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简单的组合》 青岛版 12页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13
智慧广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9-70页智慧广场---简单的组合。
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的经验,认识和了解简单的“组合;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体会图表的有序性、简洁性和有效性。
2.经历列表或作图寻找规律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推断等教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有序性。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训练思维的有序性。
教学难点:应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尺子、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1.谈话:同学们,请看屏幕,咱们市里要举行“少儿戏曲大赛”,我们学校从小丽、小军、小杰、小阳4名同学中,选出2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有多少种组合方法?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算出有多少种组合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有4种组合方法,有5种组合,有6种组合方法。
师: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今天我们就来围绕这一个问题,看一看究竟有多少种组合方法?【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参加“少儿戏曲大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初步探究有多少种组合方法,为下一步有序思考做了一个铺垫。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预设:生:我找到5种方法:小丽和小军、小阳和小丽、小军和小杰、小丽和小杰、小军和小阳。
生:我有4种方法:小丽和小军、小阳和小丽、小军和小杰、小丽和小阳。
生:我找到6种……教师小结:在找有多少种组合方法时,有的同学只找出4种或5种组合方法,没有找全6种组合方法。
《简单组合(智慧广场)》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了解较复杂的“组合”问题,经历组合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二、教学内容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从小丽、小军、小杰、小阳4名同学中选2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的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解决“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法”的问题,初步学习研究简单的组合问题。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教材解读“组合”这个知识点,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教材安排这一内容,目的有3点:一是培养学生学会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二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三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本智慧广场的内容是关于“组合”问题。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本智慧广场编写的主要特点有:1.从学生经验出发,选取具有现实性的素材展开学习。
组队参赛是学生熟悉的事情,选择这样的素材,能够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同时,有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
2.从解决问题人手,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组合问题对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从解决组队参加比赛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列举、画图等直观方法帮助发现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3.教材的编排努力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呈现力求展示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经历由“杂乱、具体——有序、抽象”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深刻性。
(二)学与教建议1.放手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知识。
出示问题后,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至于学生按照怎样的规律组合,教师不要急于进行评价,要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按规律组合的优势,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组合(智慧广场)》教学设计《简单组合》教学设计烟台市莱阳实验小学王晓明烟台市莱阳教体局教研室董战荣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70页,组队——简单的组合。
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简单的“组合”,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训练思维的有序性。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教学方法:操作、观察、猜测、验证。
教学过程:1.课前互动,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研究数学!先看大屏幕…… 师:看着同学们的眼睛,.老师猜到了你们的疑惑,数学课怎么研究起语文、英语、美术、体育、音乐、生活来了?师:请同学们思考:拼音字母有多少?但我们可以为多少汉字注音?音乐音符有几个?但我们为什么能唱出那么多优美的旋律?生:选择不同的,组合的效果也不同。
师:对呀,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多有意思啊!那你想进一步探究其中应用到的数学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组合”。
【评析:“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
”本环节,教师标新立异,利用不同学科中那些学生未意识到的组合现象导入新课,不仅突出组合的实用性,而且体现一定的思维含量,更做得“课伊始,趣已生”。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师:为了便于同学直观理解,我们先研究数的组合。
思维导向。
师:给你两个数字1、2,不要重复,你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师:观察,你是怎样想到的?生: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就行。
新知探索。
师:真不错,那如果再加一个数字3,不要重复选,又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师:敢尝试写一下吗?师:刚才同学们写得很认真!谁愿意起来说说你写了哪些?生1:我写的13、12、21。
智慧广场----简单的组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体会图表的有序性、简洁性和有效性。
2.经历列表或作图寻找规律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推断等教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有序性。
教学重点:应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教学难点:应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作业纸学具准备:尺子、彩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1、视频激趣,揭示课题播放小视频,通过颜料三原色的这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组合。
师谈话:生活中的组合现象比比皆是,数学上也有组合,今天我们就研究数学上简单的组合,板书课题:简单的组合。
2、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咱们区要举行“少儿戏曲大赛”,我们学校从小丽、小军、小杰、小阳4名同学中,选出2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有多少种组合方法?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算出有多少种组合方法?学生可能争先恐后回答:有4种组合方法,有5种组合,有6种组合方法。
指一名同学回答,可能回答是无序的。
师: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案,我们在思考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师:怎样才能有序的找出所有的组合方法呢?教师出示探究提示:想一想:怎样能有序地找出组合方法呢?试一试:把你的想法用写一写、画一画或者连一连等方法表示出来,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法?说一说:把自己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并比较你们组不同的方法,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组织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想法?预设:生1:我是这样找的:先找出小丽和其他人有几种组合方法,再找出小军和剩下的人有几种组合方法,接着找出小杰的……生2:我是这样找的:我用A、B、C、D分别代表这4名同学,连一连,数一数,就知道有多少种组合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