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第六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下)
- 格式:ppt
- 大小:216.00 KB
- 文档页数:8
练习答案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P13-14)一、1、逻辑学;客观规律。
2、思维规律。
3、客观规律。
4、某种理论、观点、看法。
二、1、(b)。
2、(b)第二章概念(P43-49)二.(1)单独、集合;(2)普遍、非集合;(3)普遍、集合;(4)普遍、非集合;(5)普遍、非集合;(6)普遍、集合。
三.字母ABCD分别表示先后出现的概念(见下页)六.全部错误。
理由:1、使用了否定;2、循环定义;3、定义过窄;4、循环定义;5、隐喻;6、定义过宽;7、定义过窄;8、定义过宽。
1、2、3、4、5、6、7、8、orA BBDDCABCDAABCCABBCDACBAB CAA BC七、全部错误。
理由:1、是分解;2、混淆根据、子项相容;3、不是划分;4、子项相容、划分不全、混淆根据;5、混淆根据、子项相容;6、是分解;7、多出子项;8、划分不全。
九、1、内涵、外延。
2、交叉、反对。
3、不相容(全异)、同一。
4、(略)。
5、定义过窄。
6、真包含(同一)、不相容(全异)。
7、限制、概括。
8、多出子项、划分不全。
十、a c d d(c) c d a c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P77-81)一、(3)、(5)直接表达判断。
二、A A A E O I A(a) E三、1、不能,能。
2、能,能。
3、(略)六、(3)正确。
七、1、SOP。
2、真包含于。
3、全同、真包含于。
4、真假不定。
5、特称、肯定。
6、SI P 真。
八、c d d d c d九、de de bc bc十、SIP、SOP取值为真,SIP可换位:SIP PIS。
十一、推导一:ABC三句话分别是性质命题SAP、SaP、SEP,a与E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所以根据题意SAP必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推导二:A句与C句是反对关系,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所以B句真,B句真则C句假,所以A句亦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十二、推导:SIP与SOP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POS必假,P真包含于S或与S全同,即S真包含P或与P全同,而前者使AB两句话均真,不合题意,所以S 与P全同。
第3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复合命题,是指由简单命题通过联结词而构成的命题。
由于联结词的不同,复合命题就有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等不同的种类形式。
】3、1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1、联言命题联言命题就是断定事物的若干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例如,“鲁迅是文学家并且是思想家”。
联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p并且q;也可表示为 p∧q 。
其中,“并且”(现代逻辑上通常用符号“∧”表示,涵义为“合取”)为联结词,p、q称为联言肢(联言命题的肢命题)。
日常语言中的“…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的语词都是“并且”的意思。
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则其每一个肢命题都必须是真的。
只要有一个肢命题假,则联言命题就是假的。
联言命题的真假特征可以表示如下:p q p∧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2、联言推理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并且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特征所进行的推理。
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其所有肢命题是真的。
联言推理的推理形式有分解式和组合式。
分解式就是由前提中一个联言命题为真推出其任一肢命题为真的联言推理。
公式是:p并且q p并且qp 或者 q组合式就是由前提中一些肢命题为真推出这些肢命题所组成的联言命题为真的联言推理。
公式是:pqp并且q应用例:例题1-联言推理■李娜心中的白马王子是高个子、相貌英俊、博士。
她认识王威、吴刚、李强、刘大伟四位男士,其中只有一位符合她所要求的全部条件。
(1)四位男士中,仅有三人是高个子,仅有两人是博士,仅有一人相貌英俊。
(2)王威和吴刚都是博士。
(3)刘大伟和李强身高相同。
(4)每位男士都至少符合一个条件。
(5)李强和王威并非都是高个子。
请问谁符合李娜要求的全部条件?A.刘大伟。
B.李强。
C.吴刚。
D.王威。
例题2-联言推理■只有具备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人才,一个企业的产品才能拥有高科技含量。
而这种高科技含量,对于一个产品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