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地方特殊茶俗
- 格式:doc
- 大小:140.00 KB
- 文档页数:5
沿袭至今的饮茶习俗悠悠数千年的岁月,浩瀚无际的长江、黄河孕育出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风民俗,而中华茶俗即是浩瀚的中华民族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经济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
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国各地区仍在传播的茶俗:一、凉拌茶与煮茶基诺族,自称是“基诺”或“雅诺”,过去称为“攸乐”,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主事农业,善于种茶。
基诺山是西双版纳的“六大茶山”之一,以盛产“攸乐茶”而闻名。
清代攸乐茶被列为贡茶。
基诺族饮茶常见的有两种,即凉拌茶和煮茶。
凉拌茶。
原始食法,通常先将从茶树上采下的鲜嫩新梢,双手稍用力搓揉,把嫩梢揉碎,放入清洁碗内,再将黄果叶揉碎,切碎辣椒,投入适量盐于碗中,其作料多少以人爱好而定。
最后,加上少许泉水,用筷子搅匀,待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此种凉拌茶,用糯米饭佐餐,清香甘甜,余味悠长,满口甘醇,使人饭量倍增,浑身有劲,夏食消毒,冬食驱寒。
煮茶:先用茶壶将水煮沸,随即取出适量的成品茶叶,投入到正在沸腾的茶壶内,经3分钟左右,当茶叶的汁水已经溶解于水时,即将壶中的茶汤注入竹筒,供人饮用。
竹筒,是基诺族的盛具,也是饮具,劳动时可盛茶带到田间饮用。
二、柚茶在台湾地区,习惯泡饮一种用柚子和茶叶加工的独特“午时茶”(也叫柚茶)。
柚子是选用当地特产的大颗粒“文旦蜜柚”,先用水果刀环绕柚子1/4处切开一个盖,然后压进乌龙茶约100克,再用比较粗的针线缝合好,像挂灯笼似的一个个挂在雨淋不到的屋檐下通风处,让其自然风干,便成柚茶。
待到来年端午节中午取柚冲泡,具有健胃、消食、解油腻、祛荤腥等作用。
三、土家罐罐茶生活在山区的土家人,火炕里昼夜有火,三脚架挂着黑乎乎的煨茶土罐,其罐上部有带嘴的圆口,底部圆形,中间为罗汉肚形,有提耳。
制作罐罐茶,先是净罐体,拭干水汽,放到火上烘烤,初闻茗香,因罐久作其茶,而自然发出之味;第二步是“炕茶”(土家方言,是用器皿盛装后在火上烘烤的意思),即放足茶叶,边炕边摇,茶香顿时弥散满屋。
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少数民族特有的饮食文化习惯与实践引言中国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而闻名于世,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
中国境内共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饮食习俗和传统饮食文化,这些习俗和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的少数民族饮食习俗,以及他们实践这些习俗的方式。
壮族——榨茶文化H3 壮族的饮茶习俗壮族的榨茶文化是壮族人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榨茶是壮族人民对来客表达喜欢之情的一种传统方式,象征着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款待。
壮族榨茶时会使用特殊的茶具,将绿茶叶或茉莉花瓣装入木质茶桶中,然后倒入沸水,用长木杓搅拌,使茶汤澄清。
榨茶时,壮家姑娘们会穿着传统的壮族服装,手持扁担,金项圈,以表达出对客人的敬意和友好。
H3 榨茶的历史和传承榨茶在壮族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据说在过去的岁月里,壮族人们常常把榨茶作为一种节日喜庆或迎新送旧的重要方式。
每年的正月十五,壮族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榨茶,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庆祝。
榨茶的传承也是壮族文化的传承之一,许多家族将制作榨茶的技术一代代传承下来,以保留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哈萨克族——奶茶文化H3 哈萨克族的奶茶习俗哈萨克族是中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奶茶文化是哈萨克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哈萨克族的奶茶有着独特的做法和味道,被誉为哈萨克族的“国饮”。
哈萨克族人民认为奶茶是社交和款待的象征,因此它在社交场合和节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哈萨克族人民制作奶茶时会使用马奶、奶粉、茶叶和盐,将这些原料混合并经过煮沸后,奶茶就制作完成了。
H3 哈萨克族奶茶的文化意义哈萨克族的奶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还代表着哈萨克族人民的精神和情感。
哈萨克族人民通常把奶茶看作是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象征,因此在重要的社交场合和庆典中,他们会以奶茶作为对客人的款待方式。
此外,哈萨克族奶茶还被认为是增强体力和提供营养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哈萨克族的牧民中尤其受欢迎。
藏族——酥油茶文化H3 藏族酥油茶的特点藏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饮食文化以酥油茶为代表。
【文化】56个民族,56种美女,56道茶!(珍藏版)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风民俗也多姿多采。
而喝茶是华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爱好,不论哪个民族,在其漫长的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
下面给大家带来56个民族、56种美女、56道茶,赏心悦目!1、藏族特色茶种: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
在这里只要有人烟的地方,你都可以闻到飘来的酥油茶的香味。
藏族人民最嗜爱酥油茶。
而奶茶,是将牛奶或羊奶掺入用红茶或粗茶加热成的清茶而饮,它既有奶的甜味,又有茶的清香。
甜茶是将红茶、牛奶、白糖加在一起煮制而成的,在西藏茶史上,虽没有酥油茶那么久远,但也是藏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饮料。
藏族美女2、维吾尔族特色茶种: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炒面条、茯砖茶。
茶是维吾尔族不可或缺的饮料,可以说是“不行一日无茶”。
若至维吾尔族员家作客,通常由女主人用托盘向客人敬榜首碗茶。
第二碗开端,则由男主人敬。
斟茶时要慢慢倒入茶碗内,茶不能满碗。
客人如不想再喝,可用手将碗口捂一下,便是向主人暗示:已喝好。
维吾尔族美女3、蒙古族特色茶种:奶茶、砖茶、盐巴茶、黑茶、咸茶。
蒙古族人酷爱喝茶,重饮(茶)轻吃(食)往往到了“一日三次茶”、“一日一顿饭”的地步。
清晨,主妇们会煮上供全家整天喝的咸奶茶。
蒙古族人民喜欢喝热茶,早上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
早茶后,将其余的咸奶茶放在微火上暖着,以便随需随取。
蒙古族美女4、回族特色茶种:三香碗子茶、糌粑茶、三炮台茶、茯砖茶。
回族喝茶的一大特征是都喝盖碗茶,盖碗茶由茶碗、茶盖、茶托组成。
有的茶盖上还绘有蓝色的斑纹或赤色的小花朵,有的还绘有绿色或黑色的阿拉伯文“清真”字样,精巧漂亮,便利经用。
回族美女5、哈萨克族特色茶种:酥油茶、奶茶、清真茶、米砖茶。
哈萨克族朋友习惯于一日早、中、晚三次喝奶茶,中老年还得上午和下午各增加一次。
有客从远方来,主人就会迎客入帐,席地围坐。
这时,好客的女主人会献上烤羊肉、馕、奶油、蜂蜜等,再端上一碗奶茶。
各族人民饮茶风俗大扫描徐艳文(凌海市工商局121200)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
56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形成了各具千秋的饮茶风俗。
笔者将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饮茶方式,分别简述如下。
汉族的清饮茶汉族的饮茶方式分品和喝两种,大多推崇清饮,方法是将茶直接用开水冲泡,品的是味,喝的是纯。
最具代表性的饮法是:品龙井、啜乌龙、盖碗茶、九道茶、早市茶、喝大碗茶。
品饮龙井茶,首先要选择一个幽雅的环境,其次,要学会龙井茶的品饮技艺。
品饮时,应慢慢提起清澈明亮的杯子,细看杯中翠叶碧水。
看罢、闻罢、然后缓缓品味,清香、甘醇、鲜爽应运而生。
啜乌龙茶很有讲究,配套的茶具是必不可少的,经温壶、置茶、冲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饮。
啜茶的方式更为奇特,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茶汤入口,迥旋品味。
这种饮茶方式,目的不在于解渴,主要在于鉴赏乌龙茶的香气和滋味,重在物质和精神的享受。
饮盖碗茶,有净具、置茶、沏茶、闻香、品饮四道程序。
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别有一番风情。
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
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
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早市茶,又称早茶,多见于中国大中城市,其中历史最久,影响最深的是羊城广州,那里的人们们无论在早晨上工前,还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
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腾,提神解渴,好生自然。
这种清茶较粗犷,颇有野味,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很简便,一张桌子,几条木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
藏族的酥油茶酥油茶用的是紧压茶中的普洱茶或金尖,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经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
饮茶习俗详解1. 中国大陆的饮茶习俗我国各族人民,大多都喜欢饮茶,但在饮茶的风俗上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习惯。
各有其特点。
就茶的品种而论,各地方喜好也不同。
浙江、安徽等地,喜饮绿茶,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屯绿等品种。
而广东一带人则喜饮红茶类,像六堡茶、祁红茶等等。
福建和广东的潮汕人,却喜饮乌龙茶。
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大多数人则喜饮花茶,特别是茉莉花茶。
内蒙古和藏族人民大多则喜饮砖茶。
下面介绍一下我国各地不同的饮茶习俗。
(1)早茶早茶是广州人和杨州人所喜饮的一种饮茶习惯。
当早晨四五点钟的时候,很多人都赶到茶楼,茶馆,既饮茶又同时吃点心,有熟悉的人也有不熟悉的人,但都共坐一桌.很快就成了茶友,边饮边吃边聊,气氛真是很融洽。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茶的习俗也逐渐在全国各地兴起,很多饭店也设了早茶部,但大多都是些亲朋好友共进早茶。
(2)晚茶晚茶是上海和杭州人所喜欢的一种饮茶习惯。
一般晚饭后,泡上一杯茶,或围坐共饮,或边下棋边饮,或独自饮,似乎很有乐趣。
其实这种习惯在夏季的北方,也不时的见到。
(3)四川的茶馆要说茶馆,那要属四川了,四川的人爱进茶馆,从早到晚,川流不息,茶馆里总是有很多人,他们边饮茶边读书看报,也有“摆龙门阵”,很多人的假日便是在茶馆里度过的。
(4) ·婚嫁与“下茶”我国古代,有些地区的婚嫁是离不开茶的,男女定婚时,男方多向女方馈送茶叶及其他礼品,所以定婚又叫“下茶”。
至今,我国产茶区的不少地方仍沿用这一称呼,保持着类似的礼仪。
旧时举行婚礼,女方陪嫁中,一般都要有锡制的茶瓶,茶瓶为八角形,大小齐全,这是专保盛茶和点心用的。
新郎新娘拜见长辈时,要敬献香茗,婚后三天,要向街坊四邻及亲友敬茶。
茶在婚礼中何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它气味芬芳,味道醇郁,预示着新婚夫妇生活美满,情致高雅。
古人还认为茶不能移栽,“下茶”也意味着用情专一、至死不变。
另外,茶树要开花结果,送茶则有预祝婚后生儿育女之意。
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不同的民族其喝茶的方法习俗也是不一样的,各民族饮茶习俗各有特色,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以及生活风俗的各异,使每个民族的饮茶风俗也各不相同。
在生活中,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
不过把饮茶看作是健身的饮料、纯洁的化身、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又是共同的。
下面,将一些兄弟民族中有代表性的饮茶习俗,介绍如下。
1,昆明九道茶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一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
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
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
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2、藏族酥油茶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在居住。
这里地势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早,他们以放牧或种早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耙为主食。
民族风情: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地方
特殊茶俗
中华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俗也多姿多彩。
而饮茶是中华各族的共同爱好,无论哪个民族(除赫哲族人历史上很少吃茶外),都有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
汉族人饮茶以纯饮为主,多饮绿茶、红茶、花茶等。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01)藏族: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
(02)维吾尔族: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炒面条、茯砖茶。
(03)蒙古族:奶茶、砖茶、盐巴茶、黑茶、咸茶。
(04)回族:三香碗子茶、糌粑茶、三炮台茶、茯砖茶。
(05)哈萨克族:酥油茶、奶茶、清真茶、米砖茶。
(06)壮族:打油茶、槟榔代茶。
(07)彝族:烤茶、陈茶。
(08)满族:红茶、盖碗茶。
(09)侗族:豆茶、青茶、打油茶。
(10)黎族:黎茶、芎茶。
(11)白族:三道茶、烤茶、雷响茶。
(12)傣族:竹筒香茶、煨茶、烧茶。
(13)瑶族:打油茶、滚郎茶。
(14)朝鲜族:人参茶、三珍茶。
(15)布依族:青茶、打油茶。
(16)土家族:擂茶、油茶汤、打油茶。
(17)哈尼族:煨酽茶、煎茶、土锅茶、竹筒茶。
(18)苗族:米虫茶、青茶、油茶、茶粥。
(19)景颇族:竹筒茶、腌茶。
(20)土族:年茶。
(21)纳西族:酥油茶、盐巴茶、龙虎斗、糖茶。
(22)傈僳族:油盐茶、雷响茶、龙虎斗。
(23)佤族:苦茶、煨茶、擂茶、铁板烧茶。
(24)畲族:三碗茶、烘青茶。
(25)高山族:酸茶、柑茶。
(26)仫佬族:打油茶。
(27)东乡族:三台茶、三香碗子茶。
(28)拉祜族:竹筒香茶、糟茶、烤茶。
(29)水族:罐罐茶、打油茶。
(30)柯尔克孜族:茯茶、奶茶。
(31)达斡尔族:奶茶、荞麦粥茶。
(32)羌族:酥油茶、罐罐茶。
(33)撒拉族:麦茶、茯茶、奶茶、三香碗子茶。
(34)锡伯族:奶茶、茯砖茶。
(35)仡佬族:甜茶、煨茶、打油茶。
(36)毛难族:青茶、煨茶、打油茶。
(37)布朗族:青竹茶、酸茶。
(38)塔吉克族:奶茶、清真茶。
(39)阿昌族:青竹茶。
(40)怒族:酥油茶。
盐巴茶。
(41)普米族:青茶、酥油茶、打油茶。
(42)乌孜别克族:奶茶。
(43)俄罗斯族:奶茶、红茶。
(44)德昂族:砂罐茶、腌茶。
(45)保安族:清真茶、三香碗子茶。
(46)鄂温克族:奶茶。
(47)裕固族:炒面茶、甩头茶、奶茶、酥油茶、茯砖茶。
(48)京族:青茶、槟榔茶。
(49)塔塔尔族:奶茶、茯砖茶。
(50)独龙族:煨茶、竹筒打油茶、独龙茶。
(51)珞巴族:酥油茶。
(52)基诺族:凉拌茶、煮茶。
(53)赫哲族:小米茶、青茶。
(54)鄂伦春族:黄芹菜。
(55)门巴族:酥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