原理非常简单,但是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定滑轮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用来增加施力的大小。
这两种简单机械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在各种吊装设备、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小学科学《动滑轮和定滑轮》教案解析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定义及特点。
2.学会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进行简单机械工作。
3.理解机械工作时的力的作用及其变化。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定义及特点。
动滑轮和定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动滑轮是指绳子沿着它滑动的轮子,定滑轮是指被固定在物体上用来改变方向的轮子。
它们都有相应的滑轮座,用来固定滑轮和滑轮工作时传递的重量。
动滑轮的特点是能够改变物体移动的方向,减小物体所需要的力,让我们更容易地将物体提起。
定滑轮的特点是将力分配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从而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2.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进行简单机械工作。
举例:拉动箱子。
材料:滑轮座、滑轮两个、绳子、盒子步骤:将滑轮座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将绳子穿过两个滑轮,其中一个滑轮固定在固定物上,另一个滑轮套在活动物体上。
大小物体放在滑轮上,用力拉动绳子,即可移动物体。
3.力的作用及变化。
通过以上操作可以明显看出力在物体上的作用。
如果只使用一根绳子来拉动重物,需要很大的力来完成任务,两根绳子则可以将力分摊,在保证物体移动的同时,不需要太大的力,从而节省劳力。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讲解概念和定义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启发思维。
在实验操作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课堂实验法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械工作时的力的作用及其变化。
3.合作探究法在小组内让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可以相互借鉴,共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教学步骤1.导入: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介绍。
2.探究:通过实验操作,进行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力的作用探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六年级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科学探究: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定滑轮和动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②科学知识:3、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
谈话:能有机会与同学们共上一节科学课,我感到非常高兴,所以特地为同学准备了一首歌曲,请同学欣赏。
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
并提问:“升旗的时候,
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否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
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
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
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
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趣味游戏,拓展应用
由力气大的同学拉住动滑轮的重物端,相当于重物,力气小的同学拉住动滑轮的绳子的另一端,相当于测力计,然
后开始游戏,观看胜负结果。
板书设计:
滑轮
名称
特点
作用
定滑轮
位置不变
改变用力方向不能省力
动滑轮
随物体移动而移动
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