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上册科学活动《小青蛙捉害虫》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小青蛙和害虫,了解小青蛙捉害虫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跳跃、追逐、捉害虫的体育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跳跃、追逐、捉害虫的基本动作。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协调身体动作,灵活捉害虫。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体育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2. 情境教学法:创设小青蛙捉害虫的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内容1. 基本动作训练:跳跃、追逐。
2. 捉害虫游戏:模拟小青蛙捉害虫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环保教育:引导幼儿认识到捉害虫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讲解并示范跳跃、追逐的动作要领,让幼儿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捉害虫游戏(10分钟):创设小青蛙捉害虫的情境,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
4. 环保教育(5分钟):讲解小青蛙捉害虫的意义,引导幼儿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 结束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放松身心。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跳跃、追逐、捉害虫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青蛙、害虫的图片或玩偶,环保教育卡片,音乐播放设备。
2. 场地准备: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确保安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3分钟):通过图片或玩偶展示小青蛙和害虫,引起幼儿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5分钟):教师示范跳跃、追逐动作,幼儿跟随模仿,分组练习。
小班健康活动《青蛙捉害虫》小班健康活动《青蛙捉害虫》(精选4篇)小班健康活动《青蛙捉害虫》篇1教材分析: 小班是进展幼儿跳动力量的极佳时期,而且多以双脚跳的动作为主。
怎样让小班幼儿有爱好地练习跳,并增加难度,巩固跳的技能,是小班跳动类体育教学活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幼儿来说,青蛙的形状特征、生活习惯是他们所能理解、喜爱的,给予幼儿“小青蛙”角色来练习跳的动作,符合双脚跳动作的特点,青蛙跳活动还能满意幼儿运动、消遣、交往、创新等多种需要,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爱好,促进幼儿以体能为主的身心和谐进展。
因此,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1、练习从高处往下跳,知道用脚尖轻轻的落地。
2、愿意参与体育嬉戏,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一)预备部分:1、小青蛙,今日天气真好,跟着青蛙姐姐去外面熬炼熬炼身体吧!2、热身运动:头部→上肢→踢腿→脚尖(脚腕)→下蹲(屈膝)→跳动(腾空)(二)基本部分:1、练习双脚跳的动作。
①小青蛙们,我们有什么本事呢?②那就跟青蛙姐姐一起来跳跳吧,要轻轻跳。
③边念儿歌边学青蛙跳:小青蛙跳跳跳,东跳跳、西跳跳,观察害虫吃掉它。
④刚才,青蛙姐姐观察有一只小青蛙跳得真好,脚尖轻轻落地,我们一起来学学,先找找脚尖在哪里呢?⑤小青蛙们和青蛙姐姐一起轻轻跳到前面的池塘里玩玩吧!2、练习从高处往下跳。
①小青蛙,池塘里有什么啊?(荷叶)你们能从高高的岸上跳到荷叶上去吗?②小青蛙,我们跳到荷叶上去玩玩吧!③青蛙姐姐观察,有的小青蛙是重重跳到荷叶,荷叶会沉下去了,有只小青蛙是轻跳到荷叶上,请它再来跳一次吧!④哪只小青蛙能告知我们是怎么跳的?⑤讲解动作要领:原来从高高的池塘岸上跳到池塘里的荷叶上要(小脚并拢,身体弯曲,用力蹬地,高高跳起,脚尖轻轻落在荷叶上)⑥青蛙姐姐先来试试(老师示范,讲解要领)还有哪只小青蛙想来试试(幼儿个别示范)⑦小青蛙们,你们都会了吗?那我们都站在岸上来吧,预备好,一起轻轻地跳到荷叶上,一、二、三……⑧哟,小青蛙们跳到荷叶上,真兴奋啊!我们游回到岸上去,再来跳一回吧!能干的小青蛙可以站得高点往下跳,留意,我们动身了……⑨小青蛙真能干,和青蛙姐姐跳到另外荷叶上去玩玩吧。
幼儿园小班《小青蛙捉害虫》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是益虫,能捉害虫,保护农作物。
2.通过模仿小青蛙捉害虫的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青蛙是益虫,会捉害虫。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模仿小青蛙捉害虫,锻炼跳跃能力。
三、教学准备1.小青蛙头饰若干。
2.害虫图片若干。
3.音乐《小青蛙捉害虫》。
4.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青蛙捉害虫》音乐律动,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教学活动(1)教师出示小青蛙头饰,引导幼儿观察小青蛙的特征。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青蛙)师:小青蛙有什么特征呢?(绿色皮肤,四条腿,大大的眼睛)(2)教师讲解小青蛙捉害虫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青蛙是做什么的吗?(捉害虫)师:小青蛙每天都会捉很多害虫,保护我们的农作物。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小青蛙捉害虫的过程)(3)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青蛙捉害虫。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模仿小青蛙捉害虫。
(教师分发小青蛙头饰,引导幼儿模仿小青蛙跳跃捉害虫)(4)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去捉害虫吧!(教师带领幼儿到活动场地,播放音乐《小青蛙捉害虫》,引导幼儿模仿小青蛙捉害虫)3.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捉害虫比赛”。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捉的害虫最多。
(教师分发害虫图片,引导幼儿进行比赛)(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青蛙跳荷叶”游戏。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去荷叶上捉害虫吧!(教师带领幼儿到活动场地,设置荷叶,引导幼儿进行跳跃)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模仿小青蛙捉害虫,你们觉得好玩吗?师:小青蛙捉害虫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农作物,我们要向小青蛙学习,保护我们的环境。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模仿小青蛙捉害虫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积极参与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青蛙捉害虫》含反思一、活动主题小青蛙捉害虫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生态环保意识,了解害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增强幼儿的环保保护意识,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责任感;3.锻炼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害虫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2.发掘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责任感;3.让幼儿参与到实践中去,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在幼儿中间培养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感;2.如何让幼儿从实践中增强对环境的认识。
五、教学准备1.教师要提前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2.准备故事书、图片、图表等教具;3.准备捉虫的器材,如:小网、虫笼、塑料瓶等。
六、教学过程1. 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向幼儿介绍小青蛙,小青蛙可以食用害虫,那么它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故事和图片让幼儿对小青蛙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捉虫实践环节1.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室外花坛或花园,让幼儿找到一些有害虫的植物。
2.教师带领幼儿用小网或虫笼捕捉害虫,将害虫放到塑料瓶中观察。
3.给幼儿提供一些捉虫的器具,让幼儿自己探索和捉虫。
4.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水平适时提供提示和指导。
3. 总结反思环节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这次活动的过程。
问幼儿是否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
2.教师和幼儿分享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体会,让幼儿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教师总结本次活动,谈谈对教学过程的感悟和体会。
七、教学评价1.教师要通过幼儿的反馈和行动来评价教学效果;2.教师要给予幼儿积极的表扬,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八、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小青蛙的关注度比较高,也能感受到小青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但是捉虫环节中,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幼儿的动手实践环节,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一、活动目标:1. 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知道小青蛙是益虫,能够捉害虫。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小青蛙图片、害虫图片、草地背景图、小青蛙捉害虫的手工材料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份小青蛙捉害虫的手工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青蛙的外形特征,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
2. 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青蛙为什么会捉害虫,小青蛙捉害虫有什么好处。
3. 操作:教师发放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小青蛙捉害虫的场景。
4. 展示: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小青蛙捉害虫场景,大家一起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小青蛙捉害虫的场景带回家,与家长一起观察、讨论。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小青蛙捉害虫场景布置在班级环境中,供全体幼儿观赏。
3. 科学探索:教师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青蛙,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活动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小青蛙捉害虫的认识。
2.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小青蛙捉害虫的场景的观察和讨论情况。
3. 幼儿自评: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制作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小青蛙如何捉害虫,并能够通过手工制作表达这一概念。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小青蛙和害虫。
2. 操作实践法:通过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实践,增强学习体验。
3. 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分享观察和体验。
八、教学内容:1. 小青蛙的特征和生活环境。
2. 害虫对植物的影响和小青蛙捉害虫的意义。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小青蛙捉害虫》教案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青蛙是益虫,能够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
2.通过观察、模仿,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青蛙是益虫,能够捉害虫。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小青蛙图片、害虫图片、捉虫工具、农田模型。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充满农田气息的教室环境。
四、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教师出示小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基本部分(1)教师简要介绍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师讲解青蛙捉害虫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青蛙是益虫。
(3)教师出示害虫图片,让幼儿辨认哪些是害虫,哪些不是害虫。
(4)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捉害虫的游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①教师将害虫图片贴在农田模型上,让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捉虫工具。
②教师发出指令,各小组开始捉害虫。
捉到害虫后,将图片交给教师。
③教师统计各小组捉到的害虫数量,给予表扬。
3.实践部分(1)教师发放捉虫工具,让幼儿亲自体验捉害虫的过程。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捉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捉害虫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青蛙对人类的益处。
五、活动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青蛙的其他特点和生活习性。
2.家长协助幼儿制作青蛙捉害虫的手工作品,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
六、活动反思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幼儿容易接受。
通过观察、模仿,幼儿对青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游戏环节设计巧妙,既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3.活动过程中,教师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活动延伸部分,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学习。
(1)活动准备要充分,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2023年小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小青蛙捉害虫(精选3篇)教案一:小青蛙捉害虫游戏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游戏认识到小青蛙是自然界中的好帮手,可以帮助我们捉拿害虫。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展示有关小青蛙捉害虫的情景。
2. 模拟害虫的道具,如画纸折叠的小虫子等。
教学过程: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出话题:小青蛙是自然界的好帮手,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捉拿害虫。
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2. 引入游戏环节:老师将模拟的害虫(比如画纸折叠的小虫子)散落在教室或操场上,学生们分成小组,以小青蛙的角色进行游戏。
3.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扮演小青蛙,其他学生是害虫。
小青蛙必须通过观察和捕捉的方式,将害虫们“吃掉”。
游戏时间为5分钟左右。
4. 游戏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总结游戏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游戏中运用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并通过游戏亲身体验到了小青蛙捉害虫的过程。
教案二:小青蛙捉害虫竞赛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竞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适量的室外空间,如操场。
2. 模拟害虫的道具,如画纸折叠的小虫子等。
教学过程: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队长。
2. 老师向每个小组发放模拟的害虫,并给出竞赛的任务:小组成员通过观察和捕捉,尽快将害虫们“吃掉”(即收集起来)。
3.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有一定的时间,例如10分钟,竞赛结束后,小组收集到的害虫数量最多的获胜。
4. 游戏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们一起总结竞赛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团队合作经验和困难。
5. 通过竞赛,引导学生发现并思考小青蛙捉害虫的技巧,如观察害虫的行动轨迹、利用环境等。
教案三:小青蛙捉害虫故事角色扮演教学目标:1. 通过角色扮演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编写关于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剧本。
《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小青蛙和害虫,了解小青蛙捉害虫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跳跃、追逐、捉捕等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跳跃、追逐、捉捕动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难点: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小青蛙、害虫的图片或玩具,捉害虫的游戏场地。
2. 材料:彩条、圈圈、小沙包等。
3. 音乐:《小青蛙捉害虫》、《捉迷藏》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1. 教师讲解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要领,示范跳跃、追逐、捉捕等基本动作。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游戏环节(10分钟):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
2. 游戏开始,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捉害虫比赛,教师观察幼儿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 游戏结束,教师总结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表扬优秀幼儿。
4.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
2. 通过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是否能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关心大自然等。
3. 定期组织类似的体育游戏活动,观察幼儿在不同场景下的适应能力和运动技能进步情况。
小青蛙捉害虫小班教案10篇小青蛙捉害虫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2|34|565|5432|1-:||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二)基本部分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2、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游戏:"小青蛙捉害虫"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
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小青蛙捉害虫小班教案2活动目标1、练习双脚向上跳,提高幼儿的弹跳力。
2、体验同伴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节奏欢快的音乐、荷叶(橡皮纸做的荷叶)、大沙包、跨栏、跳绳、蓝色即时贴、虫子若干活动流程热身活动:(通过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激趣)“蝌蚪宝宝,来跟着妈妈一起游泳吧!游呀游,游呀游,长出了两条后腿,(蹬蹬后腿,踢踢后腿,屈腿压压)我们的后腿好结实呀,来跟着妈妈继续游吧!游呀游,两条前腿出来了,(抖抖前腿,甩甩前腿,晃晃前腿)前腿使劲打开游泳啦,游呀游,游呀游,小蝌蚪扭扭屁股,转个圈,摸摸你的尾巴还有吗? 小蝌蚪变成什么了?小青蛙练本领:青蛙宝宝你怎样跳才会跳的更高更远,你来试一试!(幼儿自由尝试)你来看妈妈是怎样跳的,教师演示讲解动作要领:(两腿分开,轻轻蹲下,后腿用力,呱!)幼儿练习!单跳:(跳荷叶)哇,好漂亮的荷叶呀,一起跳到荷叶上玩一玩吧!(跳上跳下)跳到好伙伴的荷叶上玩一玩!连续跳:(荷叶桥)现在我们把荷叶变成一座漂亮的荷叶桥吧!这么窄的荷叶桥,我们一起跳能行吗?那该怎么办?(一个跟着一个跳,让幼儿知道互相谦让)耶!我们顺利通过荷叶桥了!玩了这么长时间,累了吗!找片荷叶坐下休息一会吧!(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来)小青蛙捉害虫:肚子好饿呀,小青蛙你肚子饿的时候最喜欢吃什么?(害虫)我们青蛙吃庄稼地里的害虫,为庄稼除害,是农民的好帮手,农民伯伯可喜欢我们了!通过障碍捉害虫:看,前边就是一片好大的庄稼地,里面有好多红红绿绿的虫子,可是我们要吃到虫子,还要跳过土堆,游过小河,跨过栅栏,呢!(请幼儿示范跳土堆,游小河,跨栅栏),咱们一起来试试吧!捉地上的虫子:捉完虫子回来,数数自己捉了多少条虫子。
一、活动目标1. 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知道小青蛙是益虫,能够捉害虫。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的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小青蛙图片、害虫图片、草地背景图、小青蛙捉害虫的手偶道具。
2. 材料:花草、树叶、小石子等自然物品。
3. 音乐:《小青蛙捉害虫》歌曲。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青蛙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出小青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观察:教师展示害虫图片,让幼儿观察害虫的特征,了解害虫对植物的危害。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青蛙如何捉害虫,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游戏: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小青蛙,模仿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体验捉害虫的乐趣。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小青蛙捉害虫的意义,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观察和记录小青蛙捉害虫的过程。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草地设置小青蛙捉害虫的场景,让幼儿实际操作,体验捉害虫的乐趣。
3. 区域活动:教师在科学区投放相关教具和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小青蛙捉害虫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青蛙捉害虫的认识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教学活动。
六、活动准备教具:小青蛙图片、害虫图片、草地背景图、小青蛙捉害虫的手偶道具、小青蛙捉害虫的游戏道具。
材料:花草、树叶、小石子等自然物品、小青蛙捉害虫的游戏道具。
环境布置:户外草地、小青蛙捉害虫的场景布置。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青蛙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出小青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观察:教师展示害虫图片,让幼儿观察害虫的特征,了解害虫对植物的危害。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青蛙如何捉害虫,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游戏: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小青蛙,模仿小青蛙捉害虫的动作,体验捉害虫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上册科学活动《小青蛙捉害虫》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小青蛙,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到4,并能说出总数。
二、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的PPT。
2、青蛙头饰、荷叶、数字卡片、昆虫贴纸若干。
3、《小蝌蚪找妈妈》《小青蛙》《绿色通道》音乐,《捉害虫的青蛙》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与幼儿跟随着音乐《小蝌蚪找妈妈》音乐入场。
提问:歌曲里是谁在找妈妈?(小蝌蚪)
2、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好伤心。
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帮助小蝌蚪找妈妈。
3、“小蝌蚪要长大了,会有哪些变化呢”?(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4、用身体模仿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青蛙的特征。
师:谁来说一说青蛙长什么样子?(鼓鼓的眼睛,宽宽的嘴巴,长着四条腿,穿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
学学青蛙的叫声:呱呱呱。
2、观看青蛙捉害虫的视频。
师:小青蛙不仅会唱、会跳,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青蛙捉田野里的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青蛙。
)
3、出示四张青蛙图片,请幼儿观察它们的区别。
师:有四只小青蛙来做客了,请你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数字不同)4、游戏青蛙捉害虫
小青蛙肚子上的数字代表要吃掉的害虫数量,哪个小朋友来喂青蛙吃害虫?
游戏规则:
请幼儿根据青蛙肚子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害虫,贴到青蛙的嘴巴里。
(手口一致点数,看看做得是否正确)
5、游戏青蛙跳荷叶
师:小青蛙吃饱了,想找一个地方休息,看看这是什么?(荷叶)原来小青蛙想到荷叶上休息。
游戏规则:
幼儿抽取数字卡片,仔细观察荷叶上害虫的数量,寻找与数字卡片相对应的荷叶,跳到荷叶上。
与好朋友交换数字卡片,再根据数字寻找相应的荷叶,然后跳到荷叶上。
(三)结束部分
1、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和小青蛙一起做了游戏,知道青蛙是益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我们要保护它们。
2、小青蛙要休息了,我们一起和小青蛙说再见,学着小青蛙的样子出去
休息一下吧。
(音乐《小青蛙》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