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复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段,达成14-18 题( 20 分)(1)闻一多先生还有此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2)这个方面,状况就绝然不一样,并且一反既往了。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初,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获得;以后,声音愈来愈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叫,叫人民起来,反对专制,争取民主!(4)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优点,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发言定要讲个畅快!”(5)他“说”了,随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必定说”了。
此刻,他“说”了就“做” 。
言论与行动完整一致,这是人品的写照,并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6) 1944 年 10 月 12 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近来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7)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专制,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8)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以后,警报迭起,局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民众大会上,痛骂特务,大方淋漓,并指着这群坏蛋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9)他“说”了。
说得畅快,感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10)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同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禁止备再跨进大门。
”(11)他“做”了,在状况紧迫的存亡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抬头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可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
(12)闻一多先生,是优异的学者,热忱汹涌的优异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3)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4.“闻一多先生还有此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15.选文中作者详细选用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整一致?( 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16.找出文中与第⑤段划线句相照顾的句子,写在下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含答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含答案)篇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_练习题目(附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浠.水(xī)硕.果(shu?)锲.而不舍(qì)B.弥.高(ní)校.补(xiào)迥.乎不同(jiǒng)C. 衰.微(shuāi)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D.赫.然(hào)凝.结(níng)气冲斗.牛(d?u)2.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郝然而出D.这个方面,情况就迴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仰之弥.高(更加)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B.锲.而不舍(刻)心会.神凝(领悟) C.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迥.乎不同(差得远)D.沥.尽心血(滴)警报迭.起(屡次)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他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而成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而且一反既往了。
A.衰弱凝结蓦然迥乎不同B.衰弱凝固赫然截然不同 C.衰微凝固蓦然截然不同D.衰弱凝结赫然迥乎不同 5.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6.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汇编附答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汇编(附答案)(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汇编(附答案)(2)文章来自:《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汇编一1.概括短文的大意。
闻一多先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2.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文回答)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文中“目不窥园,兀兀穷年,足不下楼,沥尽心血”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运用四个四字词语,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刻苦,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4理解“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细节描写,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字写得多而工整,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5肖像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目不窥园。
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6“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态度。
7作为学者,这部分写了闻一多的那三件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二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内容)2、文中“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贴切,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我是做了再说(向别人告白自己做了什么)“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吹嘘,自诩实干精神谦虚美德)4、加点的“精神食粮”指代什么?(用原文)“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5、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找准关键词)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追求的精神,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与答案一、基础训练(一)给以下加粗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赫但是出()目不窥园()热忱汹涌()(仰之弥高()漂白四壁()(二)解说以下词语及加粗字。
诗兴不作:持之以恒:群蚁排衙:兀兀穷年:绝然不同:6一反既往:专注贯注:气冲斗牛:(三)填空.本文所记述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我们学过他的诗歌《》。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越坚,.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以后,警报迭起,局势紧张,明知,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民众大会上,痛骂特务,,并指着这群坏蛋说:!5、他“说”了。
说得真畅快,感人心,,气冲斗牛,!(四)模仿下边的句式,选用你熟习的一个同学来描绘。
要求:踊跃向上有新意。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二、课时达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必定做,我是做了也不必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月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文籍钻探,犹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持之以恒。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眼光,向来远射到有史从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援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不过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悉心血。
杜甫暮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老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掉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极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1“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簿本,写满了密密层层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固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无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优秀的成绩。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以下是完全网的我为您带来的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以便学生们训练、思考和体会!阅读并回答问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参考答案闻一多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的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
闻一多先生不仅在学问上造诣深厚,而且他的言行举止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和后来的人们。
闻一多先生在言辞上非常谦和有礼,他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看重。
他常说:“法则应该生于自己,而不应该加于他人。
”他在与人交往时总能以亲和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个人,从不傲慢自大,也不把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摆出来炫耀。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能力,应该互相尊重和帮助。
他总是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并以积极的态度去回应。
他的谦和待人的风范深深地感染着许多人,让人们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
除了言行举止外,闻一多先生在行动上也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教育家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担当。
他曾经主张反对汉奸,积极参与抵抗敌人的活动,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战争期间,他还积极组织救援活动,帮助受难的人民脱离困境,展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的这些行动无不体现着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崇高义务和社会责任。
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了他的学生和后来的人们,也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的谦和待人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风范给人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鼓舞着人们积极向前。
他的言行举止和他所做的事情,都表达了他对人类进步和社会正义的追求,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我们应该向闻一多先生学习,以他为榜样,做一个有责任感、有人格魅力的现代人。
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所展现的品格和价值观影响着他的学生和后来的人们。
他对教育和文化的追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为人们开拓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他一直坚持以学问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
闻一多先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道德观念。
(五)《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22.选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23.选文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2分)24. 品析下面词或句子的(4分)①请分析“闻一多先生‘说’了”中的“说”的含义。
②请赏析“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25.你从闻一多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请简述(2分)答案:22.(2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言行一致,敢说敢做。
23.(2分)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含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含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含答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练习一、精彩语段阅读题(10分)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声音越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⑨在李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琳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你们站出!⑩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1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2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3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4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选第①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选第14段的两句话再次点题以照应题目中的和。
(2分)2.选中有关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3.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2分)(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名校讲堂1.主题解说本文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记述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尤其突出了他言行一致、朴实坚强、追求真理并为之而战的伟大人格。
2.重点突破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提示: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从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也是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3.结构图解闻一多⎩⎪⎨⎪⎧⎭⎪⎬⎪⎫卓越的学者⎩⎪⎨⎪⎧⎭⎪⎬⎪⎫《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大勇的革命家⎩⎪⎨⎪⎧⎭⎪⎬⎪⎫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示威游行说了就做口的巨人行的高标4.学法点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句子”主要包括文章中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的句子、蕴含深层意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具有哲理启示的句子等。
这类语句除了基本含义外,往往还有深层含义,如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
【典型例题】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的含义。
【参考答案】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技法点睛】方法有:(1)联系具体的语境,上下文中找含义;(2)找出句中关键词,分析词义知句意;(3)抓住句中修辞,分析效果知含义;(4)通览全文明中心,句子含义整体悟。
答题格式:句子本义+深层义01积累运用1.给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jí()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mí()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说和做》一、整体把握(一)阅读全文回答,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各自选取了哪些材(二)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三)文章两大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四)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发生了什么变化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五)体会“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口的巨人”指他说得观点鲜明,高亢有力。
“动人心,鼓斗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行的高标”指他做得勇往直前,临危不惧,成为人们的榜样。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说和做》l阅读理解“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复习题
(一)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朗读下手,(1)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也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2)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1.概括选文叙述的主要内容。
闻一多潜心钻研学问,学成《唐诗杂论》
2.第1、2段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使读者迫不及待要读下去。
3.体会选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叙述的表达方式,但却洋溢着赞美之情,十分富有感染力。
这句话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潜心研究、执着追求的精神。
对偶的修辞和动词的运用更加形象的表现闻一多的钻研精神。
4.选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
对偶的修辞和动词的运用更加形象的表现闻一多的钻研精神。
5.第3段中加点的“精神食粮”指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6.选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句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不是“不动”,而是在“动”,在废寝忘食的“动”,用灯火“漂白了的四壁”动。
这个“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
用“不动”来突出闻一多先生的“做”,突出他历尽心血、埋头实干。
7.闻一多钻研文化史和从事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味救济的文化药方。
8.用一个成语概括闻一多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
废寝忘食
9.《唐诗杂论》的硕果论证了闻一多的哪句话“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10.选文的最后一段,作者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前文作了总结。
1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些话表现
12.体会选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这句话用的是叙述的表达方式,但却洋溢着赞美之情,十分富有感染力。
这句话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作
为学者潜心研究、执着追求的精神。
1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
请从所给的两个画线句中选出一句进行欣赏,说说它好在哪里。
第(1)句,四句十六个字,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才强烈的感染。
内容丰富,气势流畅,一个“沥”字深刻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钻研精神,精当,凝练。
第(2)句。
“它”是指深夜灯光。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二)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选文第1)、2)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选文第14)段的两句话再次点题,照应题目中的“说”和“做”。
2.选文中有关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自己的话概括。
宣传民主,反对独裁;起稿政治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在群众大会上痛斥敌人;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或: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4.第二段中的“这个方面”指带什么内容
指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5.从“小声说”到“声音越来越大”再到“呼喊”,这表现了闻一多什么样的态度和精神
形象的表现了他号召人民的积极态度和进行革命宣传的大无畏精神。
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闻一多最初只在昆明的青年中宣传民主。
(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
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4.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有矛盾为什么
6.“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闻一多先生的“巨”和“高”各体现在哪里
“巨”体现在为国为民上;“高”体现在有热情澎湃的爱国精神上。
7.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说说“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8.请找出选文中穿插的形象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外貌描写:“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9.历史上像闻一多一样言行一致、勇敢无畏的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一个人物并简述他的事迹。
谭嗣同——为戊戌变法甘洒热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显示了大无畏的精神。
(三)
1.下列句子从描写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描写
(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语言描写)
(2)闻先生也总是头发规矩,也是无暇及此的。
(肖像描写)(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细节描写)(4)他走到流行示威队伍的前头不,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肖像、神态描写)
2.本文的语言精练含蓄,有的很普通的一个词,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
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请体味下面句子中“说”字的不同含义。
(1)“人家说了现做,我是做了再说。
”
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2)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吹嘘、自诩,这里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3)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