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体表定位标志
- 格式:ppt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7
系统解剖学——体表标志在活体体表上⽤⾁眼可以观察或⽤⼿可以触摸到的⾻性突起和凹陷,肌的轮廓以及⽪肤皱纹等,均称为体表标志。
应⽤这些体表标志,可以帮助确定⾎管和神经的⾛⾏,以及器官的位置,对临床检查、治疗和针灸腧⽳的定位具有与实⽤意义。
现按⾝体分部阐述如下:⼀、躯⼲部(⼀)项背腰部的⾻性和肌性标志图12-1 躯⼲背⾯的体表标志背纵沟:为背部正中纵⾏的浅沟,在沟底可触及各椎⾻的棘突。
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显著突起的第7颈椎棘突。
脊柱下端可摸到尾⾻尖和骶⾓。
竖脊肌:在背纵沟的两侧,呈纵⾏隆起。
肩胛⾻:位于⽪下,可以摸到肩胛冈、肩峰和上、下⾓。
肩胛冈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上⾓对第2肋,下⾓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髂嵴:位于⽪下,其最⾼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髂后上棘:为髂嵴的后端,瘦⼈为⼀⾻性突起,⽪下脂肪较多者则为⼀⽪肤凹陷,此嵴平第2骶椎棘突。
斜⽅肌:此肌⾃项部正中线及胸椎棘突向肩峰伸展作三⾓形的轮廓,⼀般不明显,动作时略可辨认。
背阔肌:为覆盖腰部及胸部下份的阔肌,运动时可辨认其轮廓。
(⼆)胸腹部的⾻性和肌性标志图12-2 躯⼲前⾯的体表标志锁⾻:全长均可摸到,锁⾻的内侧端膨⼤,突出于胸⾻颈静脉切迹的两侧,其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
喙突:在锁⾻外、中1/3交界处的下⽅⼀横指处,向后深按即能触及。
颈静脉切迹:胸⾻柄上缘正中,平齐第2胸椎体下缘。
胸⾻⾓:胸⾻柄与胸⾻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的横⾏隆起,两侧接第2肋软⾻,可依次计数肋和肋间隙。
胸⾻⾓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平。
剑突:在胸⾻体的下⽅两肋⼸的夹⾓处,有⼀个三⾓形的凹陷,于此处可摸到剑突。
肋⼸:由剑突向外下⽅可摸到。
胸⼤肌:为胸前壁上部的肌性隆起。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被3-4条横沟分成多个肌腹,肌收缩时在脐以上可见到3条横沟,这些横沟即腱划。
该肌外缘呈半⽉形的弧线,⾃第9肋软⾻开始,下延⾄耻⾻,称为半⽉线。
此线与右侧肋⼸相交处,相当于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点,临床上常以此部位作为胆囊压痛点。
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解剖定位与临床应用人体常用体表标志是指在身体表面能够通过触摸或视觉识别的一些特
征点,用于定位和描述各种解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指导临床诊断和
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表标志及其临床应用:
1.周围动脉搏动点:常用的有颈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等,通过触
摸搏动点可以确定动脉的位置和走向,指导血管内导管插管和手术操作。
2.脊柱线和椎间隙:脊柱线为脊椎骨的后缘线,用于指导穿刺、置管
等操作,椎间隙为相邻两个脊椎骨之间的间隙,用于行硬膜外麻醉等操作。
3.腹股沟:位于下腹部和大腿交界处,是主要的淋巴结集中区,通过
触摸腹股沟可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质地等,指导淋巴结活检和手术。
4.肝脏、胰腺和脾脏:这些器官位于腹部,可以在体表通过敲击、叩击、压痕等方法诊断和评估其大小、位置和功能,指导肝胆胰脾疾病的诊
治和手术。
5.脉搏、呼吸和心电图:通过触摸脉搏、听诊呼吸声和记录心电图等
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诊断心电图异常、
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等疾病。
总之,体表标志是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对于正确掌握解
剖结构的位置和方向,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人体体表标志
2014 07 08 赵永祥
一、四肢关节标志
1、上肢关节
①肩关节:前自锁骨中线以外齐腋前皱襞处;后至肩胛线以外腋后皱襞处。
②肘关节:上自上臂下1/3,下至前臂上1/3。
伸侧由尺骨鹰嘴、肱骨内外侧髁连成,屈侧为肘窝。
③腕关节:腕横纹上下各5cm处。
分伸屈侧。
④手及指关节:分手掌、手背、手指、各指关节。
2、下肢关节
①髋关节:上界自脐及第3腰椎水平线,下界至股上1/3处;前自腹股沟内侧做上下垂直线,后至臀肌最高点做上下垂直线,分前后面。
②膝关节:前后位—髌骨;侧位—股骨内外髁。
③踝关节:踝上下各2cm,分内外侧。
④足踝关节:分足跖部、跟腱、足跟、趾跖关节。
二、常用的体表定位标志还有
1、胆囊体表投影为右侧肋弓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
2、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高度,肾上缘平第11胸椎下缘,肾下缘平第2腰椎下缘
3、膀胱位于耻骨联合上方
4、第6胸椎双乳头连线中点
5、第7胸椎胸骨体中点肩胛下角
6、第11胸椎胸骨剑突末端
7、第1腰椎剑突末端与脐连线中点
8、第3腰椎脐上3cm肋弓下缘(最低点)
9、第4腰椎两髂嵴最高连线水平
10、第5腰椎脐下3cm髂嵴下3cm
11、第2骶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12、尾骨耻骨联合。
胸椎体表标志定位法
胸椎体表标志定位法是通过在胸部表面找到特定的标志点来定位胸椎体的具体位置。
常用的标志点有:
1. 锁骨结节:位于胸骨与肩胛骨之间的凹陷处,通常位于第1胸椎体上方。
2. 胸骨下缘:位于胸骨末端的水平线。
3. 乳头:女性的乳头通常位于第4、5肋间,男性略高于此。
4. 剑突:位于胸骨最下端尖锐部分。
5. 肋骨:通过感触胸壁外触诊到的肋骨位置。
通过这些标志点的定位,可以大致确定胸椎体的位置。
在医学诊断中,常常通过胸椎体表标志定位法和X线或其他影像学方法相结合,更准确地确定胸椎体的位置。
体表解剖标志人体体表标志在临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而在临床实践中,如果对体表标志定位不准确,往往会延误病人的治疗,甚至错过了抢救时机。
因此我们在解剖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对人体常用体表标志的解剖定位总结如下:1、头颈部体表定位眶上切迹(眶上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压迫有明显痛感。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 cm处,有眶下神经通过,按压有凹陷感。
切牙孔:两中切牙腭面之间,顺着牙龈斜插可进入。
上颌结节:位于上颌第三磨牙的上后内方,颊内侧面与牙龈之间。
腭大孔:紧靠上颌第三磨牙的腭面内上方。
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
颧弓: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2横指处为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乳突:位于耳后骨隆起处,其根部前内方有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其后颅底内面有乙状窦。
枕外隆凸:枕骨外面正中最凸的隆起,其内面是窦汇,下方有枕骨导血管。
下颌关节:位于耳屏前方,张嘴时此处变凹。
喉结:甲状软骨上端向前突出形成。
胸锁乳突肌:头转向一侧可观察到。
第七颈椎:颈前屈,从侧面看颈背部最高的隆起,是计数椎骨的标志之一。
2、胸部体表定位锁骨上窝:锁骨上方凹陷处,在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在前斜角肌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之间有锁骨下静脉通过。
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柄上方凹陷处。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的连接处微向前突形成。
剑突:胸骨体下方突出部分,下端游离。
肋间隙:左侧第5肋间隙为心尖搏动、第一心音听诊处,左侧第2肋间隙可进行第二心音听诊。
肩胛下角: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的会合处。
脊肋角:第12肋与脊柱的夹角。
3、腹部体表定位肋弓下缘:腹部体表的上界,常用于腹部九分区法,肝、脾的测量和胆囊的定位。
腹直肌:白线、经腹直肌的旁正中线、腹直肌外缘为腹部手术中常用的切口。
脐:位于腹部正中。
髂前上棘:平卧位,经脐画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以脐为起点向外下侧画一角平分线,在此平分线上向外下侧连续两次移放4横指,最后拇指指腹触之坚硬处即为髂前上棘。
常用穴位定位及体表标志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喻穴位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
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1、固定的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脸穴的位置。
如以腓骨小头为标志,在其前下方凹陷中定阳陵泉;以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以眉头定攒竹;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喻穴的位置。
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二、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喻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
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橈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坏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 寸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3、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月俞穴,又名〃一夫法〃。
三、简便定位法简便定位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喻穴定位方法。
如立正姿势,手臂自然下垂,其中指端在下肢所触及处为风市;两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上方,其食指尽端到达处取列缺。
此法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
四、常用穴位面部穴位:XX: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安眠:在项部,当翳风穴与XX穴连线的中点。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两耳尖连线中点)。
XX:在颍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攒竹:眉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医学影像学之体表定位标志一、四肢结构体表定位尺骨茎突尺骨末端腕部内侧的突起。
桡骨茎突桡骨末端腕部外侧的突起。
尺骨鹰嘴肘关节背侧的突起。
肱骨内上髁肘关节内侧的突起肱骨外上髁肘关节外侧的突起。
肱骨大结节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锁骨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的内低外高的骨骼。
肩峰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肩胛骨喙突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的突起。
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上肢上举时,肩胛下角抬高内踝胫骨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外踝腓骨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胫骨粗隆胫骨上端前缘的突起。
髌骨膝关节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股骨内、外上髁膝关节内、外上方的突起。
股骨外上髁膝关节外上方的突起。
腓骨小头膝关节外下方可扪及的突起。
髂嵴髂骨最高处的突起,平第4腰椎棘突高度。
髂前上棘髂骨前上方的突起,平第2骶椎高度。
股骨大粗隆股骨上端外侧的突起,平耻骨联合高度二、胸部结构体表定位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上缘的凹陷处,平第2胸椎下缘高度。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凸,两侧与第2肋骨前端连接,平对气管分叉及第4、5胸椎椎体交界处。
剑突末端胸骨最下端,平第11胸椎椎体高度。
肋弓胸廓下口的前部,由第8~10肋软骨前端相连形成,肋弓的最低点平第3腰椎高度。
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腋前线通过腋窝前缘的垂线。
腋中线通过腋窝中点的垂线。
腋后线通过腋窝后缘的垂线。
二、脊柱体内结构前面定位标志侧面定位标志第1颈椎上腭——第2颈椎上腭牙齿咬面——第3颈椎下颌角——第4颈椎舌骨——第5颈椎甲状软骨——第6颈椎环状软骨——第7颈椎环状软骨下2cm 颈椎根部最突出的棘突第2、3胸椎间胸骨颈静脉切迹肩胛上角第4、5胸椎间胸骨角——第6胸椎双乳头连线中点(男) ——第7胸椎胸骨体中点肩胛下角第11胸椎胸骨剑突末端——第1腰椎剑突末端与肚脐连线中点——第3腰椎脐上3cm 肋弓下缘(最低点) 第4腰椎脐髂嵴第5腰椎脐下3cm 髂嵴下3cm第2骶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尾骨耻骨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