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会议记录电子版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15 KB
- 文档页数:5
《应用文写作基础》之“会议记录”———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7年12月14日,周四下午第一节授课地点: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应用文写作基础》第七章第六节——会议记录一、教材分析《应用文写作基础》是文秘专业学生高考必考的专业课教材之一。
本书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教材对于知识点的讲解非常详细,且配有对应的例文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延伸,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写作练习机会。
二、学情分析该班学生处于高二阶段,在之前语文课学习中接触过一些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但是不够全面和完善。
这学期的应用文写作应按照高考应试的要求组织教学,帮助他们完善之前的知识结构,进一步系统地提高他们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会议记录包含的基本要素及其基本格式;能够根据材料或情境进行会议记录的写作。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拟写会议记录,清楚地表述内容,措辞得体,格式规范。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会议记录,联想复习相关会议知识。
四、教学重点会议记录的结构和格式。
五、教学难点会议记录的语言风格和结构。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应用文写作基础》、模拟会议相关道具。
七、教学方式翻转课堂、任务型教学法。
八、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3min)教师提示会议纪要的含义,帮助大家回忆会议纪要。
接着提出与会议纪要相近的会议记录,以导入本节课内容。
教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会议记录的含义。
会议记录是指在会议过程中由专门的记录人员将会议情况和会议内容如实笔录而形成的一种书面材料。
(二)、小组展示(15min)让每个小组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课前预习的内容。
1.第一小组:会议记录的分类和特点分类:一般分详细的会议记录;摘要式会议记录;重点式会议记录。
特点:会议记录一般具有实录性、客观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2.第二小组:会议记录的结构四要素中的标题(1)由会议名称加“记录”二字构成:如“党组扩大会议记录”;(2)由会议内容加“记录”二字为标题:如“××中学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记录”。
《应用文写作》课程(授课人:)【课题】会议纪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会议纪要的格式以及写作的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能熟练写作会议纪要。
【授课内容】会议纪要的与会议纪录的区别,会议纪要的格式、会议纪要正文的结构和写法以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重点内容:会议纪要的格式2、突出重点的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难点】1、难点内容:熟练写作会议纪要2、突破难点的方法:练习法【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式方法】讲授、练习、案例【教学手段】黑板演示、语言描述【使用教材】王粤欽主编《新编应用文写作》【参考资料】《新编大学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实训教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步骤、讲授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板书设计等)一、复习导入(2分钟)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有时会参加一些会议,而这些会议中的某些会议精神和议定的事项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记载这些内容的文字就叫会议纪要。
二、讲授内容(45分钟)1、适用范围会议纪要作为常用的公文文体之一,是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可采取转发(印发)或直接发出的形式,类似于通知,发给下级贯彻执行;也可以报送给上级,类似会议情况报告,向上级作出反映;还可以发给平级有关机关,类似公函,使对方知晓,沟通情况。
2、特点:A综合性。
会议纪要是在对会议中各种材料、与会人员的发言以及会议简报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提炼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整理和提要的基本特点。
B指导性。
这一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会议本身的权威性;二是会议纪要集中反映了会议的主要精神和决定事项。
因而纪要一经下发,将对有关单位和人员产生约束力,起着类似于指示、决定或决议等指挥性公文的作用。
会议纪要还可以作为与会同志向单位领导汇报、向群众传达的文字依据。
C备考性。
一些会议纪要主要不是为了贯彻执行,而是向上汇报或向下通报情况,必要时可作查阅之用。
3、分类:就性质可分为办公室会议纪要和专项会议纪要;就表述形式可分为决议式纪要,概述式纪要和记录式纪要。
第六节会议记录教学要求1、掌握会议记录写作的基本格式2、注意会议记录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会议记录的基础知识。
会议记录,是指在会议现场将会议有关情况快速如实地记录下来,以便于保存查用所使用的事务文书。
会议记录是本单位会议情况的最原始材料,也是写作会议纪要、传达会议精神的基本参考资料。
因此会议记录应整理存档,以备本单位或有关部门查阅之需。
1、会议记录的概念会议记录是指在会议过程中由专门的记录人员将会议情况和会议内容如实笔录而形成的一种书面材料。
2、会议记录的种类从反映会议情况和内容的详略程度来分,会议记录主要有以下三种:详细的会议记录。
即对会议的全过程、会上每个人发言的原话和语态声调等作详细的记录。
摘要式会议记录。
这种记录不是有话必录,只要求将发言人有关会议议题的讲话要点、重要数据和材料记录下来。
重点式会议记录。
这种记录不要求把会议过程和个别发言逐一记录下来,只是提纲挈领地记录会议的主要内容或会议决议。
3、会议记录的特点会议记录一般具有实录性、客观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即既不能带有记录者的主观情绪,又必须严格按照记录的规范要求。
实录性。
大多数的会议记录是由记录员在开会过程中同步记录的。
一些特别重大的会议,可借助录音先作同步实录,会后再根据录音作笔录,这也是以忠于原话实录为原则的。
正因为如此,会议记录才具有资料依据和存档备查的价值。
客观性。
会议记录要求记录员坚持“怎么说就怎么记”的原则,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在记录过程中掺进个人的倾向性看法,更不允许作虚假记录,任意歪曲他人发言中原话的基本含义。
规范性。
会议记录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应使用机关统一的记录专用笺;二是应按统一的记录格式记录,会议标题、会议组织情况、会议进行情况、尾部四个部分不能有缺漏;三是快速记录时应使用规范的简体字和行书字体,即使字迹潦草也能辨认;四是应使用规范的速记和紧缩记法,并于会后立即译写出来;五是应使用灌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的钢笔作记录。
会议记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会议记录的写作格式和记录的技巧,学写会议记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应用文的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会议记录的写作格式和记录的技巧,学写会议记录。
教学难点:会写会议记录。
教学方法:指导法、展示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写作要求:了解会议记录的写作格式和记录的技巧,学写会议记录。
二、写作指导记录是把有关的言论和现场发生的事情如实记下来的书面材料。
记录的形式有会议记录、会谈记录、电话记录、谈判记报告记录、庭审记录、事故现场记录、课堂笔记等。
会议记录有三个基本特点:真实性、完整性、即时性。
一般会议记录的格式包括三部分。
1、会议的组织情况这部分主要记录一下项目: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席人,缺席人,列席人,主持人,记录人。
2、会议内容包括议题、讨论情况以及形成的决议。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的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发言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3、结尾记录有一定的写作技巧,一般来说有四条:一快、二要、三省、四代。
一快,即书写运笔要快,记得快。
二要,即择要而记。
三省,即在记录中正确使用省略法。
四代,即用较为简便的写法代替复杂的写法。
三、例文展示《育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会2009年第四次会议记录》四、写作练习根据课文提供的内容,整理一份符合格式的简要会议记录。
(内容见课文138页)。
会议记录教案标题:会议记录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会议记录的重要性和技巧。
通过介绍会议记录的目的、要素和规范,学生将能够理解如何有效地记录会议内容,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议记录的重要性和目的;2. 掌握会议记录的基本要素,包括会议议程、主题、时间、参与者、决策等;3. 学会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记录会议内容;4. 培养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准备一份会议记录的示范文档;b. 提前查找一些真实的会议记录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2. 学生准备:a. 准备纸和笔,用于记录课堂中的内容;b. 预习相关的会议记录案例,以便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会议记录1. 将会议记录概念引入课堂,提问学生对会议记录的理解和意义。
2. 解释会议记录的定义和重要性,并介绍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Step 2: 会议记录的基本要素1. 介绍会议记录的基本要素,包括会议议程、主题、时间、参与者和决策。
2. 分析这些要素的作用和关系,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它们在会议记录中的重要性。
Step 3: 会议记录的技巧和方法1. 讨论不同的会议记录技巧和方法,例如速记、关键词法和摘要法。
2. 通过示范文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这些技巧和方法来记录会议内容。
Step 4: 学生实践1. 给予学生一份模拟会议的录音或视频,并要求他们合作记录会议内容。
2.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会议记录,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Step 5: 课堂总结1. 强调会议记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回顾会议记录的基本要素和技巧,确保学生对此有充分的理解。
3.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和效率。
教学扩展:1. 让学生参与真实的会议并记录会议内容,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运用会议记录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应用文写作---会议纪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会议纪要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掌握会议纪要的基本格式和写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拟写简单的会议纪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归纳总结的惯,树立高度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掌握会议纪要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难点:会议纪要的三大特点:纪实性、提要性、指导性。
教学方法:展示与评价、讲授与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假设学生被聘为某公司的秘书,老板通知他们明天上午公司要召开一个会议,要求学生拟写一份会议纪要。
这是学生第一次参加公司重要会议,是老板考验学生的一次机会,也是学生表现自己能力的一次机会。
学生应该怎么做?他们会准备些什么?他们会具体记录一些什么?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二、会议纪要的相关知识一)检查学生的预情况。
二)小组交流,巡视中指导学生讨论,解决学生的疑难。
三)抽选六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会议纪要?2、会议纪要属于事务文书还是属于公文?3、会议纪要的种类有哪些?4、会议纪要的特点有哪些?5、会议纪要的基本格式是怎样的?6、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有哪些不同之处?三、写法指导一)作展示和点评4月10日晚上八点,高二高考班在学楼五楼召开了第一次月考总结。
为此,在课前预中,老师让同学们为这次活动自由拟写了一份会议纪要。
老师从中抽选了几份作,让学生一起来看看!作一:(多媒体展示)1、请同学大声朗读作。
2、同学们对作进行点评(点评时从应用文的格式、结构、内容、语言、版面等方面进行详细点评)。
作二:(多媒体展示)1、请同学大声朗读作。
2、请同学们为作进行点评(点评时从应用文的格式、结构、内容、语言、版面等方面进行详细点评)。
作三:(多媒体展示)1、请同学大声朗读作。
2、请同学们为作进行点评(点评时从应用文的格式、结构、内容、语言、版面等方面进行详细点评)。
邀请其他同学也对这两位被抽选同学的作进行点评,让同学们共同去发现作中的亮点和不足。
二)写作指导1、播放新闻联播的片段视频,结合第一次月考总结的相关画面与视频,老师作精要指导,重点凸显会议纪要的三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