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超声诊断66939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44
房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要点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简称ASD)是指上、下两个
心房之间存在通道或缺口导致血液自右心房流入左心房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诊断是ASD最常用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以下是超声诊断ASD的要点:
1. 心脏超声常规观察:通过M模式和2D超声,观察心房的
大小和形态,寻找异常结构。
2. 超声彩色多普勒:用于识别ASD的血流动态。
彩色多普勒
能显示血流的方向和速度,通过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的血流通畅性来初步判断ASD的存在。
3. 超声多普勒:通过多普勒技术检测ASD处的血流速度、压
差和异常血流。
左心房收缩期与右心房之间的血流速度差异可以提供ASD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4. 超声显像:使用挡脉影像、小旋转和大旋转等技术,可以更好地显示ASD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5. 除超声诊断外,还可以通过氧气过载度测定确定ASD的存在。
通过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来判断ASD的大小和分流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超声诊断ASD不仅要进行定性诊断,还要尽
可能地描述ASD的大小、位置、形状、结构和合并症等详细
信息,以便为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提供准确的依据。
胎儿期单纯性房间隔缺损产前超声诊断及认识胎儿期单纯性房间隔产前超声诊断及认识今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来学习一下胎儿期房间隔缺损,我相信很多产前超声诊断医师跟我们一样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1.为什么我的孩子在你们那里做了系统产前筛查,没有查到孩子有房间隔缺损?2.很多非专业人士质问,难道产前就不能看到胎儿的房缺吗?3.心脏上长了一个洞,这孩子能活吗?4.我们经常也碰到病人的投诉后,医务科打电话叫我们查病例,在我们这里做的产前筛查,出生后是先天性心脏病,你们焦虑过吗?所以我们了解一下产前胎儿房间隔缺损的病例生理,病理解剖分型,胎儿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及注意事项,预后。
单纯性房间隔缺损产前诊断率0-5%。
【病理生理】胎儿正常情况下卵圆孔处于开放状态,存在着右心房向左心房分流,使富有营养的脐静脉血流经过右心房,房间隔的卵圆孔及继发孔分流于左心房以保证胎儿冠状动脉及大脑的氧供应。
胎儿房间隔缺损使左右心房间的通道较正常卵圆孔与继发孔径增大,或者分流通道增多,有可能使右心房向左心房分流量增加,但是一般不会引起左心扩大,胎儿右心的血液循环仅有不到10%的血液进入胎儿的肺循环,90%的血液经过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不会像小儿及成人房间隔缺损时形成短路,造成右心容量负荷增加,而且引起右心增大,由此可见,胎儿房间隔缺损若不合并其它畸形,其心脏循环生理与正常胎儿心脏循环生理相比改变不大,因此不会影响胎儿生存及发育,多不会引起房室腔的大小改变。
【病理解剖与分型】根据房间隔的胚胎发育形成特点,发生部位,发病率以及缺损的大小,可以将房间隔缺损分为四种类型:2孔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1孔房间隔缺损(原发性),静脉窦型,冠状静脉窦型(无定冠状静脉窦综合症)。
静脉窦型可以分为上腔型和下腔型。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一.胎儿房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及注意事项胎儿房间隔壁薄回声细弱,同时房间隔存在着卵圆孔及继发孔结构,胎儿超声心动图显示房间隔时,尤其是探头声束方向与房间隔平行时易出现房间隔缺损的的假阳型征象,况且单纯型房间隔缺损是预后良好的先天性心脏病,因此,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房间缺损要特别慎重。
房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16-07-26T10:24:54.0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期作者:王丹[导读]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发病率约占10%~30%,以女性多见。
王丹(安达市医院黑龙江安达 151400)【摘要】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及影像表现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32例房间隔缺损(ASD)的超声检查方法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经超声检查房间隔回声中断,断端“T”征等房间隔缺损。
缺口直径6~35mm,平均23mm。
缺损包括I孔型3例,Ⅱ孔型27例,伴轻三尖瓣返流21例,均有不同和程度的右室扩大,与手术证实结果符合率96.87%。
结论:单纯型房间隔缺损时,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房间隔回声失落、断端回声增强,伴有右心系统扩大时即可明确诊断。
超声诊断对房间隔制缺损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超声;彩色多普勒【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79-02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发病率约占10%~30%,以女性多见。
超声诊断对房间隔制缺损准确率高,现对2013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房间隔缺损患者32例的超声诊断分表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房间隔缺损患者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8~52岁,平均年龄24±3.5岁。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悸、乏力、咯血气促,听诊右胸骨缘第二、三肋间闻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1.2 检查方法检查房间隔要选择能充分显示房间隔的切面,从多切面评价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其与附近心脏结构的关系,特别是与上、下腔静脉、肺静脉及冠状静脉窦的关系。
常用的切面有剑下四腔切面、剑下二腔心切面、胸骨旁四腔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及胸骨旁长轴及短轴切面。
房间隔缺损超声诊断
房间隔缺损(ASD:Atrial Septal Defec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房间孔。
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畸形并存,本病多见于女性。
病理分型:
•原发孔房间隔缺损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根据缺损出现的部位分为:
中央型缺损(卵圆窝型缺损)
上腔型缺损(静脉窦型缺损)
下腔型缺损
混合型缺损
房间隔缺损
超声表现:
1、二维图像:
(1)、房间隔局部回声失落或中断;
(2)、断端回声增强、增宽,随心动周期而左右摆动;
(3)、右房容量负荷过重(右室扩大;三尖瓣环扩大,浮度增强,三尖瓣叶活动浮度大;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增宽,室间隔运动平坦,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
2、M型: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
3、彩色多普勒:左房向右房分流的过隔血流;
4、脉冲多普勒:
(1)、取容积至于缺损处或缺损口右房侧偏右下,因左向右分流,所以脉冲显示正向湍流频谱,始于收缩早中期,持续至舒张末期,收缩末期达到最大分流速度,分流速度达40mm/s以上时有诊断意义;
(2)、肺动脉内收缩期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增加,版肺动脉高压者多伴肺动脉返流;
(3)、三尖瓣口流速增快,流量增大。
超声新视野整理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