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 格式:docx
- 大小:15.89 KB
- 文档页数:2
第六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 )A.违规(wéi)翘首(qiào)折腾(zhē)惟妙惟肖(xiào)B.珠玑(jī)档案(dăng)鸩毒(zhèn)寥寥无几(liáo)C.范畴(chóu)箴言(zhēn)咀嚼(jué)偃旗息鼓(yàn)D.瘟疫(wēn)纤维(xiān)埋怨(mán)金蝉脱壳(q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干躁潮讯跋山涉水苦不堪言B.气慨贮藏各行其是甘之如饴C.枉驾云萧一筹莫展抑扬顿挫D.琐屑震怒乐不可支班门弄斧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瘟疫的来源还应该归咎于这个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等等。
(追究罪过)B.鲁迅在《科学大教篇》中指出,仅片面的推崇科学,人生必大归枯寂。
(枯燥寂寞)C.讲到艺术的部分,则是豁然开朗,字字珠玑,与甘如饴,乐不可支。
(比喻词句优美)D.这么好的阅读传统在俄罗斯却渐渐式微了。
(形式微弱)4、依次填入横线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 )我们面对着世界科技的高度___________与_________,面对着国际上激烈的国力________,而我国的科技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的科技又有相当大的_________。
A.发达发达比赛差别 B.发展发达竞争差别C.发达发展竞争差距 D.发展发达比赛差距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从某一角度上看,科学是在讲《天道》,人文是在讲《人道》。
B.发表一种意见而得到赞同,这也是知己的一种表现形式,我焉能不大喜呢!C.2011年11月2日,我在“北大论坛”上做了一次发言。
D.声讯时代的大部分与流行,时尚相关的阅读,都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生命,本质等等无关。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A.这样的局势虽然给以色列的政治生活带了了影响,但是也影响到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2.科学精神: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3.公共参与: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学习重点】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意义。
【学习难点】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要求。
【新知探学】(课前预习:结合课本P106-107,完成下列问题)文化交流1.意义:2.要求:文化交融1.意义:2.要求:(1)意义: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2)要求: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
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文化交融(1)意义: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有利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④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2)要求: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拓展探究】1.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要坚持“走出去”,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又要“引进来”,欢迎外来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2.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双重的:在文化交流中要吸收和借鉴各国有益文化,同时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落后腐朽的成分,警惕文化渗透。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建议一采用自主阅读法、导读教学法* 教学过程建议:1.本文在思想内容上与本单元前一篇课文密切关联,所以可将两篇文章结合起来学习,更深地体会“科学人文,和而不同”,更切实地理解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从而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及人文素养。
2.本文是季羡林先生读了吴全德的《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后写的读后感,文中大量引用了吴全德书中的语句,也转引了许多名家之言,既有原文的直接引用,也有大意的间接引用,并借这些引言来引发和阐释自己的观点。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这些引言的意义和作用,进而找到和理解作者的观点。
3.和前一篇课文一样,本文的教学也要深文浅教,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用科学与艺术交融、文与理交融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切实领会科技与人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明白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从而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及人文素养。
* 示例:一、课前准备(一)浏览课文。
(二)查阅有关季羡林、吴全德及文中涉及到的著名科学家、艺术家的资料,制作成资料卡片或PPT。
二、导入以学过的课文《科学是美丽的》及相关图片导入,引出《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进而导入本课。
三、检查预习学生陈述或展示相关资料,老师补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以评价,给予肯定。
四、学生自主阅读,筛选主要信息(一)吴全德《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的主要观点和见解是什么?认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
强调艺术中“美”与“妙”的区别。
强调了“开发右脑”。
提倡应着重开发右脑,这样就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创新欲望,容易激发灵感,令人心平气和、生活平静与协调。
(二)季羡林对《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有何评价?“真是一部好书。
”“引人入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启悟,发人深省。
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对科学与艺术交融问题讲得最全面、最彻底、最有系统的,还是吴全德教授的这一本书。
试卷B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意境出其制胜瞩目(zhǔ)谨小慎微(sài)B. 杀戮敬业乐业莅临(wèi )鸢飞鱼跃(yuān)C. 信念随波逐流缜密(zhěn)鹬蚌相争(yù)D. 松弛老奸巨猾揣度(duó)深陷囹圄(wú)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环境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的地方,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画山水。
A. 遏制次序善B. 遏制秩序擅长C. 遏止秩序擅长D. 遏止次序善于3.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B. 文章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等方面,旁征博引,将事例与引文材料融会贯通在一起,阐述了艺术中虚实相生的特征。
C. 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故意刁难。
D. 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的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一碧万顷一鼓作气B. 唯利是图搬弄是非C. 家喻户晓不言而喻D. 名正言顺名列前茅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点蓝工人用挖耳似的家伙舀着色料,填到铜丝界成的各种形式的小格子里。
大概是熟极了的缘故,不用看什么图样,自然知道哪个格子里该填哪种色料。
B. 细碎的微雨中、村庄、长桥、远阜、树林就像是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如斯美景中,人的境界也仿佛得到了经验。
C. 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十七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一、选择训练l.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焉.能(yān)推崇.(chóng)字字珠玑.(jī)B.希冀.(jì)偏倚.(yǐ)甘如饴.(yí)C.华裔. (yì) 范畴.(chóu)拉斐.尔(fēi)D.濒.临(pīn)筛.选(shāi)熊秉.明(bǐng)答案:D2.下列词语的有错误的一项是()。
A.枉驾寒舍一窍不通不知所云B.味同嚼蜡苦不堪言豁然开朗C.引人入胜心平气和鬼斧神工D.成败得失乐不可知其甘如饴答案:D3.下面一段话中不能删去的一个关联词语是()。
郑板桥有一幅《竹石图》,画的虽然是竹,但不落窠臼,画上题的诗也不同凡响。
这幅画我一直非常喜爱,可是对诗的领悟,却是不久前的事。
A.虽然B.但 C.可是 D.却答案:D4.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枉驾寒舍:拜访别人而别人不在。
B.字字珠玑: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C.鬼斧神工:形容技艺非常精巧。
D.味同嚼蜡: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答案:A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将来不会有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区别。
B.将来中国会取消考试制度。
C.未来科学和艺术有着高度统一的目标。
D.将来文科和理科在学术上相互依存,互相补充。
答案:D6.对课文信息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科学家懂得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灵感,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C.吴全德认为艺术中的“美”与“妙”不是同一概念。
B.作者认为现在的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多学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D.本文是作者为吴德全院士的《科学与艺术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一书写的读后感。
答案: C二、阅读训练我拿到了书,立即埋首读起来。
但是,我是搞语言的,物理只有高中水平,电子则一窍不通。
我读这一本融合文理的书,真是苦乐参半。
读到讲物理学的部分,则若读天书,不知所云,味同嚼蜡,苦不堪言。
讲到艺术的部分,则豁然开朗,字字珠玑,其甘如饴,乐不可支。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新教材(全六册目录)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目录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一、我的母亲/老舍二、好雪片片/林清玄三、卖白菜/莫言四、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一)写作记叙文、选材组材五、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六、离太阳最近的树/毕淑敏七、像山那样思考/[美国]奥尔多·利奥波德十二、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栗良平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自我介绍写作记叙文、人物描写(片段)应用文、单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认识自我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三、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十四、拿来主义/鲁迅十五、文艺随笔二篇十六、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华罗庚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电话交谈写作记叙文、人物描写(篇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好书伴随我成长—优秀图书推介会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七、爱情诗二首十八、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曾宏燕十九、永远的蝴蝶/陈启佑二十、雪山上的红盖头/孔晓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复述写作说明文、特征和顺序应用文、书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点亮爱心、奉献青春─“为‘空巢老人'服务”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诗经》二首二十二、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二十三、劝学/荀子二十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写作说明文、说明方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诗诵读比赛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目录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一、合欢树/史铁生二、善良/ 王蒙三、人生的境界/冯友兰四、父亲的手提箱(节选)/[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介绍工艺流程写作记叙文·叙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绿色伴我行——“走进生活、关注环保”宣传展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五、科学是美丽的/沈致远六、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七、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八、中秋月/ 竺可桢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交谈写作应用文·启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感受职业生活——与学长的对话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九、边城(节选)/沈从文十、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舞台多精彩——课本剧表演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三、荷塘月色/朱自清十四、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奥地利]茨威格十五、画里阴晴/吴冠中十六、洛阳诗韵/叶文玲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隐形的翅膀 /王雅君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 即兴演讲 写作 应用文·通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展望我们未来的职场——“我的职业设计”策划会 第六单元 阅读与欣赏 二十一、唐诗二首 将进酒 /李白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二十二、宋词二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雨霖铃柳 / 柳永 二十三、师说 /柳韩愈 二十四、促织 /柳蒲松龄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 应聘 写作 文章修改 应用文·计划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歌读写实践活动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 目录 第一单元、自知与自强 阅读与欣赏 一、我很重要/毕淑敏* 二、我为什么而活着 /[英]特兰·罗素** 三、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接待 写作 应用文、调查报告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创业:书写华美的人生乐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创业典型调查 第二单元、贡任与义务 阅读与欣赏 四、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 德」卡尔·马克思* 五、横渠四句 / 冯友兰** 六、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 洽谈 写作 应用文、说明书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数码新品展销模拟洽谈 第三单元、人生与创造 阅读与欣赏 七、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八、《宽容》序言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九、都江堰 /余秋雨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 答询 写作应用文、广告词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企业创新成果展——新产品模拟展示会 第四单元、职业与理想 阅读与欣赏十、最后的常春藤叶 美」欧·亨利** 十二、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胡炎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协商写作应用文、策划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理想之光伴我成长——小记者采访活动第五单元敬业与乐业阅读与欣赏十三、依奇克里克/雷达* 十四、汉堡港的变奏/柯岩** 十五、我眼里的海尔和张瑞敏/秦劭斐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解释与致歉第六单元科技与人文阅读与欣赏十六、科学人文和而不同/ 杨叔子* 十七、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季羡林** 十八、声讯时代为什么要重读经典/ 徐鲁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应聘写作应用文、应聘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天生我材必有用——应聘模拟活动语文(职业模块、财经商贸及服务类)目录第一单元、自知与自强阅读与欣赏一、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二、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白岩松** 三、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接待写作应用文、会议记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热心接待——做好客户服务第二单元、责任与义务阅读与欣赏四、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德]马克思* 五、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 六、不要抛弃学问/胡适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洽谈写作应用文、说明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诚心合作——洽谈商品采购第三单元、人生与创造阅读与欣赏七、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八、我的早年生活/[英」温斯顿·丘吉尔**九、人生即燃烧/王蒙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答询写作应用文、广告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精心宣传——推介创新产品第四单元、职业与理想阅读与欣赏十、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美]阿历克斯·哈利* 十一、绝品/谈歌** 十二、青龙偃月刀/韩少功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协商写作应用文、策划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雄心铸造——采访优秀企业家第五单元、敬业与乐业阅读与欣赏十三、一张诊断书/乐拓* 十四、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十五、致加西亚的信/[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解释与致歉写作应用文、求职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耐心帮助——解决消费者投诉第六单元、关爱与和谐阅读与欣赏十六、再塑生命的人/[美]海伦·凯勒* 十七、那一年,面包飘香/李家同** 十八、敲门/赵丽宏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应聘写作应用文、应聘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爱心凝聚——招募青年志愿者语文(拓展模块)目录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一、胡同文化/汪曾祺二、废墟的召唤/宗璞三、过万重山漫想/刘征四、内蒙访古/翦伯赞* 五、把栏杆拍遍/梁衡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讨论写作市题与立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认识历史珍爱青春编织梦想——“设计未来”主题讨论会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六、过秦论/ 贾谊七、鸿门宴/司马迁八、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九、兰亭集序 /王羲之* 十、阿房宫赋 /杜牧表达与交流写作(一)应用文总结 (二)构思与布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古诗文赏析会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一、祝福 /鲁迅十二、春之声 /王蒙十三、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苏联」肖洛霍夫 十四、老人与海(节选) /[美国 ]海明威 *十五、微型小说两篇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采访写作材料的详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抓住属于自己的美丽——“我的形象设计”交流活动 第四单元 阅读与欣赏六、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表达与交流写作 (一)应用文会议纪要 (二)观点与论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欣赏心得交流会 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 二十一、想北平 /老舍 二十二、肖邦故园 /[波兰 ]雅·伊瓦什凯维奇 二十三、中国画与西洋画 /丰子恺 二十四、古希腊的石头 /冯骥才* 二十五、奥林匹克精神 /[法国 ]顾拜旦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辩论 写作 证明与反驳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营造繁华还是守护真实——“圆明园是否要重建”主题辩论活动 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 二十六、六国论 /苏洵 二十七、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二十八、国殇 /屈原 二十九、孔雀东南飞(并序)* 三十、陈情表 /李密 表达与交流 写作(一)应用文简报(二)文章的起草与修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编写行业简报 [5]。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本文是季羡林先生读了吴全德的《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后写的读后感,文中大量引用了吴全德书中的语句,也转引了名家之言,并借这些引言来引发和阐释自己的观点。
一、学生自主阅读,筛选主要信息(一)吴全德《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的主要观点和见解是什么?认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
强调艺术中“美”与“妙”的区别。
强调了“开发右脑”。
提倡应着重开发右脑,这样就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创新欲望,容易激发灵感,令人心平气和、生活平静与协调。
(二)季羡林对《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有何评价?“真是一部好书。
”“引人入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启悟,发人深省。
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对科学与艺术交融问题讲得最全面、最彻底、最有系统的,还是吴全德教授的这一本书。
”(三)《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引用了哪些名人的言论和看法?哪些是直接引用,哪些是间接引用?书中引用这些言论有何作用?直接引用:蔡元培先生《美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虽然与美术不同,在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地方。
”鲁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偏倚,因此见今日之文明者也。
”爱因斯坦:“真正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人是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
”庞加莱雷:“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是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秩序、纯理智能够把握住的内在美。
”德国数学家魏尔:“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
”间接引用:鲁迅《科学大教篇》中指出,仅片面地推崇科学,人生必大归于枯寂。
他又指出,人类所当希冀要求者,不仅是牛顿,也应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玻意耳,也要有拉斐尔那样的画家;既要有康德,也必须有贝多芬;既要有达尔文,也必须有卡莱尔似的著作家。
德国科学史家菲舍尔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追求美的感受,他们懂得从美学中获得科学灵感,从而揭示自然界的真理。
引言作用:说明了科学与艺术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就是不“全”,“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课件带内容 (一)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课件讲授了文理交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多元化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理交融主张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意味着构建一个更加自由、公正、包容和创新的社会。
一、文理交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文理分科所形成的鸿沟文理分科旨在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同时也形成了文理两个领域的鸿沟。
学生在学习中很易出现单一学科情况,这就造成了文化资源的浪费,限制了学生成才的能力。
2.提高创新能力文理交融不仅能够解决分科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激发创新能力。
不同领域的知识变成了一种交流的方式,进而推动了社会的科技和文化进步。
3.拓宽职业发展渠道在职场中,文理交融的专业限制得到了缓解,有更多职业选择。
在各行各业中,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是非常有价值的,这都是文理交融所赋予的优势。
二、如何促进文理交融:1.开设必修课开设必修课程是一种推广文理交融现象的措施。
通过统一的课程要求和内容安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互,进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2.建立跨学科合作研究跨学科合作研究是文理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和科研项目,挖掘文和理领域潜在联系和共同点,建立起相互支撑、互为依存的知识社区,建立、推动跨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3.实施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促进文理交融的根本办法。
应该在培养新一代人才时,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课程束缚,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估考试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文理交融现象,并为职场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
总而言之,《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课件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文理交融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职场发展中的作用。
唯有加强教育改革,开展跨学科研究,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平台,才能更好地促进文理交融,不断推动国家的文化与社会的进步。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北方的民族交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方的民族交融》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在我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阶段,北方的民族交融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北方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及这种融合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北方民族的交融情况,包括各民族之间的婚姻、文化交流等;二是北方民族融合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如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稳定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北方民族交融的具体情况,以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了解北方民族的交融情况,并深入分析这种交融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具体情况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民族交融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的感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具体情况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北方民族交融的具体情况,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种交融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方民族交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历史中的民族交融现象。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背景、具体情况。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北方民族交融的具体情况,以及这种交融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北方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 华夏教育资源库第 17 课北方民族大交融〖内容标准〗概括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举措〖教课目的〗1.知识识记①认识北方政局基本状况。
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举措和民族大交融的概略。
2.能力培育①识读“北魏一致后北方政局演变表示图“②商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由、举措和作用。
③察看课本中相关的图片和资料,解说“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④概括民族大交融的特色。
3.感情教育与价值观①明确北方固然长久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矛盾交叉在一同的情况下,民族大交融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理解魏晋南北朝期间的民族大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茂盛起到必定的推动作用。
〖教课重点〗1.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一致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发展起了踊跃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
隋唐期间的汉人已经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行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少量民族政治家。
所以,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课重点。
2.难点作为少量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何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向的社会改革,最后与汉族交融在一同,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课中的一个难点。
教师可从落伍民族向先进民族聚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剖析。
〖教课建议〗1.北方政局①阅读“北魏一致后北方政局演变表示图”,使学生认识这一期间,虽然北方长久处于少量民族多个政权分立战乱状态,但也出现过北魏快要百年一致北方的和平常期。
②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期间的特色,即固然民族交往与民族矛盾交叉在一同,但民族大交融经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其主要表现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胡汉交融的改革”,如孝文改革:“各族人民之间自下而上的交往”,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民族交融状况。
2.孝文帝改革①讲清北魏统治者的民族懊悔,以及成立北魏与一致北方的基本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