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整车产品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27.69 KB
- 文档页数:3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第一条为切实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完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制度,规范车辆生产企业行为,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国家对车辆生产企业实施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对《公告》内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条车辆生产企业是生产一致性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和完善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保证车辆产品一致性,即保证实际生产销售的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
第四条车辆生产企业应当编制、执行、适时调整《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编制要求见附件1),并存档、备查;定期编制《企业生产一致性信息年报》(编制要求见附件2),并存档、备查。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指导编制并监督实施《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检查《企业生产一致性信息年报》、组织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等工作,对《公告》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进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其中, 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将在车辆生产、销售、注册登记等环节进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相关中介机构承担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的技术性工作。
第六条工业和信息化部每年制定并公布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年度工作方案,确定该年度重点实施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的企业范围、产品类型及项目,并组织实施(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实施细则见附件3)。
必要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项工作方案,作为年度工作方案的补充。
第七条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告车辆生产企业。
车辆生产企业对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存在异议的,可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诉。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及时处理车辆生产企业申诉,并将结果通知有关车辆生产企业。
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CNCA—02C—023:2008)附件6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1 生产一致性审查是通过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及其执行报告的审查和现场审查,确认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以及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
初始工厂审查时,首先进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审查,然后进行现场审查;获证后监督时,首先进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审查,然后进行现场审查。
2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是制造商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而形成的文件化的规定。
应包括:2.1 制造商为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所制定的文件化的规定。
2.2 制造商按照车型系列并对应实施规则中各项标准制定的产品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文件化的规定。
以及按照各项标准识别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并确定其控制要求。
对于不在工厂现场进行的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以及控制的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应在计划中特别列出,并说明控制的实际部门和所在地点。
认证标准中对生产一致性控制有规定的项目,工厂的控制规定不得低于标准的要求。
2.3 制造商对于2.2涉及的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设备和人员的规定和要求。
2.4 制造商对于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申报与执行的相关规定。
2.5 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如何落实在认证机构的监督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尽快恢复生产的一致性的相关规定。
2.6 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所采取的追溯和处理措施的规定。
2.7 对于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和产品实际状况以及遵守强制性认证要求的信用水平好的工厂,制造商应说明为确保产品持续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涉及标准的要求,所采取的可靠性控制的方式和验证的方法及相关记录的具体规定。
3 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初始工厂审查中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是对制造商提出并经认证机构审查确认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审查,其中对产品的车辆结构及技术参数的一致性审查要求见本附件附录1。
浅谈汽车产品的生产一致性管理鲁岩平海马轿车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1689号 邮编450016[摘要] 为切实维护国家、社会及公众利益,规范汽车生产企业行为,国家对汽车产品的生产一致性管理日益严格、完善。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家关于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及生产一致性管理的相关法规研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研究生产一致性管理模型,建立和完善企业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实际生产销售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以满足相关法规要求,规避企业运营的法规风险。
[关键词]质量管理、强制性认证、生产一致性、法规风险Brief Discussion on Automobile Products’Conformity ofProductionAbstract:In order to protect the nation, society and public’s interests, discipline the automobile company’s production behaviour, the nation’s management on automobile products’ conformity of production (COP) is becoming more strict and impeccable. By combining the research on nations’ regulation of automobile products’ compulsory certificate & management of COP with company’s practical situation, this paper is to build and complete the company’s COP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COP, to ensure the produced & sold vehicl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configurations and performance index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of the vehicles approved in vehicle production enterprise and product announcement, usedin experiments, in product certificate of quality and uploaded information of the vehicles leaving the factory. This will help the company to fulfill the relative regulation, and to avoid regulatory risks in company operations.Key words:Quality management,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Conformity of Production (COP), Regulatory Risks 1 引言2011年6月23日,工信部下发《关于查处江门市华龙摩托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违规行为及处理决定的通报》,对实际生产车辆与《产品公告》批准参数不一致的江门华龙等3家摩托车厂,做出了撤销其产品公告、责令整改、在整改期间暂停新产品申报的处理决定;对不配合监督检查的21家摩托车企业,责令限期提交整改报告,在整改期间暂停新产品申报;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本地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的监管力度,督促车辆生产企业以此为鉴,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避免发生类似问题。
CQC/16流程0202.06(07.3)工厂编号:A078073 报告编号:2013-A078073-1101-F02 检查日期:2013.4.19-20 检查员:余八一检查区域和条款抽样情况、检查项目及内容检查结果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中2.1/附件7(2-文件和记录)2.1制造商为有效控制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所制定的文件化的规定。
注:可与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第2.1条合并检查。
检查员记录: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号标准号备注1 汽车标记 01-01-01 GB 7258-20122 VIN 01-01-02 GB 16735-20043 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 01-02-01 GB 1589-20044 后悬、核载01-02-02 01-02-03GB 7258-20125 侧倾稳定角 01-03 GB 7258-20126 驾驶员前方视野 01-04 GB 11562-19947 后视镜安装 01-05-02 GB 15084-2006 CNCA-02C-059:2005 部件认证8 风窗玻璃除霜、除雾装置 01-06、07 GB 11555-20099 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01-0801-09GB 15085-199410 车速表 01-10 GB 15082-200811 喇叭性能及安装 01-11-02GB 15742-2001CNCA-02C-055:2005部件认证12 操纵件、指示器和信号装置的图形标志 01-12 GB 4094-199913 号牌板 01-13 GB 15741-199514 燃油系统及排气管 01-14 GB 7258-201215 汽车罩盖锁 01-15 GB 11568-201116 防盗装置 01-16 GB 15740-200617 车门锁、车门保持件02-0102-02GB 15086-2006CNCA-02C-061:2005部件认证18座椅、防止行李移动伤害乘客的隔离装置02-0302-04GB 15083-2006CNCA-02C-063:2005部件认证19 安全带 02-05GB 14166-2003CNCA-02C-026:2005部件认证20 安全带固定点 02-06 GB 14167-200621 外部凸出物 02-07 GB 11566-199522 轿车内部凸出物 02-08 GB 11552-200923 护轮板 02-10 GB 7063-201124 玻璃 02-12GB 9656-2003CNCA-04C-028:2009部件认证25 前后端防护装置 02-13 GB 17354-199826 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 02-14 GB 11557-201127 正面碰撞乘员保护 02-15 GB 11551-200328 侧面碰撞乘员保护 02-16 GB 20071-200629 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 02-17 GB 20072-200630 内饰件 02-18GB 8410-2006CNCA-02C-060:2005部件认证符合CQC/16流程0202.06(07.3)工厂编号:A078073 报告编号:2013-A078073-1101-F02 检查日期:2013.4.19-20 检查员:余八一,尤林华检查区域和条款抽样情况、检查项目及内容检查结果31 汽车燃油箱 02-19GB 18296-2001CNCA-02C-062:2005部件认证32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03-01 GB 18352.3-200533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 03-02 GB/T 17692-199934 无线电骚扰特性 03-06 GB 14023-201135 燃料消耗量 03-07 GB/T 19233-200836 照明及信号装置安装 04-01 GB 4785-200737 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及发光强度 04-02-01 GB 7258-201238 灯丝、灯泡前照灯 04-02-02GB 4599-2007CNCA-02C-058:2005部件认证39 转向信号灯 04-03GB 17509-2008CNCA-02C-058:2005部件认证40 位置灯、示廓灯、制动灯 04-04GB 5920-2008CNCA-02C-058:2005部件认证41 倒车灯 04-05GB 15235-2007CNCA-02C-058:2005部件认证42 前雾灯 04-06GB 4660-2007CNCA-02C-058:2005部件认证43 后雾灯 04-07GB 11554-2008CNCA-02C-058:2005部件认证44 后牌照灯 04-09GB 18408-2001CNCA-02C-058:2005部件认证45 回复反射器 04-11GB 11564-2008CNCA-02C-056:2005部件认证46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 05-01 GB 1495-200247 汽车定置噪声 05-02 GB/T 14365-199348 转向装置 06-01 GB 17675-199949 制动装置结构和性能 06-02-01 GB 21670-200850 制动软管 06-03GB 16897-2010CNCA-02C-057:2005部件认证51 轮胎 06-04GB 9743-2007CNCA-03C-027:2001部件认证52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 03-10 GB 22757-200853 汽车用LED前照灯 04-02-02GB 25991-2010CNCA-02C-058:2005部件认证54 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 GB 26134-201055 汽车静倾翻稳定性台架试验方法—— GB/T 14172-200956 头枕——GB 11550-2009CNCA-02C-063:2005部件认证检查区域和条款抽样情况、检查项目及内容检查结果CQC/16流程0202.06(07.3)工厂编号:A078073 报告编号:2013-A078073-1101-F02检查日期:2013.4.19-20 检查员:余八一,尤林华检查区域和条款抽样情况、检查项目及内容检查结果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中2.2 2.2.1制造商按照车型系列并对应实施规则中各项标准制定的产品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文件化的规定。
产品生产一致性管理规定1目的规范公司整车产品生产一致性的工作流程,确保整车产品一致性受控,满足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设计、采购、物流、生产、质量、销售等对整车产品认证所涉及有关生产一致性控制、检查的工作。
3 定义3.1 产品生产一致性指生产出厂整车备案参数(公告、环保、3C)、合格证、一致性证书及法规、强检报告信息的一致性。
3.2 法规件指法规件目录内的零部件。
4 职责4.1 总经办4.1.1 负责新产品的法规认证申报工作,保证产品法规认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含公告、环保、3C等),确保各零部件的强检报告和3C证书中的企业名称、产品型号保持一致。
4.1.2 负责在产车型法规认证扩展的申报工作,保证产品法规认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含公告、环保、3C等)。
4.1.3 负责对公司内所有车型法规认证信息及时发布,确保各种法规认证信息的及时传递。
4.1.4 负责组织在新品量产之前新车型产品生产一致性的检查工作,保证新品阶段的产品一致性。
4.1.5 负责按法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整车《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生产一致性保证计划》、《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年报》、《生产一致性信息年报》等文件,并按要求上报国家主管部门。
4.2 采购部4.2.1 负责产品法规认证公告中供应商相关信息变更的管理,供应商相关信息变更必须通过产品技术部传递到总经办,由总经办对公告进行更改申报。
4.2.2 负责二轨供应商开发过程中供应商产品所有信息传递到产品技术部,由产品技术部确认是否需要更新或扩充公告。
4.3 产品技术部4.3.1 负责相关参数变更后以技术通知单形式通知相关部门实施更改;4.3.2 负责产品法规认证变更信息资料审核,确保其完整、准确,明确产品法规认证变更需要进行的整车试验项目;4.3.3 收集、整理量产产品变更/扩展信息,并报总经办实施认证申报。
4.4 供应商品质部4.4.1 负责外购外协件及原材料入厂质量控制;4.4.2 负责对达产审核零部件生产一致性的过程审核及批准;4.4.3 负责对零部件生产一致性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改进跟踪;4.4.4 负责零部件年度试验计划制定及检验报告收集;4.5过程质量管理部4.5.1 负责四大工艺转序和整车出厂过程的质量控制。
机动车整车产品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说明
背景:
国家认监委2008年1号公告,发布了对汽车产品强制认证实施规则进行修订和证书换版的要求,规则编号变更为CNCA-02C-023:2008。
此次规则的修订主要包含以下四各方面的变化:
技术参数
型式试验及依据标准
工厂审查
车辆一致性证书
新规则规定的工厂审查需在2011年7月1日前完成。
主要内容:
工厂审查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文件化的规定
有关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特殊说明
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
质量保证能力审查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
工厂审查:
08版实施规则的工厂审查包括生产一致性审查和质量保证能力审查。
生产一致性审查包括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或生产一致性计划执行报告审查以及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
而工厂质量质量保证能力审查条款较原规则少了例行检验、确认检验和生产一致性两个条款,这两项内容则要在生产一致性审查中体现。
生产一致性审查是通过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及其执行报告的审查和现场审查,确认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和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以及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
企业确认产品和样品相一致制定的流程,可以是抽样确认,也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实现。
具体方法,企业自定,关键是企业要有一个确认保证系统。
初始工厂审查时,首先进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审查,然后进行现场审查;
获证后监督时,首先进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审查,然后进行现场审查。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文件化的规定: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是制造商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而形成的文件化的规定。
应包括在实施规则中与企业生产的产品相关的试验或相关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偏差范围、结果分析、记录及保存的文件化的规定。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要按照车型系列进行编写,每个系列一个控制计划,控制计划中相同部分可以互相引用。
1、首先要确定在实施规则中与本企业产品有关的标准是哪些,然后以标准的技术要求为主线,确定影响标准符合性和产品一致性的关键部件、关键工序以及COP试验或检查的控制要求,并对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要有必要的记录和相应保存期限。
2、对于识别出的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应首先区别为自制和外购,并分别提出控制要求。
●自制件:应控制材料选择、设计、加工工艺、成品检验等环节;
●外购件:应控制供应商选择、进货检验、标准符合性确认等环节;
●对已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或国家认监委发布的自愿性产品认证的零部件和系统,
仅需确认装车的零部件规格型号与证书的一致性及该证书的有效
3、对上述识别出的关键部件,按照其对标准符合性的影响程度,识别并控制其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和检验过程。
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可参考CQC的相关规定,控制要求包括关键工序操作规程、注意事项,设备的检验及维修保养,人员的培训等。
对于不在工厂现场进行的必要的试验或相关检查以及控制的关键部件、材料、总成和关键制造过程、装配过程、检验过程,应在计划中特别列出,并说明控制的实际部门和所在地点。
4、针对上述部件按照规定工艺装配完成后,仍可能对整车标准符合性造成的影响,安排适当的整车COP试验或检查。
文件应包括试验内容、方法、频次以及判定生产一致性时所规定的合理的允差;如果标准中有频次要求的可以遵循标准,也可以加大频次,但不能低于标准要求;同样最大偏差不能超过标准规定的一致性控制范围。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特殊说明:
1、对于生产非量产的改装车、特种作业车型的工厂……(规则第4.3第3段)
2、认证机构和制造商对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不能达成一致……(规则第4.4.2.3)
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
初始工厂审查中生产一致性现场审查是对制造商提出并经认证机构审查确认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审查,以及对产品的车辆结构及技术参数的一致性审查。
审查内容:
1、确定制造商在一致性控制计划中所列的标准,所识别出的关键部件、关键工序以及其订制的COP试验或检查要求对于其产品而言是全面的、适当的。
2、确定制造商在一致性控制计划中所采取的控制方式,对于保证其产品的标准符合性和产品一致性而言是切实有效且可操作的。
3、确定工厂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以及产品结构技术参数之间的一致性。
工厂审查发现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与申报并经审查批准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存在严重偏差,或实际生产车辆的结构及技术参数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性存在重大差异
时,审查结果不合格,终止本次审查。
质量保证能力审查:
审查内容:
确认工厂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在有效运行,以及是否能通过其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来保证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顺利实施。
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
企业每年监督审查日期前一个月提交的文件,供获证后监督审查使用。
主要应说明生产一致性控制年度执行情况、重要变更以及生产不一致的情况及其原因、处理、追溯、纠正、预防。
执行报告主要包括:
1、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各环节的执行情况;
2、COP试验或检查的样车情况、项目、结果、报告编号;
3、一致性控制计划变更情况。
应包括一致性计划主要内容的变更,控制方法控制要求的变更、组织机构或管理架构的变更以及企业对于这些变更影响生产一致性的分析说明等。
生产一致性计划的变更,除涉及COP试验或检查、关键件以及产品的一致性性和与标准的符合性的项目需要事先向认证机构申报外,其他项目如:一些关键过程控制方式的变更、人员和设备的变更、生产不一致追溯和处理措施的变更等,可在此执行报告中向认证机构每年提交一次说明。
凡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发生变更的,除在执行报告中进行变化说明外,企业还应另提供一份新版本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
4、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如何落实在认证机构的监督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尽快恢复生产的一致性的相关规定;以及制造商在发现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时,所采取的追溯和处理措施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