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222.97 KB
- 文档页数:3
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延伸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肖茜予;龚放华【期刊名称】《国际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8(037)009【摘要】目的构建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延伸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8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常规出院护理和定期电话随访;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接受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延伸护理模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脑卒中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评估问卷测试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照顾者照顾能力变化情况.结果①出院时,两组患者ADL、脑卒中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评估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ADL、脑卒中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评估问卷评分随时间的推移变化明显,出院后1个月、6个月,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构建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延伸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运用,通过为患者及照顾者出院后提供个性化、连续性的护理指导,从而提高照顾者脑卒中综合照顾能力,最大程度改善患者康复训练质量,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页数】3页(P1228-1230)【作者】肖茜予;龚放华【作者单位】410000 长沙,湖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410000 长沙,湖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2.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3.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4.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5.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延伸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400・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October2019,Vol.31,No.10心病健康素养与健康服务利用的关系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2):116-120.[6]陆舞英,谢桂香,金小红•多学科团队式健康教育对提高中青年冠心病出院患者遵医行为的研究[几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1):2948-2951.[7]白璐,胡传来,韦学萍,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效果[J]•安徽医学,2016,37(8):1037-1040.[8]张晓娟,周素红,李洪艳•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3):119-121.[9]马玉春•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及行为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9):1583-1584.收稿日期:2019-05-05(本文编辑:孙海儿)以护理为主导MDT模式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溶栓后生活质量的效果潘建丹,邵盛芳,吴微微,李心群,赵秋,林碎钗【关键词】卒中急救;护士;MDT模式;静脉溶栓;生活质量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9.10.060【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1-0800(2019)10-1400-0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叫目前,我国40〜74岁居民首次脑卒中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3%,有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其处理原则是早诊治、早预防再发和早康复,治疗关键是血管再通,而静脉溶栓是血管再通的首选方法3但其具有治疗限制时间窗,各国指南规定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首剂用药时间(DNT)控制在60min内「%2017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建以神经内科医生为主导的脑卒中救治团队,优化脑卒中急救流程,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相应缩短,但远未达到国际标准,为进一步缩短DNT,提高救治效率,组建卒中急救护士团队,且实行以卒中急救护士为主导的MDT 模式全程参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取得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延续护理有什么作用?1、什么是延续护理?其就是通过一系列行动设计,保障患者在不同健康照顾场所和相同健康照护场所,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和连续性照护,一般是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涉及到医院制定的出院计划、转诊、回归家庭或社区后、持续性随访及指导。
主要包括三种类型:首先,信息延续。
对患者信息,涉及到过去发生时间及个人情况的运用,让当前的照顾适合所有人。
其次,管理的延续。
结合患者的需求,及时的反应,对患者健康情况进行的一致的、连续的管理方法。
最后,关系延续。
患者和一个或多个卫生服务提供者间的可以持续的治疗性关系。
延续护理对象较多,如产后康复、哮喘、高血压、脑卒中、结石、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癌症、骨折术后、白内障术后独居老人、糖尿病、妊娠合并其他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护理内容包括:药物指导。
比如药物的名称、不良反应、协调用药、服用方法等;饮食指导。
结合患者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症状管理和识别。
及时识别患者出院后病情恶化症状,并且采取应对措施;居家环境评估提供建议。
主要是防止老年人跌倒;活动/锻炼指导。
如为患者的活动时间、方式和活动度等方面提供指导;康复指导。
辅助患者器具的使用,进行康复训练等;社会支持。
针对有需要的患者和家属,可以帮助联系社工服务;心理辅导。
为出院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及时疏导情绪。
2、延续护理意义这种护理方式具有较多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能够减少再次就医成本,包括时间及资金成本;可以提升出院患者的依从性;提升家庭照护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弥补照护在医院和社区间脱节的问题;促进分级诊疗及医联体建设。
3、延续护理措施设置延续护理小组。
建设单独的随访小组,组员包括科室医护人员,基于组织人员进行延续护理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延续护理能力,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
然而在实践中,对于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主要是护士负责。
构建个人信息档案。
基于特定的随访登记本或健康档案,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和出院时的健康问题等方面内容,掌握患者出院后健康情况,促进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交流。
延续性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为了更好实现患者不同阶段和不同场所的高质量护理,促进患者治疗及康复效果的提升,逐渐产生了延续性护理工作模式。
此模式具有着显著的特点与优势,能够减少患者的入院次数,实现生存期的延长,进而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因此在医疗临床治疗中已经逐渐得到普及应用。
为了加深人们对此护理模式的进一步认知,促进相关人员更好实现此护理模式的有效使用,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通过查阅和总结相关文献,先介绍了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及特点,又分析了延续性护理的方法和内容,最后对延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对延续性护理的临床实践运用提供了参考,进而促进此护理模式运用效果的提升,现在就主要针对延续性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开展如下综述。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护理方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延续性护理的介绍延续性护理在医务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效果有着重要价值[1]。
所谓延续性护理,主要是以一系列的行为设计来保证患者能够在不同医疗保健的场所(如医院、家庭等)和同一个医疗保健的场所区域(如医院内部不同的科室),接受不同程度延续性以及协调性的照护[2]。
此护理模式之所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运用,主要是因为和传统护理方式相比具有诸多的优势。
姜爱玲、刘美云[3]通过对住院治疗中100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先进行随机地分组,其中常规护理小组采取常规性干预措施,对延续性护理的小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措施,后从护理知识认知、出院后用药的依从性、护理前后的心功能等级、半年入院的概率等方面比较发现,延续性护理的小组有着明显的优势,对患者护理的效果更为确切。
李静[4]等将200例住院患者当作研究的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把他们分作同样数量的两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是常规护理,实验组是延续性护理手段,后对他们治疗后心理情绪以及满意度比较,发现延续性护理能够更好实现患者心态的改善,还能够促进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基层医学论坛2022年2月第26卷第5期基于IKAP理论延续性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评价刘乐乐冯燕琼梁素芳高玉韶黄达泉(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基于IKAP理论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行介入治疗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3个月的基于IKAP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能力与肢体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2组干预后情绪管理、饮食管理、康复锻炼、用药管理、病情监测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上肢、下肢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KAP理论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行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与肢体功能,促进机体功能早期恢复。【关键词】延续性护理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识知晓率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721(2022)05-0130-03DOI:10.19435/j.1672-1721.2022.05.043
目前,临床常采用介入的方式进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原理在于通过经皮动脉穿刺注射肝素,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行介入手术治疗[1,2]。该项术式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患者脑组织出现损害,因此后期仍需进行长期的康复干预,以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多数患者受到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选择在病情稳定后回家进行康复,但居家康复的疾病认知、医疗水平受到限制,影响康复依从性与自我管理效果,不利于提升康复效果。常规护理工作中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已经结束,患者只能在出院时或回院复诊时得到一定的康复指导,难以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指导,进而影响院外康复效果[3]。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nformation-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IKAP)理论有机结合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四个方面,通过提供健康知识,改变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最终达到促进患者健康的目的[4]。本研究探讨了针对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基于IKAP理论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行介入治疗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5.55±3.18)岁;体重指数18.2~29.3kg/m2,平均(23.87±1.96)kg/m2;原发病:急性脑梗死19例,颈动脉狭窄14例,颅内动脉狭窄13例,锁骨下动脉狭窄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18例;主要照顾者:配偶23例,子女17例,其他1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4.96±3.21)岁;体重指数18.0~30.2kg/m2,平均(24.05±1.48)kg/m2;原发病:急性脑梗死18例,颈动脉狭窄14例,颅内动脉狭窄13例,锁骨下动脉狭窄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14例;主要照顾者:配偶20例,子女22例,其他8例。本研究已获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基础资料均衡性良好(P>0.05),可比。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经脑部CT检查确诊,均接受介入治疗[5];②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③术后病情稳定,意识清醒,认知正常。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或患有出血性疾病;②介入治疗造影剂过敏者;③合并脑疝、脑出血等严重疾病者;④精神异常,不能配合完成随访及问卷调查者。1.3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告知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居家护理注意要点,嘱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回院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3个月的基于IKAP理论的延续性护理:(1)成立小组:成立由护士长、主管护师以及高年资护理人员组成的基于IKAP理论延续性护理小组。首先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明确脑血管疾病实施基于IKAP理论延续性护理的目的、意义与方法,掌握脑血管疾病的延续性护理相关技能。(2)收集信息: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生活饮食习惯等资料,为其建立健康档案,于患者出院时结合健康档案与患者病情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分析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出院前,指导患者加入延续作者简介:刘乐乐,女,本科,主管护师。
延续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及优势探析一、引言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对于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延续护理服务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延续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及其在长期护理中的各种优势。
二、延续护理服务的定义延续护理服务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与患者和其家属的紧密合作,通过持续性的、专业化的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长期护理服务。
该服务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健康或改善生活质量。
三、延续护理服务的必要性1. 满足个性化需求: 患者在长期护理过程中,往往有不同的健康状况和需求。
延续护理服务通过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能够满足每个患者的特殊需求,提供更贴心的护理。
2. 确保护理连续性: 长期护理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护理,延续护理服务能够确保护理的连续性。
通过持久的护理计划和团队合作,患者能够得到持续性的医护服务,缓解病情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3. 提供全面护理: 延续护理服务注重全面性,不仅仅关注患者的病情,还包括身体、心理、社交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护理需求。
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患者能够得到更全面、更全心的关怀。
4. 维护家庭和社会平衡: 患者长期需要护理,对其家庭和社会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延续护理服务可以通过与家庭和社会的协作,减轻家庭的负担,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平衡。
四、延续护理服务的优势1. 提高康复率: 延续护理服务注重个性化护理,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2. 减少患者复发率: 长期护理过程中,患者病情容易反复。
延续护理服务通过持续的关注和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疾病复发率。
3. 提高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服务综合考虑患者全面的护理需求,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注重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关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降低医疗费用: 延续护理服务能够及时控制病情,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和紧急抢救的需求,从而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
五、结论延续护理服务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逐渐被应用于长期护理中。
2021年第7卷第10期Vol.7,No.10,2021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卒中后睡眠障碍中医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张帅1,王丽1,黄朝萍1,梁慧1,李艳敏1,程江艳1,唐玲2(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78)摘要: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发病率高,且会加重病情,影响预后,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延续性医疗护理在预防中风后睡眠障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本文综述了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中医理论应用、中医预防和中医延续性医疗护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为后续研究和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障碍;中医护理;延续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1)10-0059-05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extended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leepdisorders after strokeZHANG Shuai1,WANG Li1,HUANG Chaoping1,LIANG Hui1,CHENG Jiangyan1,TANG Ling1(1.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700;2.Department of Nurisng,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078)ABSTRACT:Sleep disorder is a severe and frequent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after stroke.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high morbidity,poor prognosis and reduced quality of life.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extended care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preventing sleep disorders after strok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leep disorder after stroke in perspectives of TCM theory application,TCM preventive treatment and TCM extended care technology,and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search and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troke;sleep disorder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extended care脑卒中指是患者脑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造成血液无法流入大脑,从而引起脑组织的损伤。
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刘宏哲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5(000)031
【摘要】目的:对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奥马哈干预模式进行康复干预护理。
结果:干预组经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后,通过对认知、行为、状态等方面进行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他们的生活质量总分及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及肢体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用奥马哈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状态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总页数】2页(P104-104,106)
【作者】刘宏哲
【作者单位】11000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J], 张海梅;徐维维
2.中西医结合全程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J], 曹凤;冯嘉依;张丹丹;严斌泓
3.基于奥马哈系统建立的延续护理模式对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 [J], 高俊英;黄婷婷;刘畅;卢静谊
4.基于奥马哈系统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常燕
5.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预置球囊术联合剖宫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郭丽敏;莫文娟;杨春菊;兰艳;周炼钢;黄艳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