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 格式:pdf
- 大小:135.40 KB
- 文档页数:4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语文答案2020 1、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翘首(qiáo)颤抖(chàn)静谧(mì)深恶痛绝(wù)(正确答案)B.纤维(qiān)畸形(jī)蛮横(héng)顿开茅塞(sè)C.莅临(lì)脸颊(xiá)粗糙(zào)至死不懈(xiè)D.摄取(niè)炫耀(xuàn)应和(hè)不省人事(shěng)2、《雨中登泰山》是一篇()散文。
[单选题] *游记(正确答案)抒情纪实记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名词,道理。
(正确答案)B.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道:名词,方法。
C.伐无道,诛暴秦。
道:名词,道义。
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道:动词,取道。
4、2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转型。
(正确答案)D.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5、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柔滑róu 精致zhì(正确答案)B、晌午shàng 吮吸yǔnC、告辞cí菱角léngD、穿梭sū吆喝yào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粗糙(cāo)饿殍(piǎo)脍炙人口(zhì)(正确答案)B、旖旎(nǐ)旮旯(lá)游目骋怀(pìn)C、凫水(fú)尴尬(gān)自惭形秽(suì)D、自诩(yǚ)恬淡(tián)好高骛远(wù)8、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出自柳永的《雨霖铃》。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课时计划第课时第周星期(月日)课题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课型新授课时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书评与读后感的区别通过本文的学习,明确文理交融的重要性教学目标学习季羡林先生自然朴实的文风和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
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书评与读后感的区别教学重、难点学习季羡林先生自然朴实的文风和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
教学方法讲授练习教具、学具准备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科学人文和而不同》了解了“科学求真”、“人文求善”那么,艺术又是求什么呢?————“艺术求美”。
我们去年也学过一篇文章《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也明白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残缺的,反之亦然。
因此,艺术和科学是可以交融的,引出《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及《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二、相关知识明确:本文是一篇读后感,是季羡林先生读吴全德和《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技术与人类文明》,所写的读后感,也有人会评,那这是否是一种书评呢?(一)读后感和书评的区别:1、从定义上看:读后感,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书评,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的,有识见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者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
2、从表现手法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
书评则公认有趣而充满智慧,实事求是分析。
3、从侧重点看:读后感侧重“读”后有所“感”。
书评侧重评论或介绍书籍明确:本文是一篇读后感,具备读后感的基本特点和思路,即先交代读了何书,然后对该书做总体评价,接着介绍书中主要内容、观点(或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再针对这些内容或观点谈读后感受、认识。
请根据这一特点,理清课文的思路。
(二)走近作者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建议一采用自主阅读法、导读教学法* 教学过程建议:1.本文在思想内容上与本单元前一篇课文密切关联,所以可将两篇文章结合起来学习,更深地体会“科学人文,和而不同”,更切实地理解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从而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及人文素养。
2.本文是季羡林先生读了吴全德的《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后写的读后感,文中大量引用了吴全德书中的语句,也转引了许多名家之言,既有原文的直接引用,也有大意的间接引用,并借这些引言来引发和阐释自己的观点。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这些引言的意义和作用,进而找到和理解作者的观点。
3.和前一篇课文一样,本文的教学也要深文浅教,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用科学与艺术交融、文与理交融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切实领会科技与人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明白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从而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及人文素养。
* 示例:一、课前准备(一)浏览课文。
(二)查阅有关季羡林、吴全德及文中涉及到的著名科学家、艺术家的资料,制作成资料卡片或PPT。
二、导入以学过的课文《科学是美丽的》及相关图片导入,引出《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进而导入本课。
三、检查预习学生陈述或展示相关资料,老师补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以评价,给予肯定。
四、学生自主阅读,筛选主要信息(一)吴全德《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的主要观点和见解是什么?认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
强调艺术中“美”与“妙”的区别。
强调了“开发右脑”。
提倡应着重开发右脑,这样就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创新欲望,容易激发灵感,令人心平气和、生活平静与协调。
(二)季羡林对《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有何评价?“真是一部好书。
”“引人入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启悟,发人深省。
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对科学与艺术交融问题讲得最全面、最彻底、最有系统的,还是吴全德教授的这一本书。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发布时间:2023-02-06T03:35:06.05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9月17期作者:骆海琴[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骆海琴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邮编:4426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
语文属于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作为工具性、人文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思政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教育,促使思政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从而切实提高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中职语文课程的人才培养作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引言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各学科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
中职语文课程历来就承担着重要的“寓德于教”的任务,在当前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下,中职语文课程教师更要将思政教学有效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中职语文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作为中职学生必修课程,中职语文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在融合思政教育方面具备更多优势。
首先,在课程性质方面,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语言的实践性与综合性课程,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可见,中职语文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准确体现课程性质,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是在教材特点方面,新课标要求语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中职语文教材中既具备行文优美、健康明快的经典作品,也具有反映社会进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感恩奉献、惩恶扬善、崇尚科学的价值理念,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素材。
最后,是由教学方式决定,相比其他学科,语文除了应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还应积累生活与审美体验,通过全身心进入课程内容,培养优良的人文素养。
2025届内蒙古五原县第一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我国一直在努力推进职业教育建设。
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出台多种政策,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并将目标不断细化。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要在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达到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7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产融结合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到要推进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改革。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到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近几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教育板块的细分领域加速资本运作,部分公司通过重组、收购、借壳等方式登陆A股或美股、港股市场。
职业教育成为上市公司布局的重点领域,例如,洪涛股份收购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将职业教育打造成公司第二主业;中国高科收购英腾教育,布局医学教育产业。
(摘编自《2018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前瞻网2019年2月15日)材料二:(摘自《高职院校今年扩招百万,数读中国职业教育现状》,新京报网2019年3月10日)材料三:一位职业学校的老师说:“现在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考职业高校。
家长们认为从职业学校出来后做的工作都是技术活,俗话叫力气活,并且职业学校的学历没有竞争力。
”他的看法反映了当前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即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
关注职业教育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许玲表示:“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比较差。
十七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一、选择训练l.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焉.能(yān)推崇.(chóng)字字珠玑.(jī)B.希冀.(jì)偏倚.(yǐ)甘如饴.(yí)C.华裔. (yì) 范畴.(chóu)拉斐.尔(fēi)D.濒.临(pīn)筛.选(shāi)熊秉.明(bǐng)答案:D2.下列词语的有错误的一项是()。
A.枉驾寒舍一窍不通不知所云B.味同嚼蜡苦不堪言豁然开朗C.引人入胜心平气和鬼斧神工D.成败得失乐不可知其甘如饴答案:D3.下面一段话中不能删去的一个关联词语是()。
郑板桥有一幅《竹石图》,画的虽然是竹,但不落窠臼,画上题的诗也不同凡响。
这幅画我一直非常喜爱,可是对诗的领悟,却是不久前的事。
A.虽然B.但 C.可是 D.却答案:D4.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枉驾寒舍:拜访别人而别人不在。
B.字字珠玑: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C.鬼斧神工:形容技艺非常精巧。
D.味同嚼蜡: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答案:A5.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将来不会有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区别。
B.将来中国会取消考试制度。
C.未来科学和艺术有着高度统一的目标。
D.将来文科和理科在学术上相互依存,互相补充。
答案:D6.对课文信息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科学家懂得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灵感,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C.吴全德认为艺术中的“美”与“妙”不是同一概念。
B.作者认为现在的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多学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D.本文是作者为吴德全院士的《科学与艺术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一书写的读后感。
答案: C二、阅读训练我拿到了书,立即埋首读起来。
但是,我是搞语言的,物理只有高中水平,电子则一窍不通。
我读这一本融合文理的书,真是苦乐参半。
读到讲物理学的部分,则若读天书,不知所云,味同嚼蜡,苦不堪言。
讲到艺术的部分,则豁然开朗,字字珠玑,其甘如饴,乐不可支。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新教材(全六册目录)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目录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一、我的母亲/老舍二、好雪片片/林清玄三、卖白菜/莫言四、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一)写作记叙文、选材组材五、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六、离太阳最近的树/毕淑敏七、像山那样思考/[美国]奥尔多·利奥波德十二、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栗良平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自我介绍写作记叙文、人物描写(片段)应用文、单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认识自我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三、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十四、拿来主义/鲁迅十五、文艺随笔二篇十六、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华罗庚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电话交谈写作记叙文、人物描写(篇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好书伴随我成长—优秀图书推介会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七、爱情诗二首十八、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曾宏燕十九、永远的蝴蝶/陈启佑二十、雪山上的红盖头/孔晓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复述写作说明文、特征和顺序应用文、书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点亮爱心、奉献青春─“为‘空巢老人'服务”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诗经》二首二十二、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二十三、劝学/荀子二十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写作说明文、说明方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诗诵读比赛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目录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一、合欢树/史铁生二、善良/ 王蒙三、人生的境界/冯友兰四、父亲的手提箱(节选)/[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介绍工艺流程写作记叙文·叙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绿色伴我行——“走进生活、关注环保”宣传展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五、科学是美丽的/沈致远六、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七、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八、中秋月/ 竺可桢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交谈写作应用文·启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感受职业生活——与学长的对话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九、边城(节选)/沈从文十、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舞台多精彩——课本剧表演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三、荷塘月色/朱自清十四、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奥地利]茨威格十五、画里阴晴/吴冠中十六、洛阳诗韵/叶文玲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隐形的翅膀 /王雅君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 即兴演讲 写作 应用文·通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展望我们未来的职场——“我的职业设计”策划会 第六单元 阅读与欣赏 二十一、唐诗二首 将进酒 /李白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二十二、宋词二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雨霖铃柳 / 柳永 二十三、师说 /柳韩愈 二十四、促织 /柳蒲松龄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 应聘 写作 文章修改 应用文·计划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歌读写实践活动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 目录 第一单元、自知与自强 阅读与欣赏 一、我很重要/毕淑敏* 二、我为什么而活着 /[英]特兰·罗素** 三、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接待 写作 应用文、调查报告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创业:书写华美的人生乐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创业典型调查 第二单元、贡任与义务 阅读与欣赏 四、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 德」卡尔·马克思* 五、横渠四句 / 冯友兰** 六、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 洽谈 写作 应用文、说明书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数码新品展销模拟洽谈 第三单元、人生与创造 阅读与欣赏 七、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八、《宽容》序言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九、都江堰 /余秋雨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 答询 写作应用文、广告词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企业创新成果展——新产品模拟展示会 第四单元、职业与理想 阅读与欣赏十、最后的常春藤叶 美」欧·亨利** 十二、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胡炎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协商写作应用文、策划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理想之光伴我成长——小记者采访活动第五单元敬业与乐业阅读与欣赏十三、依奇克里克/雷达* 十四、汉堡港的变奏/柯岩** 十五、我眼里的海尔和张瑞敏/秦劭斐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解释与致歉第六单元科技与人文阅读与欣赏十六、科学人文和而不同/ 杨叔子* 十七、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季羡林** 十八、声讯时代为什么要重读经典/ 徐鲁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应聘写作应用文、应聘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天生我材必有用——应聘模拟活动语文(职业模块、财经商贸及服务类)目录第一单元、自知与自强阅读与欣赏一、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二、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白岩松** 三、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接待写作应用文、会议记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热心接待——做好客户服务第二单元、责任与义务阅读与欣赏四、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德]马克思* 五、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 六、不要抛弃学问/胡适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洽谈写作应用文、说明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诚心合作——洽谈商品采购第三单元、人生与创造阅读与欣赏七、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八、我的早年生活/[英」温斯顿·丘吉尔**九、人生即燃烧/王蒙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答询写作应用文、广告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精心宣传——推介创新产品第四单元、职业与理想阅读与欣赏十、列车上的偶然相遇/[美]阿历克斯·哈利* 十一、绝品/谈歌** 十二、青龙偃月刀/韩少功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协商写作应用文、策划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雄心铸造——采访优秀企业家第五单元、敬业与乐业阅读与欣赏十三、一张诊断书/乐拓* 十四、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十五、致加西亚的信/[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解释与致歉写作应用文、求职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耐心帮助——解决消费者投诉第六单元、关爱与和谐阅读与欣赏十六、再塑生命的人/[美]海伦·凯勒* 十七、那一年,面包飘香/李家同** 十八、敲门/赵丽宏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应聘写作应用文、应聘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爱心凝聚——招募青年志愿者语文(拓展模块)目录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一、胡同文化/汪曾祺二、废墟的召唤/宗璞三、过万重山漫想/刘征四、内蒙访古/翦伯赞* 五、把栏杆拍遍/梁衡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讨论写作市题与立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认识历史珍爱青春编织梦想——“设计未来”主题讨论会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六、过秦论/ 贾谊七、鸿门宴/司马迁八、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九、兰亭集序 /王羲之* 十、阿房宫赋 /杜牧表达与交流写作(一)应用文总结 (二)构思与布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古诗文赏析会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一、祝福 /鲁迅十二、春之声 /王蒙十三、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苏联」肖洛霍夫 十四、老人与海(节选) /[美国 ]海明威 *十五、微型小说两篇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采访写作材料的详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抓住属于自己的美丽——“我的形象设计”交流活动 第四单元 阅读与欣赏六、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表达与交流写作 (一)应用文会议纪要 (二)观点与论证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欣赏心得交流会 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 二十一、想北平 /老舍 二十二、肖邦故园 /[波兰 ]雅·伊瓦什凯维奇 二十三、中国画与西洋画 /丰子恺 二十四、古希腊的石头 /冯骥才* 二十五、奥林匹克精神 /[法国 ]顾拜旦 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辩论 写作 证明与反驳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营造繁华还是守护真实——“圆明园是否要重建”主题辩论活动 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 二十六、六国论 /苏洵 二十七、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二十八、国殇 /屈原 二十九、孔雀东南飞(并序)* 三十、陈情表 /李密 表达与交流 写作(一)应用文简报(二)文章的起草与修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编写行业简报 [5]。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本文是季羡林先生读了吴全德的《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后写的读后感,文中大量引用了吴全德书中的语句,也转引了名家之言,并借这些引言来引发和阐释自己的观点。
一、学生自主阅读,筛选主要信息(一)吴全德《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的主要观点和见解是什么?认为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
强调艺术中“美”与“妙”的区别。
强调了“开发右脑”。
提倡应着重开发右脑,这样就能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创新欲望,容易激发灵感,令人心平气和、生活平静与协调。
(二)季羡林对《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有何评价?“真是一部好书。
”“引人入胜,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启悟,发人深省。
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对科学与艺术交融问题讲得最全面、最彻底、最有系统的,还是吴全德教授的这一本书。
”(三)《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引用了哪些名人的言论和看法?哪些是直接引用,哪些是间接引用?书中引用这些言论有何作用?直接引用:蔡元培先生《美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虽然与美术不同,在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美学眼光的地方。
”鲁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偏倚,因此见今日之文明者也。
”爱因斯坦:“真正投身于科学事业的人是对自然和谐与美的追求。
”庞加莱雷:“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是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秩序、纯理智能够把握住的内在美。
”德国数学家魏尔:“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
”间接引用:鲁迅《科学大教篇》中指出,仅片面地推崇科学,人生必大归于枯寂。
他又指出,人类所当希冀要求者,不仅是牛顿,也应有莎士比亚;不仅要有玻意耳,也要有拉斐尔那样的画家;既要有康德,也必须有贝多芬;既要有达尔文,也必须有卡莱尔似的著作家。
德国科学史家菲舍尔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追求美的感受,他们懂得从美学中获得科学灵感,从而揭示自然界的真理。
引言作用:说明了科学与艺术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就是不“全”,“科学与艺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课件带内容 (一)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课件讲授了文理交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多元化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理交融主张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意味着构建一个更加自由、公正、包容和创新的社会。
一、文理交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文理分科所形成的鸿沟文理分科旨在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同时也形成了文理两个领域的鸿沟。
学生在学习中很易出现单一学科情况,这就造成了文化资源的浪费,限制了学生成才的能力。
2.提高创新能力文理交融不仅能够解决分科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激发创新能力。
不同领域的知识变成了一种交流的方式,进而推动了社会的科技和文化进步。
3.拓宽职业发展渠道在职场中,文理交融的专业限制得到了缓解,有更多职业选择。
在各行各业中,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是非常有价值的,这都是文理交融所赋予的优势。
二、如何促进文理交融:1.开设必修课开设必修课程是一种推广文理交融现象的措施。
通过统一的课程要求和内容安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互,进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2.建立跨学科合作研究跨学科合作研究是文理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和科研项目,挖掘文和理领域潜在联系和共同点,建立起相互支撑、互为依存的知识社区,建立、推动跨学科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3.实施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促进文理交融的根本办法。
应该在培养新一代人才时,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课程束缚,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估考试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文理交融现象,并为职场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
总而言之,《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课件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文理交融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职场发展中的作用。
唯有加强教育改革,开展跨学科研究,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平台,才能更好地促进文理交融,不断推动国家的文化与社会的进步。
2022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面向人人语文模拟卷1、1《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
在《劝学》里,荀子主要论述了后天的学习对人的品性具有决定的意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A.滑稽(jī)宽宥(yǒu)菡萏(hán)殚精竭虑(dān)B.门槛(kǎn)缄默(jiān)胸脯(pú)间不容发(fà)(正确答案)C.坍塌(tān)锃亮(zèng)怯懦(ruò)信手拈来(diān)D.盘桓(yuán)褴褛(lǚ)拾级(shè)舳舻相接(zhóu)4、1《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素淡朦胧、和谐宁静的荷塘和月色,表现了作者希望在自由宁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shì厌恶èB、崇高chóng 熔化róng(正确答案)C、补偿chǎng结缘yuánD、包揽lǎn 苦难nán6、58.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桃花源记》中的“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叙事、状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诫子书》《陋室铭》《爱莲说》中的“书”“铭”“说”都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C.《诗经》是我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汇总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305篇诗歌。
2019年安徽省六安市两河初级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里所说的国内文化交流主要指中原文化与中国国内其它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交流。
中原地区是夏商周三代和秦汉的统治中心,文明发达,历史悠久,制度健全,理所当然的是当时文化最昌盛的地区。
秦汉大一统,政令号一,制度划一,为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与各地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中国自古就有华夏与夷蛮戎狄(又称四夷)之分,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天下大乱,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指中原)不绝若线”的局面,以齐桓公首霸为标志的春秋霸业,并没有真正做到“尊王攘夷”,晋文公也难以办到,周王室已无可挽救地衰落下去,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并被视为夷蛮的荆楚我行我素,早已独自称王,且鲸吞“汉阳诸姬”,饮马黄河,问鼎之轻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有学者认为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是有道理的。
老庄道家源于南方,而又产生出黄老无为思想。
汉赋也明显受到楚辞的影响。
中国文化史上确实存在着南北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表现、特征,前人都有研究,其中梁启超的论述尤为精要:“自周以前,以黄河流域为全国之代表。
自汉以后,以黄河、扬子江两流域为全国之代表。
近百年来,以黄河、扬子江、西江三流域为全国之代表。
穹古之事不可纪,今后之局犹未来,然则过去历史之大部分,实不外黄河、扬子江两民族竞争之大舞台也。
”(《饮冰室文集》之十)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正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秦汉时期,被认为是南蛮的百越和西南各族加强了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南越的犀牛角、象牙、珍珠、银、铜、布被用来与北方交换。
1983年在广州市发现第二代南越王墓,其墓制基本同于西汉诸侯王,出土有玉衣、金印、铜铁器、漆木器等。
反映了当时南越的文明水平以及与中原的密切关系。
西南少数民族古称西南夷。
秦建有“五尺道”,汉设有武都郡、益州郡等六郡,并封滇王,赐滇王金印。
2024年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中职语文单招模拟卷(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议论文中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2.《论毅力》引用孟子的话说:“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这是为了强调()A.人生必有顺逆两境相间以迭乘B.毅力大小不同则效果必有差别C.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成功D.有毅力就成功,无毅力就失败分析:考核课文的中心思想。
3.《吃饭》中用音乐和烹调来说明社会多元相济、和而不同的特征,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4.对下面一段话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A.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B.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C.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5.下列散文中,通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是()A.《先批事略》B.《纪念傅雷》C.《都江堰》D.《张中丞传后叙》6.《冯谖客孟尝君》中,先写冯谖“无好”、“无能”,再三弹铗,要求提高待遇,然后写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使之“无纤介之祸”。
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A.前后照应 B.一波三折C.欲扬先抑D.侧面衬托分析:《都江堰》也有欲扬先抑。
7.下列记叙文中,作者的创作意图中包含有讥刺当朝权好的有()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B.《西湖七月半》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8.下列散文中,主要采取今昔对比方法来表现主旨的是()A.《秋夜》B.《香市》C.《爱尔克的灯光》D.《都江堰》分析:考核对课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