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脑卒中延续护理模式效果的问卷调查_艾艳_王芸_余茜_朱世琼_李
- 格式:pdf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3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为了解我国脑卒中患者的现状、康复需求以及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水平,我们特开展本次问卷调查。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资料仅作为学术研究之用,我们将严格保护您的个人信息。
感谢您的参与与支持!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2. 您的年龄:(1)<40岁(2)40-59岁(3)60-79岁(4)≥80岁3. 您的居住地:(1)城市(2)农村4. 您的职业:(1)工人(2)农民(3)干部(4)教师(5)医务人员(6)学生(7)其他二、脑卒中患者情况5. 您是否患有脑卒中?(1)是(2)否6. 您的脑卒中发病时间:(1)1年内(2)1-3年(3)3-5年(4)5年以上7. 您的脑卒中类型:(1)缺血性脑卒中(2)出血性脑卒中(3)未明确类型8. 您的脑卒中严重程度:(1)轻度(2)中度(3)重度9. 您在脑卒中后的治疗情况:(1)药物治疗(2)手术治疗(3)康复治疗(4)其他10. 您在康复治疗中的主要问题:(1)肢体功能障碍(2)言语障碍(3)认知障碍(4)日常生活能力下降(5)心理问题(6)其他三、康复需求11. 您是否接受过康复治疗?(1)是(2)否12. 您对康复治疗的满意度:(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13. 您认为康复治疗中最需要改善的方面:(1)康复治疗效果(2)康复治疗费用(3)康复治疗环境(4)康复治疗服务(5)其他四、公众认知14. 您是否了解脑卒中?(1)非常了解(2)了解(3)一般(4)不太了解(5)不了解15.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与脑卒中发生有关?(1)高血压(2)高血脂(3)糖尿病(4)吸烟(5)饮酒(6)肥胖(7)其他16. 您认为以下哪些习惯有助于预防脑卒中?(1)合理膳食(2)适量运动(3)戒烟限酒(4)保持良好心态(5)定期体检(6)其他五、其他17. 您对本问卷还有什么建议或意见?感谢您的参与!祝您身体健康!【问卷结束】。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需求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院146例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本次调查患者的护理需求率最高的为用药指导(70.54%),其次为饮食结构指导67.12%;脑卒中疾病患者出院后更希望以电话或微信随访为主,分别占68.49% 及53.97% ,而居家随访的需求仅占 23.97%;调查发现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和收入,是影响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
结论:脑卒中疾病的延续护理势在必行,然医疗资源紧缺及服务收费尚不明确,上门延续护理具有一定难度,因此依托互联网延续护理服务具有较明朗的前景,本调查可为今后制定一套全面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提供一定依据,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脑卒中;延续护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脑卒中指各种原因诱发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造成脑部的动脉狭窄或闭塞,或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1]。
其病程长,且治疗与康复往往伴随终生,最终需要回归家庭进行长期的照护和管理[2]。
因此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更为重要。
延续护理是指将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延伸至社区及家庭的护理模式[3],为改善脑卒中患者健康结局、降低再入院率的一种延续护理策略,对患者的康复及疾病复发具有一定影响[4]。
本研究对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制定针对性的延续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选取于2021年3月5日—2022年3月30日在本院脑病科及康复科收住院的146例脑卒中患者为对象,纳入研究的患者有146例。
其中男性85例、女性61例,脑出血占比45.89%,脑梗塞占比54.1%。
年龄42~86岁,平均(65.12±1.24)岁;病程1~3年,平均(1.25±0.15)年。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脑卒中延续护理模式效果的问卷调查为了了解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护理模式效果的看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收集了6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涵盖了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护理模式的需求程度、对延续护理模式效果的评价以及对该模式下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
一、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护理模式的需求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护理模式有着较高的需求程度。
其中,绝大部分患者认为延续护理模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希望在该模式下获得更加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其个体化需求。
二、对延续护理模式效果的评价在对延续护理模式效果的评价方面,大部分患者都表示满意。
其中,有53.6%的患者认为该模式有效减少了频繁住院的情况。
同时,还有26.2%的患者认为该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恢复生活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不过,仍有一部分患者认为该模式在疗效方面相比传统护理模式未有明显优势。
三、对该模式下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对于该模式下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超过80%的患者表示满意。
其中,有51.8%的患者认为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管理疾病,另有29.6%的患者认为该模式下医护人员更加关注他们的健康需求。
而仅有13.3%的患者认为医护人员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综上所述,脑卒中延续护理模式对患者而言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治疗方式,大部分患者都表示接受并满意。
然而,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还需要在该模式下继续探索和优化服务内容。
同时,在维护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人性化服务能力。
脑卒中患者与家属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戴叶花;李小英;贺棋;陈川【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与家属延续性护理需求进行调查,为家庭实施延续性护理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采用“脑卒中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对94例脑卒中患者及121名家属(主要照顾者)在出院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br> 患者及家属的各项延续性护理需求均在60.0%以上,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分值排名前3位项目为:康复器械指导、康复锻炼方法、常用家庭护理技巧;家属延续性护理需求前3位为:康复器械指导、常用家庭护理技巧、康复锻炼方法。
结论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对延续性护理需求较高,应注重康复锻炼方法及器械使用、常用家庭护理技巧的指导,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期刊名称】《护理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健康教育【作者】戴叶花;李小英;贺棋;陈川【作者单位】湘南学院护理系基护教研室,湖南郴州 423000;湘南学院护理系基护教研室,湖南郴州 423000;湘南学院护理系基护教研室,湖南郴州 423000;湘南学院护理系基护教研室,湖南郴州 4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脑卒中 (str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A),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也是导致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生活依赖的常见病。
从发病就医到返回家庭后,患者与家属仍然面临康复相关知识不足、用药安全知识缺乏、康复技能缺乏等问题。
延续性护理(transitional care)是指为保证患者与家属在医院及出院回归家庭与社区后能获得有针对性与连续性的照护,而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出院指导、转诊和回到家庭或社区后的定期随访、健康教育与相应的康复技能训练方法[2]。
延续护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作者:邢欢刘丽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15期[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延续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在康复训练、生活作息、复诊随访及依从性总分方面,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 < 0.01)。
出院后12周干预组手活动能力、主观健康感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或P < 0.01)。
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 脑卒中;延续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 R47;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5-0103-03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发病率逐渐上升。
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是常见的后遗症,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
有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6个月生活质量普遍下降,尤其是出院患者,安全问题是一个严峻威胁[1]。
我国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出院后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较低,康复锻炼不科学,导致康复效果较差。
既往的护理在出院后就已终止,缺乏连续性。
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生存质量等。
本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延续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因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较高,且其护理干预的安全性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因此本文收集的对象均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②初次诊断为脑卒中;③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C)、脑血栓(CT)、脑栓塞(CI);④神经功能缺损 0.05),见表1。
脑卒中病人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探讨摘要目的通过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了解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服务需求,根据需求现状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措施,并对扩展服务的效果给予评价,指导脑卒中患者后期康复,为节约医疗卫生资源,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医养结合政策提供一定依据。
方法对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科学性评价,通过对问卷的项目鉴别度、信度、效度的分析,确认调查问卷的科学性。
选择2014年7月--2014年9月在本院神经内科6个病区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00例,进行需求问卷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现状。
随机选择2014年9月-2014年1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6个病区和1个家庭病房患者3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0例,试验组患者在入院24-48小时内即制定出院评估及出院计划,出院后接受专科医护团队的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无院后访视,观察血生化指标、血压值、自理能力评分、满意度得分、再次住院患者人数等数据变化,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进行评估,并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
结果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的Pearson 相关系数为0.51~0.94(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中7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72.37%;量表的7 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值均大于0.7,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值0.84.通过问卷,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得分为106.25±9.46分,需求比较强烈。
对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重复测量法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血生化指标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生化指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交互作用。
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估张敏;汪友兰;刘蕾;沈倩【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3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遵医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遵医行为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其遵医行为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5(030)005【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脑卒中;延续性护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遵医行为【作者】张敏;汪友兰;刘蕾;沈倩【作者单位】孝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孝感,432000;孝感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湖北孝感,432000;孝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孝感,432000;孝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孝感,4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脑卒中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类心脑血管疾病,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多数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心理及情感等方面的残疾、障碍。
有研究报道,残疾、障碍越严重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越低[1]。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时间较漫长,在医院无法完成,出院后需要继续进行治疗和护理。
延续性护理模式是面向有医疗性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的一项健康指导、康复促进及医疗护理等综合性服务,是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2]。
因此,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做好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的文献不多,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4例脑卒中患者资料,旨在探析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魏媛媛;尼春萍;王线妮;郎红娟;画妍;苏向妮【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对院外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完善院外延续性护理,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名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质性研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对院外延续性护理需求的主题分别为:健康宣教、经济支持、改善不良心理以及对卫生服务资源等四大方面的需求.结论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迫切度高,医院应结合社区,制定多学科协作式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8(033)004【总页数】4页(P365-368)【关键词】脑卒中;延续性护理需求;半结构式访谈;生活质量;质性研究【作者】魏媛媛;尼春萍;王线妮;郎红娟;画妍;苏向妮【作者单位】空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32;空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32;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西安710038;空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32;空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32;空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2脑卒中(Stroke)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3]。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公布的脑卒中统计数据显示,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呈上升趋势,据报道[5]脑卒中的存活者达600万,但75%遗留有功能障碍,患者在出院后仍需要持续性的专业教育和指导。
延续性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通过出院指导、转诊、随访以及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的措施,确保患者从医院回到家中或社区以及其他康复医疗场所后能获得具有协调性与连续性的照护[6],对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减少患者对急诊的使用次数具有重要作用。
脑卒中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现状与延续性护理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
方法:在2023年3月至2023年9月因脑卒中在郑州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进行入院治疗的患者群体中发放调查问卷,对脑卒中患者的一般信息及延续性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与结论。
调查问卷收集到的结果采用state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脑卒中患者对于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均有较高需求,认为自己有生活护理需求的患者占87.33%,有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需求的患者占81.33%;在心理护理方面,认为自己需要心理指导的患者有78.00%;认为并发症预防及脑卒中发作预防护理需求的有74.67%,专业护理需求患者则有74.00%;健康教育需求及自我护理需求患者则分别占68.67%和67.33%。
综合评分显示,脑卒中患者有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占95.33%。
结论:对本次调查选择的脑卒中在基本信息,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几个需求维度进行问卷调查后能够发现,脑卒中患者对于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有较高的需求,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影响因素前言脑卒中(stroke)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
脑卒中也是导致中老年人生活依赖、致残、致死的常见慢性病[1]。
世界上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达到550万人,我国是脑卒中高发病国家,流行病统计学显示:脑卒中城区居民的年发病率平均约为280/10万,农村居民年发病率平均约为185/10万[2]。
该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呈现出持续攀升和低龄化趋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公共健康问题。
尽管对于脑卒中的诊疗技术不断的改进更新,但是脑卒中发病带来的高致残率并未得到较大改善,患者在发病后的1-6个月内将普遍经历活动不便,生存质量下降,跌倒等不良事件[3],尤其是患者在出院后返家及返回社区治疗康复的患者。
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需求与护理方式调查分析作者:李文华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7期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需求与护理方式进行调查分析。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出院后随访及健康教育,而试验组患者则根据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结果试验组中数据可知脑卒中患者对于延续性护理需求较高,主要需求内容包括脑卒中相关知识、情绪控制、康复锻炼方式、安全用药、饮食指导、血压控制及自我检测、家庭护理技巧等,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脑卒中;延续护理需求;护理方式临床上脑卒中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且疾病死亡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均较高,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后疾病情况均能有一定的改善,但多数患者出院时依然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情况,容易留下后遗症[1]。
本次文章调查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及延续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的临床差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0例,所选患者均经诊断确诊为脑卒中疾病,且均为初发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
对照组中75例脑卒中患者,患者年龄20岁~79岁,平均年龄为(63.54±5.65)岁,男性43例,女性32例,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有42例,初中及高中学历的有16例,高中以上学历有17例;试验组中75例脑卒中患者,患者年龄22岁~78岁,平均年龄为(64.34±5.45)岁,男性41例,女性34例,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有40例,初中及高中学历的有17例,高中以上学历有18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对对照组脑卒中患者采取常规的出院护理及健康教育,而试验组患者则在患者出院前1d发放调查表,以了解患者对于相关疾病知识以及延续性护理的需求,根据调查表结果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相关方面的护理干预。
携康复同行义诊活动
您好!我们是桂林医学院的大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脑卒中(脑中风)的调查,旨在了解脑卒中的治疗相关情况,以分析脑卒中康复治疗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您的回答不分对错,只要能真正的反应您的想法就达到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
希望您能积极参与,我们将对您的回答完全保密。
1,请问您了解脑卒中吗?()
A,了解(继续往下作答)B,不了解(谢谢您的配合)C,了解一点(继续往下作答)2,以您对脑卒中治疗的了解,以下几种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您会选择哪一种?()A,在正规的专业的医院治疗B,去专业的康复中心治疗C,在家里进行护理治疗
3,在治疗的时候,您会选择哪种治疗方式?()
A,电刺激疗法B,针灸疗法C,肢体运动康复仪D,其他
4,在全国各地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医院或者康复中心中,您更愿意选择哪个地方进行治疗?A,北京B,上海C,杭州D,南京E,其他
5,如果现在有一种治疗效果不错的,可以帮助中分病人自主活动的专业的康复治疗仪器,您是否愿意尝试?()
A,愿意B,不愿意C,可能
6,如果您愿意接受这种仪器的治疗,那么你可以接受的仪器价格是:()
A,5000~7500 B,7500~10000 C,10000~15000 D,15000以上
7,如果不愿意接受这种康复治疗仪,您拒绝的理由是:()
A,对产品没有充分的了解B,比较相信现有的治疗仪C,其他。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院后自主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调查发表时间:2018-08-15T12:17:15.88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6期作者:罗利苹[导读] 探讨脑卒中患者运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运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自主生活能力。
【关键词】自主生活能力;脑卒中;延续性护理脑卒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约为60%-75%左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1]。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脑卒中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其致残率依然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对延续性护理运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
对照组年龄50-76岁,平均(62.4±12.5)岁,其中12例为女性、24例为男性,疾病类型:10例为出血性卒中、26例为缺血性卒中;观察组年龄51-77岁,平均(62.5±12.6)岁,其中13例为女性、23例为男性,疾病类型:9例为出血性卒中、27例为缺血性卒中。
两组的卒中类型、年龄构成等资料比较无区别(P>0.05)。
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专业化照护需求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张田岳1,林蓓蕾1,刘晓虹2,张振香1*(1.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450001;2.海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needs of care questionnaire for family caregivers of stroke patients and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ZHANG Tianyue,LIN Beilei,LIU Xiaohong,ZHANG Zhenxiang(School of Nursing and Health,Zhengzhou University,Henan450001China)摘要:[目的]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专业化照护需求问卷并验证其信效度。
[方法]以家庭系统理论和家庭支持模式为指导,通过文献查阅、照顾者访谈、专家会议等形成问卷初始条目池,通过专家函询检测问卷内容效度,对郑州市590例居家脑卒中照顾者进行调查,检测问卷结构效度和Cronbach′sα系数。
[结果]最终问卷共4个维度29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240名照顾者后结果显示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343%。
问卷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19,总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8,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1.00;验证性因子分析350名照顾者后结果显示:卡方自由度比(χ2/df)为1.285,均方根残差(RMSEA)为0.029,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16,比较拟合优度指数(CFI)为0.981,模拟拟合指数(NFI)为0.920,均达到可接受的统计学标准,各条目在各自潜变量上的负荷值均达显著水平。
[结论]该问卷编制过程规范,对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具有较高特异性,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测评我国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专业化照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