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特殊感觉器官[1]
- 格式:pdf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18
十二对脑神经十二对脑神经-一、十二对脑神经出脑部位:-端脑:嗅神经-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脑桥: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二、脑神经的纤维成份共7种:-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运动纤维、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三、脑神经及分布:-1、嗅神经:-嗅细胞(鼻腔嗅粘膜)的中枢突(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嗅神经- 嗅球(端脑)。
嗅神经olfactorynerves为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由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成20多条嗅丝(即嗅神经),穿筛孔入颅,进入嗅球,传导嗅觉。
---颅前窝骨折延及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2、视神经:-视杆、视锥细胞-视网膜节细胞的中枢突(特殊躯体感觉纤维)-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间脑。
视神经optic nerve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会聚,再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
视神经在眶内行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柬连于间脑。
由于视神经是胚胎发生时间脑向外突出形成视器过程中的一部分,故视神经外面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腔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围。
---所以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3、动眼神经:-中脑动眼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下支:下直、内直、下斜肌。
动眼神经副核(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下斜肌支-睫状神经节短根-睫状肌和瞳孔扩约肌。
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动眼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自脚间窝出脑,紧贴小脑幕缘及后床突侧方前行,进入海绵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眶,立即分为上、下两支。
医学基础知识:感觉器记忆歌诀
准备事业单位考试的童鞋们,在复习系统解剖学时,大家应该很多时候都感觉力不从心,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一下感觉器的知识点。
感觉器是机体感受刺激的装置,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
感受器与感觉器二词,有时互相通用,但严格地说其含义并不等同。
感受器主要指能感受某种刺激而产生兴奋的结构。
而感觉器不仅感受装置更为完善,而且具有复杂的附属装置。
例如,视觉器官(视器),除光感受器(视网膜)之外,还包括眼的屈光系统和保护、运动装置等。
听觉器官不仅指声音感受器,还包括耳的其它结构,如耳的传音部分。
视器、听器等属特殊感觉器,或简称感觉器。
为了让大家的学习有动力并且提高大家的效率,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感觉器好用的歌决。
一、眼球壁歌诀
球壁三层内中外,角膜透明巩膜白;中膜棕黑富血管,名称又分虹睫脉;
内膜又叫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多;锥杆双极节细胞,视锥强光视杆弱。
二、房水歌诀
房水来自睫状突,后房前房必经路;前房角入静脉窦,稳压折光养眼球。
三、屈光系统歌诀
屈光系统有四个,角膜房水晶状玻;视远晶薄小带紧,看近晶厚睫肌缩。
四、眼底歌诀
颜色桔红真鲜艳,乳头中凹像圆盘;血管由此分支走,动静比例二比三;
乳头缺乏视细胞,正常生理是盲点;乳头颞侧三点,视觉灵敏在黄斑。
五、鼓室歌诀
中耳鼓室六个壁,名称结构要牢记;前后上下外内侧,按照顺序记仔细;
咽管孔窦鼓室盖,骨板鼓膜内侧迷;中耳炎症互蔓延,即早治疗莫大意。
六、内耳歌诀
内耳迷路藏颞岩,耳蜗前庭半规管;听觉耳蜗螺旋器,前庭直线
半规旋。
感觉器官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各种组织内部的能够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或装置。
一般把视、听、嗅、味和平衡觉的感受器视为特殊感受器,称为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由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和附属结构组成。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①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只对一种能量形式的刺激最敏感。
②换能作用感受器接受刺激时,能把作用于感受器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动作电位。
在引发动作电位之前先在感受器出现一过渡性的局部电位,称为感受器电位。
③适应现象当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传人神经纤维的冲动频率随时间下降。
触觉和嗅觉感受器属于快适应,有利于接受新的刺激。
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痛感受器等属于慢适应感受器,有利进行持久调节。
适应不是疲劳。
④编码作用感受器在受到刺激时,把刺激所包括的环境变化信息,转移到了新的电信号系统之中;刺激既可以通过每一条传人纤维的神经冲动频率来反映,又可通过参与电信号传输的神经数目来反映刺激强度。
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人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部位。
(1)眼(视觉和光感受器)(图1-3—36)①眼的结构眼球壁由外膜即纤维膜(角膜、巩膜)、中膜即血管膜(虹膜、瞳孔、睫状体、脉络膜)、内膜即视网膜(视部、虹膜部、睫状体部)构成;折光装置包括角膜、房水、晶体(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上黄斑内有中央凹,中央凹鼻侧为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盘、视盘)。
人眼球最外面是一层结缔组织膜,称为巩膜。
眼球前部透过光的部分为角膜,角膜透明,是眼的第一个聚光装置。
盖在巩膜上面的是富含血管,有黑色素的脉络膜。
它的功能除给眼球其他部分供血外,主要是遮光。
脉络膜向眼球内部延伸而成一围绕于晶状体四周的环状膜,即虹膜。
虹膜中央的空洞即瞳孔。
虹膜收缩,瞳孔变小,虹膜扩张,瞳孔变大。
瞳孔后,面是晶状体,透明而有弹性,是比角膜更重要的另一个聚光装置。
晶状体的存在,使眼球分隔为前后两房。
前房较小,充以水样液,称为房水;后房较大,充以黏稠的透明液,称为玻璃液。
人类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人类是一种高度进化的生物,拥有复杂而精细的感觉系统,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
感觉器官是人类感知世界的窗口,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逐一介绍人类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
一、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通过眼睛感知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将外界的图像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眼睛是视觉的感觉器官,包括角膜、晶状体、虹膜、视网膜等组织。
角膜和晶状体负责对光线进行聚焦,虹膜调节瞳孔的大小,视网膜则包含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视觉能力使人类能够感知颜色、形状、运动等视觉信息,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交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二、听觉听觉是人类感知声音的能力,通过耳朵感知声波的振动,将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耳朵是听觉的感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负责接收声音,中耳将声音通过鼓膜和听小骨传递给内耳,内耳则包含听觉神经和耳蜗,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听觉能力使人类能够感知声音的音调、音量和方向,对于语言交流和环境感知具有重要意义。
三、嗅觉嗅觉是人类感知气味的能力,通过鼻子感知气味分子的化学信号,将气味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鼻子是嗅觉的感觉器官,内部覆盖有嗅觉上皮,含有嗅觉感受器。
嗅觉能力使人类能够感知食物的味道、危险的气味和其他人的体味,对于食物选择、危险警示和社交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四、味觉味觉是人类感知食物味道的能力,通过舌头感知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将味道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舌头是味觉的感觉器官,舌面上有味蕾,包含感受不同味道的味觉感受器。
味觉能力使人类能够感知甜、酸、苦、咸和鲜味等不同味道,对于食物选择和满足口腹之欲起着重要作用。
五、触觉触觉是人类感知物体质地和温度的能力,通过皮肤感知物体的接触和温度的变化,将触觉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皮肤是触觉的感觉器官,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皮肤中有大量的触觉感受器,能够感知轻触、压力、疼痛和温度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