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采用冷暖辐射顶板加置换通风的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97.66 KB
- 文档页数:1
置换通风的优缺点优点:热舒适以及室内空气品质良好;噪声小;空间特性与建筑设计兼容性好;适应性广,灵活性大;能耗低,初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缺点:在一些情况下,置换通风要求有较大的送风量;由于送风温度较高,室内湿度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污染物密度比空气大或者是与热源无关联时,置换通风不适用;在高热负荷下,置换通风系统需要送冷风,因此置换通风并不适于较暖和的气候;置换通风的性能取决于屋顶高度,不适合于低层高的空间。
从动力学分析,对于风机能耗、冷却和加热的能耗及CO2的散发,采用置换通风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若忽略新风量要求来达到少量的节能,常常会损害室内空气品质;(2)置换通风相对于稀释混合通风能达到25%的节能;(3)在变流量系统的基础上使用置换通风相对于定流量系统可节省能耗43%。
室内干扰和空调负荷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室内干扰和空调负荷等因素,对置换通风的效果具有较大影响。
室内干扰置换通风的效果与空调房间内的热源分布、人员活动等内扰因素有很大关系。
通过CFD 模拟了热源在7种不同高度(0.5m, 0.75m, 1.0m,1.25m,1.5m,1.75m,2.0m)时室内气流分布和热力分层高度的变化。
当热源位置较高时,工作区内空气与热源间的对流换热减少,从而影响温度场分布,使热力分层高度发生改变。
当热源降至送风散流器高度以下时,会对从散流器出来的低速气流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国内学者对分散热源(单热源、双热源)对气流温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指出双热源时的热力分层高度较单热源时要小,上区温度也较单热源时低,说明分散热源对置换通风不利。
人员活动对室内污染浓度分布的影响可用图来说明。
图中3条曲线分别为人进入室内前、在室内和离开后的沿高度方向上的污染浓度分布。
当人进入房间后污染浓度分布会发生很大的扰动,在进入前和离开后的分布曲线也是不相同的。
这是由于门的开启使得上区污染空气混入下区形成污染,人离开后下区重新形成稳定温度分层,滞留下区的污染空气由于缺少热羽流的有效卷吸无法立即进入上区引起工作区污染浓度增加的缘故。
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地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下文简称复合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空调系统逐渐进入暖通工作者的视野,并被应用于部分建筑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文对地板辐射供冷、置换通风及复合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应用进行综述,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板辐射供冷;置换通风;复合系统1背景及意义建筑室内环境是人们生存时间最长的环境之一,室内环境品质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置若存在不合理,容易导致室内热环境以及空气品质较差,引发病态建筑综合症,对人体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传统的暖通空调系统中,全空气系统技术较为成熟,并被广泛使用,此类空调系统依靠空气承担房间冷负荷,所需空气量多、风道断面尺寸大,存在能耗高、吹风感强等问题。
另一种风机盘管与新风系统结合的空气-水系统当下也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室内负荷较大的情况下,较大的送风量仍然会导致吹风感,另外,风机盘管内部长期为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室内空气品质不佳。
暖通工作者的目标是探索节能、舒适的暖通空调系统,在传统暖通空调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部分建筑室内环境要求的背景下,需要对新型暖通空调系统展开研究。
热传导、热对流与热辐射为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其中,辐射换热对人体具有较高的热舒适性。
辐射供冷主要靠供冷部件与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消除室内冷负荷,一般以水作为冷媒,具有占空间小、效率高等优点。
但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在增加了人体辐射换热量、改善了室内热环境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地板易结露的特点限制了地板辐射的制冷量,在不补充新风系统的情况下也很难满足室内空气品质。
置换通风作为一种成熟的通风技术可以很好的与地板辐射供冷系统相结合,置换通风送风口直接将处理过的低速新风送入人员活动区,能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升人体热舒适性。
因此,复合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空调系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采暖通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第一篇:采暖通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教学论文摘要:采暖通风工程是房屋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采暖系统和通风系统。
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比较复杂,其施工质量对于整个房屋建筑施工和房屋的整体舒适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前采暖通风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采暖通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采暖通风;房屋建设;问题;改进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房屋建筑技术尤其是采暖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采暖通风工程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意义上的飞跃。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房屋建筑的舒适度要求标准也相应地越来越高,房屋建筑宜居性成为考量建筑的一大因素。
要想适应这一目标就必须不断提升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水平和专业技术。
目前采暖通风工程在实际施工中遇到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着施工水平的效果。
为有效提升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水平必须要在认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
一、采暖通风工程概述采暖通风工程主要是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以构建建筑物的空调系统与通风系统为主要任务的工程。
空调系统一般意义上是由空调末端设备、风管、风口等送、风阀以及回风系统组成。
空调系统根据特性不同分为空调水系统和空调风系统两大类型。
其中,空调水系统是空调风系统的基础,空调水系统包括锅炉房、换热站以及制冷机房等系列设备。
通风系统一般是由指风机、消声器、封口、风管、风阀等部件构成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采暖通风系统的施工,工程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施工规范来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仪表、管道、阀门等材料必须要按照原先设计的规格以及技术参数来采购机型,设备材料合格是质量合格的重要基础,在保证设备合格的前提下才能确保采暖通风工程的整体质量。
地板辐射加风盘冷暖两联供系统的应用分析摘要:在北方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因为自然环境气候的原因,冬天的时候,气温会下降,所以就必须使用燃煤采暖,这样就会产生严重的雾气,因此,就需要对传统的燃煤采暖方式进行革新,一方面,能够满足北方冬季的供暖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环保措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人民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但是,若利用地面辐射加风盘冷暖两联供系统来进行供暖,不仅节能,而且还减少了污染,所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广新型供暖模式,空气源热泵无论是安装、使用都十分便捷。
既达到了高效环保的目的,又不受水、土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字:地板辐射加风盘冷暖两联供系统;应用分析引言低温辐射采暖,指的是在室内的地面,一种加热在墙上、顶棚或其他表面上的加热方法。
由于其辐射表面积与房间使用面积大致相同,可使房间内各处的热量分布均匀,将室内的温度分布均匀。
在我国的北方,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方式由于其卫生条件高,舒适度好,温度均匀,易于利用自然能源和节能性冷热源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能在夏季使用,则可减少装置的初始投资,提高装置的利用率。
其中,楼面采暖-采暖-置换通风组合空调系统在节能、舒适性和排放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
因此,在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上,与其他供暖空调系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一、传统两联供系统概述初期的双联供是夏天采用风盘冷却,冬天采用地板辐射供暖的双联供,并不是真正的双联供。
再加上为了方便使用,一般的空气源热泵都是采用大功率的抽水方式。
由于水泵的选择较大,因此不必考虑某些水力平衡问题,不论供冷还是供冷,都可将水送至最不利的回路。
于是,就有了这一幕。
二、地板辐射加风盘冷暖两联供系统概述2.1地板辐射加风盘冷暖两联供系统定义地面调温冷暖两联供系统是对传统两联供系统的一种改进,它使得地暖不仅能够在冬天使用,还能够在夏天使用风扇盘管,并承担起以地暖制冷为主的任务。
风扇盘管辅助制冷的重任。
热湿地区采用的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secret1. 简介热湿地区是气候条件较为特殊的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会带来很多问题,如高温多潮导致室内湿度过高,易产生霉菌和细菌,影响健康;室内温度过高,耗能增加,不利于节能环保。
因此在热湿地区,采用一些较为特殊的建筑设计和装置是必要的。
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就是一种适合热湿地区使用的建筑设计和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悬挂在房顶上方的防水层的外层,采用反射材料反射太阳辐射产生被动冷却。
同时,在屋内设置置换通风系统,将屋内热量排出去,进一步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
2. 辐射冷顶板的原理辐射冷顶板是指在建筑物的屋面上覆盖一层类似反光镜的薄膜材料。
这种反射材料能够反射太阳光辐射,使得屋面光照下来的热量减少,从而大大降低室内的温度。
另外,辐射冷顶板降温的效果会进一步通过墙体和地面的传热传递来降低室内温度。
在热湿地区,由于夜间室外温度比较低,因此辐射冷顶板在夜间还能起到一个保温的效果。
3. 置换通风系统的原理置换通风是一种通风方式,主要是利用自然风力或机械风力实现空气流通。
热湿地区的置换通风系统是将房间内部热量和湿度排出室内,同时从室外空气带入来新鲜空气。
置换通风通常是通过室内和室外空气温度的差异来实现的。
设置密封好的房间,通常会有高位通风口和低位通风口,通过一个单向进出风口来实现通风机制。
高位通风口用于排除热空气,低位通风口则用于吸入冷空气。
4. 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的优点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可以同时解决热湿地区室内温度和湿度过高的问题。
其主要优点有:1.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辐射冷顶板采用反射材料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屋面光照下来的热量,而置换通风系统则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去,使得室内温度得到降低。
2.提高舒适度:热湿地区室内温度和湿度过高会导致人体不适,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3.节省能源:在热湿地区,空调的使用量很大,而辐射冷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量,节省能源。
地板辐射供冷暖—置换通风新型空调系统在北京地区的可行性分析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传统的空调系统存在着能耗高、噪音大、室内温度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因此,新型的地板辐射供冷暖—置换通风系统应运而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对地板辐射供冷暖—置换通风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技术原理地板辐射供冷暖—置换通风系统是一种通过地板辐射供暖、地板冷却供冷的系统。
该系统通常由地板辐射散热器、送风机、回风口、新风口等设备组成,可以根据季节需要调节室内温度。
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为:送风机将冷、热空气送至地面上的地板辐射散热器中,通过散热器的辐射传递到空气中,达到散热或供暖的效果,室内环境得以调节。
而系统中的新风和回风则实现了置换通风的功能,能够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二、可行性分析1.能效比较高相比传统的空调系统,地板辐射供冷暖—置换通风系统的能效比较高,因为它利用了地板辐射的传热特性,通过散热器直接传递热量,而不是通过空气流动来传递热量,因此不会出现传统空调中的空气循环问题,减少能耗消耗。
2.舒适度高地板辐射供冷暖—置换通风系统能够实现地面温度的均匀分布,并且空气流动不会产生明显的风扇效应,从而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室内空气的质量。
同时,地板辐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比较温和,也不会给人带来不适感。
3.适宜节能政策随着节能政策的逐步推进,地板辐射供冷暖—置换通风系统应用得到大力支持,因为它的能耗低,适合于能源节约的政策标准。
同时,由于该系统无需使用冷媒,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符合环保节能政策的要求。
三、结论地板辐射供冷暖—置换通风系统在北京地区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该系统具有能效高、舒适度好、适宜节能政策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需求和要求。
因此,地板辐射供冷暖—置换通风系统的应用前景多样化,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辐射供冷-置换通风复合系统分析摘要:采用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联合作用,既利用了辐射换热量大,又利用了置换通风能耗小的特点。
通过辐射板在房间中放置的不同位置对系统进行定性的分析,最终提出了顶板辐射供冷与置换通风复合系统是最优的搭配,为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并为工程中系统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辐射供冷,置换通风0. 引言目前,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国民经济能耗的27.6%,夏季空调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85%[1]。
辐射板供冷方式不仅节约能源,且能让人体感觉舒适。
同时结合置换通风的方式既解决了新风问题和辐射冷板结露问题,又降低了室内空气的竖直温度梯度,改善了热舒适性,工作区的气流速度也较常规全空气系统低。
空气处理能耗因送风量减少而大大降低,且夏季冷板供冷温度也较高,可使系统的总能耗降低。
1.辐射供冷、置换通风独立系统分析1.1 辐射供冷方式利与弊一般而言,辐射供冷中,辐射换热量要占总换热量的50%以上。
其具有以下优点:1) 舒适性强:一般认为,舒适条件下人体产生的热量,大致以这个比例散发:对流散热30%、辐射45%、蒸发25%。
辐射供冷在夏季降低维护结构表面温度,加强人体辐射散热份额,提高了舒适性。
2) 节能,转移峰值耗电,提高电网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由于辐射供冷使用的水温高于常规空调系统,为采用地下水等天然冷热源提供了条件。
同时热泵/制冷机蒸发温度的提高增大了其制冷系数,提高了效率,有利于家用热泵/制冷机等设备的开发利用;辐射供冷的峰值耗电量是全空气系统的27%左右[7],调峰作用明显。
辐射供冷的冷媒温度较集中空调系统的高,可采用低温的地面水、地下水、太阳能、地热(冷)等自然冷热源,提高了节能性,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3) 辐射换热具有“自调节”功能:由于地板和房间的壁面、顶棚有辐射换热,起到冷壁的效果,而维护结构的热容量大,所以短暂的门窗开启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不大;而且辐射换热具有“自调节”功能,当维护结构和室内热源温度升高时,根据辐射换热的四次方定律可知,能自动加大辐射换热量(供冷量)。
采暖通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1、问题1.1 采暖效果不佳采暖通风工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采暖效果上,有些房间或小区的住户反映采暖效果不佳,室内温度不能达到要求。
这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安装不规范或供暖管道破损等原因导致的。
1.2 通风不足通风不足也是采暖通风工程中的一个问题。
采暖季节,由于门窗关闭严密、空气流通性差,室内空气容易变得污浊,人体的呼吸、散热等导致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害气体等污染物不易排出,影响人体的健康。
1.3 能耗高传统的采暖方式,在红外线辐射采暖、电暖气、燃气采暖、地暖等方面都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
这不仅使居民用能成本增加,而且对环境也产生较大的压力。
2、改进措施2.1 优化设计为了提高采暖效果,应当优化设备配置、采用先进的供热技术、采用低热损失的供热管道等手段,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影响。
2.2 加强施工监督采暖通风工程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工程施工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采用标准化的施工工具和材料,配备相关的安全设施、劳动保护措施等,加强施工监督,杜绝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2.3 实行智能化管理在采暖通风工程中应用新技术,实现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预测和维护,实现建筑节能和智能化管理,减少形成一次性大规模维护。
2.4 强化培训为了保证采暖通风工程施工质量,应该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施工技能和操作水平,增强安全和质量意识,确保施工质量验收符合标准。
2.5 推广新能源技术为了适应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应该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在供暖采暖技术中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等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增强环保意识。
冷却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中顶板进水温度的影响实验研究: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冷却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中顶板进水温度的影响。
顶板进水温度降低将使室内空气温度、壁面温度都降低.顶板进水温度降低增大了冷却顶板的制冷量,但削弱了置换通风的制冷量。
本文的研究使得对冷却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的运行有了部分定量的了解.:送风温差温度梯度出风温度XX1引言置换通风以较低的速度把新鲜清洁的冷空气从房间下部送入,气流以类似层流的活塞流的状态缓慢向上移动,到达一定高度后,由于受热源和顶板的影响,发生紊流现象,产生紊流区,然后从上部开口排出。
置换通风的气流有热力分层现象,在下部为单向流动区,空气有明显的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在上部为混合区,温度场和浓度场比较均匀,接近排风的温度和浓度。
新鲜清洁的冷空气先经过人的呼吸区,然后排出,通风有效性好.但由于房间下部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容易使人产生脚凉头暖的不适感,所以送风温差不能太大;另外,由于送风速度太大容易使人产生吹风感,所以送风速度也不宜太大。
送风温差和速度的这两个限制使得置换通风提供的制冷量就较小,一般难以完全满足房间制冷量的需求。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被认为是和冷却顶板结合,冷却顶板可以负担显热冷负荷,使置换通风送风量减小,另外由于冷却顶板的辐射作用,可以削减置换通风带来的较大垂直温度梯度,提高舒适度。
目前国内对这种结合的空调系统虽有讨论,但主要在于对国外技术的介绍或评述,实验研究很少。
本文所涉及的实验对冷却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测试,限于篇幅,在此处只介绍冷却顶板加置换通风系统中顶板进水温度的影响实验部分.2 实验条件2.1 实验房间XX实验房间平时的用途是一个综合布线实训室,尺寸(长×宽×高)为7.07m×5.73m×2.63m,其中高度为地板上表面至顶板下表面的距离。
冷却顶板是通过传热片把水管和金属顶板联结成的冷吊顶单元板形式(见图1),每个单元板的尺寸(长×宽)为1.175m ×0。
采暖通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采暖通风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采暖通风工程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如供暖不足、通风不畅、能源浪费等。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中探讨采暖通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对采暖通风工程的施工和运营提供有益的参考。
1. 问题一:供暖不足在很多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供暖不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方面可能是设计上的问题,供暖系统的容量不足以满足建筑内部的采暖需求;另一方面可能是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如管道漏水、设备故障等。
供暖不足不仅会导致居民的生活不便,还会增加能源消耗,造成浪费。
改进措施:应该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的实际采暖需求,合理配置供暖设备的容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供暖设备的安装质量,避免漏水和故障的发生。
建设单位和运营方要加强管理,定期对供暖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供暖设备的正常运行。
2. 问题二:通风不畅通风不畅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有些建筑的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室内空气无法很好地流通,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甚至引发室内空气污染。
通风不畅还会影响室内温度的均衡,增加供暖和制冷的能源消耗。
3. 问题三:能源浪费在很多建筑工程中,能源浪费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可能是建筑本身能源利用率不高,造成能源浪费;另一方面可能是供暖通风系统运行不规范,造成能源浪费。
能源浪费不仅会增加建筑的运行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改进措施:应该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的能源利用情况,采取合理的节能设计措施,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供暖通风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监测,确保系统的运行符合设计要求,避免能源浪费的发生。
建设单位和运营方要加强管理,定期对供暖通风系统进行运行监测和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采暖通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设计、施工和运营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