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结构力学题库6
- 格式:doc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8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分6小题,共27分)1、(本小题6分)图示刚架,EI=常数,B点的竖向位移(↓)为:()A、Pl3/(6EI ) ;B、2Pl3/(3EI);C、2 Pl3/(6EI);D、Pl3/(3EI )。
2、(本小题6分)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时,使其典型方程中副系数全为零的力法基本结构是:( D)A.B.C.D.3、(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ƒ为柔度):( )A 、M A >M CB 、 M A =MC C 、 M A <M C D、M A =﹣MC4、(本小题3分)图示结构位移法基本未知数的数目是:( )A 、2B 、3C 、4D 、55、(本小题3分)图示结构用力法求解时,基本体系不能选:( D )A 、 C 为铰结点,A 为不动铰支座;B 、C 为铰结点,D 为不动铰支座; C 、 A 、D 均为不动铰支座; D 、A 为竖向链杆支座。
6、(本小题3分)若平衡力系作用于静定结构的某一几何不变的部分上则其支座反力:( A ) A 、恒为零; B 、不一定为零; C 、恒大于零 D 、恒小于零。
二、填充题(本大题分5小题,共24分) 1、(本小题3分)间接荷载下梁的影响线特点是节点处竖标与 的相同,节间则由 连以直线。
2、(本小题6分)图b 为图a 所示结构的基本体系,EI =常数,k 为弹簧刚度,试写出其力法方程。
3、(本小题6分)图示抛物线三铰拱,矢高为4m ,在D 点作用力偶M=80kN ⋅m ,M D 左=,M D 右=。
4、(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当支座B 发生沉降△时,支座B 处梁截面的转角大小为 6Δ/5l ,方向为顺时针 ,设EI =常数。
5、(本小题3分)图示体系计算自由度W =1,是几何 变体系,若在A 点加一竖向链杆支座,则成为几何 变体系,若在A 点加一固定铰支座,则成为 变体系。
三、(本小题6分)试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第六章力矩分配法一判断题1. 传递系数C与杆件刚度和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2.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3.力矩分配法所得结果是否正确,仅需校核交于各结点的杆端弯矩是否平衡.(×)4.力矩分配法经一个循环计算后,分配过程中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是传递弯矩的代数和.( √)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与每一结点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力矩分配系数的计算绝对无错误.( ×)6.在力矩分配法中,分配与同一结点的杆端弯矩之和与结点不平衡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7.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渐进法,这种计算方法不但可以获得近似解,也可获得精确解.( √)8.在任何情况下,力矩分配法的计算结构都是近似的.( ×)9.力矩分配系数是杆件两端弯矩的比值.( ×)10.图示刚架用力矩分配法,求得杆端弯矩M CB=-16/2ql( ×)题10图题11图题12图11.图示连续梁,用力矩分配法求得杆端弯矩M BC=—M/2.( ×)12.图示刚架可利用力矩分配法求解.( √)13.力矩分配法就是按分配系数分配结点不平衡力矩到各杆端的一种方法.(×)14.在力矩分配法中,同一刚性结点处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 √)15.转动刚度(杆端劲度)S只与杆件线刚度和其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16.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果是精确的.( √)17.力矩分配法仅适用于解无线位移结构.( √)18.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杆端AC的分配系数29/18=ACμ.(√)148149题18图 题19图 题21图19. 图示杆AB 与CD 的EI,l 相等,但A 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S AB 大于C 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 S CD .( √ ) 20. 力矩分配法计算荷载作用问题时,结点最初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仅是交于结点各杆端固端弯矩的代数和.( × )21. 若使图示刚架结点A 处三杆具有相同的力矩分配系数,应使三杆A 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之比为:1:1:1.( √ ) 22. 有结点线位移的结构,一律不能用力矩分配法进行内力分析.( × ) 23. 计算有侧移刚架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采用力矩分配法.( √ ) 24. 有结点线位移的结构,一律不能用力矩分配法进行内力分析.( × )二 选 择 题1. 图示结构汇交于A 的各杆件抗弯劲度系数之和为∑A S ,则AB 杆A 端的分配系数为: ( B ) A.∑=SAAB ABi /4μB. ∑=S AAB ABi /3μ C. ∑=SAAB ABi /2μD.∑=SAAB ABi /μ题1图 题2图 2. 图示结构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μ4A 为:( D )A. 4/11B. 1/2C. 1/3D. 4/91503. 在图示连续梁中,对结点B 进行力矩分配的物理意义表示( D )A. 同时放松结点B 和结点CB. 同时固定结点B 和结点CC. 固定结点B,放松结点CD. 固定结点C,放松结点B题3图 题4图4. 图示等截面杆件,B 端为定向支座,A 端发生单位角位移,其传递系数为( C )A. C AB =1B. C AB =1/2C. C AB =-1D. C AB =05. 等直杆件AB 的转动刚度(劲度系数)S AB :(A )A 与B 端支承条件及杆件刚度有关B 只与B 端的支承条件有关C 与A 、B 两端的支承条件有关D 只与A 端支承条件有关6. 等直杆件AB 的弯矩传递系数C AB :(B )A 与B 端支承条件及杆件刚度有关 B 只与B 端的支承条件有关C 与A 、B 两端的支承条件有关D 只与A 端支承条件有关7. 当杆件刚度(劲度)系数S AB =3i 时,杆的B 端为:(C )A 自由端B 固定端C 铰支承D 定向支承8. 力矩分配法计算得出的结果(D )A 一定是近似解B 不是精确解C 是精确解D 可能为近似解,也可能是精确解。
哈尔滨工业大学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模拟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3: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钢结构防腐蚀的常用方法有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点击查看答案]答:涂防腐漆和混凝土包装2.测量钢在动态载荷下抗脆性破坏能力的指标是_ _ _ _ _ _。
[点击查看答案]答:冲击韧性3.焊接两个Q235B钢构件时,应选择_ _ _ _ _ _ _ _ _ _ _型焊条。
[点击查看答案]答:E434、钢材在热加工过程中出现裂纹,可能是由于材料中_ _ _ _ _ _元素含量高所致。
[点击查看答案]答:硫5.在《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焊缝质量检验标准分为_ _ _ _ _ _。
[点击查看答案]答:三6.某连接采用承压螺栓M20,端力矩为40毫米,从结构上看,连接可能会损坏_ _ _ _ _ _。
[点击查看答案]答:冲压剪切损伤7.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依靠_ _ _ _ _ _传递力,而_ _ _ _ _ _是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
[点击查看答案]答:克服了板之间的摩擦阻力和摩擦阻力8.轴向压杆具有_ _ _ _ _ _稳定、平衡和强的状态,其稳定性属于_ _ _ _ _ _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答:二,一9.对于具有对称截面的单轴轴心受压构件,如果它在对称主轴周围不稳定,就会发生_ _ _ _ _ _屈曲。
如果它在非对称主轴周围不稳定,它将会弯曲。
[点击查看答案]答:弯曲,扭曲,弯曲10.横梁由Q235制成。
当高宽比h0/tw=100时,应设置_ _ _ _ _ _ _ _ _ _加强辅助装置,以确保腹板的局部稳定性。
当h0/tw=180时,应设置_ _ _ _ _ _ _ _ _ _加强辅助装置。
[点击查看答案]答:水平和垂直11、在梁设计过程中,限制梁的挠度,属于_ _ _ _ _ _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答:正常使用12.实心腹板压弯构件的整体失稳形式可分为弯矩作用平面内的_ _ _ _ _ _失稳和弯矩作用平面外的_ _ _ _ _ _失稳。
哈工大 2001 年春季学期结构力学试卷(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5页)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 A .2/M ; B .M ;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 B.ci; C.dj; D .cj .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 a) (b) (c) (d)4. (本小题 4分)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2=1/4 M /8 M /2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A.F P l 3/(24EI ); B . F P l 3/(!6EI ); C . 5F P l 3/(96EI ); D. 5F P l 3/(48EI ).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2.0×105 kN ·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五(本大题 11分)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
哈工大 2001 年春季学期结构力学试卷(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5页)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 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2/M ;B .M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2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A.ch ; B.ci; C.dj; D .cj .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 a) (b) (c) (d) 4. (本小题 4分) 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A.F P l 3/(24EI ); B . F P l 3/(!6EI ); C . 5F P l 3/(96EI ); D. 5F P l 3/(48EI ).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F P=1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2.0×105 kN ·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五(本大题 11分)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
哈工大结构力学试卷参考答案呼伦贝尔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力学》试卷1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学院专业级班姓名学号题号得分评卷人一二三四总分能够减少自由度的装置称为约束。
5、图6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6 次,此结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 6 个。
6、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杆件结构。
图67、利用位移计算总公式计算结构位移时,对于桁架只须考虑轴力项,对于梁和刚架只须考虑弯矩项,对于拱要考虑弯矩、轴力项。
三、单项选择题(2分×10题,共20分) 1、下列结构内力只有轴力的是(C )。
A、梁 B、刚架 C、桁架 D、拱2、图7所示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是( D )。
A、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B、几何可变C、几何不变且有多余约束D、几何瞬变图73、当一个竖向单位荷载沿结构移动时,表示某一量值变化规律的图形是(C )。
A、弯矩图B、轴力图C、影响线D、剪力图 4、三个刚片用三个铰两两联结而成的体系是( D )。
A、几何不变B、几何可变C、几何瞬变D、以上三者均有可能 5、静定结构在几何构造上的特征是( D )。
A、有多余约束 B、计算自由度W等于零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分×5题,共10分) 1、静定结构受温度改变影响会产生内力。
(× )2、所谓零秆,既该杆的轴力为零,故从该静定结构去掉,并不影响结构的功能。
(× )3、如图1所示为某超静定刚架对应的力法基本体系,其力法方程的主系数δ36/EI。
(× )4、如图25所示结构的M图是正确的。
(√)X1 EI pl pl s θ i (a)6m l 22是X2 2EI M图p s θ i (b) 6m 图1 l图2 l 图3 5、如图3所示,(a)与(b)所示梁A端的转动刚度示相同的。
(√ ) l/2 l/2 l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ql 2q B 1、图4所示结构支座A的支座反力为 3ql ,方向向上,B截面的剪力为 3ql/2 ,2A C、无多余约束 D、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6、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A)。
148第六章 力矩分配法一 判 断 题1. 传递系数C 与杆件刚度和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 )2. 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3. 力矩分配法所得结果是否正确,仅需校核交于各结点的杆端弯矩是否平衡.( × )4. 力矩分配法经一个循环计算后,分配过程中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是传递弯矩的代数和.( √ )5.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与每一结点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力矩分配系数的计算绝对无错误.( × )6. 在力矩分配法中,分配与同一结点的杆端弯矩之和与结点不平衡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7. 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渐进法,这种计算方法不但可以获得近似解,也可获得精确解.( √ )8. 在任何情况下,力矩分配法的计算结构都是近似的.( × ) 9. 力矩分配系数是杆件两端弯矩的比值.( × )10. 图示刚架用力矩分配法,求得杆端弯矩M CB =-16/2ql ( ×)题10图 题11图 题12图11. 图示连续梁,用力矩分配法求得杆端弯矩M BC =—M/2.( × ) 12. 图示刚架可利用力矩分配法求解.( √ )13. 力矩分配法就是按分配系数分配结点不平衡力矩到各杆端的一种方法.(× ) 14. 在力矩分配法中,同一刚性结点处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 √ ) 15. 转动刚度(杆端劲度)S 只与杆件线刚度和其远端的支承情况有关.( √ ) 16. 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果是精确的.( √ ) 17. 力矩分配法仅适用于解无线位移结构.( √ ) 18.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杆端AC 的分配系数29/18=ACμ.(√ )149题18图 题19图 题21图19. 图示杆AB 与CD 的EI,l 相等,但A 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S AB 大于C 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 S CD .( √ )20. 力矩分配法计算荷载作用问题时,结点最初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仅是交于结点各杆端固端弯矩的代数和.( × )21. 若使图示刚架结点A 处三杆具有相同的力矩分配系数,应使三杆A 端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之比为:1:1:1.( √ )22. 有结点线位移的结构,一律不能用力矩分配法进行内力分析.( × ) 23. 计算有侧移刚架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采用力矩分配法.( √ )24. 有结点线位移的结构,一律不能用力矩分配法进行内力分析.( × )二 选 择 题1. 图示结构汇交于A 的各杆件抗弯劲度系数之和为∑AS,则AB 杆A 端的分配系数为:( B ) A.∑=S A AB ABi /4μB. ∑=S A AB ABi /3μ C. ∑=S A AB ABi /2μD.∑=S A AB ABi /μ题1图 题2图 2. 图示结构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μ4A 为:( D )A. 4/11B. 1/2C. 1/3D.4/91503. 在图示连续梁中,对结点B 进行力矩分配的物理意义表示( D )A. 同时放松结点B 和结点CB. 同时固定结点B 和结点CC. 固定结点B,放松结点CD. 固定结点C,放松结点B题3图 题4图4. 图示等截面杆件,B 端为定向支座,A 端发生单位角位移,其传递系数为( C )A. C AB =1B. C AB =1/2C. C AB =-1D. C AB =05. 等直杆件AB 的转动刚度(劲度系数)S AB :(A )A 与B 端支承条件及杆件刚度有关 B 只与B 端的支承条件有关C 与A 、B 两端的支承条件有关D 只与A 端支承条件有关6. 等直杆件AB 的弯矩传递系数C AB :(B )A 与B 端支承条件及杆件刚度有关 B 只与B 端的支承条件有关C 与A 、B 两端的支承条件有关D 只与A 端支承条件有关7. 当杆件刚度(劲度)系数S AB =3i 时,杆的B 端为:(C )A 自由端B 固定端C 铰支承D 定向支承8. 力矩分配法计算得出的结果(D )A 一定是近似解B 不是精确解C 是精确解D 可能为近似解,也可能是精确解。
9. 力矩分配法中的传递弯矩等于(B )A 固端弯矩B 分配弯矩乘以传递系数C 固端弯矩乘以传递系数D 不平衡力矩乘以传递系数10. 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弯矩等于(C )A 固端弯矩151B 远端弯矩C 不平衡弯矩(即约束力矩)乘以分配系数再改变符号D 固端弯矩乘以分配系数11. 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刚架,则结点A 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为 ( C )A. M Pl 163- B.Pl 163 C. -M-Pl 163 D. Pl 8112. 图示对称刚架在结点力偶矩作用下,弯矩图的正确形状是:( C )13. 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 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为( C )A.100m kN ⋅B.125m kN ⋅C.-100m kN ⋅D.-75m kN ⋅152题13图 题14图 14. 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μμADAB,为: ( C )A. 6/1,2/1==μμADABB. 8/1,11/4==μμADABC. 8/1,2/1==μμADAB D.6/1,11/4==μμADAB15. 图示结构(EI=常数),在荷载作用下,结点A 的不平衡力矩为: ( D )A.16/312/2Pl ql+ B.16/312/2Pl ql- C.4/38/2Pl ql - D.12/2ql16. 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结点A 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M A 为: ( B )A. pl/6B. 2pl/3C. 17pl/24D. –4pl/315317.图示结构,汇交于结点A 各杆端的力矩分配系数为:( C )A .2/1,4/1===μμμACADABB .0.1,0.6,0.3ABACAD===μμμC .0,2/3,1/3AB ACAD===μμμD .8/3,2/10===μμμACACAB题17图 题18图 18.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BC 杆的分配系数BCμ是:( C )A. 4/7B. 16/29C. 16/25D.9/2519.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CD 杆端的分配系数CDμ是:( B )A. 1/4B. 4/13C. 3/16D. 2/7题19图 题20图20.图示刚架,结点A 承受力偶作用,EI=常数。
用力矩分配法求得AB 杆B 端的弯矩是:( B ) A .m kN ⋅2 B .m kN ⋅-2154D .m kN ⋅-821.图示结构(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 D )A .1,8/1-==C BC BCμB .1,9/2==C BC BCμC .1,8/1==C BC BCμ D .1,9/2-==C BC BCμ题21图 题22图 题23图 22.图示结构(EI=常数),在荷载作用下,结点A 的不平衡力矩为:( C )A. PaB. 9Pa/8C. 7Pa/8D. -9Pa/823.图示连续梁用力矩分配法求得AB 杆B 端的弯矩是( C )A.m kN ⋅15B.m kN ⋅-15C.m kN ⋅-6D.m kN ⋅624.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刚架时,杆端AB 的力矩分配系数是:( C )A. 3/32B. 7/32C. 15/32D. 17/32题24图 题25图 25.图示结构中B 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为:( B )155B .m kN ⋅-1C .m kN ⋅1D .m kN ⋅42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力矩分配系数BAμ应为:( C )A .1/2 B. 4/7 C. 4/5 D. 1题26图 题27图 题28图 27.图示结构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BCμ为:( B )A.0.333B.0.426C.0.5D.0.75028. 图示结构中,当结点B 作用外力偶M 时,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得BAM等于: ( D )A.M/3B.M/2C.M/7D.2M/529. 图示连续梁,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求得结点B 的不平衡力矩为: ( D )A.m kN ⋅-20B.m kN ⋅15C.m kN ⋅-5D.m kN ⋅5题29图 题30图 30.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时,力矩分配系数BAμ应为: ( D )A.1/2B.4/7C.4/5D.1 31. 下列各结构可直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的为: ( B )32.在力矩分配法中,各杆端之最后弯矩值是: ( C )A. 分配弯矩之代数和B. 固端弯矩与分配弯矩之代数和C. 固端弯矩与分配弯矩、传递弯矩之代数和D. 分配弯矩与传递弯矩之代数和33.图示各结构杆件的E、I、l均相同,上图杆件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与下列哪个图的劲度系数(转动刚度)相同.( C )34.杆件AB之A端劲度系数(转动刚度)是: ( B )A. 使A端转动单位角度时在B端所施加的外力矩B. 支座A发生单位角位移时引起的在支座A的反力矩C. 使B端转动单位角度时在A端所施加的外力矩D. 端支座发生单位角位移时引起的在支座A的反力矩35.在力矩分配法中反复进行力矩分配及传递,结点不平衡力矩(约束力矩)愈来愈小,主要是为: ( A )A. 分配系数及传递系数<1B. 分配系数<1C. 传递系数=1/2D. 传递系数<136.在力矩分配法中,刚结点处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与该杆端转动刚度(或劲度系数)的关系为: ( D )A. 前者与后者的绝对值有关B. 二者无关C. 成反比156157D. 成正比37. 力矩分配法是以: ( B )A.力法B.位移法C.迭代法D.力法与位移法的联合为基础的渐进法38. 在力矩分配法中,转动刚度(劲度)系数表示杆端对下列作用的抵抗能力.( C )A.变形B.移动C.转动D.荷载 39.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放松结点的顺序: ( D )A. 对计算和计算结果无影响B. 对计算和计算结果有影响C. 对计算无影响D. 对计算有影响,而对计算结果无影响40. 在力矩分配法的计算中,当放松某个结点时,其余结点所处状态为: ( D )A. 全部放松B. 必须全部锁紧C. 相邻结点放松D. 相邻结点锁紧41. 图示三个主振型形状及其响应的圆频率,三个频率的关系应为: ( A )A. ωωωcba<< B.ωωωacb<<C.ωωωbac<< D.ωωωcba>>题41图 题42图42. 当ωθ>>时,与干扰力P 平衡的力主要是: ( C )A.弹性恢复力B.阻尼力C.惯性力D.重力43. 用力矩分配法解图示结构内力时,传递系数分别等于0,-1和1/2的个数各为: ( C )A.2,3,3B.2,2,4C.3,1,4D.3,2,3158题43图 题44图 44. 力矩分配法对图示结构能否应用: ( C )A. 要视各杆刚度情况和具体荷载情况而定B. 要视具体的荷载情况而定C. 不管什么荷载作用均能单独使用D. 根本不能单独使用45. 在力矩分配法中,分配系数表示: ( C )A. 结点A 有单位转角时,在杆AB 杆A 端产生的力矩B. 结点A 转动时,在AB 杆A 端产生的力矩C. 结点A 上作用单位外力偶时,在AB 杆A 端产生的力矩D. 结点A 上作用外力偶时,在AB 杆A 端产生的力矩46. 图示结构,要使结点B 产生单位转角,则在结点B 需施加外力偶为: ( C )A. 13iB. 5iC. 10iD. 8i题46图 题47图 47. 欲使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增大,在下述办法中可采用: ( D )A. 增大质量mB. 将质量m 移至梁的跨中位置C. 减小梁的EID. 将铰支座改为固定支座48. 单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为22()/y y y P t m +ςω+ω=,其中未考虑质体重力,这是因为: ( C )A. 重力在弹性力内考虑了B. 重力与其他力相比,可略去不计C. 以重力作用时的静平衡位置为y 坐标零点D. 重力是静力,不在动平衡方程中考虑49. 下图中哪一种情况不能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 D )15950. 在力矩分配法计算中,传递系数C AB 为: ( D )A .B 端弯矩与A 端弯矩的比值 B . A 端弯矩与B 端弯矩的比值C . A 端转动时,所产生A 端弯矩与B 端弯矩的比值D . A 端转动时,所产生B 端弯矩与A 端弯矩的比值三 填 充 题1.图示结构力矩分配系数ACμ6/17.BA=8/11题1图 题2图 2.图示结构(EI=常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的分配系数BCμ=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