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
- 格式:doc
- 大小:24.42 KB
- 文档页数:5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3.17•【字号】京政办发〔2022〕9号•【施行日期】2022.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住房保障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22〕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3月17日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国办发〔2021〕22号),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建立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坚持规划引领,依据规划在集中建设区、产业园区及周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配套比较完善地区等区域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引导产城人融合,促进职住平衡。
坚持供需匹配,摸清保障性租赁住房需求和存量土地、房屋资源情况,通过新建、改建、改造、转化、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保障租赁住房供给。
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市场主体,探索运营模式,推动形成规范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
“十四五”期间,争取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达到40%,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实现全市人民住有所居。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人口持续增长,住房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特别是针对一些新就业人群、生活质量较低的居民,如何提供价格合理、质量稳定的住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租赁住房便是一种有力的解决方案,既能为有住房需求的人群提供经济实惠的住房,又能推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针对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提出相应的技术导则与管理建议。
1.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1.1 建筑设计公共租赁住房应以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性为设计原则。
注重在建筑结构、材料、系统方面,追求性能与耐久性的平衡。
建筑结构公共租赁住房的建筑结构应该简单明了,在结构设计上要注意抗震、耐火、安全性能和主要关键质量指标不得低于相应的标准。
材料选用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环保建材,如钢材、混泥土、轻质砖等,尽量避免使用传统的消耗林木材料的建材。
装修材料公共租赁住房的装修材料应精简、环保、防火、不易单薄。
可采用装饰性垂直墙板、瓷砖、地板等,不需要过多增加梁、柱、隔墙等材料的使用。
1.2 设备系统安全隐患公共租赁住房应配备相应的消防与安全设施。
注意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宣传,确保发生火灾等安全问题时可以及时有效地抗击。
同时,为确保住房的卫生、安全与舒适度,应在卫生与室内环境管理方面要求严格。
环保节能公共租赁住房应采用节能环保型材料和设备,为住户提供更少的能源消耗,并降低公共租赁住房的经营成本。
可配备太阳能热水器、LED灯等。
采用可回收的材料进行装修,确保生态环境友好。
设备维护公共租赁住房的设备和设施需要进行维修与保养,保障居住环境。
2. 管理建议为保障公共租赁住房的正常运营,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财政补贴、租赁管理、住户入住、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内容。
2.1 财政支持与监管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政策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
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管机制,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公共租赁住房的正常运营和维护。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正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六日京政发〔1985〕149号文件颁布)为加强本市新建居住区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居民住宅区建设的社会效益,逐步为首都人民创造方便、舒适、良好的生活条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作如下规定。
一、凡集中开发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和住宅组团,必须按照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制的《北京市新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定额指标》、《北京市新建居住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定额指标》(附后),实行住宅同文化、教育、体育、公共卫生等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业等生活服务设施配套设计,配套建设。
二、《北京市新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定额指标》和《北京市新建居住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定额指标》,是加强城市统一开发建设住宅区的最低要求,是近期内带有规范性的标准,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要做到:逐项落实,配套建设,居住人口三万至五万人规模的居住区每套住宅配建公共设施的面积不少于十平方米;居住人口七千至一万五千人规模的居住区每套住宅配建公共设施的面积不少于八平方米。
三、在居住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商业、服务业网点,每个点的营业面积,不应少于其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四十。
不同地区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的商业、服务业定额指标,可按《北京市新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定额指标》和《北京市新建居住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定额指标》规定的面积,因地增减,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可酌情增加;在靠近商业中心的地区,可适当减少。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政策文件目录公共租赁房 (2)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2)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5)申请指南 (11)政策预期 (13)廉租房 (14)北京市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14)申请指南 (20)关于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22)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廉租住房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 (24)关于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廉租住房有关问题的通知 (29)公共租赁房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我市分层次住房供应体系,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实行租售并举,多渠道满足部分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分配、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户型面积、供应对象和租金水平,面向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群体出租的住房。
第三条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分配和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多方建设、统一管理;公平公开、严格监管。
第四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规划、财政、税务、国资、金融、住房公积金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相关管理工作。
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做好本区县范围内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房源筹集第五条公共租赁住房由市、区县政府所属机构或政府批准的机构通过新建、收购等方式多渠道筹集。
第六条新建公共租赁住房采取集中建设或配建相结合的方式,户型以一、二居室小户型为主。
第七条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其中对于政府所属机构或政府批准的机构建设的,其用地可采取租赁方式,按年缴纳土地租金。
第八条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出租工作,有关单位可按规定条件申请商业银行贷款、使用信托资金、发行债券和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等方式融资。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顺义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顺义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顺政发〔2013〕38号)各镇人民政府,地区和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顺义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3年7月19日第14次区委常委会议和2013年4月10日第5次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2013年9月6日顺义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本区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筹集、审核配租及运营管理等工作,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京政发〔2011〕61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使用监督管理的意见(试行)》(京政发〔2012〕13号)、《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京建住〔2009〕525号)、《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及配租管理办法》(京建法〔2011〕25号)、《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暂行办法》(京建法〔2013〕15号)及相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户型面积、供应对象和租金水平,面向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产业园区职工等群体出租的住房。
第三条本区行政区域内公租房的房源筹集、申请家庭资格审核与配租、运营与后期管理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区政府统一领导本区公租房的房源筹集与各项管理工作。
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政府房改办)具体负责贯彻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公租房的各项政策规定,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工作部署,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本区各类公租房的房源筹集、申请家庭资格审核与配租、准入与退出、运营和管理等相关工作。
关于印发《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进一步提升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共有产权住房品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国土委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将有关实施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及所附《导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共有产权住房的土地供应、规划、设计和建设及监督管理活动。
二、市规划国土部门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挂牌(招标)文件中明确“应按《导则》执行”。
开发建设单位应依据《导则》中各项技术要求,科学决策,获取建设用地使用权,确保住房品质。
鼓励带方案招标,可由区人民政府依据《导则》先行组织编制规划设计方案,方案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后作为挂牌(招标)文件的附件。
三、开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依据相关法规和《导则》开展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工作,确保设计质量。
开发建设单位承诺的建设标准高于《导则》的,相关管理部门应按承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并依法进行日常监督。
四、严格执行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制度。
市规划国土部门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依据《导则》优化设计方案。
具体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和全装修设计方案审查两阶段进行,全装修设计方案审查应在施工图审查前完成,并应结合装修样板间开展。
五、在工程总承包、设计、施工、监理、建材采购等的招投标环节,应将《导则》中有关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成品交房等品质要求明确到招标文件。
六、共有产权住房的建设,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和工程竣工永久性标识牌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各参建单位应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严把材料关,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监管部门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将装配式建筑和全装修成品交房质量纳入工程质量重点监管范畴。
北京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北京市的房屋供应问题日益凸显。
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公共租赁住房的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探索实行“人才公寓制”、购房禁令、租赁市场化等制度,积极开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作,并发布了《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对《导则》进行介绍。
一、导则的背景和意义住房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广大市民的住房需求,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保障性住房”的概念。
其中就包括了公共租赁住房,其建设旨在解决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租房优质住房短缺的问题。
《导则》的发布,是为了规范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同时,保证了公共租赁住房的优良品质,使市民用得放心、住得舒心。
二、导则的主要内容(一)建设理念在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与人才公寓建设的方针政策,积极响应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切实做好工作。
同时充分考虑住房环境的安全、卫生、舒适、节能等因素,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和财产安全。
(二)建设计划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紧贴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合理分配建设任务,实行多部门协作、财政性支出保障和社会参与等工作。
同时,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必须注重防火、防盗、防漏电等方面的安全性要求、提高房屋自身的品质,不断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的标准化和安全化水平。
(三)建设标准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标准应当符合现代化的要求,根据北京市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标准进行合理设计,实现房屋在住宅面积、卫生间、室内采光、通风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合理提高住房空间的效用,为解决住房短缺问题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
(四)建设措施在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时,应当积极采取节能、环保等措施,创新设计,加强维护,密切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质量标准。
需特别注意使用合适的建筑材料,逐渐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社会需求、政府指导的建设模式和技术方向。
附件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2020年修订版)1 总则1.0.1 为规范和指导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提高共有产权住房品质,依照国家及本市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共有产权住房的土地供应、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
1.0.3 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原则,全面实施装配式建造、全装修成品交房,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
倡导“互联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新理念,打造智慧社区。
1.0.4 本导则未涉及的部分,应按照国家及本市现行有关住宅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及竣工验收标准执行。
2 规划布局2.1 一般规定- 1 -2.1.1 中心城区共有产权住房以集约规划为主导,充分发挥公共服务配套的优势,倡导“小户大家”理念。
适度放宽中心城区以外共有产权住房的面积、容积率等方面建设规划指标。
2.1.2 共有产权住房居住区规划建设应为老年人、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2.2 规划选址2.2.1 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城市功能分布和区域产业布局,结合各区申购家庭有效需求情况进行选址,促进职住平衡。
2.2.2.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应优先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齐全的区域,应与公交系统或轨道交通网络紧密衔接。
2.3 规划指标2.3.1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其中,中心城区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容积率不应高于2.8,中心城区以外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容积率原则上不应高于2.5。
2.4 规划设计2.4.1 共有产权住房推行街区制,按照“大开放,小封闭”的模式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封闭组团内应实现人车分流。
- 2 -2.4.2 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应当布局合理、空间紧凑、利用充分,根据需求确定合理的套型比例。
2.4.3 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应符合城市设计要求,重视建筑形体与空间的整体环境效果。
北京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两限房申请条件与建设技术导则申请条件(参照北京市公布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条件)1、廉租房申请人户籍登记地在本区,取得本市户籍满5年的方可申请。
就是说外地的朋友必须取得北京户籍并满5年才能申请廉租房。
2、在申请人为单身的情况下,要求符合晚婚年龄。
3、已经离异的单身申请人要求离异满3年后方能提出申请。
4、申请廉租房的家庭上年月收入人均低于580元(连续一年)。
5、家庭人数为1人的,年收入要求低于6960元、家庭人数为2人的要求年收入低于13920元,申请家庭每增加1人,按增加6960元计算,依此类推。
6、申请廉租房的家庭人数为1人时要求家庭总资产低于15万元、家庭人数为2人时低于23万元、为3人时低于30万元、4人时低于38万元、家庭总人数5人及以上的要求总资产低于40万元方可申请。
7、无房户或者拥有私有住房和承租公有住房的,家庭住房人均使用面积应低于7.5平方米、且申请人和家庭成员5年内未出售或者转让过房产。
8、被拆迁、有特殊病人员、重残人员、有年龄在60岁及以上人员、居住市政府确定的解危排险范围内房屋的居民。
9、申请楼房配租的家庭人口应当在二人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廉租房申请条件仅限于北京地区。
各地的申请条件由于具体情况不同会出现细微的差别,请希望申请廉租房的朋友就近到当地的相关部门查询当地的廉租房申请条件细则。
1、总则1.0.1为加强我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两限房(以下简称保障性住房及两限房)的建设管理,在现有条件下提高此类住房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依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7]258号)、《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等九部委令第162号)、《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北京市城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导则。
1.0.2保障性住房及两限房的建设要符合《北京市十一五保障性住房及两限商品住房用地布局规划(2006年-2010年)》,要按照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坚持经济、适用原则,优选规划设计方案,满足使用功能。
一文解读北京保障房体系中的装修要求自国务院办公厅提出要加快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简称“保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简称“共产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以来,北京市积极响应号召,陆续发布关于关于公租房、保租房以及共产房的政策和标准规范,就政策和标准规范内容来看,装修一直是其中的重点,本文重点梳理北京市在保障性住房领域的装修要求和标准,为行业提供参考。
1公租房:全部实施装配式装修公租房是指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公租房政策、标准规范要点:1.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京建发【2010】413号公共租赁住房室内按照环保、耐用、经济的原则,装修一次到位。
公共租赁住房室内装修保修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
2. 《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京政发〔2011〕61号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设计、施工、选材等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执行,按照环保、耐用、经济的原则,装修一次到位。
3.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DB11T1365-2016公共租赁住房应按照内装工业化要求实施装配式装修,推广应用管线与结构分离技术。
《公共租赁住房评价记录表》中指出,户内实施装配式装修,装修工程要采用装配式装修工法、建材及产品体系,包括快装轻质隔墙、快装龙骨吊顶、模块式快装采暖地面、住宅集成式给水管道等。
4. 《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新供住宅项目配建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的通知》京建发〔2021〕389号本市新供住宅项目配建的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装配式装修成品交房,室内装修标准不低于公租房建设评价标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DB11T1365-2016)中明确的装修标准。
5.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22〕16号新建地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安置房)应采用装配式建筑,各单体建筑装配率应不低于60%。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18•【字号】京政发[2011]61号•【施行日期】2011.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京政发﹝2011﹞6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快解决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现住有所居目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现就本市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建设、筹集公共租赁住房,鼓励社会单位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鼓励投资机构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持有、运营公共租赁住房。
(一)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新建、收购、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并落实建设、收购资金。
1、新建方式。
新建公共租赁住房采取集中建设和配建相结合的方式。
市、区县人民政府所属机构集中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用地,采用划拨方式供应,可采取委托代建、项目管理等多种方式组织建设。
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市、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配建比例、建设套型、回购价格、回购单位和开竣工时间等具体要求,并在土地供应有关文件中予以明确。
2、收购方式。
市、区县人民政府在满足配售房源需求时,可由指定机构收购在建但尚未配售的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作为公共租赁住房。
定向安置住房用于安置后仍有剩余的,由市、区县人民政府指定机构按照市有关部门审定的价格收购后作为公共租赁住房。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7.25•【字号】京建法[2013]15号•【施行日期】2013.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建法[2013]15号)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房管局),东城、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房地局),各有关单位:为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管理、物业服务等管理工作,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1号)、《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京政发[2011]61号)和《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使用监督管理的意见(试行)》(京政发[2012]13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定了《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3年7月25日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监督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1号)、《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京政发[2011]61号)、《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使用监督管理的意见(试行)》(京政发[2012]13号)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管理,是指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管理、物业服务等工作。
第三条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监督管理。
各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租赁住房后期监督管理工作,对公共租赁住房产权单位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依照规定组织相关部门对公共租赁住房承租家庭资格进行复核。
公共租赁住房产权单位应负责租赁管理、物业服务等工作,并协助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加强承租家庭资格动态管理,协助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及社区管理部门等开展社区服务。
D B T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UGDB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号:DB11/T 1365-2016备案号:J×-201×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Public Rental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2016-10-20 发布2017-02-01 实施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发布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Public Rental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编号:DB11/T 1365-2016备案号:J×-201×主编部门:批准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施行日期:2017 年 02 月 01 日2016 北京前言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根据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 2013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2013〕136 号)、《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专项改革领导小组 2015 年工作要点》(京城规建改办〔2015〕8 号)的要求,在《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京建发〔2010〕413 号)(以下简称原导则)等的基础上修订编制而成。
本标准共分 6 章,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布局及总平面、单体设计、室内环境、评价标准。
本标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管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负责组织实施,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为了提高标准的编制质量和水平,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总布胡同 5 号10 层,邮编 100005 ,电话,邮箱:)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京惠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光辉、杨家骥、叶晓波、邵磊、沈青、曹玫玉、韩扬、杨玉武、钱嘉宏、白羽、许诚、孟欣、罗勇、娄霓、姜中天、王贺、韩亚非、庄彤、李斯文。
UG备案号:J×-201×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号:DB11/T 1365-2016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Public Rental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2016-10-19 发布2017-02-01 实施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DB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Public Rental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编号:DB11/T 1365-2016备案号:J×-201×主编部门:批准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施行日期:2017 年 02 月 01 日2016 北京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布局及总平面 (3)3.1规划选址 (3)3.2建筑间距和日照要求 (3)3.3交通设施 (3)3.4绿化配套 (4)3.5住区环境 (4)4单体设计 (5)4.1一般规定 (5)4.2组合平面 (5)4.3户型建筑面积和户均人口数 (5)4.4. 层高和户内空间 (5)4.5结构设计 (6)4.6给排水和采暖设计 (6)4.7电气设计 (6)5室内环境 (8)5.1一般规定 (8)5.2隔声 (8)5.3通风 (8)5.4室内装修 (8)6评价标准 (11)6.1一般规定 (11)附表A:公共租赁住房评价记录表 (12)本规范用词说明 (14)条文说明 (15)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s (2)3Layout and the general plan (3)3.1Planning and site (3)3.2Building distance (3)3.3Traffic facilities (3)3.4Green facilities (4)3.5Residential environment (4)4Design of single building (5)4.1General requirement (5)4.2Dwelling unit area (5)4.3Apartment layout area and the average population (5)4.4Spaces within the dwelling unit (5)4.5Structure design (6)4.6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 heating (6)4.7Electrical design (6)5Interior environment (8)5.1General requirement (8)5.2Sound insulation (8)5.3Ventilation (8)5.4Interior decoration (8)6Evaluation standard (11)6.1General requirement (11)Appendix A:Record form of public rental housing evaluation (12)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4)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5)1总则1.0.1为规范和指导本市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发展,确保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和建设管理质量,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依照国家及北京市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标准。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1总则
1.0.1为了规范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
制定本导则。
1.0.2本市范围内成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应当符合本导则规定,非成套公共
租赁住房建设标准另行规定。
1.0.3公共租赁住房以满足住房困难家庭的阶段性需求为导向,坚持安全、
环保、实用和经济原则,合理选择实用的建设技术和建筑工程材料,达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1.0.4公共租赁住房设计、施工应当符合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2规划与单体建筑设计
2.1规划设计
2.1.1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应当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选址宜在地
质条件安全可靠、交通便利、市政配套齐全或产业功能聚集区域。
2.1.2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兼顾规模和经济效益,公共租赁住房可适当
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2.1.3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设计指标》、《北京市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的规定,适当提高托幼、小学、社区医疗卫生等配套标准,配置洗衣房、食堂、文化活动室等便民设施,适当在地上安排运动健身器械区和残疾人助力车、小型三轮车及自行车停车位,方便居民使用。
2.1.4公共租赁住房机动车位参照经济适用房标准设置,每户自行车位不应
少于2辆,宜利用地下空间集中设置停车库。
2.1.5公共租赁住房绿化景观应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立体与平面结合,观
赏与功能结合;小区景观和绿化应采用节水设施,提高用水效率。
2.1.6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应当布局合理、空间紧凑、利用充分,根据需
求确定合理的规划户型比例。
2.2建筑设计
2.2.1公共租赁住房户型设计面积标准如下表
3.2.1-1
表3.2.1-1
卫生间使厨房使用面建筑面阳台建筑面面(平方米(平方米(平方米
简具应备使用居套型单左右30和排单电加热43≤≥室合一)(厅烟厨具的条件
小套型左右404≥4≤≥3
中套型左右504≥≥43≤
大套型以下604≥3≤≥4
注。
过5%结是指根据不同平面和构类型上下浮动不超1:上表所称“左右”
为主,适当配置大套型。
以中小套型设计户型应注2:
设计。
行准进3:单居套型可按照宿舍标注。
2.7m2.2.2层高应为
厨房应当配备灶台、洗菜盆、操作台,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宜采用厨2.2.3
米。
0.9房整体式橱柜。
单面布置厨具或双面布置厨具时,操作净空不小于
卫生间应配备洗面盆、盥洗镜、坐便器、淋浴喷头、排风扇等必要设2.2.4
施设备。
户内应预留洗衣机位置,并设置上、下水管线。
2.2.5
阳台宜采用封闭式,应配备晾晒衣物的设施。
2.2.6
户内应预留分体空调的外墙预留孔、具备冷凝水集中排放和室外机安2.2.7
装条件。
2.0w/2.2.8不采暖楼梯间户门应有保温措施,当传热系数小于2m,不时·k
得设计落地窗、外飘窗。
结构设计2.3
2.
2.3.1应当采用工厂生产的标准规格的预制成品或部品,提高部品化率,减
少现场加工材料所造成的浪费和污染。
公共租赁住房应当采用六类预制部品:第一类为非砌筑类型的建筑内、外墙板;第二类为满足建筑装饰用的制品;第三类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楼梯、叠合楼板、阳台、雨蓬等;第四类为预制主体结构构件,包括预制梁、柱及承重墙等;第五类为钢结构和轻型钢结构用的构配件;第六类为其他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加工、现场安装条件的建筑部品。
2.3.2高层建筑应优先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减小结构自重和材料用量;设计
方案中应提高高强钢材使用率,降低钢材消耗量。
2.4设备设计
2.4.1生活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需加压供水
时,应当选用既节能、又保障用户水压稳定的给水加压设备。
2.4.2公共租赁住房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优先考虑集中制热分户供热
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当太阳能热水系统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时,可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辅助技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
凡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设分户计量装置。
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应采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减少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
2.4.3公共租赁住房应采取集中供热方式供暖:供暖热源优先选择城市热力
网,或采用清洁能源的集中供热方式;锅炉房供热出口、热力站换热器的二次水出口以及各楼栋供热入口均应配置热量计量装置,户内应分室设置温控装置,并应设置分户热量计量或分配装置。
2.4.4公共租赁住房在市政中水输配水管线覆盖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优先
使用市政中水;没有市政中水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应配套设计、建设中水系统。
2.4.5公共租赁住房室外景观和绿化用水应使用中水或收集处理后的雨水,
景观水系统应采用循环处理方式;应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和节水设施,推广雨水收集、处理、利用技术,小区内道路、场地的竖向设计和材料选择应利于雨水收集和综合利用;屋顶或地表雨水经收集处理后,用于绿化、回补地下水、景观补水或作为中水系统的补充;采用节水设备和器具、利用再生水资源,节
3.
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4.6生活水、中水、燃气等计量应使用IC卡技术,实现计量付费一体化。
2.4.7公共租赁住房应当采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和配件,其节水性能指标须达
到《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和《用水器具节水技术条件》DB11/343-2006的要求。
2.5电气设计
2.5.1每套住宅设独立的预付费式电度表(或采用IC卡技术,实现计量付费
一体化),电表箱安装在楼内公共区域。
2.5.2用电指标见表2.5.2-1
2.5.3
弱电设计
标1-准见表 2.5.3
室内外装修设计标准2.6
2.6.1公共租赁住房室内按照环保、耐用、经济的原则,装修一次到位。
装
修标准不低于表2.6.1-1标准。
表2.6.1-1
4.
序号部件装修或选材要求
钢制电控防盗门单元门(含地下室门)1户门22钢制保温防盗门(传热系数≤2.0w/m·k)实木复合门室门3外窗24中空玻璃塑钢窗(传热系数≤2.8w/m·k)
2·k)内墙腻子、水性内墙保温墙面(传热系数≤1.5w/m楼梯间墙面、休息平台5耐擦洗环保涂料;休息平台底面水性内墙耐擦洗环保涂底面及踏步面料;踏步面:水泥砂浆。
门窗:普通塑钢窗;墙面:水性内墙耐擦洗环保涂料;
阳台6地面:防滑地砖、石塑地板、石英地板;天棚:水性内
墙耐擦洗环保涂料并配置晾衣杆。
墙面、天棚面:内墙腻子、水性内墙耐擦洗环保涂料;简装配置;窗台:水泥刷环保涂料或贴面砖;地窗帘杆:起居室、卧室7面:防滑地砖、石塑地板、石英地板;踢脚:水泥刷环保涂料。
地面:防滑地砖;墙面:贴瓷砖到顶;天棚:铝扣板吊厨房8顶、配吸顶灯;配备整体橱柜、灶具、排烟机、洗菜盆、节水型龙头。
地面:防滑地砖;墙面:贴瓷砖到顶;天棚:铝扣板吊卫生间9顶、配吸顶灯、排风扇;配备洗面盆、盥洗镜、节水座便器、节水型淋浴喷头。
空调外机框架金属护栏10首层窗防盗栏金属防盗护栏11封闭阳台栏板预制混凝土栏板(保温随外墙做法)122.6.2公共租赁住房配套设施及装修的保修期不少
于5年。
2.6.3室外装修风格应当与小区其他住房协调融合。
3.附则
3.0.1公共租赁住房施工、监理和建材使用应当符合国家及本市相关规定。
3.0.2本导则未尽事宜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3.0.3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建项目应当参照本导则执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