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专项计划学校名单
- 格式:docx
- 大小:14.63 KB
- 文档页数:2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低分上名校攻略最新版强基计划2020年强基计划推出后迅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这一聚焦于基础学科的招生方式是为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强力教育改革,那么强基计划的招生方式和培养方案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1、招生专业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主要是数、理、化、生、文(古文字)、史、哲等基础学科。
部分家长对此表现疑惑,这些看似很冷门的专业,未来就业真的好吗?强基计划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国家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人才缺失,在人才的需求上已经表现出供需失衡,强基计划考生未来的就业问题当然不是什么问题!2、培养方式强基计划采取小班教学、本硕博连读的培养模式,而且是流动进入机制。
也就是说,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名校的考生,要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将会被退出强基计划,而由其他优秀学生替代。
从这一点,我们看出强基计划对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要求。
3、招生对象强基计划招收的考生有两类,第一类就是高考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
强基计划报名和以往自招有很大的不同,高考成绩是考生能够入围校测的依据。
第二类是有竞赛奖项的考生,在五大学科竞赛中取得银牌及以上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校测。
4、录取方式强基计划录取以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折算后的综合成绩为依据从优录取,其中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
而破格入围的考生,当年高考成绩也不低于当年特殊批次录取分数线。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招生是2015开始实行的一种招生方式,目前综合评价招生的招生院校和实施方式均呈现扩大趋势,因招生院校层次广,报名条件相对强基较低,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都希望通过综合评价进入理想的大学。
1、招生流程招生简章发布(4-5月)→考生网上报名(4-5月,阳光高考或学校官网)→初审结果公布(高考前)→高考(6月7、8日)→学校举行校测(6月中旬)→公示拟录取名单(高考出分后)→考生填报志愿→提前批次录取。
2、招生对象综合评价招生的对象第一类为成绩优秀类,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得低于本科一批次分数线。
2020年国家专项计划学校名单1. 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政策由哪些专项计划组成?答:根据教育部政策,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计划统称为“专项计划”,包括三个: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简称为“国家专项计划”;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简称“地方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简称为“高校专项计划”。
2. “三大专项计划”的招生对象分别针对哪些学生?答: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
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
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3. 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可以报考“三大专项计划”?答:国家专项计划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符合2020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详见本省政策)高校专项计划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基本条件:(1)符合2020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有关高校可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报考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确保优惠政策惠及农村学生。
4. 如何报考“三大专项计划”?答:报考国家专项计划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
根据各省招办要求填报志愿。
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
具体报名要求、录取办法、填报志愿方式考生可详细阅读各省招生考试单位下发的地方专项计划相关规定。
报考高校专项计划考生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并在5月25日前,登录阳光高考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完成报名申请。
5. “三大专项计划”如何录取?答: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办法,在本科一批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国家专项计划和本科一批有什么区别_哪个分数线高国家专项计划和本科一批的区别有哪些1、报考条件不同: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指定县市的城市和农村的考生,符合报考条件即可。
本科一批指全日制普通高校统一招生选拔考试,并由一本院校招生。
需要达到一本分数线才有资格录取。
2、录取方式不同:国家专项计划不需要单独报名,高考成绩下发后,单独设置志愿填报及录取批次,省招办单独划线,单独录取。
本科一批是由一本院校统一招生录取,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
国家专项计划和本科一批哪个分数线高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国家专项分数线一般会高于本科第一批次的分数线。
根据我国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中显示,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是不低于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而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有关省份,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批次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不低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其次我们一定要求清楚的是国家专项计划并不是加分政策,而是对特定的贫困地区学生进行降分录取,一般会安排在一本院校录取之前,原则上是根据招生院校的批次投档分数线录取,除非是生源不足才可以根据缺额情况下降到20分以下,如果还是不够的话,再根据实际情况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不过国家专项计划也是存在特殊情况的,如果说历史少数民族考生的话可能会低于一本线,这还是在不加分的情况下。
根据贵州之前的数据显示,在72所按第一批本科分数线录取院校中,大连民族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1分,低于贵州理科一本线,但是本身该校只收少数民族考生,所以也会享受加分政策。
除此之外甚至还有国家专项计划按照本科二本批次的分数线进行录取,还是以贵州省2020年全国录取情况为例,华北科技学院、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中华女子学院的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都低于文理科一本线。
所以具体的信息大家还是要多参考当年的专项政策。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的好处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
以亲身经历者身份谈谈“高校专项计划”每个高考考生都应该知道,除了统招、强基计划、体育or艺术特招之外,还有“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这几天不少学弟学妹来问我这些事情,那么我就以一个过来人身份谈谈“高校专项计划”。
本文只讨论“高校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因为其余两个我知识还少,不敢高谈阔论。
我是2020届理科江苏泗洪考生,高考分数为362,物理A化学A+,通过专项计划,在低于投档线12分的情况下,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下简称石大)录取。
先说一下,报专项计划是没有高校数量限制的,比如我记得当年的北化是说,假如你已经报了我,你还可以报99个大学。
但是有的高校会规定。
假设我报了大学A,但是大学A规定,我除了大学A,就只能再报一所了。
于是我又报了大学B,但是大学B说,报了我就报不了别人。
这个情况下,我要么只报B,放弃A;要么放弃B,再找一所允许你多报的学校。
当时我受李兰娟院士等人的影响,再加上家里的奶奶查出来一种慢性病,我最开始想去中国药科大学学中医药,为中医药添砖加瓦的。
但是我的班主任化学老师说我虽然化学成绩不错,但是我的性格明显不适合进行那种日复一日的实验工作(研究药物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这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药科大学就是刚刚的大学B。
我担心只押一个风险太大,于是乎我就放弃了药大。
后来,我申请了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尤氏大学(华东),只有这两所。
没记错的话,石油大学让我只多报一个。
所以我报了两个,不然我想多报几个哈哈。
选择这两个学校也是有原因的:1.别的地方我不知道,起码苏北的孩子普遍不愿意出省,甚至可以放弃211去南京读双非。
所以我当时就觉得如果我报南航南理之类的竞争压力就会特别大。
而且历年高考也是,出省就一定是更实惠的。
2.我其实也不想离家太远,而且最开始我也想去南京,因为我姑妈家就在南京,也方便些。
除了苏南的城市,青岛应该是距离宿迁最近的大城市了,所以我选择了青岛。
2020年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师范生的培养和选拔一直备受关注。
2020年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是一项重要的招生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师范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本文将就2020年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2020年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的招生对象是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不限制专业。
招生计划依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文件和指导意见,按照择优原则进行选拔。
考生需符合国家规定的具体招生条件,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进行选拔。
在招生政策上,2020年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继承了以往的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提供全额资助,包括学费、住宿、生活补贴等。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鼓励更多优秀的学生选择师范专业,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和数量。
其次,2020年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的实施将为师范生培养和选拔提供有力支持。
这一计划将进一步加强师范生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提高师范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
通过全额资助和专项培养,国家鼓励更多优秀学生选择师范专业,增加师范生的招生规模,培养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
这对于提高教育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也将有利于师范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选择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师范生的培养和选拔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的发展。
通过全额资助和专项培养,国家将有力支持优秀师范生的培养和选聘工作,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通过培养更多优秀的师范生,国家也将更多的优秀人才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教育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新的力量和活力。
总的来说,2020年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师范生的整体素质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指南一、概述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指南是国家对重大科技专项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文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期影响。
加深对这一指南的理解,有利于深化对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认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从不同维度对这一指南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二、背景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指南是国家对重大科技专项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文件。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组成部分,重点专项指南的发布对我国科技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指南凝聚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为引导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内容综述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指南的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
指南在每个领域都明确了关键技术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对于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还对项目申报、评审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影响分析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指南的发布对我国科技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指南的发布将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指南对项目的管理和实施提出了要求,有利于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和成果转化的效果,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
再次,指南的出台也将有助于引导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五、个人观点对于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指南,我个人认为这一指南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并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加强对关键领域的科技攻关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我对这一指南充满信心,并期待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见证更多的创新成果和科技力量的崛起。
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介绍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招生规模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如下)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
相关高校可向我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
我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了解高招新模式: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试点高校:强基计划先在双一流建设A类36所高校试点。
目前全国已有35所高校发布招生简章,北京师范大学尚待发布。
了解高招新模式: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全部名单如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时间安排:(各学校或有些许差异)6月初高校发布招生简章5月网上报名阶段7月参加统一高考7月底高校确定入围名单8月初高校组织考核8月高校折算综合成绩并择优录取高校专项计划介绍: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
项目数量
“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含定向)47项“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25项
项目总经费
超15亿人民币固废资源化重点专
项(含定向)适应我国固废特征的循环利用和污染协同控制理论体系固废问题系统性综合解决方案与推广模式建立系列集成示范基地
项目执行期
3~4 年经费科技部公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名单。
项目类别
内容领域备注:面向生态资源安全供给的国家重大战求,以“减量化、资源化、化”为核心原则,全面引领我国固废资源化科技支撑与
能力,促进壮大资源循环利
业规模,为大幅度提高我国
利用效率,支撑生态文明建
供科技保障。
源头减量—智能分类—高效转化—清洁 利用—精深加工—精准管控全技术链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
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
重大地质灾害快速识别与风险防控大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极端气象监测预警及风险防范重大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评估与综合防范装备现代化工程部署自然灾害防治技术涉及领域备注:目的为提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展提供科技支撑
项目执行期3~4 年经费
合计:72项
向生态文明建设与保障资源安全供给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原则,全面引领提升我国固废资源化科技支撑与保障能力,促进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为大幅度提高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保障。
10亿
的为提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5亿元。
62所高校入选2020国家“111计划”62所高校入选2018国家“111计划”近日,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新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计划”)名单,共有62个引智基地作为建设项目予以立项。
具体有哪些基地入选?基地立项后,后续还要做哪些工作?有什么具体要求?各依托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技〔2016〕4号)要求,强化管理责任,保障建设条件,支持新建基地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开展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国际合作。
围绕“111计划”的目标和任务,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协调机制,落实管理责任。
按要求于2018年6月30日前组织建设论证,进一步细化未来5年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基地建设任务和考核指标。
设立专项配套和发展经费,全面保障外国专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匹配经费不低于国拨经费,鼓励建立访问学者制度,设立开放研究基金。
国拨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应严格执行《关于印发<外国文教专家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外专发〔2016〕85号)有关规定。
各新建基地要做细做实未来5年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把引智和创新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引智效益,支持和引领“双一流”建设。
要根据立项申请书内容和建设论证意见,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学科前沿和经济主战场,凝炼并落实研究任务。
创新基地管理和运行机制,统筹海外团队来华期间的教学科研工作和访问交流活动,发挥海外人才在学科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每年按要求通过“外国文教专家项目管理系统”上报引智基地工作年度报告。
参加此次评审未入选的基地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请相关高校将其纳入本校重点外国文教专家项目框架,作为“111计划”培育项目开展建设,予以重点支持。
链接什么是“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形成国际化学术团队,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质量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科,提升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2020年国家专项计划学校名单(可链接访问)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该专项计划是国家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而开辟的渠道之一。
本文将为考生解读最新公示名单。
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清华大学4.北京交通大学5.北京工业大学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北京理工大学8.北京科技大学9.北京化工大学10.北京邮电大学11.中国农业大学12.北京林业大学13.北京中医药大学14.北京外国语大学15.北京语言大学16.中国传媒大学17.中央财经大学1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中国政法大学20.华北电力大学21.南开大学22.天津大学23.大连理工大学24.东北大学25.大连海事大学26.吉林大学27.东北师范大学28.黑龙江大学29.哈尔滨工业大学30.哈尔滨工程大学31.东北林业大学32.复旦大学33.同济大学34.上海交通大学35.华东理工大学36.东华大学37.华东师范大学38.上海外国语大学39.上海财经大学40.上海大学41.南京大学42.苏州大学43.东南大学4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5.南京理工大学46.中国矿业大学47.河海大学48.江南大学49.南京农业大学50.中国药科大学51.南京师范大学52.浙江大学5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4.厦门大学55.福州大学56.山东大学57.中国海洋大学5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9.郑州大学60.武汉大学61.华中科技大学6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4.华中农业大学65.华中师范大学6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7.湖南大学68.中南大学69.湖南师范大学70.中山大学71.华南理工大学72.广西大学73.四川大学74.重庆大学75.西南交通大学76.电子科技大学77.四川农业大学78.西南大学79.西南财经大学80.西南政法大学81.贵州大学82.云南大学83.西北大学84.西安交通大学8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87.长安大学8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9.陕西师范大学90.兰州大学9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9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9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94.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95.合肥工业大学。
专项计划和强基计划好吗_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别强基计划招生重点为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对考生的成绩要求相对较高,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占比不低于85%。
1、高分层考生一方面,高校层次较高,2020年强基计划开放了36所高校进行试点招生,均在985、双一流高校范畴。
另一方面,强基计划对考生的高考成绩更看重,考生的高考成绩是不仅是入围强基计划校测的依据,而且要占最终录取成绩的85%及以上比例。
成绩优秀、目标较高的考生一定不能错过。
2、竞赛奖项较高的考生强基计划文件强调“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虽然目前强基计划简章尚未公布,但不排除高校拟定对于竞赛奖项较高的考生开出破格录取的条件。
家长和考生可保持关注,待高校公布简章后再做打算。
除以上类型的考生外,综合评价团队建议如中分层考生可关注强基计划的开放的相关专业,主要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强基计划文件公布的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相关专业。
此类高校专业必然成为未来行业急需人才。
除此之外,考生可同时报考综合评价。
与强基计划不同,进行综合评价高校的层次跨度较大,考生可聚焦与自身水平差距不大的高校,通过额外的机会,走进。
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1、户籍要求户籍的要求是指户籍所在地,而非户口性质,报考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1)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2)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2、学籍要求(1)学籍在户籍所在县高中;(2)户籍所在县高中的学籍必须连续3年且实际就读。
国家专项计划的弊端近期,有同学向我们提问什么是专项计划,能否出篇文章详细说明。
为此我们整理了2020年最新的专项计划信息,以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根据教育部最新的统计,2012年以来,专项计划至今已累计录取学生近60万人,初步建立起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5月12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表示,针对今年的特殊形势,教育部近期已对做好专项计划进行了工作安排。
一是实施区域不变。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20年仍可继续享受国家专项计划政策。
二是合理安排后续有关工作。
根据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的部署,合理安排专项计划考生报名、资格审核、招生录取等各环节的工作时间。
三是严格招生录取管理。
加强对录取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督促地方、高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规定,严格投档、录取等环节管理,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高中生要想更轻松地考上“好大学”,可以通过三大专项计划:1、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2、农村学生单独招生(高校专项计划)3、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招生学校: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
根据往年政策,清华、北大等90余所高校均参加高校专项计划。
降分优惠:招生办法由有关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
往年,各重点高校给予入选资格考生不同程度的降分政策。
例如,往年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优惠分值一般为30分~60分,北京大学“筑梦计划”在高考录取时最高可获降至当地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录取的优惠政策,具体降分幅度由北京大学招生委员会确定。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符合2020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020年甘肃高考招生:7所高校面向58个贫困县招生2020年甘肃高考招生:7所高校面向58个贫困县招生为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比例,2020年我省将继续实施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三大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4月27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甘肃省2020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实施办法》显示,全省7所本科院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
国家专项计划今年我省实施国家专项计划的区域为省内11个市(州)的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区)。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符合当年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考生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国家专项计划分别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A、B、C段。
教育部下达我省招生的国家专项计划分两部分编制:部属及省外院校(含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国家专项计划面向全省58个贫困县(市、区)分专业安排在本科提前批B段编制招生来源计划,若有政审、面试、体检、定向等特殊要求的院校,计划编制安排在提前批A 段;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7所省属院校国家专项计划面向全省58个贫困县(市、区)分县(市、区)、分专业编制招生来源计划。
具体承担院校及计划情况以省教育厅最终下达的为准。
国家专项计划单列。
计划公布时须注明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或执行本科二批分数线。
6月下旬文化课成绩公布后,国家专项计划与普通类第一次填报志愿同步进行。
高校专项计划2020年实施高校专项计划的院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
我省实施高校专项计划的区域为省内11个市(州)的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区)及我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报考资格为符合当年我省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报名条件;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考生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国家专项计划学校名单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
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报考条件:
(1)符合2019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高校专项计划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