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习俗
- 格式:ppt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16
沿袭至今的饮茶习俗悠悠数千年的岁月,浩瀚无际的长江、黄河孕育出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风民俗,而中华茶俗即是浩瀚的中华民族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经济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
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国各地区仍在传播的茶俗:一、凉拌茶与煮茶基诺族,自称是“基诺”或“雅诺”,过去称为“攸乐”,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主事农业,善于种茶。
基诺山是西双版纳的“六大茶山”之一,以盛产“攸乐茶”而闻名。
清代攸乐茶被列为贡茶。
基诺族饮茶常见的有两种,即凉拌茶和煮茶。
凉拌茶。
原始食法,通常先将从茶树上采下的鲜嫩新梢,双手稍用力搓揉,把嫩梢揉碎,放入清洁碗内,再将黄果叶揉碎,切碎辣椒,投入适量盐于碗中,其作料多少以人爱好而定。
最后,加上少许泉水,用筷子搅匀,待1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此种凉拌茶,用糯米饭佐餐,清香甘甜,余味悠长,满口甘醇,使人饭量倍增,浑身有劲,夏食消毒,冬食驱寒。
煮茶:先用茶壶将水煮沸,随即取出适量的成品茶叶,投入到正在沸腾的茶壶内,经3分钟左右,当茶叶的汁水已经溶解于水时,即将壶中的茶汤注入竹筒,供人饮用。
竹筒,是基诺族的盛具,也是饮具,劳动时可盛茶带到田间饮用。
二、柚茶在台湾地区,习惯泡饮一种用柚子和茶叶加工的独特“午时茶”(也叫柚茶)。
柚子是选用当地特产的大颗粒“文旦蜜柚”,先用水果刀环绕柚子1/4处切开一个盖,然后压进乌龙茶约100克,再用比较粗的针线缝合好,像挂灯笼似的一个个挂在雨淋不到的屋檐下通风处,让其自然风干,便成柚茶。
待到来年端午节中午取柚冲泡,具有健胃、消食、解油腻、祛荤腥等作用。
三、土家罐罐茶生活在山区的土家人,火炕里昼夜有火,三脚架挂着黑乎乎的煨茶土罐,其罐上部有带嘴的圆口,底部圆形,中间为罗汉肚形,有提耳。
制作罐罐茶,先是净罐体,拭干水汽,放到火上烘烤,初闻茗香,因罐久作其茶,而自然发出之味;第二步是“炕茶”(土家方言,是用器皿盛装后在火上烘烤的意思),即放足茶叶,边炕边摇,茶香顿时弥散满屋。
民族风情: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地方特殊茶俗中华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俗也多姿多彩。
而饮茶是中华各族的共同爱好,无论哪个民族(除赫哲族人历史上很少吃茶外),都有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
汉族人饮茶以纯饮为主,多饮绿茶、红茶、花茶等。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01)藏族: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
(02)维吾尔族: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炒面条、茯砖茶。
(03)蒙古族:奶茶、砖茶、盐巴茶、黑茶、咸茶。
(04)回族:三香碗子茶、糌粑茶、三炮台茶、茯砖茶。
(05)哈萨克族:酥油茶、奶茶、清真茶、米砖茶。
(06)壮族:打油茶、槟榔代茶。
(07)彝族:烤茶、陈茶。
(08)满族:红茶、盖碗茶。
(09)侗族:豆茶、青茶、打油茶。
(10)黎族:黎茶、芎茶。
(11)白族:三道茶、烤茶、雷响茶。
(12)傣族:竹筒香茶、煨茶、烧茶。
(13)瑶族:打油茶、滚郎茶。
(14)朝鲜族:人参茶、三珍茶。
(15)布依族:青茶、打油茶。
(16)土家族:擂茶、油茶汤、打油茶。
(17)哈尼族:煨酽茶、煎茶、土锅茶、竹筒茶。
(18)苗族:米虫茶、青茶、油茶、茶粥。
(19)景颇族:竹筒茶、腌茶。
(20)土族:年茶。
(21)纳西族:酥油茶、盐巴茶、龙虎斗、糖茶。
(22)傈僳族:油盐茶、雷响茶、龙虎斗。
(23)佤族:苦茶、煨茶、擂茶、铁板烧茶。
(24)畲族:三碗茶、烘青茶。
(25)高山族:酸茶、柑茶。
(26)仫佬族:打油茶。
(27)东乡族:三台茶、三香碗子茶。
(28)拉祜族:竹筒香茶、糟茶、烤茶。
(29)水族:罐罐茶、打油茶。
(30)柯尔克孜族:茯茶、奶茶。
(31)达斡尔族:奶茶、荞麦粥茶。
(32)羌族:酥油茶、罐罐茶。
(33)撒拉族:麦茶、茯茶、奶茶、三香碗子茶。
(34)锡伯族:奶茶、茯砖茶。
(35)仡佬族:甜茶、煨茶、打油茶。
(36)毛难族:青茶、煨茶、打油茶。
(37)布朗族:青竹茶、酸茶。
(38)塔吉克族:奶茶、清真茶。
饮茶习俗详解1. 中国大陆的饮茶习俗我国各族人民,大多都喜欢饮茶,但在饮茶的风俗上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习惯。
各有其特点。
就茶的品种而论,各地方喜好也不同。
浙江、安徽等地,喜饮绿茶,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屯绿等品种。
而广东一带人则喜饮红茶类,像六堡茶、祁红茶等等。
福建和广东的潮汕人,却喜饮乌龙茶。
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大多数人则喜饮花茶,特别是茉莉花茶。
内蒙古和藏族人民大多则喜饮砖茶。
下面介绍一下我国各地不同的饮茶习俗。
(1)早茶早茶是广州人和杨州人所喜饮的一种饮茶习惯。
当早晨四五点钟的时候,很多人都赶到茶楼,茶馆,既饮茶又同时吃点心,有熟悉的人也有不熟悉的人,但都共坐一桌.很快就成了茶友,边饮边吃边聊,气氛真是很融洽。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茶的习俗也逐渐在全国各地兴起,很多饭店也设了早茶部,但大多都是些亲朋好友共进早茶。
(2)晚茶晚茶是上海和杭州人所喜欢的一种饮茶习惯。
一般晚饭后,泡上一杯茶,或围坐共饮,或边下棋边饮,或独自饮,似乎很有乐趣。
其实这种习惯在夏季的北方,也不时的见到。
(3)四川的茶馆要说茶馆,那要属四川了,四川的人爱进茶馆,从早到晚,川流不息,茶馆里总是有很多人,他们边饮茶边读书看报,也有“摆龙门阵”,很多人的假日便是在茶馆里度过的。
(4) ·婚嫁与“下茶”我国古代,有些地区的婚嫁是离不开茶的,男女定婚时,男方多向女方馈送茶叶及其他礼品,所以定婚又叫“下茶”。
至今,我国产茶区的不少地方仍沿用这一称呼,保持着类似的礼仪。
旧时举行婚礼,女方陪嫁中,一般都要有锡制的茶瓶,茶瓶为八角形,大小齐全,这是专保盛茶和点心用的。
新郎新娘拜见长辈时,要敬献香茗,婚后三天,要向街坊四邻及亲友敬茶。
茶在婚礼中何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它气味芬芳,味道醇郁,预示着新婚夫妇生活美满,情致高雅。
古人还认为茶不能移栽,“下茶”也意味着用情专一、至死不变。
另外,茶树要开花结果,送茶则有预祝婚后生儿育女之意。
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世界各国饮茶习俗当今世界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年茶叶消费量为500多克。
有22个国家及地区在此平均线之上,尔兰、英国、科威特一直稳居前三位。
接着依次为:土耳其、卡塔尔、巴林、叙利亚、伊朗、斯里兰卡、摩洛哥、突尼斯、埃及、日本、智利、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印度、前苏联、荷兰。
一般的茶叶饮用大致可分成两种方式,即热饮与冷饮。
热饮又分清饮与加料调味饮用。
热饮清饮法源于中国,在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所谓“华夏文化圈地区”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较盛行。
日本人在中喜爱清饮蒸青绿茶,几乎是三餐不离。
韩国受华夏文化及日本文化的双重影响,提倡饮茶与品格修行相结合的“茶礼”,泡茶也多以清饮为主。
热饮加料调饮是在泡茶时添加佐料,调和后饮用。
佐料多为调味品、奶类、粮食(如炒米粉)、水果等。
红茶加调料以英国最具代表性,并因其殖民地扩张史而影响广泛。
失恋时,中国人说“有缘无份”,英国人则说“他(她)不是我的那杯茶”,茶与生活之密切可想而知。
英国人的一天是从“睁眼茶”开始的:早上初醒,不待洗漱先来一杯红茶、几片小饼干。
起床后享用丰盛早餐,当然少不了一两杯香浓奶茶。
上午工作告一段落,无论上班与否,都为自己安排“午前茶”,选比较浓烈的红茶,松弛身心且提神。
下午茶时间,人们会放下工作,轻松享用一杯好茶,配以清淡的小点心。
有闲阶级更是要举行社交意味的下午茶会,绅士、淑女饮茶笑谈,乐此不疲。
傍晚18时左右有一顿茶,称为“hightea”,喝茶时配以肉类、火腿及煎蛋、沙拉等食物。
临睡前,全家人会在客厅喝“睡前茶”,男士喝淡酒,女士与儿童喝奶茶、果味茶,围着火炉或闲聊或看书,茶尽人欢互道晚安。
“下午茶”是英国茶文化的精华所在。
20世纪初丘吉尔出任自由党商务大臣,“准许职工享有工间饮茶的权利”是其社会改革内容之一。
全民享有上午和下午各15分钟的法定喝茶时间。
122追根溯源,其实世界各国的茶叶都来源于中国。
海外饮茶历史最早的是日本,其次是伊朗和印度。
欧洲的饮茶从十六世纪开始,由到中国和日本的传教士引入。
160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从爪哇来到澳门,首次购买了一批茶叶运销欧洲,这是我国茶叶出口的最早记录。
1635年起,茶叶成为荷兰宫廷的时髦饮料。
英国宫廷的饮茶则是从1661年查理二世娶葡萄牙卡特琳公主开始的。
美洲饮茶是由荷兰传入的。
1640年,荷属新爱姆斯丹(即今纽约)的荷兰侨居贵族首先饮茶,该地居民竞相仿效,大约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饮茶风习传到美洲各地。
由于各国地域、气候及文化背景不同,茶叶传入之后,饮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形成各不相同的特殊风貌,与中华饮茶诸法世界各地饮习俗可相映成趣。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世界各地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以飨读者。
讲究的日本茶道日本的饮茶风俗一直可以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奈良时代,由中国唐代的鉴真和尚(688-763年)及日本的留学僧最澄法师(767-822年)带入日本,很快流行于日本上层社会。
宋代荣西禅师留学归日时又弘扬茶法,于是饮茶在日本普及。
饮茶盛行时,贵族之间经常举行茶会夸富斗豪,有点像宋代的“斗茶”,称之“茶数寄”。
平民百姓联谊娱乐也举行茶会,又叫“茶寄合”。
十五世纪初,名僧村田珠光(1423-1502年)采用“茶寄合”的大文作家由于各国地域、气候及文化背景不同,茶叶自我国传入其他国家之后,饮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形成各不相同的特殊风貌,与中华饮茶诸法可相映成趣。
123众化形式,吸收“茶数寄”的品茶论质和鉴赏茶具的内容,结合佛教庄严肃穆的仪式,创立了茶道艺术,提倡茶禅合一,旨在清心,至后由禅门逐渐普及民间,形成二十多个流派,如薮内流、乐流、久田流、织部流、南坊流、松尾流等。
十六世纪后期,丰臣秀吉时代的茶道高僧千利休(1521-1591年)集茶道之大成,创立了最大众化的“一派茶道”,又称“千家茶道”。
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不同的民族其喝茶的方法习俗也是不一样的,各民族饮茶习俗各有特色,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以及生活风俗的各异,使每个民族的饮茶风俗也各不相同。
在生活中,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
不过把饮茶看作是健身的饮料、纯洁的化身、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又是共同的。
下面,将一些兄弟民族中有代表性的饮茶习俗,介绍如下。
1,昆明九道茶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一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
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
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
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2、藏族酥油茶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在居住。
这里地势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早,他们以放牧或种早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耙为主食。
饮茶的习俗
饮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习俗,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饮茶习俗。
青岛茗朕茶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饮茶习俗。
1.中国茶道: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
中国茶道强调的是“清、静、雅、
和”的意境,通过饮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2.英国下午茶:英国下午茶源于19世纪,是一种社交活动。
传统的英式下午茶包括一
壶红茶、一份蛋糕和甜点,以及精美的瓷器茶具。
3.日本的茶道:日本的茶道是一种艺术表演,注重茶具和布置,追求禅意和美学。
日
本的茶道通常会搭配和菓子一起品尝。
4.土耳其的咖啡煮法:土耳其人喜欢喝浓咖啡,他们会将咖啡豆磨成粉末状,加入水
中煮沸后饮用。
5.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斯里兰卡盛产红茶,锡兰红茶是该国的特色之一。
斯里兰卡
人喜欢将红茶加入柠檬、糖和牛奶中,制成柠檬味的奶茶。
6.印度的拉茶:印度有一种独特的拉茶,将茶叶和水加入特制的铜壶中,通过特殊的
拉制技巧将茶叶和水混合在一起。
除了上述饮茶习俗外,还有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饮茶习俗,例如非洲的奶茶、阿拉伯国家的薄荷茶、俄罗斯的浓茶等等。
这些不同的饮茶习俗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特点,也展现了人们对茶的热爱和追求。
茶道的礼仪规矩饮茶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有其传统的礼仪和其规矩,茶道的规矩有哪些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道的礼仪规矩,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道礼仪规矩1、茶具要清洁家里宾客来访,先让坐,后备茶。
冲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
清洗干净后最好再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
这是礼诚待客最基本的礼仪规矩。
2、茶水浓度要恰当泡茶,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
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的茶没有味道。
泡茶前,不妨先问问宾客的饮茶习惯,再根据客人的口味浓淡习惯冲泡。
3、茶满欺客,七分茶三分情俗语有说:七分茶三分情,茶满欺客。
倒茶给宾客,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以倒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礼法。
4、端茶要得法中国的传统习惯是只要两手健全,都必须用双手给客人端茶。
此外,双手端茶也要有讲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5、添茶要及时要时刻关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时,要义不容辞及时去添茶。
添茶时,必须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茶道流程1、温杯用温水把冲泡茶叶所需的器具清洗一次,同时还能起到温杯的效果,有助于散发茶叶的味道。
2、洗茶把茶叶放到茶壶里,倒入适量适温的开水,让茶叶吸收水分,然后又迅速倒掉。
3、冲泡往茶壶里倒入开水,以凤凰三点头的方式,倒水时壶嘴“点头”三次。
4、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目的是为了保存茶壶里茶叶散发出来的香气。
5、分茶把泡好的茶汤均匀分倒入各个品茗杯中,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水量以七八分满为宜,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6、奉茶双手把杯子送到客人面前,奉茶时要特别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
7、闻香邀请宾客捧起茶杯,轻轻嗅闻,感受茶汤的芬芳香气,让人神清气爽。
8、品茗细细品尝,分三口轻啜慢饮,才能感受到茶汤带来的鲜爽口感,回味悠长。
茶道礼仪忌讳1、忌讳茶具不清洁宾客来访,先请坐后备茶。
泡茶前,忌讳茶具不清洁,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
关于饮茶的礼仪
饮茶的礼仪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关于饮茶的基本礼仪:
1. 端茶:当茶水端到你面前时,用右手接过茶杯,并与对方直视眼神,表示诚挚和敬意。
2. 嗅香:在品味茶水之前,将杯中茶香轻轻嗅一下。
这有助于你感受茶的香气和品尝
之前的心境。
3. 品饮:将茶水慢慢品尝,小口小口地喝。
在喝茶时,尽量不发出声音,以免打扰他人。
4. 握杯:握住茶杯时,要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托住杯底,小指可以伸直或稍微弯曲,但不要把整个手掌放在杯底下面。
5. 交杯:当你希望对方也品尝你的茶水时,可以用右手拿起茶杯,左手托住杯底,把
茶杯递给对方。
对方接过杯子后,可以表示一种谢意。
6. 谦逊:在品茶时,谦逊是很重要的品质。
欣赏和赞赏茶水的过程中,不要显得过于
自我或过分批评。
7. 重视陪伴:饮茶是一种社交和友谊的象征。
在与人共享茶水的时候,应该给予对方
足够的关注和尊重。
这些是一些基本的饮茶礼仪,也可以视情况和场合进行适当的调整。
重要的是要尊重
茶文化,并通过饮茶来传递友谊与情谊。
喝茶礼仪规矩的注意事项喝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以下是喝茶礼仪规矩的一些注意事项:1.入席礼节:在入座之前,应向主人行一个袖手礼,表示尊重和敬意。
2.引茶礼节:如果你是茶艺师傅或茶叶专家,要煮好一壶香气扑鼻的茶。
将壶盖打开一点,然后让客人闻一闻,询问滋味是否合意。
精心煮好的茶汤应该倒在冲茶小杯中,然后将杯子递给客人。
3.接杯礼节:客人接过冲茶小杯时,应用食指和拇指捏紧杯底,轻轻抿上一口茶。
4.倒茶礼节:茶壶是主人传递情感的媒介,倒茶时应尽量保持顺逆时针相间,以避免习俗不祥的意义。
同时注意控制倒茶的速度和力道,以免打翻茶水或者溅出茶水。
5.茶的品评:喝茶时要学会用正确的姿势端茶杯,将茶叶遗漏在杯中。
品尝茶汤时,要先品其香,接着初尝口感,再细细品味其余所有味道。
同时要注重韵味的饱满度、香气是否持久等。
6.递茶礼仪:在茶杯中的茶接近一半时,客人可以递茶给其他客人,符合先尊卑、长幼、贵贱的原则。
递茶时可以用左手托碗底,右手握手柄,尽量避免碰撞和溅茶。
7.接茶礼仪:客人接过递来的茶时,应用食指和拇指轻捏杯底,用中指稍稍撑住托盘,然后微微点头示意感谢。
8.饮茶姿势:喝茶时要保持坐姿端正,小口呷着茶,不要大声吸气或者用嘴咂咂杯中茶。
应该尽量使声音细细的,以免打扰他人。
9.展示敬意:尊重和敬意是喝茶礼仪的核心。
在与他人交谈时,应关注对方、尊重对方,并注意细致体贴的举动。
使用传统的敬语和礼数,如“请”、“谢谢”等,也是展示尊重和敬意的重要方式。
10.感谢整个过程:喝茶礼仪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传递情感和感恩的方式。
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应该在茶会结束时表达感谢和赞美之情。
总之,喝茶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礼仪的核心并不是拘泥于形式,而是传递尊重、欣赏和感恩的心态。
在喝茶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他人,尊重对方,同时也要学会欣赏茶的香气和味道,感受茶文化的乐趣。
中外饮茶习俗概述饮茶是中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饮茶习俗。
以下是中外饮茶习俗的概述。
1.中国的饮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中国人喝茶讲究品味,注重茶的色、香、味、形和器皿的特点。
2.中国的饮茶习俗地区性很强,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饮茶方式和仪式。
比如在广东,人们喜欢喝潮州普洱茶,品味鲜香的茶汤;在四川,人们喜欢喝川茶,品味浓烈的茶香。
3.在中国,喝茶常常是社交和待客的一种方式。
人们经常邀请朋友或客人来家中喝茶,以表示友好和欢迎。
5.中国的茶艺表演也很有名。
茶艺表演是一种以茶为媒介,展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种表演形式。
表演者通过熟练地泡茶、倒茶、斟茶等动作,展示出茶艺的美妙与神奇。
1.英国:英国的饮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下午茶是英国饮茶的传统习俗,通常在下午4点至6点之间举行。
人们会享用茶和各式点心,如茶叶三明治、饼干等。
2.日本:日本的茶道文化非常严谨。
茶道是一种展示和欣赏艺术的方式,通过准备和饮用抹茶,人们可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3.摩洛哥:摩洛哥的人们喜欢喝薄荷茶,这是一种由绿茶和薄荷叶制成的茶。
摩洛哥人将茶冲泡在高鼻长颈的茶壶中,然后倒入小杯中饮用。
4. 俄罗斯: 俄罗斯的饮茶习俗以喝黑茶为主。
俄罗斯人用一种特殊的茶壶称为“Samovar”来沏茶,茶被浓烈地冲泡并和糖一起享用。
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喜欢喝奶茶。
他们将浓茶和牛奶混合,通常加入糖或蜂蜜调味。
三、中外饮茶习俗的共同之处1.社交交往: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饮茶通常是一种社交和交际的方式。
人们经常邀请朋友、家人或客人来喝茶,以表达友好和欢迎之意。
2.慢下来享受:中外的饮茶习俗都注重慢下来,享受茶的味道和香气。
不论是茶艺表演还是下午茶,人们喜欢以一种悠闲的方式,品味茶中的芬芳。
3.尊重茶文化:中外的饮茶习俗都体现了对茶文化的尊重。
人们注重茶的制作过程、品味方法以及茶具的选择等方面,将茶视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全省人口4000多万,在全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云南是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便像、回、拉祜、值、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依、独龙、满等26个民族,其中:白、傣、哈尼、像像、彳瓦、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怒、德昂、基诺、独龙等14个民族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都居住在云南,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强,边境的少数民族约占边境总人口的云南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在开发祖国西南边疆,共同促进云南的社会进步和繁荣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经济文化方面,都有可贵的贡献。
他们也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民族,至今居住在云南的少数民族,都保留有各自独具特色饮茶方式。
置身于这么一个环境中的云南茶文化中心,吸收了蕴藏丰富民族茶文化之精髓,并不断积极与外界交流,形成了展现云南民族茶文化的独自风韵。
云南省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州是中国普洱茶乡,这里民族众多,聚居着哈尼、彝、傣、拉祜、值、布朗、基诺、回、瑶、像像、白、苗、壮、汉等十四种世居民族,所有这些民族都爱饮茶。
以茶待客,用茶代酒,历来是普洱茶区各族人民的传统礼俗。
客来时招待茶,能增进友谊;疲劳时饮杯茶,能舒筋消累; 口舌干渴时饮茶,能润喉生津;心烦气闷时饮茶,能静心清神;闲暇养性而饮茶,能口鼻生香,陶冶情操;食欲不振滞食而饮茶,能消食去腻,增进食欲。
作为普洱茶乡的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各兄弟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风俗各异,因此,体现在茶文化中的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通过饮茶来养性健身,通过饮茶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友谊却是相同的,值得在茶文化中弘扬交流,它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均有益处。
现就布朗族、基诺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傣族、保族、傀傣族、白族、藏族、纳西族等普洱茶文化区民族饮茶习俗分别略作叙述。
一、布朗族饮茶习俗布朗族吃〃得责〃生茶、酸茶、烤茶、清竹茶。
中国饮茶习俗-茶文化中国饮茶习俗-茶文化留客茶“留客茶”是让客人既能看到泡茶的技巧又能品尝到茶的色、香味。
一边品茶,一边交谈,无拘无束,其乐无比。
祝福茶“祝福茶”在客人即告辞时,送上一杯桂花金桔茶,并送上祝福的吉言。
敬茶在武夷山的农村较为普遍的茶俗便是“客来敬茶”,“一杯香茗暂留客”,表达了武夷山人对客人的问候和敬意。
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体现武夷山人重情好客的美德和传统礼节。
宋代以来,武夷山民间流传着“客至莫嫌茶当酒”的风俗,大抵客至,寒暄问候,邀请入座,主人的家属,立即洗涤壶盏,升火烹茶,冲沏茶水,敬上一杯香茶。
主人讲究“端、斟、请”;客人则留意“接、饮、端”的举动,主人以左手托杯底,右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躬着茶,微笑地说:“请用茶”。
饮茶人宜双手接杯,道声谢谢,端杯细啜,赞主人茶叶佳、好,一道茶后,寒暄叙话,主人复斟茶,饮毕不能将余泽倾倒,主人要待客人午后方可清理、洗涤茶具。
迎客茶“迎客茶”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的第一盏茶,并配有茶点。
茶点是具有武夷山区特色的米焦、芝麻果、咸笋干、芋果等。
香醇的茶和甜美的茶点,表示欢迎客人的到来。
新娘茶俗女婿茶姑娘若未出阁,来串门的小伙子就会特别多。
因此,姑娘家要备好茶,待有客人来时招待来客中的“未来女婿”。
亲家母茶女儿出嫁后的、第三天,父母亲都要去看望女儿,这就是所谓的“望朝”。
望朝时,身为父母亲要随身携带一些茶、烘青豆、橙子皮伴野芝麻等等东西,这种茶称为“亲家母茶”。
新娘子茶望朝之后,婆婆要到新娘子的娘家去请亲家的亲朋好友和长辈们到新娘子家来喝茶,娘家人这就是去喝“新娘子茶”了。
请新娘子茶姑娘出嫁后,家里的亲朋好友和要好的邻里,一般都要请新娘子去自家喝茶。
如果是远亲,可以在过年正月的时候,邀请新娘子,也可以新娘子回娘家做头趟客时补请。
三碗茶按照中国传统习俗,春节期间,难免亲朋好友要互相拜访,有客到来时,通常女主人须先给客人端上一碗“甜茶”,并送上祝福语,如:吃了这碗甜茶,年年生活甜如蜜之类的。
世界各国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茶是一种广泛流行的饮品,而且在许多国家都有着独特且丰富的茶文化。
以下是世界各国的饮茶习俗以及茶文化的简要介绍。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
中国人喜欢以茶来招待客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将茶作为水的替代品。
茶叶的种类多样,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在茶道中,注重水的温度和品茶的姿势。
日本:日本茶道是日本人饮茶的传统方式。
经过精心培育的日本茶品种,如煎茶、抹茶和玉露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而闻名。
茶道强调礼仪和沉浸在当下的精神,茶道师也会通过特殊的仪式来制作和品尝茶。
英国:英国人是世界茶消耗最大的民族之一、英国人将下午茶视为一种社交活动,通常在下午4点左右饮用。
茶在伦敦的高级酒店或传统的茶馆中供应,常伴有黄油糕点和小三明治。
印度: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茶叶生产国,而且茶也是印度人饮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印度人喜欢以奶茶的形式饮用,将茶叶与牛奶、糖和香料混合。
印度的奶茶具有浓郁的味道和香气。
摩洛哥:摩洛哥是茶叶的重要消费国之一、摩洛哥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薄荷茶,通常被称为“摩洛哥绿茶”。
这种茶是由绿茶、薄荷和大量糖混合而成,具有清新的口感。
土耳其: 在土耳其,茶被称为“Çay”,是土耳其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土耳其茶是黑茶,使用特殊的红茶杯(又称为“tulip cup”)来品味。
土耳其人通常在家庭和友人聚会时饮用茶,并配有糖块。
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地区有着独特的茶文化,茶被称为“ياش”。
茶在阿拉伯国家被认为是一种待客之道,通常用来招待客人和表示热情。
阿拉伯茶通常为甜茶,加入了大量的糖和香料。
阿根廷: 阿根廷的茶文化主要体现在“马黛茶”上,这是一种由马黛茶叶冲泡而成的饮料。
马黛茶冲泡时使用特殊的吸管称为“bombilla”,并以盛装在特殊的圆形容器称为“Maté”。
阿根廷人常常在家庭和朋友间分享马黛茶。
总的来说,世界茶文化丰富多彩,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饮茶习俗和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