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圈传感器安装技术条件
- 格式:doc
- 大小:318.50 KB
- 文档页数:5
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安装方法、要求及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传感器的注意事项
1)传感器不宜安装在以下场所:阳光直射处、温度高、可能会结霜处、有腐蚀性气体处。
2)连接导线不要和电力线、动力线使用同一配线管或者配线槽,或者使用屏蔽线。
3)连接导线不能过细,长度不能过长。
4)接通电源后要等待一定时间才能进行检测。
2.传感器安装工艺要求
传感器安装方法正确,安装结束后要进行传感器的位置或灵敏度调节,使传感器能准确地检测到相应信号。
3.电路的安装工艺要求
1)连接导线选用正确。
2)电路各连接点连接可靠、牢固,外露铜丝最长不能超过2mm。
3)进接线排的导线都要编号,并套好号码管。
4)同一接线端子的连接导线最多不能超过2根。
4.安装工作的安全要求
在装配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到“安全第一”,请认真阅读以下要求。
1)要正确使用一字或十字起子、尖嘴钳、剥线钳,防止在操作中发生起子或钳子伤手的事故;
2)安装结束确认接线正确无误后才能送电进行检测;
3)拆装要在停电状态下进行;
4)使用仪表带电测量时,一定要按照仪表使用的安全规程进行;
5)安装时,不用工具敲击安装器件,以防造成器材的损坏。
汽车设计-ABS齿圈设计规范ABS齿圈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版本R01⽇期摘要本⽂为汽车制动器轮毂单元ABS传感器的齿圈设计规范. 适⽤范围本规范适⽤于车⽤液压盘式制动器.⽬录见下页版本更新记录状态:N-新版R-修订D-删除⽬录1.⽬的、范围 (2)2.ABS系统的结构及⼯作原理 (2)3.ABS的布局和种类 (3)4.ABS齿圈的种类 (4)1)独⽴齿圈结构 (4)2)集成式齿齿圈轮毂单元: (5)5.ABS齿圈的材料及尺⼨ (6)1)齿圈的材料 (6)2)齿圈的齿数 (7)6.齿圈的布置与传感器的安装 (8)1)齿圈和传感器的布置 (9)2)齿圈的安装 (9)3)传感器的安装 (10)4)传感器与齿圈的间隙 (11)5)齿圈的间隙计算 (12)7.试验验证 (13)8.注意事项 (14)ABS齿圈的设计1.⽬的、范围本规范描述了汽车制动器ABS齿圈⼯作原理及开发规范,⽤于指导ABS 齿圈的开发设计以及与传感器的匹配设计。
本规范适⽤于液压制动器的设计流程。
2.ABS系统的结构及⼯作原理ABS系统主要由电⼦控制单元、传感器和液压调节器(电磁阀)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ABS齿圈是装在驱动轴或轮毂等旋转体上,随着车轮的旋转⽽转动,与齿圈相连接的固定部位安装电磁头(传感器),当车轮旋转时,传感器切割磁⼒线,产⽣与轮速相同的脉冲信号,并将此电流传输到电控单元ECU,ECU根据交流变化的频率算出车轮的速度、滑移率,再根据预先设置好的控制系统计算,来控制通往每个车轮的制动液压,使车轮制动到不抱死的极限状态。
所以ABS齿圈在整个ABS系统中是传送切割磁⼒线产⽣的感应电流⼤⼩给ECU,控制各个轮速的作⽤。
3.ABS的布局和种类1)双通道/X型布局,四传感器。
左前、右后轮为⼀个通道,右前左后轮为⼀个通道。
2)三通道四传感器。
后两轮为⼀个通道,左前为⼀个通道,右后为⼀个通道,右前为⼀个通道。
3)四通道四传感器,每个轮⼦各为⼀个通道。
传感器的安装标准一、传感器安设标准1、回采工作面传感器安装位置:上隅角安装T0传感器;往外10米范围内安设T1传感器;在回风口10—15米处安设T2瓦斯、温度、CO传感器;当回采顺槽巷道大于1000米时,安装T中传感器。
2、开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安设位置:在风筒出口对帮距工作面迎头3-5米处,安设T1传感器,距回风口10—15米处安设T2传感器,当掘进到1000米时,安装T中传感器。
3、双巷掘进期间工作面、回风流安设甲烷传感器标准同开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安设标准相同,另外需在两工作面混合回风流中安设一台甲烷传感器。
4、开掘工作面开口5米时,可只在工作面安设T1传感器,但巷道推进到30米起必须安设T2传感器;采煤工作面推进到停采线附近,而采到T1、T2传感器相距不足50米时,可只安设T1传感器,但采掘工作面的断电功能必须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即从开始到结尾全过程具备断电功能。
5、采区回风巷安设甲烷、CO、风速传感器。
6、井下各机电硐室需安设温度传感器,报警值≥34℃。
7、甲烷、温度、CO传感器应垂直吊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米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其悬挂应采用硬连接方式固定,风速检测口应垂直于风流方向。
8、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应设置烟雾、一氧化碳传感器。
9、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1)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2)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传感器。
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上应安设风筒传感器,风筒传感器须设置在距掘进面不超过20米处。
(4)必须通过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设置馈电传感器或在被控开关内取馈电状态接点信号的方式可靠监测被控开关的馈电状态。
二、职责划分1、开掘队组负责本队施工巷道范围内(从巷道开口位置到工作面之间)的设备看管、工作面50米范围内线缆的规范吊挂及其管理;信息中心负责工作面线缆延长、回风流传感器的规范吊挂和巷道内所有传感器的标校及故障处理。
ABS安装
一:汽车防抱死系统ABS的安装:
1.为保证最佳的制动性能,我们推荐对半挂车的每个车轮都要进行控制,因为任何一个车轮的抱死都会影响车轮的转向性能和防侧滑能力。
2.所有的美式车轴都预留了ABS齿圈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二:ABS齿圈和传感器的安装:
1.齿圈内孔与轮毂ABS齿圈台为过盈配合,将齿圈加热或者用专用压配工装将齿圈压入到轮毂齿圈台。
2.安装轮毂前,把金属衬套和传感器完全按入支架内,装配轮毂后,通过齿圈将传感器推到正确位置。
3.用锁紧扣固定传感器导线,将导线穿过刹车支架上的预留孔,套上橡胶衬套后固定在该孔位,并从防尘罩的圆孔处露出。
4.。
机械设备(齿轮装配)安装通用部分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设备安装的总体要求、技术内容、安装质量检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本矿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 技术内容3.1 所安装的设备必须达到《煤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
3.2 修理的设备必须有出厂检修质量合格证。
3.3 设备安装完毕后,除了专项设备外,其它机械设备必须达到《机械设备通用部分安装质量检验标准》。
3.4 对于某些设备的部件,如不适应现场生产要求必须改造时,需经矿机电副总工程师和有关部门批准,且改造后不能影响设备运行。
3.5 机械设备安装前必须有设计图纸,安装时严格按图纸施工。
3.6 所有参加设备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取得岗位工种上岗证。
4 设备安装质量标准4.1 齿轮传动的接触要求,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4.1.1 将颜色涂在小齿轮(或蜗杆)上,在轻微制动下,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转动3-4转。
4.1.2 圆柱齿轮和蜗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侧面的中部,圆锥齿轮的接触斑点应趋于齿铡面的中部并接近小端。
4.1.3 齿长方向百分值= ×100%齿高方向百分值= ×100%式中a ——接触痕迹极点间的距离; c ——超过模数值的断开距离; B ——齿全长;h p ——接触痕迹平均高度(对圆柱齿轮和蜗轮)或齿长接触痕迹中部的高度(对圆锥齿轮);h g ——齿的工作高度(对圆锥齿轮)4.2 齿轮传动的齿侧间隙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因符合表1至表5规定。
表1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侧间隙表2 渐开线圆锥齿轮的侧间隙表3 齿条传动的侧间隙表4 蜗杆传动的侧间隙表5 环面蜗杆传动的侧间隙4.3 渐开线圆柱和圆锥齿轮齿顶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渐开线齿轮的齿顶间隙注:M n——法向模数4.4 圆弧齿轮的啮合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表7规定。
轮速传感器类型及信号处理刘金龙;黄贤丞【摘要】轮速传感器是很多汽车安全系统必要的基本传感器之一.本文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电磁式轮速传感器的基本类型,包括其工作原理(电感式、霍尔式和磁阻式等)和信号预处理的一般方式.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具有的特点和相互差别进行说明,重点分析其信号特征.以实例对常见的主动式传感器的应用进行说明,包括安装环境和故障举例.对轮速传感器的发展进行展望.通过以上内容,基本描述了轮速传感器的使用现状,使大家对轮速传感器有更清晰的了解.【期刊名称】《传感器世界》【年(卷),期】2018(024)010【总页数】6页(P20-25)【关键词】轮速传感器;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作者】刘金龙;黄贤丞【作者单位】陆博汽车电子(曲阜)有限公司,山东曲阜 273100;陆博汽车电子(曲阜)有限公司,山东曲阜 27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52一、前言随着汽车市场的保有量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人们对于汽车驾驶安全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主动安全技术。
无论是如今应用广泛的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ABS)、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还是逐渐兴起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ADAS),汽车防撞预警系统(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FCWS),都需要准确地获取当前轮速,或者通过汽车ECU对轮速信号进行逻辑计算估算出汽车速度[1]。
本文主要是对市场主流的轮速传感器工作原理和信号特征进行分析说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对轮速传感器应用进行实例介绍,同时对轮速传感器的发展做出展望。
二、轮速信号的采集轮速信号的采集过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对旋转件的测速过程。
转速测量常用的光电式、电涡流式和电磁式等也曾应用于汽车轮速信号的测量[2]。
传感器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及标准一、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必须根据批准的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安装监控设施。
机电部门负责提供电源及断电条件,监控系统维修部门负责安装调试。
监控系统移交生产队组使用前,必须由机电、安全、通风及监控系统管理部门共同进行验收。
二、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拆除或改变与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及控制线,检修与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需要安全监控设备停止运行时,须报告矿调度室,并制定安全措施。
井下分站必须安设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校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峒室内。
设备应加垫支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毫米。
三、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毫米,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毫米。
四、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传感器,每7天必须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一次。
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调校完毕必须真写调校记录。
五、矿必须责成专人每班检查监控系统及其电缆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进行处理。
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必须记录甲烷传感器显示数据,并用光学瓦斯检定器检查数据与其对照,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较大读数为依据,并在8小时内对两种设备调校完毕。
六、采掘工作面需要经常移动的甲烧传感器,由采掘班组长负责按规定移动。
采掘工作面放炮时,由放炮员将甲烷传感器移到安全防护地点,放炮后再按要求移回规定位置。
其它人员不得擅自移动甲烷传感器。
井下作业人员不得人为封堵传感器。
七、安全监测系统管理制度必须详细规定传感器发出报警信号、断电信号和故障信息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采掘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发出报瞥信号,必须停止电钻打眼爆破作业,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矿必须立即责成专人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采掘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发出断电信号,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复查工作面及其回风巷电源是否确实被切断,撤出全部人员,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矿必须立即责成专人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回转窑大齿圈安装技术要求大齿圈是回转窑传动装置中最关键部件之一,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回转窑传动系统的平稳性、回转窑运行的稳定性、窑内衬的使用寿命及回转窑运转率。
由于制造能力、运输和安装的需要,大齿圈是由两个半齿轮,大齿圈的安装、找正工作,无论是新装或大修后复位安装都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
本文就我厂#2窑大修中大齿圈(齿顶圆直径Φ7119.52mm、齿宽500mm、重量26.078t的安装、找正方法(按“YSJ412-92”规范执行,大修后的齿圈径向跳动量<2mm,端面跳动量<1.5mm)作一介绍,供参考。
1大齿圈安装大修中,在将大齿圈拆卸修复之前,必须对大齿圈及联接的筒体进行测量。
先将大齿圈及筒体分成12等份并编号,再启动辅助电机,测量大齿圈径向和端面跳动值、与大齿圈相联接筒体的偏摆值等参数并做好原始记录,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大齿圈校正方案。
1.1大齿圈预组装将拆卸下的大齿圈清洗、修复、加工并检查各参数尺寸完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复位安装。
安装过程中首先须进行齿圈预装,此环节非常关键,因为齿圈预装结束,进入下面安装步聚中就无法对齿圈进行校正了。
齿圈预装前,先需搭设一水平组装平面,见图1所示。
平台搭设好后,用行车分别将两个半齿圈放在平台上,并粗找水平,然后穿上定位销和连接螺栓。
齿圈对口处贴合要严密,结合面四周用0.04mm塞尺检查,每边必须有4/5以上是紧密结合无间隙,其余部分塞入深度≤30mm,接口处齿距误差≤0.2mm。
对齿圈出现的椭圆及局部变形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校正,校正时一定要过校,可用火焰或LCD416×320陶瓷电加器加热(齿面不可加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直至圆度误差达到图纸要求。
齿圈校正结束后,在平台上找出大齿圈的中心点,用地规在平台钢板上划出筒体截面的外圆(Φ4576mm)依大齿圈编号将此圆也进行12等分。
用加工好的非标铰制孔用螺栓将弹簧板对应装在齿圈上,并使有弧处与Φ4576mm圆相切,检验弹簧板弧度是否标准,对于有误差的弹簧板要反复调整、校正,直到12块弹簧板全部符合图纸要求,然后用Φ10或Φ12的圆钢将弹簧板临时固定在齿圈上(见图3),便于吊装。
传感器的安装以单轴为例侧端输出外形如图2 所示顶端输出外形如图3 所示测试加速度方向测试加速度方向传感器的安装主要有四种方法螺钉安装磁力安装座安装胶粘剂粘接探针安装每种安装方式对高频都有影响螺钉安装频率响应范围最宽而且是四种安装方法中最安全可靠的一种其它三种安装方式都减小了高频响应范围通过在传感器与安装表面间插入安装介质如磁力安装座探针胶粘剂一个安装谐振频率就产生了这个安装谐振频率小于传感器的固有频率降低了高频范围传感器离测试点越远安装谐振频率越低可用的频率范围越低安装前应对传感器与被测试件接触的表面进行处理表面要求清洁平滑不平度应小于0. 01mm 安装螺孔轴线与测试方向一致如安装表面较粗糙时可在接触面上涂些诸如真空硅脂重机械油蜂蜡等润滑剂以改善安装耦合从而改善高频响应测量冲击时由于冲击脉冲具有很大的瞬态能量故传感器与结构的连接必须十分可靠最好用钢螺钉安装如现场环境如安装在电机发动机等电气噪声较大的设备上需单点接地以避免地电回路噪声对测量的影响请采取使加速度传感器与构件绝缘的安装措施如绝缘螺钉LC1614 或选用能满足试验要求的其本身结构对地绝缘的加速度传感器LC0105J LC0403J 等( 1) 螺钉安装安装螺孔轴线与测试方向要一致螺纹孔深度不可过浅以免安装螺钉过分拧入传感器造成基座弯曲而影响灵敏度每只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出厂时都配有一只钢制安装螺钉M5或M3用它将加速度传感器和被测试物体固定即可M5安装螺钉推荐安装力矩20kgf . cm M3安装螺钉推荐安装力矩6kgf . cm 安装后传感器与安装面应紧密贴实不应有缝隙螺钉安装示意图及频响曲线图如图4 图5 所示图4 螺钉安装示意图图5 螺钉安装频响曲线图( 2) 磁力安装座安装磁力安装座分对地绝缘和对地不绝缘两种在低频小加速度测试试验中如被测物为不宜钻安装螺孔的试验件如机床发动机管道等磁力安装座提供了一种方便的传感器安装方法如被测表面较平坦且是钢铁结构时可直接安装如被测表面不平坦或无磁力的需在被测表面粘接或焊接一钢垫用来吸住磁座但在加速度超过200g 温度超过200 时不宜采用磁力安装座安装示意图及频响曲线图如图6 图7 所示图6 磁力安装座安装示意图图7 磁力安装座安装频响曲线图( 3) 胶粘剂安装可用多种胶粘剂粘接胶接面要平整光洁并需按胶接工艺清洗胶接面目前常用的502 胶粘接工艺如下 a. 先用200- 400 砂纸对安装面进行打磨 b. 用丙酮或无水乙醇清洗打磨面并彻底擦干 c. 于粘接部位滴适量的502 快干胶之后用手或加压将传感器压住几秒钟待胶初步固化后松开手或去掉压力静置十几秒使胶彻底固化达到胶接强度 d. 欲取下粘接在被测物体上的传感器请先于粘合部位涂布丙酮过几分种后用起子取下注意不要用力过猛如果轻轻用力取不下时可再涂布溶剂待几分钟再轻轻取下对大加速度的测量请计算胶接强度胶粘剂安装示意图及频响曲线图如图8 图9 所示图8 胶粘剂安装示意图图9 胶粘剂安装频响曲线图(4)探针安装当因测试表面狭小等不能采用以上较可靠的安装方法时或对设备进行快速巡检时手持探针安装是一种方便的安装方法由于这种安装方法安装谐振频率低所以仅能用于低于1000Hz 的测试探针安装示意图及频响曲线图如图10 图11 所示图10 探针装示意图图11 探针安装频响曲线图。
摩托车ABS系统设计及布置规范1. 综述本文规定了ABS液压控制单元、前后碟刹、ABS油管、齿圈、轮速传感器的布置设计规范,同时规定了上述各零部件在车辆中安装注意事项。
①车辆运行过程中HECU不允许有绕垂直轴的扭转运动,支架系统不允许发生弯曲、变形。
②支架不允许安装在如下区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区域(例如:溅水,飞石等区域);周围环境温度>110℃,或温度变化梯度>5 ℃/min。
③HECU与车身周围的间隙要>10mm,避免干涉。
④新车型ABS布置时,ABS阀体、轮速传感器线束与点火线圈、继电器及其电缆线的距离需满足ABS厂家的要求>10cm。
当距离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采用贴铝箔进行屏蔽;点火线圈高压线采用带阻尼电阻抗干扰高压线。
2.安装位置ABS厂家图纸对允许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做出了如下特定说明:3.支架设计3.1安装位置和相关尺寸ABS固定安装支架位置及安装方式如下图所示:支架系统(包括HECU 和支架等各个方向的共振频率>30Hz且<200Hz,振幅尽可能小,支架刚度尽可能高。
支架系统必须安装有减振阻尼元件,且所有振动都应发生在减振阻尼元件上。
3.2支架设计1.支架必须使用2个(M6×1)螺钉固定,如下图所示:2.支架应避让ABS本体的突出部分。
给线束接头预留空间,同时考虑给安装工具预留移动空间,以及安装、拆卸ABS油管和ABS本体(见下图)。
3.3 安装条件螺钉规格及长度:M6×1.0,螺钉长度由所用支架的板厚决定。
支架设计和装配组件(橡胶减震座,支架,螺钉,翻边衬套等)。
推荐力矩:T=6.8±1 Nm4. ABS本体与ABS油管连接4.1 ABS油口定义ABS油管需对应接入ABS本体位置(见下图)。
FM:前轮主缸; FW:前轮轮缸;RM:后轮主缸; RW:后轮轮缸。
4.2 油口尺寸ABS本体上的油管连接螺纹孔规格:4M×10×1.0。
4.3 推荐拧紧力矩外部密封:22±2Nm。
转速传感器探头与齿轮间距离标准
转速传感器探头与齿轮间距离的标准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制造
商的要求。
一般来说,这个间距需要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齿轮
的尺寸来确定。
在安装转速传感器时,通常需要遵循制造商提供的
安装指南和技术规范。
对于磁性传感器(如霍尔传感器),通常需要将传感器探头安
装在距离齿轮齿顶约0.5mm至1.5mm的位置,以确保传感器可以准
确地检测到齿轮的运动。
这个距离可以根据具体的传感器型号和制
造商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对于光电传感器来说,间距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光电传感器通常需要更精确的位置来确保稳定的信号输出。
制造商
通常会提供特定的间距要求,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的安装支架或夹具
来确保传感器与齿轮之间的恰当距离。
总的来说,安装转速传感器时,最好遵循制造商提供的安装说
明和技术规范,以确保传感器能够正常工作并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作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振动等因素,
以确保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表1齿圈尺寸和公差参数要求项目齿节距齿数感应率齿间距(同一齿圈上齿间距必须相等)齿间距偏差齿宽齿高齿高偏差(相邻齿)齿侧面倾斜角齿间距偏差总和轴向安装的传感器,允许的轴向跳动径向安装的传感器,允许的径向跳动轴向安装的传感器,允许的径向跳动齿根倒角齿顶倒角齿顶表面粗糙度分度圆参数要求4≤T <14mm 一般60,80,100,1200.6+0.05-0.15≥2mm 0.1mm ≥7mm≥2.0mm≥1.5mm (冲压的钣金齿圈)≤0.04mm≤10°≤2°(对于轻型车)≤±5′≤0.1mm≤0.1mm≤0.05mm (对于轻型车)≤0.4mm3.2μm T×z /π+0.5-0.2符号T z t=L /T L ΔL B H Δhαzn =1ΣΔTnR 3d 0随着商用车气压ABS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ABS 相关零部件在整车上的匹配设计对于整车厂的设计人员就日益显得重要,本文着重对ABS 齿圈和传感器的匹配设计进行总结,为整车厂的设计人员在齿圈和传感器设计时提供参考。
1齿圈设计参数的匹配方法ABS 齿圈安装在轮毂上,随着车轮的旋转而转动,使传感器内产生交流电并传输到电子控制器ECU ,ECU 从交流电变化的频率计算出车轮的速度。
1.1齿圈材料及尺寸齿圈材料一般使用铁磁性材料,如35号钢、45号钢;齿圈表面保护一般采用镀锌或镀铬;齿圈尺寸和公差参数要求见表1,参数表示的位置如图1所示。
图1是轴向安装传感器的齿圈和径向安装传感器的齿圈,图2是轴向安装传感器的冲压齿圈和径向安装传感器的冲压齿圈。
根据以上齿圈尺寸和公差参数的要求,可以设计出符合ABS 性能要求的齿圈。
1.2齿圈齿数齿圈齿数主要有3种:80、100和120,根据轮胎周长的不同应用于不同的车型。
80齿用于轴荷较小的轻型载货汽车和挂车;100齿用于客车、中、重型载货汽车以及挂车;120齿用于特殊用途的大轮胎车辆,如起重机、自卸车和露天挖掘车等。
Q/XXXXXXXXXXXXXXXXXXXX企业标准Q/XXXXXX-2011 霍尔式轮速传感器技术条件2011-06-25发布2011-06-25实施XXXXXXXXXXXXXX 发布目次前言 (4)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技术要求 (5)3.1 外形尺寸 (5)3.2 外观 (5)3.3 性能 (5)3.3.1 工作温度范围 (5)3.3.2 工作电压范围 (6)3.3.3 电气特性参数 (6)3.4 高温存贮试验 (7)3.5 低温存贮试验 (7)3.6 温度交变试验 (7)3.7 热冲击试验 (7)3.8温湿度交变试验 (8)3.9恒定湿热试验 (8)3.10 水中的热冲击 (8)3.11 振动 (9)3.11.1 扫频 (9)3.11.2 冲击 (9)3.12 盐雾试验 (9)3.13 防尘 (9)3.14 EMC试验 (10)3.14.1 电磁抗扰性 (10)3.14.2 电磁骚扰性 (10)4 试验方法 (10)4.1 外形尺寸 (10)4.2 外观检查 (10)4.3 电气特性参数测试 (10)4.4 高温贮存试验 (10)4.5 低温贮存试验 (10)4.6 温度交变试验 (11)4.7热冲击试验 (11)4.8 温湿度交变试验 (11)4.9 恒定湿热试验 (11)4.10 水中的热冲击 (11)4.11 机械强度 (11)4.11.1 振动 (11)4.12盐雾试验 (11)4.13 防尘试验 (12)4.14 电磁兼容性试验 (12)4.14.1 电磁抗干扰性试验 (12)4.14.2电磁骚扰性试验 (12)5 验收规则 (12)5.1 检验分类 (12)5.2 生产过程必检 (12)5.3 生产过程抽检: (12)5.4 型式试验 (12)6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3)6.1 标志 (13)6.2 包装 (13)6.3 运输 (13)6.4 贮存 (13)前言本标准自2011年6月25日起实施。
POLO曲轴位置传感器的齿圈怎么安装曲轴位置传感器是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最主要的传感器之一,它提供点火时刻(点火提前角)、确认曲轴位置的信号,用于检测活塞上止点、曲轴转角及发动机转速。
曲轴位置传感器所采用的结构随车型不同而不同,可分为磁脉冲式、光电式和霍尔式三大类。
它通常安装在曲轴前端、凸轮轴前端、飞轮上或分电器内。
曲轴位置传感器是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最主要的传感器之一,它提供点火时刻(点火提前角)、确认曲轴位置的信号,用于检测活塞上止点、曲轴转角及发动机转速。
曲轴位置传感器所采用的结构随车型不同而不同,可分为磁脉冲式、光电式和霍尔式三大类。
它通常安装在曲轴前端、凸轮轴前端、飞轮上或分电器内。
一、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1、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日产公司磁脉冲式曲轴位置传感器该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曲轴前端的皮带轮之后,如图 1所示。
在皮带轮后端设置一个带有细齿的薄圆齿盘(用以产生信号,称为信号盘),它和曲轴皮带轮一起装在曲轴上,随曲轴一起旋转。
在信号盘的外缘,沿着圆周每隔4°有个齿。
共有90个齿,并且每隔120°布置1个凸缘,共3个。
安装在信号盘边沿的传感器盒是产生电信号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内有3个在永久磁铁上绕有感应线圈的磁头,其中磁头②产生120°信号,磁头①和磁头③共同产生曲轴1°转角信号。
磁头②对着信号盘的120°凸缘,磁头①和磁头③对着信号盘的齿圈,彼此相隔了曲轴转角安装。
信号发生器内有信号放大和整形电路,外部有四孔连接器,孔“1”为120°信号输出线,孔“2”为信号放大与整形电路的电源线,孔“3”为1°信号输出线,孔“4”为接地线。
通过该连接器将曲轴位置传感器中产生的信号输送到ECU。
发动机转动时,信号盘的齿和凸缘引起通过感应线圈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在感应线圈里产生交变的电动势,经滤波整形后,即变成脉冲信号(如图 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