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质课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26.20 KB
- 文档页数:3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质教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详案第一课时一、视频导入播放电视剧或电影中XXX最后一次讲演片段。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生:XXX!师: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感受?生: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
我们能感受到XXX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备受世人瞩目的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XXX的革命烈士——XXX先生。
(板书课题、作者并介绍他与XXX的关系)XXX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
1930年,XXX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独具慧眼的主考——文学院院长XXX先生破格录取。
研究期间经常出入XXX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闻先生影响很大。
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泥淖集》《淮上吟》等。
XXX遇难后,XXX家撰写了《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二、初读感知一)检查预1.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按照拼音写汉字。
那时分,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讨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jí(籍)钻探,有如向地壳(qiào)寻求宝藏。
仰之mí(弥)高,越高,攀得越努力;钻之mí(弥)坚,越坚,钻得越锲(qiè)而不舍。
2.通晓词义,填对词语。
①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②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③兀兀穷年:用心劳累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④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二)朗诵课文,整体感知1.XXX师长教师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常人之处?答案:XXX师长教师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师长教师的“说”和“做”?答案: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师长教师的“说”和“做”。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XXX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同答)答案:“动作与动作完整同等”或“他,是口的巨人。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教育家。
他生前为教育事业奔波了一生,以“积极主义、进化主义、人文主义”为课程理念,受到了世人的赞誉。
下面,我们将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来回顾他的教育思想和课程实践,以此启示我们。
一、“强调学习方法,注重引导学生”闻一多先生认为,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
他常常引导学生:“要注重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学其所长,悟其所精。
”同时,他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多问问题,多互相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据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回忆,他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出一些纯属个人体验的问题,例如:你吃过肉夹馍吗?你认为它比煎饼好吃吗?学生们面对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彼此讨论,最终形成自己的思考观点。
这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思考。
二、“将教育融入生活,追求人文情怀”闻一多先生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认为学生课堂上的兴趣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实现教育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例如,他在教学上用自然语言,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自然的情境、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学知识。
闻一多先生还非常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他在课堂上进行人文修养的培养,强调人文关怀与思想启迪。
由此可见,心灵与知识同样重要,通过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使他们热爱生活,关注他人,以人文情怀影响更多的人。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弘扬爱国精神”闻一多先生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教育家。
他认为,爱国不是口号,而是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促进爱国精神的形成和提升。
他通过教学,表扬儒雅风范,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灌输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变革精神。
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品格的培养,强调经常性的道德思考。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中《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一章节。
该章节详细记载闻一多先生言行一些具体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展示闻一多先生崇高品质和为人师表榜样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闻一多先生在治学、为人、处世等方面言行举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感受其崇高品质。
2. 通过对闻一多先生言行学习,培养学生言行一致、为人师表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品质,并将其内化为自己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分析闻一多先生言行事例,学习其为人师表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习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为人师表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让学生初步解其为人师表品质。
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言行事例,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闻一多先生品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为人师表榜样,并进行小组讨论。
6.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感悟和体会,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 板书内容:a. 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b. 为人师表品质特点c. 言行一致重要性d. 学生感悟与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闻一多先生为人师表看法。
b. 请举例说明你身边一个为人师表榜样,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2. 答案:a. 闻一多先生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是我们学习楷模。
b.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关于闻一多先生著作,深入解其为人师表品质,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主要内容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展现了他作为学者和革命者的两面。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写闻一多先生的特点;第二部分重点写他在学术上的成就,特别是唐诗研究;第三部分重点写他在革命中的表现,突出他“说”和“做”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闻一多先生吗?对他有什么了解?然后简介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特点和成就。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课文主题,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闻一多先生学者革命者说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概括课文内容,阐述闻一多先生的特点和成就。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 作业答案:(1)课文内容概括:课文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展现了他作为学者和革命者的两面。
在学术上,他致力于唐诗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革命中,他积极参与,为革命事业付出了生命。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描写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斗士闻一多先生的人物通讯。
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和革命斗争中说和做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和赞扬。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人物通讯的文章,对于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闻一多先生的的生平和事迹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具体事例分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特点的。
2.难点:深刻理解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原因,以及这种特点背后的精神内涵。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的相关资料,课堂提问的问题和讨论的话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搜集与闻一多先生相关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思路和通过具体事例刻画人物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归纳出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与闻一多先生相关的资料,了解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和革命斗争中的贡献。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言行举止进行展开。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他为国家、民族、文化所付出的努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和典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学习他的言行举止。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找出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分析其品质。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是否存在具有闻一多先生品质的人,如何向他们学习。
5. 例题讲解:分析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的成语、典故,讲解其意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典故进行造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 主要内容:a. 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b. 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及品质分析c. 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典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请运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典故,写一段话描述你的一个朋友。
2. 答案:a. 闻一多先生的品质: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勤奋好学、严于律己等。
b. 示例:我的朋友小李,他勤奋好学,堪称“凿壁借光”的典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引导学生学习他的崇高品质。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接受了这些品质。
部编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案案例大全教案名称:《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伟大精神。
2.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2.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2.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2.教师讲解闻一多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学习。
四、互动交流(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五、实践活动(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
2.各组进行表演,全班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2.学生谈收获,提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认同程度。
3.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在教学《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案中已经给出了详细的教学步骤,我将补充一些教学内容和注意事项。
在导入环节,除了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还可以分享一些关于闻一多先生的小故事,让学生更加亲近这位伟大的学者。
例如,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曾因不满当时的教育体制而辞职,后来又因研究古代文字而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誉。
《说和做..........》优质教案...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3、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快速把握文意;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习惯。
情感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教法学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
”——毛泽东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二、闻一多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
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象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
部编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案案例大全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中心思想,感受闻一多先生的崇高人格和伟大精神。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特点,感受其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语句。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2.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理解“说和做”的含义。
2.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特点。
(2)学生举例说明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
4.课堂讨论(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学习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3.实践活动(1)学生仿写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
(1)学生分享学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难点语句。
2.分析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语句。
(2)学生举例说明难点语句的理解。
3.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1)学生分享学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思想教育。
2.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3.实践活动(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
(1)学生分享学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七年级《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案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年级七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说和做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个别语句的理解和对闻一多精神品质的理解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AG拓展知识2分钟自制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AE建立表象5分钟下载观看过程与方法图片AE帮助理解5分钟下载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图片AI升华感情2分钟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 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合作探究:1、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2、闻一多先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并说说这样选材的好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写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他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本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分析简单的文章内容。
但是,对于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崇高品质和高尚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基本内容,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2.难点: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以及对于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义,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的相关资料,教学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闻一多先生吗?他有哪些事迹让我们铭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并对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
七年级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识记、并运用文中生字词。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把握闻一多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
四.教学方法: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趣:穿插有关闻一多和臧克家的小故事引出闻一多和臧克家。
幻灯片播出闻一多先生的画像,让学生谈谈对画面上人物的印象,他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先说,老师补充)。
根据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介绍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
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
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 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文中的生字词。
-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
-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感受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 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精辟的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的敬佩之情。
-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为国家和民族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并感受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 难点:品味文中精辟的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闻一多先生的相关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闻一多先生是谁吗?他有哪些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二、预习检查1.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纠正发音和解释词义。
2. 提问学生:通过预习,你对闻一多先生有了哪些初步的认识?三、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语调。
2. 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重点语句和段落。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语气和情感。
四、理解课文内容1. 提问学生:课文主要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方面?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吗?2. 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和精神品质。
3. 分组讨论:闻一多先生的哪些行为和精神品质让你感到敬佩?为什么?五、品味语句1. 教师挑选文中的精辟语句,引导学生品味其深层含义。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语句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并补充学生对语句理解的不足之处。
六、拓展延伸1. 提问学生:你觉得闻一多先生的哪些品质或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如何向闻一多先生学习,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七、总结全文1. 教师总结全文,强调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对我们的启示。
2024年闻一多说和做优秀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细心的为大家找到的3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闻一多说和做优秀教案篇一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感知内容,画出精辟的语句;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1、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3、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快速把握文意;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播放电视剧热土中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片断。
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闻一多!看了短片,你的心,你的血会有什么变化?(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
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介绍一下闻一多?明确: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1 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你们见过真正的闻一多吗?想不想见?不过见到他是不可能了,因为他早在我们出生前就由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被国m党杀害了,幸运的是我们能看到他的画像?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
留了一把胡子。
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祖国,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七年级语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识记、并运用文中生字词。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
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把握闻一多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
四.教学方法:
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
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穿插有关闻一多和臧克家的小故事引出闻一多和臧克家。
幻灯片播出闻一多先生的画像,让学生谈谈对画面上人物的印象,他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先说,老师补充)。
根据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介绍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
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
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
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
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 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
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
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
2019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
2019年
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评议正音,释义。
(多媒体显示)
衰微(shuāi)赫然(hè)锲而不舍(qiè)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潜心贯注(qián)迥乎不同(jiǒng)慷慨淋漓(kǎi)(1)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2)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3)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4)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5)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雕刻。
(6)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穷:尽。
(7)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
沥:滴。
[来源:学#科#网]
(8)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9)心会神凝:指集中注意力。
(10)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
迥:远。
(11)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
既:已经。
既往:过去。
(12)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13)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很盛。
斗:北斗星。
牛:牵牛星。
斗牛:泛指天空。
2. 默读课文,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多媒体显示)
提示句式:
我认为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身份),他(事迹),他(围绕说和做进
行评价)。
3. 再读课文,出示分组探究问题:(多媒体显示)
(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围绕这两方面课文写
了哪几件事?(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2)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
闻一多前后期有
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明确:(1)课文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围绕这两个方面课文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2)闻一多先生的前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后期是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
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闻一多先生高贵的人格魅力。
(多媒体显示)
1.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是怎么说,怎样做的?
2.他身上又有着怎样的精神?
提示句式:
我从(词语或句子)看出,闻一多先生具有精神。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明确:1. 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
敢说敢做。
2.举例: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
一定说。
”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头发零乱,饭几乎忘了吃治学专心刻苦,废寝忘食。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
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也是一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言行一致的革
命斗士。
(四)拓展延伸
(多媒体显示)
对照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今后你将怎样
“说”和“做”?
(五)课堂练笔(多媒体显示)
结合课文的理解,写出我心目中的闻一多先生。
(100字左右)
(六)结束曲《七子之歌》(多媒体显示)
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写到: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是啊,闻先生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英魂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前进。
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着——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闻一多。
最后让我们为这位
勇士齐唱一首由他作词的歌曲——《七子之歌》。
(七)布置作业:
1. 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言,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 课外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诗文,了解闻一多先生更多的事迹。
【附板书设计】:
写《唐诗杂论》
学者
做了再说
锲而不舍
写《楚辞校补》
做了不说
沥尽心血
写《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
革命家
说了就做
无所畏惧在群众大会演说
敢说敢做
视死如归
参加游行示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