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画:小树叶飞呀飞
- 格式:docx
- 大小:16.59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绘画-小树叶飞呀飞(四篇)目录:
幼儿园小班绘画-小树叶飞呀飞一
幼儿园小班绘画-柳树姑娘二
幼儿园小班绘画-香香的月饼三
幼儿园小班综合-小鸟飞来了四
- 1 -
幼儿园小班绘画:小树叶飞呀飞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线做游戏,表现风吹落树叶的路线,初步体验绘画的乐趣,
2、在线的游戏中,初步使幼儿能放笔大胆进行绘画,训练幼儿手的灵活性和控制笔的能力。
活动准备:
水彩笔、绘画纸、落叶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师:秋天到了,大树开始落叶了,风一吹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飘呀飘呀……飘到了天上,飘到了云上、飘到了小河里、飘到了草
地上!(欣赏树叶飘动的图片)
2、幼儿徒手表现树叶飘动的路线。
教师边讲述树叶飘落的场景(在黑板上画)边引导幼儿徒手画出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直线等。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带领幼儿认识水彩笔,如何使用水彩笔
(2)认识水彩笔颜色
(3)熟悉绘画纸张,引导幼儿爱惜绘画纸张
(4)观察画面,鼓励幼儿自由随意的画出树叶飘落的场景,边画教师边情景讲述。
4、展示评议幼儿作品
(1)引导幼儿整理绘画工具,将水彩笔放回原处。
(2)表扬大胆作画的孩子。
(3)粘贴幼儿作品
2 / 8。
小学童诗选(七首)
导读:本文是关于小学童诗选(七首),希望能帮助到您!小学童诗选(七首)
秋天
□二(1)班顾明明
小树叶,飞呀飞,
飞到天空像小鸟。
小树叶,飞呀飞,
落到地上睡大觉。
指导老师杨静妹
牵手秋天
□二(5)班黄俊文
葡萄紫了
摘一颗放嘴里;
枣子红了
捧一把装袋里;
杏叶黄了
摘一片夹书里,
秋天,牵在我手里。
指导老师过金晓
烟花
□二(5)班盛思怡
谁在天幕作画?
不用蜡笔,
不用水彩,
开了那么多花。
指导老师过金晓
过独木桥
□二(2)班王孝天独木桥,窄又长,
走上去,左右晃,
一下飞到河对岸,
我有一双“小翅膀”。
指导老师周小健
淘气的雨点
□四(2)班叶蔚小雨点,真淘气
落在路面上,吹泡泡打在窗户上,弹钢琴跳在荷叶上,滑滑梯指导老师陈菲
超人斗怪兽
□四(2)班陶梦尧谁来当怪兽?我来
谁来当超人?弟弟
超人惹不起,
害怕被他欺。
弟弟惹不起,
怕他掉泪滴。
指导老师陈菲
落叶
□五(1)班严格
地上有一片叶子
它绿得发亮
沉睡在春天的梦里
我轻轻地将它捡起
别惊扰了它的好梦
地上有一片叶子
它红得绚烂
沉睡在秋天的梦里
我轻轻地将它捡起
别惊扰了它的好梦
地上有一片叶子
它走过了四季
沉睡在美好的梦里
千万千万别惊扰它
让我轻轻地将它夹在书页指导老师曹丽芳。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托班小树叶飞呀飞社会教案适用年龄:3-4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树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故事讲述,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的树叶。
2. 讲述故事《小树叶飞呀飞》。
3. 树叶贴画活动。
4. 学习儿歌《小树叶飞呀飞》。
5. 情景表演。
二、第一章:认识树叶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树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带领幼儿户外活动,收集不同的树叶。
2. 展示树叶,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树叶,与他人一起观察和讨论。
三、第二章:讲述故事《小树叶飞呀飞》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讲述,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让幼儿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讲述故事《小树叶飞呀飞》,引导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
2.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想法。
3. 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树叶的生长过程。
四、第三章:树叶贴画活动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发放树叶贴画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树叶贴画。
2. 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树叶贴画作品。
3. 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五、第四章:学习儿歌《小树叶飞呀飞》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2. 让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授儿歌《小树叶飞呀飞》,让幼儿学会唱歌并理解歌词含义。
2. 引导幼儿与他人合作,进行合唱和表演。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唱歌和表演经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六、第五章:情景表演教学目标:1. 通过情景表演,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质教案《小树叶飘呀飘》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动手和演唱,感受歌曲《小树叶飘呀飘》的欢快节奏。
难点: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树叶的飘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树叶图片、树木图片、手工材料(如彩纸、胶水等)。
2. 环境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宽敞的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树叶和树木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生长过程,引起幼儿对秋天的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小树叶飘呀飘》的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教唱歌曲。
3. 歌曲演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演唱,让幼儿体会歌曲带来的欢乐氛围。
4. 动手制作:教师分发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小树叶。
5. 情景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树叶的飘动。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制作的小树叶,并讲述歌曲《小树叶飘呀飘》的故事。
2. 延伸活动: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树叶找朋友、树叶贴画等,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秋天的魅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歌曲《小树叶飘呀飘》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动手制作小树叶时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情景表演中表现出的合作意识和肢体协调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3. 在动手制作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使用剪刀等工具时要小心。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对于掌握程度较弱的幼儿,教师应耐心引导,重复教学,帮助他们尽快跟上进度。
小树叶飞呀飞——托班社会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基本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树叶: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点。
2. 树叶手工:教幼儿用树叶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树叶贴画、树叶项链等。
3. 树叶故事:讲述一个关于树叶的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4. 树叶游戏:设计一些与树叶相关的游戏,如树叶捉迷藏、树叶传情等。
5. 树叶环保:教育幼儿关爱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树叶,让他们亲身体验、发现树叶的特点。
2. 操作法:指导幼儿进行树叶手工制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讲述法:通过讲述树叶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树叶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树叶知识。
5.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树叶相关的教学情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各种树叶样本: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让幼儿观察。
2. 树叶手工材料:如彩纸、胶水、绳子等。
3. 树叶故事课件:制作与树叶相关的故事课件。
4. 树叶游戏道具:如树叶贴画、树叶项链等。
5. 环保教育素材:关于树叶环保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评价幼儿的手工作品,考察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听取幼儿对树叶故事和游戏的反馈,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考察幼儿在环保教育环节的表现,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步骤:1. 引入:带领幼儿户外散步,观察树叶,让他们亲身体验树叶的多样性。
2. 展示树叶样本,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树叶的名称。
3. 讲解树叶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和纹理等。
4. 分发树叶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树叶贴画或树叶项链。
2024年幼儿园小班《小树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材《小树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一章节“小树叶飘呀飘”,详细内容为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学习用语言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五种不同种类的树叶。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的能力。
3.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完成树叶手工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五种不同种类的树叶、PPT、手工制作材料。
2.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让幼儿观察五种不同种类的树叶,引导幼儿说出树叶的名称。
2. 讲解:教师拿起每种树叶,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3. 实践活动:分发树叶手工制作材料,指导幼儿完成树叶粘贴画。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制作的树叶粘贴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树叶》2. 板书内容:(1)五种树叶的名称(2)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三种不同种类的树叶,并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答案示例:(1)树叶名称:枫叶(2)形状:掌状(3)颜色:红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认识树叶、描述特征和手工制作方面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如花草、昆虫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共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完成树叶手工制作。
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儿歌《小树叶飘呀飘》的内容,了解小树叶的特点和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儿歌《小树叶飘呀飘》的歌词学习。
2. 通过观察树叶的图片,了解树叶的特点和变化。
3. 手工制作小树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儿歌《小树叶飘呀飘》的歌词,了解树叶的特点和变化。
难点:观察树叶的图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儿歌《小树叶飘呀飘》的音频文件。
2. 准备树叶的图片和实物。
3. 准备手工制作小树叶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儿歌《小树叶飘呀飘》,让幼儿初步熟悉歌曲。
2. 新课学习:教唱儿歌《小树叶飘呀飘》,让幼儿学习歌词。
3. 观察树叶:展示树叶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树叶的特点和变化。
4. 手工制作:发放手工制作小树叶的材料,指导幼儿动手制作小树叶。
5. 总结与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树叶,引导幼儿分享学习心得。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唱歌、观察、制作等环节。
2. 学习效果:评估幼儿对儿歌《小树叶飘呀飘》的歌词记忆和理解程度,以及观察树叶的特点和变化的能力。
3. 动手能力: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小树叶时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观察树叶的变化,拍摄照片或制作手工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教育: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树叶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相关歌曲学习:推荐幼儿学习其他与自然景象相关的儿歌,如《彩虹桥》、《小草》等,丰富幼儿的音乐素养。
2. 绘画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树叶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树叶的特点和变化。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小树叶飘呀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小树叶飘呀飘》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秋天的落叶,学习用语言描述树叶飘落的样子,通过故事感悟自然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认识秋天的树叶,并用语言描述树叶飘落的样子。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3. 通过故事让幼儿感悟到自然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树叶飘落的样子,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感悟到自然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小树叶、故事书《小树叶飘呀飘》。
2. 学具:画纸、彩笔、树叶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捡树叶,让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小树叶飘呀飘》,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树叶飘落的样子。
邀请幼儿分享故事中的有趣情节,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树叶模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树叶飘落的样子。
教师示范如何用语言描述,引导幼儿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下自己心中的树叶飘落场景,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树叶飘呀飘》2. 树叶飘落的样子:轻飘飘、慢慢悠悠、随风舞动等3. 树叶的形状、颜色:椭圆形、红色、黄色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树叶飘落场景,并用语言描述。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片黄色的树叶,它慢慢悠悠地从树上飘下来,好像在跟风姐姐跳舞。
2. 作业要求:发挥想象力,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树叶飘落的样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 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质教案《小树叶飘呀飘》教案名称:小树叶飘呀飘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模仿,培养幼儿对小树叶飘动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听力、语言和音乐感知能力。
3. 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1. CD或音乐设备。
2. 小树叶的模型或图片。
3. 幼儿园学生和老师。
教学流程:1. 导入:- 利用图片等教具引出主题:“大家知道小树叶是怎么飘动的吗?”-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秋天时的经历,询问他们在秋天观察到过哪些事物。
2. 正文:- 听音乐《小树叶飘呀飘》。
老师可以用图画或实物模拟小树叶飘动的情景,让幼儿观察和感受。
- 请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模仿小树叶飘动的动作。
- 练习唱歌:老师教唱《小树叶飘呀飘》,幼儿跟唱。
- 制作小树叶手鼓:给每个幼儿发放手鼓,教他们用手鼓伴奏模仿小树叶飘动的声音。
3. 拓展活动:- 通过故事或绘本,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小树叶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 创设小树林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通过模仿小树叶飘动的动作,感受大自然中的变化和生机。
4. 结束:- 小结本节音乐课的内容,回顾幼儿通过模仿小树叶飘动的动作和声音表达了什么。
- 老师鼓励幼儿多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教学反思:这节音乐课以小树叶飘动为主题,通过音乐、模仿和创造等多种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地培养孩子们对音乐和大自然的兴趣。
同时,通过观察和模仿小树叶的飘动,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调和表现能力。
在拓展活动中,加入了角色扮演游戏,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小树叶的生长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使其主动参与,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小班绘画:小树叶飞呀飞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线做游戏,表现风吹落树叶的路线,初步体验绘画的乐趣,
2、在线的游戏中,初步使幼儿能放笔大胆进行绘画,训练幼儿手的灵活性和控制笔的能力。
活动准备:
水彩笔、绘画纸、落叶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师:秋天到了,大树开始落叶了,风一吹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飘呀飘呀……飘到了天上,飘到了云上、飘到了小河里、飘到了草地上!(欣赏树叶飘动的图片)
2、幼儿徒手表现树叶飘动的路线。
教师边讲述树叶飘落的场景(在黑板上画)边引导幼儿徒手画出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直线等。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带领幼儿认识水彩笔,如何使用水彩笔
(2)认识水彩笔颜色
(3)熟悉绘画纸张,引导幼儿爱惜绘画纸张
(4)观察画面,鼓励幼儿自由随意的画出树叶飘落的场景,边画教师边情景讲述。
4、展示评议幼儿作品
(1)引导幼儿整理绘画工具,将水彩笔放回原处。
(2)表扬大胆作画的孩子。
(3)粘贴幼儿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