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传感器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33
常州工学院题目:传感器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班级: 11机Y3学号: **********: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金**时间:2014年6月16号传感器在现代军事中的应用11机Y3 周唯 09120240摘要:技术是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
为了增强人们对传感器及其技术的重要性的认知,阐述了军用传感器在武器装备中的作用、地位与国内外发展趋势,论述了高技术战争需要新型传感器,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对传感器技术的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传感器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传感器;军事;作用;趋势Abstract: Sensor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 today's world is impressive. In order to enhance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sensor and its technology, elaborated the function of military sensors in weapons and equi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gh technology war needs new sensors, high technology weapons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demands of sensor technolog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idea, development priorities, sensor develop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sensor; military; role; trend0引言在现代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采集-传感器技术,信息传递-通讯技术,信息处理-微处理器(即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三大核心技术,也是现代武器装备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能按一定规律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可用信号的装置;简单说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所以它由敏感元器件(感知元件)和转换器件两部分组成,有的半导体敏感元器件可以直接输出电信号,本身就构成传感器。
敏感元器件品种繁多,就其感知外界信息的原理来讲,可分为:①物理类,基于力、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
②化学类,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
③生物类,基于酶、抗体、和激素等分子识别功能。
通常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传感器的分类:一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要由热敏元件组成。
热敏元件品种教多,市场上销售的有双金属片、铜热电阻、铂热电阻、热电偶及半导体热敏电阻等。
以半导体热敏电阻为探测元件的温度传感器应用广泛,这是因为在元件允许工作条件范围内,半导体热敏电阻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精度高的特点,而且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
二光传感器光传感器主要由光敏元件组成。
目前光敏元件发展迅速、品种繁多、应用广泛。
市场出售的有光敏电阻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耦合器和光电池等。
光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由能透光的半导体光电晶体构成,因半导体光电晶体成分不同,又分为可见光光敏电阻(硫化镉晶体)、红外光光敏电阻(砷化镓晶体)、和紫外光光敏电阻(硫化锌晶体)。
当敏感波长的光照半导体光电晶体表面,晶体内载流子增加,使其电导率增加(即电阻减小)。
三气敏传感器由于气体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气体的检测已经是保护和改善生态居住环境不可缺少手段,气敏传感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生活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0.8~1.15 ml/L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脉搏加快,甚至晕厥等状态,达1.84ml/L时则有在几分钟内死亡的危险,因此对一氧化碳检测必须快而准。
利用SnO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通过颗粒超微细化和掺杂工艺制备SnO2纳米颗粒,并以此为基体掺杂一定催化剂,经适当烧结工艺进行表面修饰,制成旁热式烧结型CO敏感元件,能够探测0.005%~0.5%范围的CO气体。
战场传感器简介战场的侦察和监视技术是随着战争形式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最早的侦察是指挥员或侦察人员的耳目侦察,侦察距离相当有限。
欧洲工业革命后照相机、望远镜的发明和应用,人们获得了对较远的目标进行侦察的技术手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电子、航空等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无线电侦察技术、雷达侦察技术、航空侦察和潜艇侦察等间接侦察手段,使侦察的范围大大扩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航天侦察和各种遥感侦察技术,使军事侦察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可以从陆、海、空、天四维空间实施侦察和监视战局。
之后,随着传感器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到来,侦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充分表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场态势瞬息万变,精确制导武器大量使用,武器的射程、命中精度和杀伤能力都大大提高,同时伪装、欺骗手段不断变化。
因而现代战争对侦察情报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连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谁在信息获取技术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将赢得军事行动的主动权。
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尽最大努力,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先进的军事侦察装备。
在陆海空天四维空间侦察中,地面侦察是不可或缺的一维。
这是因为地面侦察在复杂的地形地物条件下甚至是严密伪装的情况下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可以弥补光学侦察、无线电侦察和雷达侦察等现代侦察技术存在的盲区。
技术特点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被美军称为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U G S(Unattended Ground Sensor),是一种无源被动探测的侦察与监视装备,一直伴随着军事需求而发展。
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最早由美国军方在越战时期推出,成功监测了胡志明小道的动向,并引导空军对其实施了封锁。
受此鼓舞,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 e f e n s e A d v a n c e d R e s e a r c h Projects Agency)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联合资助了一系列研究计划,推动了以网络中心战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
传感器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16T08:04:19.81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8月23期作者:崔迪1 孙玉涛2[导读] 传感器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崔迪1 孙玉涛21海军士官学校安徽蚌埠 2330122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 233012摘要:传感器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而信息化战争又要求作战系统“看得明、反应快、打得准”,谁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上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为了加强人们对传感器及其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分析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基础之上,举例探讨传感器在军事领域的典型应用。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军事应用一、引言目前传感器在军事上的应用可以说是极其普遍 ,大到星体、飞机、舰船等装备系统,小到单兵作战装备;从通信技侦系统到后勤保障系统;从军事科学试验到军事装备工程;从战场作战到战略、战术指挥;其应用遍及战争准备、战争实施的每一个环节。
二、传感器技术的现状传感器一种检测装置,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传输,然后,将数据转换成信号输出。
传感器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传感器技术发展到今天,大体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传感器被称为结构型传感器,第二代为固体传感器。
伴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出现了第三代智能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技术是涉及微机械、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技术。
现阶段,传感器技术呈现出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使得传感器技术愈发具有稳定性,为自动化控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同时,成本的降低和生产工艺的提高,使得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三、传感器技术在军事领域上的应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英国、法国等国家在传感器开发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传感器技术列于原苏联军用航天计划第5条。
正是由于世界各国对传感器技术的高度重视,传感器产业发展迅速。
sensortronics(STS)称重传感器美国sensortronics是一家财富100强公司发明和生产技术,以解决与全球宏观趋势,如安全性,安全性和能源的严峻挑战。
美国sensortronics传感器全球约132,000名员工,其中包括超过19,0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美国sensortronics传感器的产品在多个国家设立了国外办事处及售后服务中心,并在中国设立了广州南创传感事业部,为美国sensortronics流量传感器提供最佳的服务与解决方案。
有质量,交货,价值,和美国sensortronics传感器做的一切技术的不懈重点。
STS 65201-20t 高温称重传感器STS 65114-50K 65094-500K 高温称重传感器特点•额定容量5万至10万英镑;25至50吨•不锈钢,焊接密封结构•30英尺标准电缆长度•贸易认证NTEP的类IIIL:10000部门和OIML R60 3000师•焊接Sensorgage密封IP67标准•工厂互动系统为Ⅰ,Ⅱ,Ⅲ类批准;分部1和第2组,A到G。
此外,非易燃评级(没有障碍!)可选功能•全密封IP66/68标准STS 65201-20t 高温称重传感器STS 65114-50K 65094-500K 高温称重传感器描述65114是一种高容量,不锈钢钢单柱压缩负荷细胞。
该产品是专为在崎岖的户外环境下使用。
IP67不锈钢建设焊接密封来与可选的标准真正的密封等级IP68密封可向请求。
此称重传感器主要用于卡车和火车的规模,但也可以很容易用来衡量坦克和筒仓。
此称重传感器被评为本质安全使它工厂互认制度(FM); 适合用于潜在爆炸性环境。
称重传感器认证双方贸易应用法律美国NTEP的和符合OIML国际标准。
美国Sensortronics(STS)传感器:sensortronics双剪切梁式传感器17268:65016-1K-1,000lb 25ft Sensortronics 3mV/V 700 OHM WW FM IP6717270:65016-1.5K-1,500lb 25ft Sensortronics 3mV/V 700 OHM WW FM IP6717273:65016-2.5K-2,500lb 25ft Sensortronics 3mV/V 700 OHM WW FM IP6717275:65016-5K-5,000lb 25ft Sensortronics 3mV/V 700 OHM WW FM IP6717277:65016-10K-10,000lb 25ft Sensortronics 3mV/V 700 OHM WW FM IP6717279:65016-15K-15,000lb 25ft Sensortronics 3mV/V 700 OHM WW FM IP6717281:65016-20K-20,000lb 25ft Sensortronics 3mV/V 700 OHM WW FM IP67STS 65201-20t 高温称重传感器STS 65114-50K 65094-500K 高温称重传感器其它相关产品:以上是美国Sensortronics详细信息,如果您对STS 60064-100lbs 称重传感器的价格、STS 65094-500K 高温称重传感器厂家、STS 65114-50K 高温称重传感器型号、美国Sensortronics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中国正式一级总代理获取STS 65201-20t,STS 65114-50K,STS 65094-500K最新信息。
坦克武器稳定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1. 概述坦克作为一种重型装甲车辆,其武器系统的稳定性对其战斗效果至关重要。
稳定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是保证坦克武器精准打击目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坦克武器稳定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2. 系统建模我们需要了解稳定系统的基本构成。
坦克武器稳定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和目标信息,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进行计算和决策,执行机构则负责将控制指令转化为动作,调整武器的方向和角度。
建模工作需要对这三部分进行详细分析,分别考虑它们的特性和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还需考虑坦克运动对稳定系统的影响。
坦克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地面的颠簸和不平,这可能会影响稳定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建模工作还需要考虑坦克的运动状态和环境因素。
3. 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保证稳定系统正常运行和精准打击目标的关键。
在控制技术方面,我们可以考虑采用经典的PID控制器或者现代的模型预测控制(MPC)等技术。
PID控制器具有简单、稳定的特点,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稳定系统。
而MPC技术则能够在考虑多个变量的情况下进行优化控制,提高稳定系统的精度和速度。
我们还需要考虑稳定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对于坦克这种作战环境复杂的装备,控制技术需要具备较强的鲁棒性,能够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干扰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4. 总结与个人观点通过对坦克武器稳定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的全面评估,我们了解了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重要性。
建模与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提高坦克武器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作战需求。
作为个人观点,我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引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稳定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性,从而不断提高坦克武器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了坦克武器稳定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的主题内容,全面评估了其深度和广度。
踢卡口算坦克解说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的要求,踢卡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交通管理、安防领域等。
其中,踢卡口在坦克解说中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坦克作为重型装甲战斗车辆的代表,具有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能力。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坦克的行动可能会受到限制,例如在城市环境中,狭窄的街道和建筑物可能会成为坦克行动的障碍物。
此时,踢卡口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踢卡口技术是指通过机械装置或电子设备,将坦克的履带踢开,以便让坦克能够通过狭窄的通道或障碍物。
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坦克的机动性和通行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更多的环境。
在踢卡口技术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机械装置。
这种装置通常由两个装甲板组成,通过液压或电动装置控制。
当坦克行驶到狭窄的通道或障碍物时,装甲板会自动打开,并将坦克的履带踢开,使其能够通过。
这种机械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对坦克的履带会造成一定的损坏。
除了机械装置外,电子设备也可以用于踢卡口技术。
这种设备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组成。
传感器用于检测坦克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和位置,控制器则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调整执行机构的动作,从而实现将坦克的履带踢开。
相比于机械装置,电子设备更加精确和灵活,对坦克的履带损坏较小。
踢卡口技术在坦克解说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踢卡口技术可以帮助坦克克服狭窄通道的限制,使其能够在城市环境中更加灵活地行动。
这对于城市反恐行动和维护社会治安非常重要。
其次,踢卡口技术还可以帮助坦克克服一些特殊地形的障碍,例如河流、沼泽等。
这对于军事行动和战场机动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踢卡口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踢卡口装置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坦克的重量和履带的受力情况,以及与其他装备的协同性。
其次,踢卡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问题,以避免对坦克和周围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总结起来,踢卡口技术在坦克解说中的应用,为坦克的机动性和通行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持。
传感器在军事上的应用高技术武器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电子化,其核心技术则是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在战场上一方面靠外部传感器快速发现与精确测定敌方目标,并通过计算机,控制火炮,快速精确地打击敌方目标;另一方面,靠各种内部传感器,测定火控系统、发动机系统等各部位各类参数,通过计算机控制,用以保证武器本身处于最佳状态,发挥最大效能。
因此有人说在实战中,看得见、听得到要靠传感器,打得准靠传感器,全天候作战靠传感器,故障诊断靠传感器是毫不夸大的。
下面具体从航空航天、主战坦克、舰船、地面战场警戒系统、军用机器人、军事化学器材等方面说明传感器在军事国防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传感器在航空方面有四种用途。
即:提供航器工作信息,起诊断作用;判断各分系统间工作的协调性,验证设计方案;提供全系统自检所需信息,给指挥员下决心提供依据;提供各分系统、整机内部检测参数,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美国航天飞机上使用的传感器约有100 多种4000 多个。
俄罗斯大型运载火箭、载人飞船迅速发展,所需的传感器也相应迅速增长。
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传感器,其品种多样,如压力、压差、绝压、温度、热流、耗量、燃气浓度、介质成分、密度、湿度、应变、摩擦、电场、磁场、生物电势等传感器。
欧洲航天局的阿里安娜火箭在试验阶段需测量参数常规的达到1000 个,低温参数大600 个。
在军用航空中,各国都强调空中优势与防御。
目前每架军用飞机需20 多种力学量的传感器,对操纵杆拉力、起落着陆冲击力、发动机的推动力、救生装置弹射力、进气管压力场分布及动态中各种压力、振动、加速度、角加速度、位移等参量的测量,还要对过载和燃油密度及飞行员呼吸的流量等参数的测量,检测机舱内含氧量、舱内烟雾报警、机载火控系统的设计、隐型用传感器等。
•传感器在主战坦克中的应用坦克的电子化是衡量坦克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传感器主要装备在:1 )发动机系统中使用的有绝压、速度、流量、温度、氧分压等传感器,用来检测、控制发动机,从而使坦克达到加速快,控制自如,以最少能耗保证最大的动力。
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现代坦克大多是传统车体与单个旋转炮塔的组合体。
按主要部件的安装部位,通常划分为操纵、战斗、动力-传动和行动4个部分。
1)操纵部分操纵部分(驾驶室)通常位于坦克前部,内有操纵机构、检测仪表、驾驶椅等;战斗部分(战斗室)位于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车内空间,内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和乘员座椅,炮塔上装有高射机枪、抛射式烟幕装置等;动力传动部分(动力室)通常位于坦克后部,内有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机构、进排气百叶窗等;行动部分位于车体两侧翼板下方,有履带推进装置和悬挂装置等。
在总体布置上,大多数坦克是是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动力-传动室在车体后部且发动机纵置。
有的坦克将发动机横置,有的坦克将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在车体前部。
坦克乘员多为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装弹、驾驶等任务。
有些坦克采用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这样就不需要装填手,通常为3名乘员。
2)武器系统主武器多采用120mm或125mm口径的高压滑膛炮。
炮弹基数一般为40~50发,主要弹种有尾翼稳定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
脱壳穿甲弹采用高密度的钨合金或贫铀合金弹芯,初速达1650~1800m/s,在通常的射击距离内,可击穿500余mm厚的均质钢装甲。
多用途弹对钢质装甲的破甲深度可达600mm左右,而且兼备杀伤爆破弹功能。
各种炮弹多采用带钢底托的半可燃药筒。
有的坦克炮有自动装弹机,有的坦克炮可发射反坦克导弹(也称炮射导弹)。
辅助武器多采用7.62mm并列机枪、12.7mm或7.62mm高射机枪,有的装有榴弹发射器。
现代坦克普遍装备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火控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炮长和车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微光夜视仪或热像仪、火炮双向稳定器和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和炮长控制装置等。
PL-01隐形坦克图集(35图)
PL-01坦克由波兰防御控股公司与英国BAE系统公司联合研制,于2013年9月在波兰公开,是全球首款“隐形坦克”。
PL-01坦克全车采用了多种新技术手段对抗声光热等侦察手段,减小坦克被发现的几率。
PL-01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红外特征,比如说把自己从坦克变成一辆小轿车。
PL-01实现隐身并不在外观,主要在反红外探测方面。
英国BAE 系统公司专为这款坦克设计了神秘的ADAPTIV隐身装甲,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暗藏在车体各部的红外摄像头,二是覆盖在坦克外壳上的瓦片装甲,其表面温度能够调节。
ADAPTIV装甲能骗过红外探测仪,具备吸收雷达波的功能,因此空中的战机或无人机,很难发现配备ADAPTIV装甲的坦克。
PL-01坦克外表铺设的六边形的硅材料,这种高科技材料可实时调节坦克壳体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基本可以做到与背景的温度相当,实现红外隐身,并模拟出其他车辆的红外信号。
在该系统工作时,车载传感器可捕获坦克周围的环境参数,比如温度、湿度等,计算出坦克壳体需要保持多少的温度才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同时对车辆外壳温度进行调节,实现“隐身”。
PL-01坦克的炮塔上四个方位角上,分别安装有4具平板相控阵雷达。
传感器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狭义的定义为: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的广义定义:“凡是利用一定的物质(物理、化学、生物)法则、定理、定律、效应等进行能量转换与信息转换,并且输出与输入严格一一对应的器件或装置均可称为传感器”。
信息化的21世纪,离开不了传感器,传感器的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电子计算机、生产自动化、现代信息、军事、交通、化学、环保、能源、海洋开发、遥感、宇航等等。
下面对一些常用的传感器做简单的介绍。
1.传感器与家用电器现代家用电器中普遍应用着传感器。
传感器在电子炉灶、自动电饭锅、吸尘器、空调器、电子热水器、热风取暖器、风干器、报警器、电樊斗、电风扇、游戏机、电子驱蚊器、洗衣机、洗碗机、照像机、电冰箱、彩色及平板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收音机、影碟机及家庭影院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提高家用电器产品的功能及自动化程度的要求极为强烈。
为满足这些要求,首先要使用能检测模拟量的高精度传感器,以获取正确的控制信息,再由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使用家用电器更加方便、安全、可靠,并减少能源消耗,为更多的家庭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目前,家庭自动化的蓝图正在设计之中,未来的家庭将由中央控制装置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各种传感器代替人监视家庭的各种状态,并通过控制设备进行着各种控制。
家庭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监视与报警、空调及照明控制、耗能控制、太阳光自动跟踪、家务劳动自动化及人身健康管理等。
家庭自动化的实现,可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教育或休息娱乐。
2.传感器在医疗及人体医学上的应用随着医用电子学的发展,仅凭医生的经验和感觉进行诊断的时代将会结束。
坦克的结构原理简介:坦克作为一种重型装甲战车,具备强大的火力和防护能力,已成为现代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它的结构原理是由多个关键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使其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高效作战。
车体结构:坦克的车体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其他各个部件。
车体由坚固的装甲板构成,以提供足够的防护能力。
同时,为了增加机动性,车体还配备了履带和悬挂系统,使其能够在不平坦地形上行进。
主炮与副武器:坦克的主要火力来源是其主炮,通常装备有高射速和强大的穿甲能力。
主炮安装在炮塔上,可以360度旋转,使坦克能够灵活瞄准目标。
此外,坦克还配备有副武器,如机枪或反坦克导弹,以对付不同类型的目标。
动力系统:坦克的动力系统通常由内燃机和传动装置组成。
内燃机提供动力,驱动坦克前进。
传动装置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履带上,使坦克能够在各种地形上行驶。
为了提高机动性,一些现代坦克还配备了涡轮增压器和涡轮发动机。
防护系统:为了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坦克配备了多层防护系统。
装甲板是坦克最外层的防护,可以抵挡来自敌方的火力。
此外,坦克还通过装备反应装甲、爆炸反应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等技术来进一步提高防护能力。
传感器与通信系统:现代坦克还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通信系统,以提高作战效能。
传感器可以探测并跟踪敌方目标,为坦克提供战场情报。
通信系统使坦克能够与指挥部和其他部队实时通讯,协调作战行动。
总结:坦克的结构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各个部件相互配合,使坦克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从车体、火力、动力、防护、传感器到通信系统,每个部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确的制造,坦克才能成为战场上的无敌之物,保卫着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和平生活。
传感器网络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信息化战争将是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作战力量体现高度综合化、一体化、网络化的特征,各兵种“小单元”通过战场“大网络”实现横向间的“无缝”连接,上下级之间、人与武器、环境之间需要实时协同;信息化战争要求作战系统“看得明、反应快、打得准”,谁在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上占据优势(取得制信息权),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问世,对现有军事系统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
它的影响绝不亚于互联网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应用,将触发军事变革的一次重新启动,使军队建设和作战方式发生新的重大变化。
具体地说,传感器网络具有以下优势:●生存能力强传感器网络具有灵活的部署方式,例如通过飞机高空布撒,节点自组织地快速形成一个无线网络。
节点既是信息的采集和发出者,也充当信息的路由者,采集的数据通过多跳路由到达网关,各个节点地位平等,没有严格的控制中心。
每个传感器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网络,而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当某些传感器节点由于环境干扰或人为破坏而不能正常工作时,随机布设的大量传感器节点之间可以协调互补,动态连接成新的传感网络系统,保证部分传感器节点的损坏不会影响到全局任务。
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有着很强的生存能力。
●精确性和可靠性高由于传感器网络系统可以在监测区域大量布设低成本的传感器节点,使得传感器节点能够与探测目标近距离地接触,极大地消除了环境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通过多种类传感器的混合应用,可以在提高探测性能指标的同时从不同空间视角对监测对象进行监测,而多节点联合和多方位信息的综合能够有效地提高信噪比,形成覆盖面积较大的实时探测区域,从而提高监测准确性,克服卫星和雷达这类独立系统的技术难题。
由于传感器网络其特有的无需架设网络设施、具有生存能力强、探测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恶劣的战场环境中,执行战场感知侦察、边境监控和后勤保障等任务。
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展开应用和相关技术介绍:1、传感器网络在战场感知侦察上的应用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谁拥有感知战场态势的能力,谁就能够透彻地了解对手,掌握我情,洞察环境,先敌决策,快于对手行动,从而完全控制战场以至赢得战争的胜利。
自制小坦克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自制小坦克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动力系统:小坦克通常会采用电池作为动力源。
电池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小坦克提供推动力。
2. 驱动装置:小坦克通常会使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装置。
电池的电能通过电路系统输送到直流电机,通过电机的旋转,驱动小坦克的轮子或履带进行运动。
3. 控制系统:小坦克的控制系统通常采用无线遥控技术。
遥控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设备将指令发送到小坦克,控制其前进、后退、转向等动作。
4. 转向系统:小坦克的转向通常由两个或多个驱动轮进行控制。
通过分别调整不同驱动轮的转速,实现小坦克的转向动作。
也可以通过履带的不同转速来控制小坦克的转向。
5. 传感器系统:有些小坦克可能会配备一些传感器,如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障碍物,使小坦克能够避开障碍物或感应到其他外部条件。
6. 结构设计:小坦克的结构设计通常借鉴真实坦克的外形与原理,通过平衡重心、装配马达、辅助杆、履带轮等部件,使小坦克具备平稳的行进和转向的能力。
以上是自制小坦克的基本工作原理,具体实现方式可能因个人设计和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激光测距仪——坦克上的神丈尺作者:季伏枥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6年第7期季伏枥坦克射击前为什么要测目标距离?熟悉坦克炮射击的朋友都知道,在坦克射击之前,首先要测量出坦克至目标的距离。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炮弹或子弹在出膛之后,就基本上做惯性运动了,炮弹所受到的力主要是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
如果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的话,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炮弹弹丸飞行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只要弹丸的飞行速度小于7.9千米/秒,弹丸终归要落回到地球表面。
炮弹打出去后,既有速度降,也有高度降,而随着射击距离的增加,速度降和高度降也越厉害。
研究炮弹射击中运动规律的学科叫做外弹道学,一门新炮或一种新的炮弹研制成功后,首先要在靶场打上几百发炮弹并经过理论计算制成射表,供以后实战射击时使用。
而坦克炮弹一般打的是“点目标”,即坦克只有直接命中敌坦克,才能起到杀伤破坏作用。
随着坦克交战距离的增加,坦克炮弹飞行轨迹的高度降也越来越大。
要知道,坦克正面的投影高度(从炮塔顶至车底底甲板)只有1.5米的样子,如瞄准坦克的中央,那么,考虑到瞄准的误差,只要高度上偏差0.5米,就足以使弹丸“脱靶”。
而当代坦克炮的交战距离一般为2?000~3?000米,每1?000米的高度降可达0.3米以上,目标距离测量不准,射击弹着点就会差之毫厘,失之靶外。
这就是坦克炮射击时十分重视测准目标距离的原因。
在二战时期,坦克上用的是光学测距仪,坦克交战距离一般只有500~1?000米,多采用交叉法射击,即一发近弹,一发远弹,第三发才命中。
显然,到了今天,再这样打仗就不灵了,不仅浪费炮弹,更重要的是贻误战机,你不能先把敌人干掉,敌人就要消灭你。
所以说,准确测量出坦克至目标的距离,是坦克炮射击的前提。
而要准确测量出坦克至目标的距离,就离不开坦克测距仪。
坦克测距仪的昨天和今天坦克测距仪,是坦克上用来测定目标距离的光电仪器,是坦克火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早期的坦克上没有测距仪,坦克乘员靠目测估计一下目标的距离,进行射击也就可以了。
坦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战争的形态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而作为陆上作战的主力,坦克的发展也在不断进行着改良和升级。
自动化技术正逐渐成为坦克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在提高战斗效率、保护士兵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一、坦克自动化技术的意义与发展坦克作为现代陆上战争中的重要武器之一,具有强大的机动性和火力优势。
然而,手动操控坦克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良好的反应能力,同时也存在着出现疏忽等失误的潜在风险。
而坦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在自动化技术方面,坦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比如采用计算机和传感器,使得坦克可以自动识别目标、进行瞄准和射击等操作,而无需人为操控。
同时,坦克的自动化技术也具有很好的精度和稳定性,并且可以大大提高坦克作战的效率和士兵的安全性。
另外,坦克自动化技术也对坦克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当前的设计中,需要适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坦克的结构、作战系统等方面进行改进,并且需要配置适应自动化技术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二、自动化技术在坦克上的应用1. 目标识别和瞄准目标识别和瞄准是坦克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搭载热成像仪、红外线探测器和激光测距仪等设备来实现目标的追踪和瞄准。
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可以实现快速并准确地目标识别和瞄准,从而提高了射击的命中率和效率。
2. 导航定位和自主行驶导航定位和自主行驶是坦克自动化技术的另一重要应用。
自动化系统可以搭载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测距仪、惯性导航器和数字地图等设备来进行精准的导航和定位,并且可以通过匹林算法和自主学习技术,实现自主行驶。
3. 远程控制和协同作战远程控制和协同作战是坦克自动化技术的另一个应用。
自动化系统配备了控制装置和通信系统,可以通过远程网络对坦克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协同作战。
在作战中,坦克可以与指挥中心和其他战斗部队进行信息互换和共享,提高了作战的整体效率和协调性。
三、自动化技术在坦克作战中的优势和展望1. 提高作战效率和精度坦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人为干扰和误差,提高作战效率和精度。
一、坦克500的自适应远近光功能介绍坦克500作为一款现代化的汽车,具备了自适应远近光功能,这一功能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的速度和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切换车灯的远光和近光模式。
这一设计可以有效提高驾驶者的行车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干扰。
二、适用的环境和条件自适应远近光功能主要适用于夜间和昏暗光线条件下的行车,其使用原则如下:1. 夜间行车:当车辆在夜间行驶时,自适应远近光功能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和其他车辆的灯光自动调节远近光灯。
这样可以确保在夜间行车时有足够的照明亮度,同时又不会对其他车辆产生过大的干扰。
2. 隧道和昏暗环境:在隧道或昏暗的道路环境下,自适应远近光功能也能够自动调节车灯的亮度,使驾驶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的道路情况,提高行车安全性。
3. 照明条件较差的路段:在某些照明条件较差的路段,例如乡村道路或者山区道路,自适应远近光功能也可以发挥作用,使驾驶者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路面情况,降低夜间行车的风险。
三、注意事项使用自适应远近光功能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发挥作用:1. 定期检查车灯是否正常工作,保持车灯的清洁和亮度,避免车灯灰尘或水汽影响其亮度和光线投射效果。
2. 注意车速和行车环境的变化,自适应远近光功能需要一定时间来感知车辆的速度和周围的光线情况,因此在频繁变换车速或光线条件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灯光的切换稍有延迟。
3. 当遇到特殊情况或需要手动调整车灯时,驾驶者也需要了解如何手动控制车灯的远近光模式,避免因为误操作而影响行车安全。
四、结语自适应远近光功能作为现代汽车的智能化设计之一,为驾驶者提供了更便捷和安全的行车体验。
但在实际使用中,驾驶者也需要了解其适用的环境和条件,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充分发挥其效果,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智能化功能能够为驾驶者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五、自适应远近光功能的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智能化功能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