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19
感觉器官剖析感觉是人类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感觉器官,我们能够感知到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本文将对常见的感觉器官进行剖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一、眼睛:视觉感觉器官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负责接收和解析光信号,以产生视觉感觉。
眼睛主要由眼球、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组成。
当光线穿过角膜和瞳孔进入眼球时,会被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感受。
二、耳朵:听觉感觉器官耳朵是人类感觉声音的主要器官,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通过外耳道将声音传送到中耳,中耳中的鼓膜会随着声音的振动而颤动。
这些振动通过听骨(锤骨、砧骨和副砧骨)传递到内耳,内耳中的耳蜗负责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脉冲,并传递到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感受。
三、鼻子:嗅觉感觉器官鼻子是人类感觉气味的主要器官。
鼻腔中有大量的嗅觉感受器,能够感知到气味分子的存在和种类。
当气味分子进入鼻腔后,它们会与嗅觉感受器上的化学受体结合,产生化学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嗅觉中枢,产生嗅觉感受。
四、舌头:味觉感觉器官舌头是人类感觉味道的主要器官。
舌头表面有许多味蕾,味蕾上分布着味觉感觉细胞。
不同的味觉细胞对应不同的味觉,如酸、甜、苦、咸和鲜。
当食物进入口腔后,它们会与味蕾上的化学受体结合,产生化学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味觉中枢,产生味觉感受。
五、皮肤:触觉感觉器官皮肤是人类感觉触摸的主要器官,也是最大的感觉器官。
皮肤中分布着大量的触觉感受器,可以感知到外界的各种刺激,如温度、触摸、压力和疼痛等。
这些刺激会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触觉中枢,产生触觉感受。
综上所述,感觉器官是人类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桥梁。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分别负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感知和传递。
通过对感觉器官的剖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感觉的机制和过程,这对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章感觉器官【教学内容】掌握: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2.眼的调节反应;近点的概念;瞳孔对光反射;3.视网膜的感光功能;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4.视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视锥细胞和颜色色觉;视觉的二元学说及其依据;色觉的三原色学说;5.视敏度的、暗适应和明适应、视野的概念;6.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7.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8.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9.耳蜗微音器电位定义及其特点。
熟悉: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特性;2.耳廓和外耳道的集音和共鸣腔作用;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3.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4.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了解:1.感受器的概念及分类;感受器的编码作用;2.眼的折光成像原理;简化眼的主要光学参数;3.视网膜的结构特点;4.咽鼓管的功能;耳蜗的结构要点。
一、填空题1.感光细胞,分_____和_____两种。
2.眼是视觉器官,其适宜刺激是波长为_____的电磁波。
3.眼的折光系统由透明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4.睫状肌受_____纤维支配,当视近物时睫状肌_____晶状体_____,因而折光力。
5.非正视眼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种,可分别用_____、_____和矫正。
6.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_____处,而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_____部。
7.明适应时间_____,而暗适应时间相对_____。
8.夜盲症是由于_____缺乏,而引起_____减少所致。
9.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_____。
10.具有感受色光功能的是_____系统,而只具有区别明暗功能的是_____系统。
11.晶状体弹性减弱,则眼的调节能力_____,近点变_____。
12.只在白昼活动的动物,其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主要是_____;只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则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主要是_____。
13.听觉器官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所组成。
感觉器官[掌握] 1. 眼晶状体调节,瞳孔调节,眼球会聚2. 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功能3.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熟悉]1.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2.近视,远视,散光的原因与纠正方法3. 视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夜盲症,暗适应和明适应4.视力,视野,双眼视觉,盲点5. 内耳对声波的初步分析,微音器电位[了解]1.听力与听力障碍2. 椭圆囊与球囊的功能3. 半规管的功能,眼震颤一、问答题1. 简述感受器的生理作用有哪些?2. 视近物时晶状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的?3. 瞳孔对光反射的生理意义如何?4. 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何部位? 用所学知识分析检查该反射的临床意义。
5. 现近物时眼是如何进行调节的?6. 视锥细胞及视杆细胞在分布和功能上有何不同?7.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是如何进行的? 用简式列出。
8. 何谓视野? 各种颜色视野有何不同?9. 何为视力? 青少年应如何保护视力?10. 外耳在声波传导中有何作用?11. 声波传向内耳的途径有哪些? 写出正常情况下的气导途径。
12. 听骨链在声波的传导中有何作用?13. 简述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14. 声波传入内耳后是如何产生听觉?15. 前庭器官包括哪些部分? 各部分功能如何?16. 何谓前庭自主神经反射? 对该反射敏感的人容易发生何现象?二、填空题1.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除了有适宜刺激外, 尚有和。
2.视觉器官的感受器位于 , 其主要附属结构是。
3.视近物时, 眼的调节活动主要包括、和双眼会聚三个方面。
4.视近物时,反射性地引起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眼的折光力。
5.瞳孔在强光下缩小,在暗光下扩大的现象, 称为 ,光照在一侧瞳孔时,对侧瞳孔亦同时缩小的现象,称为。
6.人类视锥细胞主要分布于 , 其功能主要司。
7.人类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其功能主要司。
8.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 ,它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
9.视紫红质中的视黄醛是由氧化而来,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这种物质, 就会出现症。
10. 色弱是指 , 主要是由引起的。
11. 色盲是指缺乏的能力。
绝大多数是由于的结果。
12. 不同颜色的视野不同, 其中视野最大,视野最小。
13. 当被测试者站在 5 米处, 右眼仅能看清其标准对数视力表第一行字母, 此时的视角为 , 其五分记录视力为。
14. 依据行波理论,振动频率越高,最大振幅越靠近耳蜗,频率越低,最大振幅越靠近耳蜗。
15. 前庭器官的毛细胞受到适宜刺激后,经中枢分析综合, 在产生不同感觉的同时,往往会引起的前庭反应有、和眼球震颤等。
16. 内耳迷路的三个半规管之感受器是 , 适宜刺激是。
17. 内耳迷路中的椭圆囊和球囊分别具有感受和的功能。
18. 骨传导是指声波通过的振动而传入的途径。
19. 在正常情况下, 声波作用于鼓膜 , 再经、传到内耳。
20. 当声波经气传导传入内耳后, 首先引起振动, 再经前庭膜引起振动, 导致基底膜振动。
三、名词解释1. 感受器2. 感觉器官3. 对光反射4. 瞳孔反射5. 双眼会聚6. 明适应7. 暗适应8. 色盲9. 色弱10. 视野11. 视力12. 气传导13. 骨传导四、选择题1. A. 声波→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B. 声波→鼓膜→鼓室空气 + 卵圆窗→内耳C. 声波→鼓膜 ? 鼓室空气→圆窗→内耳D. 声波→鼓膜→鼓室空气→咽鼓管E. 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1)正常人气传导的主要途径是(2)正常骨传导的主要途径是(3)鼓膜穿孔后所能听到的身体以外声源,是经2. A.品状体凸度增大, 瞳孔扩大B.晶状体凸度增大, 瞳孔缩小C.晶状体凸度减小, 瞳孔扩大D.晶状体凸度减小, 瞳孔缩小E. 晶状体凸度无变化(1)当注视由远处移近的物体时眼的调节是(2)当注视由近处移远的物体时眼的调节是(3)当直接注视远处物体时眼的调节是3. A. 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 对光的敏感度低B. 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 对光的敏感度低C. 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于对光的敏感度高D. 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 对光的敏感度高E. 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及周边部, 对光的敏感度有高有低。
(1)视杆细胞的分布及功能特点是(2)视锥细胞的分布及功能特点是4. A. 司昼光觉, 无色觉B. 司暗光觉及色觉C. 司昼光觉及色觉D. 司暗光觉, 无色觉E. 司昼光觉及暗光觉(1)视杆细胞的功能是(2)视锥细胞的功能是5. A. 红色盲 B. 绿色盲 C. 蓝色盲 D. 全色盲 E. 色弱(1)某人高烧后对颜色的辨别能力显著降低, 可能是(2)某人视锥细胞缺乏感红色素,属于(3)某人不能识别红绿色, 也不能识别蓝色, 可能是6. A. 耳蜗B. 球囊C. 椭圆囊D. 半规管E. 壶腹脊(1) 汽车突然减速 , 乘车者出现平衡反应的感受器是:(2) 人从高处跳下, 肢体出现平衡反应的感受器是:(3) 汽车拐弯时, 站在汽车内的人所出现平衡反应的感受器是:7. 当眼视近物时 , 可引起:A. 睫状环形肌舒张B. 角膜屈曲力减小C. 瞳孔扩大D. 睫状肌悬韧带变紧张E. 晶状体向前凸8. 当视近物时,光线能聚焦于视网膜上, 是由于出现下述调节反应的结果:A. 品状体变扁平, 瞳孔扩大, 两眼出现会聚B. 晶状体变凸, 瞳孔缩小, 两眼出现会聚C. 晶状体变扁平, 瞳孔缩小, 两眼出现会聚D. 晶状体变凸, 瞳孔扩大, 两眼出现会聚E. 晶状体变凸, 瞳孔缩小, 两眼会聚消失9. 调节眼睫状体环形肌, 使其收缩的神经是:A. 交感神经B. 副交感神经C. 视神经D. 三叉神经E. 躯体神经10. 瞳孔反射和对光反射的中枢在:A. 大脑皮层B. 丘脑下部C. 中脑D. 脑桥E. 延髓11. 视近物时, 瞳孔缩小, 视远物时, 瞳孔扩大的现象称为:A. 对光反射B. 瞳孔反射C. 互感反应D. 明适应E. 暗适应12. 强光照射时瞳孔缩小, 弱光则使瞳孔扩大, 这种现象称为:A.对光反射B.瞳孔反射C.互感反应D.明适应E. 暗适应13. 有关瞳孔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A. 视远物时瞳孔缩小B. 视弱光时瞳孔缩小C. 视近物时瞳孔扩大D. 视近物时瞳孔缩小E. 视强光时瞳孔扩大14. 视觉器官中可调节折光力的折光体是:A. 角膜B. 房水C. 晶状体D. 玻璃体E. 睫状体15. 被认为入眼的平行光线, 一般是指距眼睛:A.6 米以外B.6 米以内C.5 米以内D.4 米以外E.4 米以内16. 下列对视锥细胞叙述中正确的是:A.感受强光刺激B.不能分辨颜色C.位于视网膜周边部分D.专司暗光觉E.对光敏感度高17. 对视杆细胞叙述中, 正确的是:A.感受强光刺激B. 对光敏感度低C. 专司昼光觉D. 位于视网膜中央部E. 以上都不是18. 视觉器官的换能装置位于:A. 虹膜B. 巩膜C. 角膜D. 视网膜E. 脉络膜19. 夜盲症的主要原因是:A.维生素D 缺乏B.维生素K 缺乏C.维生素A 缺乏D.视紫红质合成增多E. 视紫兰质合成减少20. 视紫红质的合成需要有 :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CD. 维生素DE. 维生素E21. 人体维生素 A 长期缺乏会引起:A.色盲B.色弱C.弱视D.夜盲症E.明适应延长22. 暗适应主要反映:A. 视紫红质的合成过程B. 视锥细胞感光色素缓缓合成过程C. 视紫红质对光敏感性缓缓降低的过程D. 视锥细胞对暗光敏感性增强的过程E. 视紫红质的缓缓分解过程23. 视紫红质的变化中, 正确的是:A. 在暗光下分解成视黄醛及维生素AB. 在暗光下分解成视蛋白及维生素AC. 在光照时分解成视蛋白及视黄醛D. 在强光下分解成视蛋白及维生素AE. 在强光下分解成视黄醒及维生素A24. 关于色觉的机理, 目前多用"三原色学说"来解释, 其三种基本原色是指:A.红、绿、白B. 红、绿、兰C.红、兰、黄D.红、黄、绿E.兰、黄、绿25. 正常人的颜色视野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 红、绿、兰、白B. 绿、兰、白、红C. 兰、白、红、绿D. 白、绿、红、兰E. 绿、红、兰、白26. 人眼最大视野的颜色是:A.红色B.白色C.黄色D.蓝色E.绿色27. 人眼最小视野的颜色是:A.红色B.白色C.黄色D.蓝色E.绿色28. 当标准对数视力是5.0时, 在眼节点处所形成的视角是:A.0.3 分角B.0.9 分角C.1 分角D.1.06 分角E.2 分角 ,29.站在5米处才能看清楚标准对数视力表第1行的“E”字,该人眼的视力应是:A.1.OB.2.0C.3.OD.4.OE.5.O30. 通过视力表检查视力可了解:A. 视网膜中央的精细视觉功能B. 视网膜周边区的视觉功能C. 视网膜的普遍感光能力D. 撞孔的变化能力E. 眼的调节能力31.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A.16~200OHZB.30~3000HZC.1000~200OHZD.300~3000HZE.16~20000HZ32. 乘坐飞机上升或下降时,作吞咽动作的生理意义在于:A. 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B. 调节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C. 调节两外耳道之间的压力平衡D. 调节鼓室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平衡E. 调节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压力平衡33. 声波振动鼓膜, 并经听骨链传到卵圆窗膜,使振动的卵圆窗膜:A. 压强增大, 振幅缩小B. 压强增大, 振幅扩大C. 压强减小, 振幅扩大D. 压强减小, 振幅缩小E. 压强不变, 振幅缩小34. 内耳听觉感受器的作用是:A.集音B.传音C.扩音D.换能E.产生听觉35. 正常情况下, 声波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 鼓室气传导B. 听骨链传导C. 颅骨传导D. 内耳骨迷路传导E.咽鼓管传导36. 听觉感受器位于:A. 前庭B. 半规管C. 耳蜗D. 椭圆囊E. 球囊37. 听觉感受器的换能装置位于:A. 前庭膜B. 鼓膜C. 盖膜D. 基底膜E. 卵圆窗38. 前庭自主神经性反应主要表现是:A.面色苍白,呼吸困难B.脉搏频数, 体温升高C.恶心、呕吐、畏寒, 发热D. 眩晕、腰酸、背痛E. 恶心、呕吐、眩晕、面色苍白39. 有关感受器的叙述, 错误的是:A.仅分布于体表B.有换能作用C.需适宜刺激D.有适应现象E.有传导性40. 下列关于对光反射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A. 适宜刺激是 38.0~76Onm 的电磁波B. 对光反射的感受器是视网膜C. 对光反射的中枢在延髓D. 对光反射的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E. 对光反射的效应器是瞳孔括约肌41. 有关视锥细胞的作用, 错误的是:A. 感受强光刺激B. 对光敏感度高C. 将光能转换为电能D. 有辨色功能E. 主要分布于视网膜中央部42. 下列对视杆细胞叙述中, 错误的是:A. 对光敏感度低B.感受弱光刺激C.位于视网膜周边部D.不能分辨颜色E.与暗适应有密切关系43. 正常眼在照明条件好的情况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明适应时,中央凹的分辨力最高B. 眼受强光照射时, 视力会暂时减退C. 明适应时眼的分辨力比暗适应时高D. 视敏度可以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E. 以上都不是44. 有关视敏度的叙述, 错误的是:A. 同一物体形成的视角大小与距离成反比B. 同距离视角与物体大小成正比C. 视角为一分角时, 能看清物体, 其对数视力为5D. 视敏度即分辨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E. 视锥细胞直径越小, 视敏度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