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 Service 英国公务员
- 格式:ppt
- 大小:678.50 KB
- 文档页数:15
在英国,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作者:来源:《公务员文萃》2018年第02期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截止后,看到如此庞大的考试军团,英媒纷纷震惊了,都在好奇为什么中国人为了拿到“铁饭碗”(竟直译成Iron Bowl Job)那么痴狂。
在英国,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听小编给你讲讲英国公务员的选拔、奖惩和福利待遇。
英国公务员有考试吗?英国公务员申请流程和申请一般的工作大致相同,都是筛简历——网上测试——面试——评测中心(AC)。
第一轮为网上填写申请表,附上简历和推荐信;之后你将会被要求做一系列网上测试,跟中国公务员的统一考试形式不同,英国公务员初级筛选测试(Civil Service Initial Sift Test)主要考察的是基本能力,包括数字测试、文字测试以及情景测试等。
根据你要申请的职位等级的不同,测试的难度和评判标准也有所不同。
先带大家了解一下英国公务员的不同级别。
初级员工被称为AO/AA(行政管理人员/助理Administrative Officers/Assistants),初级管理人员为EO(执行官Executive Officer),中级管理人员为SEO/HEO(资深/高级执行官Senior/Higher Executive Officers)。
高级管理人员被称为Grade 7/6s,更高级的公务员评级为SCS1(部门助理秘书)至SCS3(部门副大臣),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英国内阁直接任命。
英国公务员考试前三种级别的公开招聘比较多,AO/AA要做25分钟的筛选测试,EO和HEO/SEO则要做30分钟的测试。
就考试内容来说,你将会面临9种工作中常见的情景,每个情景会出3~5个问题,你需要从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应对方法。
这个考试6个月内你只需要做一次,如果申请多个工作,第二次申请就可以不用考了。
做完测试你就可以在家等电话了,如果简历关和网测关都过了,你申请的部门就会给你发邮件安排面试,面试一般30~60分钟,有时候申请人还会被要求做个人展示(Presentation)。
各国公务员的区别国外美国: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的范围仅指在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机构中执行公务的人员;国会雇员和法院法官,不适用公务员法;军人(文职人员除外)及在政党等非政府机构内工作的人员,也不是公务员。
法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公职人员统称为公务员,大致包括中央政府公务员、地方公共政府公务员和公立公益机构(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务员,但不包括议会工作人员和法院工作人员。
日本的公务员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 英国:英国的公务员一般是指政府中常务次官以下的所有文职人员。
他(她)们经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不与内阁共进退;经选举或政治任命的工作人员和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
英国的公务员原本称为Crown servant,即国王╱女王的仆人,至近代改为Civil servant,通常译为‚文官‛,指中央政府系统非选举产生及非政治任命的事务官,不包括经选举或者政治任命产生的内阁成员及各部政务次官、政治秘书等政务官。
许多英联邦国家属于此类型。
其特点是:政治中立:公务员不会因政权(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换,公务员主要的工作是执行政策,而非制订政策;政策失败,公务员亦不用下台,以确保社会稳定。
择优而任:公务员由一相对中立的考试制度招聘,以确保公务员的才能。
19世纪初,英国在印度设立了赫尔利伯略行政管理学校(Hailybury)专门培训和训练印度行政官员。
1853年,东印度公司的特许状期满,向英国国会申请新的特许状,英国国会委派了以议员巴伦〃麦考莱(Baron Macaulay)为首的3人小组进行调查,麦考莱提出赫尔利伯略行政管理学校公开经侦选材经验的报告,即《麦考莱报告》。
不久,财政部常务次官查理斯〃屈维廉(Charles Trevelyan)与斯坦福〃诺斯科特(Stanfford Northcote)在1854年提出了著名的《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
该报告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讲政府公职人员统称为‚文官‛(Civil Service,复数集合名词;Civil Servant,单数名词)。
行政管理专业专用词汇英汉对照行政管理专业专用词汇英汉对照1. administration 行政管理2.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行政程序3. administrative law 行政法4. administrative agency 行政机关5.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 行政裁量权6. administrative tribunal 行政法庭7. administrative appeal 行政申诉8.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行政执法9. administrative inspection 行政检查10.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行政监督11. administrative sanction 行政处罚12.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行政处分13. administrative contract 行政合同14. administrative order 行政命令15. administrative document 行政文件16. administrative rule 行政规则17.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行政法规18. administrative decision 行政决定19. administrative act 行政行为20. administrative power 行政权力21.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行政责任22.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行政问责制23.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行政24. public management 公共管理25. public policy 公共政策26. public finance 公共财政27. public service 公共服务28. public interest 公共利益29. public participation 公众参与30. public opinion 公众舆论31. 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32. public image 公共形象33. public trust 公共信任34. civil administration 民政35. civil service 公务员36. civil society 民间社会37.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 民间社会组织38. civil rights 公民权利39. civil liberties 公民自由40. civil law 民法41. civil liability 民事责任42. civil procedure 民事诉讼程序43. civil judgment 民事判决44. civil execution 民事执行45. civil mediation 民事调解46. civil arbitration 民事仲裁47. civil compensation 民事赔偿48. civil contract 民事合同49. civil code 民法典50. social administration 社会管理51. social policy 社会政策52. social welfare 社会福利53. social security 社会保障54. social insurance 社会保险55. social assistance 社会救助56. social work 社会工作57.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 社会福利组织58. 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会责任59. economic administration 经济管理60. economic policy 经济政策61. economic reform 经济改革62. economic development 经济发展63. economic growth 经济增长64. economic efficiency 经济效率65. economic globalization 经济全球化66. economic integration 经济一体化67. economic competition 经济竞争68. economic cooperation 经济合作69. economic integration 经济一体化70. economic regulation 经济调节71. economic supervision 经济监管72. economic security 经济安全73. economic law 经济法74. economic analysis 经济分析75.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on 环境管理76. environmental policy 环境政策77.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78.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环境教育79.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环境影响评价80. environmental auditing 环境审计81.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环保赔偿82.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资源管理83. resources policy 资源政策84. resources development 资源开发85. natural resources 自然资源86. land resources 土地资源87. mineral resources 矿产资源88. water resources 水资源89. forest resources 林业资源90. energy resources 能源资源91. technological administration 科技管理92. technological policy 科技政策93.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科技创新94.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科技升级95. technological transfer 科技转移96. 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97. patent 专利98. trademark 商标99. copyright 版权100.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信息管理10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102. information security 信息安全103.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信息管理104. information system 信息系统105. information resource 信息资源106. information network 信息网络107. information society 信息社会108. information industry 信息产业109. tourism administration 旅游管理110. tourism policy 旅游政策111. tourism development 旅游开发112. tourism marketing 旅游营销113. tourism service 旅游服务114. tourism product 旅游产品115. tourism resource 旅游资源116. tourism infrastructure 旅游基础设施117. legal administration 法律管理118. legal education 法律教育119. legal service 法律服务120. legal aid 法律援助121. legal advice 法律咨询122. legal assistance 法律协助123. legal liability 法律责任124. legal procedure 法律程序125. legal system 法律体系126. legal philosophy 法学哲学127. legal history 法律史128. legal theory 法律理论129. international administration 国际管理130.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131.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国际关系132.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国际组织133.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国际合作134.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国际谈判135.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国际交流136.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国际发展137.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138.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国际投资139. diplomatic administration 外交管理140. diplomatic immunity 外交豁免141. diplomatic protocol 外交礼仪142. consular service 领事服务143. embassy 大使馆144. consulate 领事馆145. visa 签证146. passport 护照147.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军事管理148. military strategy 军事战略149. military tactics 军事战术150. military organization 军队组织151. military logistics 军事后勤152. military intelligence 军事情报153. military diplomacy 军事外交154. military law 军事法律155. military training 军事训练156. disaster administration 灾害管理157. disaster prevention 灾害防治158. disaster relief 灾害救援159. emergency response 应急响应160. emergency management 应急管理161. emergency preparedness 应急准备162. public safety 公共安全163. national security 国家安全164. social stability 社会稳定165. public health 公共卫生166.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 医疗管理167. healthcare policy 医疗政策168. healthcare reform 医疗改革169. healthcare service 医疗服务170. healthcare insurance 医疗保险171. healthcare resource 医疗资源172. healthcare system 医疗体系173. nursing care 护理照料174. disease prevention 疾病预防175. health inspection 卫生检查176. health education 卫生教育177. health promotion 卫生促进178. health management 卫生管理179. health statistics 卫生统计180. health research 卫生研究181. food safety 食品安全182. drug administration 药品管理18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药学184. public transport 公共交通185. urban transport 城市交通186. transportation policy 交通政策187.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交通规划188.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交通基础设施189. transportation service 交通服务190. transportation safety 交通安全191.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交通效率192. transportation network 交通网193.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交通技术194.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交通经济195. transportation law 交通法律196.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教育管理197. education policy 教育政策198. education reform 教育改革199. education system 教育体系200. education curriculum 教育课程201. education quality 教育质量202. education investment 教育投资203.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教育管理机构204. higher education 高等教育205. vocational education 职业教育206. adult education 成人教育207. special education 特殊教育208. private education 私立教育209. foreign education 国外教育210. cultural administration 文化管理211. cultural policy 文化政策212. cultural heritage 文化遗产213. cultural relics 文物214. cultural industry 文化产业215. cultural exchange 文化交流216. cultural diversity 文化多样性217. cultural identity 文化认同218. cultural construction 文化建设219. cultural innovation 文化创新220. sports administration 体育管理221. sports policy 体育政策222. sports events 体育赛事223. sports facility 体育设施224. sports coaching 体育教练225. sports medicine 体育医学226. sports science 体育科学227. media management 媒体管理228. media policy 媒体政策229. media regulation 媒体监管230. media ethics 媒体伦理231. media literacy 媒体素养232. media technology 媒体技术233. media convergence 媒体融合234. media industry 媒体产业235. media globalization 媒体全球化236. public opinion survey 舆情调查237. propaganda administration 宣传管理238. propaganda policy 宣传政策239. propaganda campaign 宣传活动240. cultural propaganda 文化宣传241. news propaganda 新闻宣传242. education propaganda 教育宣传24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paganda 科技宣传244. tourism propaganda 旅游宣传245. environmental propaganda 环境宣传246. health propaganda 卫生宣传247.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公益广告248. public relations management 公共关系管理249.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公共关系战略250. crisis management 危机管理251. stakeholder management 利益相关者管理252. investor relations 投资者关系253. community relations 社区关系254. employee relations 员工关系255. media relations 媒体关系256. government relations 政府关系257.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业社会责任258. management science 管理科学259. management theory 管理理论260. management method 管理方法261. management technique 管理技术262. management practice 管理实践263. management innovation 管理创新264. management education 管理教育265. strategic management 战略管理266. operation management 运营管理267. marketing management 市场营销管理268. financial management 财务管理269.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人力资源管理270.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信息管理271. technology management 技术管理272. 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273. quality management 质量管理274. risk management 风险管理275. innovation management 创新管理276.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277. performance management 绩效管理278. decision-making 决策279. planning 计划280. organizing 组织281. staffing 人力资源管理282. directing 领导283. controlling 控制284. delegation 授权285. motivation 激励286. leadership 领导力287. communication 沟通288. teamwork 团队合作289. conflict management 冲突管理290. time management 时间管理291. stress management 压力管理292. coaching 教练293. mentoring 导师294. supervision 监督295. evaluation 评估296. feedback 反馈297. decision support 决策支持298. software engineering 软件工程299. network engineering 网络工程300. system analysis 系统分析总结:以上行政管理专业专用词汇英汉对照,涵盖了行政管理学科及相关领域中的重要术语,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子项也比较多,如果有需要真正用到某个领域的术语,需要进一步熟悉该领域专业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运用。
中外公务员制度的比较分析一、公务员及公务员制度概述公务员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公务员制度是指现代国家对公务员实行科学挂历而建立的一套法规和制度体系,是国家为实现其政治和行政目的而建立的制度。
(一)中外公务员的涵义及范围1.公务员的涵义“公务员”一词,是从外文“civilservant” 或者“civilservice” 翻译过来的。
英文原意是“文职服务员”、“文职仆人”,有人直译为“女王的仆人”,有人意译为“文官”,有人译为“公务员”,也有人译为“文职公务员”。
美国称为“政府雇员”;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文官”,战后改称为“公务员”;法国直称为“公务员”;联邦德国称为“联邦公务员”或者“联邦官员”。
在我国,1993年10月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概念正式形成。
2005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有国家财政担负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我国公务员具体包括以下机关的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的工作人员、各级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部分社会团体机关的工作人员,但上述部分社会团体中的工勤人员不属于公务员。
2.公务员的范围在中国,公务员的范围分为以下4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和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和其他类公务员;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和考任制的公务员;职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
在外国,公务员的范围大致分为以下3类。
大范围,这种划分把国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各级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国立学校及医院、事业等部门的所有正式工作人员统称为公务员。
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公务员范围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中范围:这种划分只把国家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统称为公务员,公务员中不包括立法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文职人员及军事人员。
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名词解释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常常被视为政府机构的支柱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他们承担着监督、执行和制定政策的重要角色。
然而,对于这个群体的名词解释并不是那么直观明了,因此,本文将从多个层面解释一些与西方国家公务员相关的概念和角色。
1. 公务员体系 (Civil Service)公务员体系是指一种由政府机构聘用、管理和监督的员工队伍。
这个体系包括行政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公共机构的员工。
公务员体系有着严格的选拔程序,倡导公正、透明、高效的工作方式,以服务公众和推动国家发展和治理为主要目标。
2. 公职人员 (Civil Servant)公职人员指的是受聘于政府机构的员工,他们在公务员体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这些人员通常通过竞争性考试或其他选拔程序被选拔和录用,并且在公务员体系中拥有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
他们在政府的各个领域担任各种职位,包括行政、文化、经济和社会等领域。
3. 公务员独立性 (Civil Service Independence)公务员独立性是指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时应保持中立和独立,不受外界利益和干预的影响。
这种独立性为公务员提供了自主制定政策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并保证他们在政府决策和行政事务中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4. 客观专业主义 (Meritocracy)客观专业主义是公务员体系中的一项核心价值观。
它强调基于专业能力和素质的选拔和晋升。
公务员的录用和提升应该基于能力和才干,而不是个人关系或其他非正当因素。
这种理念旨在确保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提高政府的执行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5. 政策制定者 (Policy-Maker)公务员在西方国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政策制定者的角色。
他们参与制定和实施政府的各项政策和法规。
政策制定者应当根据公众利益、专业知识和科学依据来提出政策建议,并评估政策的效果和可行性。
这对于确保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6. 服务提供者 (Service Provider)作为服务提供者,公务员负责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公共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税收和法律执行等领域。
(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含义文官,也称公务员,译自英文Civil Servant(单称)或Civil Service(群体总称),在美国还被成为“政府雇员”,即英文Government Employee,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在不同国家里,文官的概念各有其特定的范围。
通观各国文官制度,其范围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第一是小范围的,仅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举产生的和非政府任命的事务官或常任文官,英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如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其中尤以英国最为典型。
按照英国有关法律规定,文官就是指在中央政府中除“政务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即上自常务次官,下指清洁工。
由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议员、首相、部长、国务大臣、政务次官、政治秘书和专门委员会等政务官以及法官、军人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第二是中范围的,指中央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公职人员,包括政务官和事务官。
美国、加拿大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美国文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划分。
广义的划分是指与军人相区别的所有政府雇员。
包括总统、州长、部长、副部长、助理部长、独立机构的长官等政务官和行政部门的所有文职人员,而立法部门的议员及国会雇佣的职员和司法部门的法官及法院其它工作人员、军队的军官及文职人员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狭义的划分仅指除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高级官员以外的政府行政部门的文职人员,即职业文官。
但其范围比英国的常任文官所包括的人员更广泛,还包括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和政府经营的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第三是大范围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国会除议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官、检察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
法国和日本等国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在法国,文官指国家机关的全体人员。
在日本,把公务员(日本称“公务员”)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家公务员”,指在中央政府机关、国会、法院、国立学校和医院以及国有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一种是“地方公务员”,指在地方政府机关、立法机关、法院、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
公务员制度考试资料.什么是公共⾏政?公共⾏政(本质上是⼀种管理活动)基于管理功能的⾏政观:所有公共部门和私⼈部门的⾏政事务的管理和处理活动。
——怀特《⾏政学导论》基于“政治-⾏政⼆分法”的⾏政观: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政是国家意志的执⾏。
国家⾏政组织以公共利益为⽬标,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通过制定和实施政府政策,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进⾏管理的活动。
主体——⾏政组织(政府)客体——全社会范围的公共事务依据——宪法和法律⽅式——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中国公共⾏政的最⼤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党在政府之内,⽽不在政府之外。
第⼀章绪论⼀、公务员1、概念英国–⽂官(Civil Service )(直译为“⽂职服务员”,意译为“⽂官”)1977年英国政府对公务员的解释:公务员的显著特点是代表国家处理公事,凡在法律上⽆国家⼯作⼈员⾝份的便不是公务员。
(仅指由英王任命的、从国库中获得报酬的中央政府常任⼯作⼈员即事务官,⽽不包括⼤⾂、法官、军⼈和地⽅政府的⼈员。
)美国–政府雇员(governmental Employee )指美国联邦⾏政机构中的所有⼈员,包括政务官和事务官。
内涵——⼀般是指代表国家或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作⼈员。
我国公务员内涵:《公务员法》第⼆条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公职、纳⼊国家⾏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资福利的⼯作⼈员。
依法履⾏公职、纳⼊国家⾏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资福利这三个条件是⼀整体,缺⼀不可.理解:依法履⾏公职——公共职能、依法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主要是指党委系统担负的党的领导机关⼯作职能和政府系统⾏使的⾏政管理职能。
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依据法律、法规等的授权情况和党委、政府以及机构编制部门制定的“三定”规定(⽅案)或规定的主要职责确定。
纳⼊国家⾏政编制——编制⼀般是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编制数额由各级⼈事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
(⾏政编制、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政编制:指我国党政机关使⽤的⼈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各党派和部分社会团体机关使⽤的⼈员编制,其经费由⾏政经费开⽀。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含义文官,也称公务员,译自英文Civil Servant(单称)或Civil Service(群体总称),在美国还被成为“政府雇员”,即英文Government Employee,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在不同国家里,文官的概念各有其特定的范围。
通观各国文官制度,其范围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第一是小范围的,仅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举产生的和非政府任命的事务官或常任文官,英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如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其中尤以英国最为典型。
按照英国有关法律规定,文官就是指在中央政府中除“政务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即上自常务次官,下指清洁工。
由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议员、首相、部长、国务大臣、政务次官、政治秘书和专门委员会等政务官以及法官、军人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第二是中范围的,指中央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公职人员,包括政务官和事务官。
美国、加拿大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美国文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划分。
广义的划分是指与军人相区别的所有政府雇员。
包括总统、州长、部长、副部长、助理部长、独立机构的长官等政务官和行政部门的所有文职人员,而立法部门的议员及国会雇佣的职员和司法部门的法官及法院其它工作人员、军队的军官及文职人员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狭义的划分仅指除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高级官员以外的政府行政部门的文职人员,即职业文官。
但其范围比英国的常任文官所包括的人员更广泛,还包括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和政府经营的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第三是大范围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国会除议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官、检察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
法国和日本等国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在法国,文官指国家机关的全体人员。
在日本,把公务员(日本称“公务员”)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家公务员”,指在中央政府机关、国会、法院、国立学校和医院以及国有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一种是“地方公务员”,指在地方政府机关、立法机关、法院、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含义文官,也称公务员,译自英文Civil Servant(单称)或Civil Service(群体总称),在美国还被成为“政府雇员”,即英文Government Employee,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在不同国家里,文官的概念各有其特定的范围。
通观各国文官制度,其范围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第一是小范围的,仅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举产生的和非政府任命的事务官或常任文官,英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如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其中尤以英国最为典型。
按照英国有关法律规定,文官就是指在中央政府中除“政务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即上自常务次官,下指清洁工。
由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议员、首相、部长、国务大臣、政务次官、政治秘书和专门委员会等政务官以及法官、军人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第二是中范围的,指中央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公职人员,包括政务官和事务官。
美国、加拿大等国属于这种类型。
美国文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划分。
广义的划分是指与军人相区别的所有政府雇员。
包括总统、州长、部长、副部长、助理部长、独立机构的长官等政务官和行政部门的所有文职人员,而立法部门的议员及国会雇佣的职员和司法部门的法官及法院其它工作人员、军队的军官及文职人员等不包括在文官范围之内。
狭义的划分仅指除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高级官员以外的政府行政部门的文职人员,即职业文官。
但其范围比英国的常任文官所包括的人员更广泛,还包括公共事业单位的人员和政府经营的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第三是大范围的,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国会除议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官、检察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
法国和日本等国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在法国,文官指国家机关的全体人员。
在日本,把公务员(日本称“公务员”)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家公务员”,指在中央政府机关、国会、法院、国立学校和医院以及国有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一种是“地方公务员”,指在地方政府机关、立法机关、法院、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事业等单位供职的所有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