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组织单元1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589.00 KB
- 文档页数:10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62139使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修课方式:考试课教学时数:64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相衔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过程中关于客流预测和分析、车站和客运组织工作、售检票系统等,涉及客运组织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较好地胜任车站客运组织、票务组织、客运服务等工作。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以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生涯发展所需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将“知识一理论一实践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之中。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紧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相关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以项目教学的形式作为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的具体设计是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为主线,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工作要求相结合开展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客流预测、客流计划、各岗位职责及紧急情况处理能力等知识点的学习,掌握车站运营、客运组织、紧急情况处理的有关知识。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的各个环节引出专业的相关知识。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车站的主要功能区及设计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的特点、车站客流组织的方法、车站票务管理的模式和流程、车站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和客运服务的一般技巧和方法,为今后从事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客运组织的名词解释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普及,客运组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客运组织是指负责组织、安排和管理人员、车辆等资源,以确保人们顺利、安全、高效地进行旅行和运输的机构或部门。
本文将针对客运组织的概念、类型以及其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客运组织的概念客运组织一般是指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对人群、物品进行运输和旅行的机构或部门。
其目标是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客运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客运组织主要涵盖了人员运输、物品运输以及旅游等方面。
无论是城市公交、地铁系统,还是长途客运、航空服务,都属于客运组织的范畴。
二、客运组织的类型1. 城市客运组织城市客运组织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负责组织和管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机构或部门。
这包括了城市公交、地铁、有轨电车等交通方式。
城市客运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减少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
通过优化路线规划、提高服务质量,城市客运组织能够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选择。
2. 长途客运组织长途客运组织主要是指负责组织和管理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长途客运服务的机构或部门。
这包括了长途客车、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
长途客运组织的任务是确保旅客能够安全、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通过完善的运输网络和服务品质,长途客运组织能够实现城乡间的互联互通,促进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
3. 物流运输组织物流运输组织是指负责组织和管理物品运输服务的机构或部门。
物流运输组织通过合理规划物流路线、优化货物运输方案,确保物品能够按时、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物流运输组织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影响着社会各个行业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三、客运组织的重要性客运组织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客运组织通过优化交通资源和提高交通效率,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环境。
其次,客运组织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通过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客运组织能够促进商贸活动的发展,加快物资流通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02题)1.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轨道形式可以分为(重轨)铁路、(轻轨)铁路和(独轨)铁路三种形式。
2.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运能可以分为(大运量)系统、(中运量)系统和(小运量)系统三种形式。
3.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路权专用程度可以分为(全封闭)、(半封闭)和(全开放)三种形式。
4.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建立(综合公共交通系统)。
5.(1804)年2月29日,(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轨道。
6.(1863)年1月10日,(伦敦)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蒸汽机车地铁,标志着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
7.(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行的有轨电车系统。
8.(1984)年,(英国伯明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9.(1899)年,(中国北京)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轨道。
10.(1996)年,(中国台北)建成了台北第一条城轨交通线路。
11.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商业运营线路于(2002年12月)在(中国上海)建成。
12.城轨交通路网规划主要包括(产生背景研究)、(路网结构研究)和(实施规划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
13. 城轨交通路网结构研究主要包括(合理规模研究)、(路网结构形式研究)、(路网方案客流测试)和(路网方案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
14.城轨交通车站的位置有四种常用的选择:(跨路口)、(偏路口)、(两个路口之间)和(贴道路红线外侧)。
15.城轨交通的路线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可以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
16. 编制城市路网规划的基本思路有(先线后点)和(先点后线)两种。
17. 城轨交通限界包括(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和(接触限界)。
18.城轨交通地下工程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和(沉管法)。
19. 城轨交通地下工程暗挖法包括(盖挖法)、(新奥法)、(浅埋暗挖法)和(矿山法)。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教案刘鹏飞2019.3.1《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教学大纲刘鹏飞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的任务:本课程主要是为了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时期培养大量的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人才,更加系统、细致的,与专业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联系紧密,使学生们在上学期间掌握好专业知识,毕业之后成为满足我国培养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
二、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1.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站位置设计、设备设施设计和信息服务系统设计;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和票务组织;3. 熟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各岗位职责及作业流程;4.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工作组织和客运服务。
技能要求:1.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市场营销;2.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安全。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无。
四、教学条件理论教学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教学内容要求:本课程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站务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对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地铁和轻轨)客运组织进行了较详细、较全面的描述,内容包括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车站、站车设备设施、站车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各岗位职责及作业流程、车站客运工作组织、客运服务、客运市场营销及客运安全等。
(二)课堂理论教学安排:六、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知识类课程,对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非常重要,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多使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同时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当中。
教学方法上以提高学生的应用和理解教学内容的能力为目的,采用“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轨道交通基础》《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车站服务与投诉处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作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专业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工作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车站客运组织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车站日常运作、客流组织等关键能力,结合站务员、客运值班员等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车站系统认知、岗位责任、客流组织和突发事件处理”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完成车站日常运作、客流组织工作,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1.熟悉车站布局的一般特点,了解车站主要设施设备的构成,能简单绘制车站的平面示意图,掌握车站主要功能区的特征与作用。
2.了解站台、站厅等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能独立完成日常巡检工作,处理巡检过程遇到的各项问题。
客运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关于客运基础的必学知识点:
1. 客运概念:客运是指通过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将人员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的服务。
客运分为城市客运和长途客运两种。
2. 客运市场:客运市场是指客运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的集中地。
它分为城市客运市场和长途客运市场。
3. 客运管理:客运管理是指对各类交通工具进行运营、调度、安全监督和服务管理。
包括线路规划、票务管理、客户服务等。
4. 客运组织形式:客运组织形式有公共交通、个体经营、社会化服务等。
公共交通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的,个体经营是由个人或私人企业经营的,社会化服务是指由多个企业共同参与提供的客运服务。
5. 客运设施:客运设施包括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设施,以及车辆、船只、飞机等交通工具。
6. 客运票务:客运票务是指客运服务的售票和管理。
包括票价制定、售票方式、座位预订等方面。
7. 客运安全:客运安全是指客运过程中保障乘客和交通工具的安全。
包括安全管理体系、风险评估、事故预防等方面。
8. 客运服务:客运服务是指为乘客提供的舒适、及时、安全的运输服务。
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投诉处理等方面。
以上是客运基础的必学知识点,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为从事客运行业的人员提供基础的工作指导和知识支持。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试卷一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1、车站日常客流组织主要由进站客流组织、出站客流组织、()三部分组成。
A. 换乘客流组织B. 大客流组织C. 突发客流组织D. 疏散客流组织2、轨道交通系统营业时间的安全主要考虑方便乘客和()A. 居民出行活动特点B. 客流量特点C. 车辆保有数量D. 轨道交通系统设备检修养护需要3、下列关于地铁供电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 北京大部分线路目前采用750伏接触轨给电客列车提供电力B. 接触轨系统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DC500V——DC900VC. 正线接触轨安装在列车行进方向的左侧,在有道岔等特殊区段,为保证可靠供电的要求,换边敷设布置D. 运营时间内,如果乘客的手机掉到轨道上,站务员必须马上下路轨捡拾4、在工作期间,地铁范围内或在公司车辆上当值时,员工不得服用或饮用酒精或含饮料。
)A、药物,碳酸B、药物,水C、药物,酒精D、药物,茶水5、发生任何事故时,首要关注乘客和的安全:()A、设备B、工具C、贵重物品D、员工6、任何员工若对规则、程序或指示的理解存有疑问,必须向其寻求指导。
()A、领导B、列车控制主管C、行车调度员D、手信号员7、紧急时若未能即时取得信号旗或手提信号灯,必须,以发出停车信号。
()A、单手举起过头B、高举双手或任何物件用力摇动C、大声呼喊D、找来手信号灯8、需要在DC750V或以上的带电部件附近施工时,必须最少保持米安全距离。
()A、0.8B、1C、2D、89、下面关于车站乘客行为规范说法错误的是:( )A. 禁止乘客在车厢内吸烟、随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B. 禁止乘客在车站、站台、站厅、出入口、通道停放车辆、堆放杂物或堵塞通道C. 禁止乘客使用站台紧急停车按钮D. 禁止乘客擅自进入轨道、隧道等禁止进入的区域10、人潮控制的目的是。
()A. 防止乘客进站B. 要控制和防止在站厅和站台上发生过于拥挤的情况以确保安全C. 减少车站收入D. 减少乘客投诉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1、车站站厅层设备不包括哪项()A.安全门B. 自动售票机C. 乘客信息显示系统D. 闸机2、通道的设计应以乘客流动的路线为主要考虑依据,遵循两个原则,即()A. 减少进出站乘客流线的交叉B. 增加进出站乘客流线的交叉C. 最大限度缩短乘客从出入口到站台的走行距离D. 尽量延长乘客从出入口到站台走行距离3、站厅的布置形式有()A.站厅位于车站一端B.站厅位于车站两侧C.站厅位于车站两端的上层或下层D.站厅位于车站上层4、站台长度是下列哪些长度之和。
(慕容珊子)选*10 填空名词看图问答案例*2第一章1.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组成:公共交通(道路公交、轨道交通、辅助公交、其他形式公交)、私人交通。
2. 城市客运系统模式:以小汽车为主的模式(美国)、以城市轨道为主的模式(日本)、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并重的模式(香港以及欧洲部分城市)、以非机动交通方式为主、多种交通并存的模式(中国的小城市)。
3. 制定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控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注重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优势互补。
4•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功能:①拉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②缓解交通拥堵,完善城市空间的分布③带动房地产的升温④促进商贸业的繁荣⑤其他功能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乘客上下车、换乘的场所,也是列车到发、通过、折返、临时停车的地点。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1. 按空间位置:地下车站、地面车站、高架车站。
注:浅埋车站(天津2-3m )深埋车站(朝鲜平壤达100m )2. 按运营功能:端点站(始发站和终点站)、中间站、换乘站、区域站(折返站)3. 按站台形式:岛式车站、侧式车站、岛侧混合式车站4. 按车站规模:大型车站(甲级站)、中型车站(乙型站)、小型车站(丙型站)5. 按是否具有站控功能:设备集中站(有道岔,具有站控)、非集中站(无道岔)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的基本构成:车站主体(乘客使用空间、车站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风亭(仅地下车站)以及其他附属设施。
1. 车站主体作为列车的停车点,它不仅要供乘客上下车、集散、候车,一般也是办理运营业务和运营设备设置的地方。
2 .车站出入口的主要作用在于吸引和疏散客流,车站出入口位置都在轨道交通沿线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或者广场附近应尽量扩大服务半径,方便乘客。
3. 通风道及风亭是为了满足地下车站通风要求而设置的。
4. 地面通风亭的大小主要根据通风量及风口的数量决定。
三.城市轨道车站设计根据功能的不同,车站的平面组成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客流直接有关的公共区域,一部分是与运营管理相关的非公共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