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影响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历届世博会的影响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的影响日本在70年代开始步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但是并不是70年的大阪世博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日本的影响应该从70年往前推6年,也就是1964东京举办奥运会的那年开始。
45年日本战败,东京一片废墟,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由于日本资源匮乏,不足以支撑起厚重的工业基础,所以,就以出口大量的手工业品支撑经济。
后遇上了朝战,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开始向发达国家购买先进的科学技术,投资教育,培养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
由以前的以出口手工业品为主,转型到以出口工业品为主,但是当时世界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日本制造的不信任,所以很难打开局面。
因此,当时的日本政府急需让世界了解战后的日本,申办64年奥运会,并在64年的奥运会上,成功的把日本人高素质的一面展现给了世界。
而6年之后的大阪世博会,更是告诉世界,日本的现代化从现在已经开始了(当时大阪周边,先进的交通设计)。
综上,个人认为,当时的日本像sony,丰田,松下等公司通过自身的努力,刚刚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而日本政府为了将“日本制造”打造成世界名牌,所以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
显然,结果是如常所愿。
1分钱的投资,换来了永久的经济效益(日本制造)。
但是有一点是事实,世博会的举办只受到举办国和国外投资商的重视。
1970年之后的10年时间,日本发展很快。
为了举办世博会,日本也提升了周边交通系统的水平……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会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及意义?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
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
在上海举办这次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
高三历史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试题1.《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C.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其他国家的移民进入全球化城市,与其他国家的人互相接触,互相了解,思想相互影响,可能会改变自己的原有的意识形态和观念,C符合题意。
ABD材料无法体现。
故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全球化的影响2.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C.美国实力的衰弱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多极化趋势的产生在于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新时期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呈动态发展趋势,所以新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尚未形成,所以选A【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的理解3. 2013年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达成世贸组织首个全球贸易协定,其内容涵盖了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具有更多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
世贸组织总干事说,“世贸组织历史上首次迎来真正成果。
”这个“真正成果”指的是()A.根除了国家间贸易纷争B.保证了世界粮食的安全C.缩小了南北间发展差距D.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答案】D【解析】2013年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达成世贸组织首个全球贸易协定,首次迎来真正成果,这个真正成果是指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上海二十年来高考作文题(2000-2024)2000年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写作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源远流长,埃菲尔铁塔就是1889后世博会的主题塔,它至今仍是法国巴黎的象征。
1970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博会主题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的主题是“新的起飞之路”;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新千年第一届世博会今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主题是“人类•自然•技术”,我国也将参加。
最近,我国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
请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2001年近年来,我国的泰山、长城、苏州古典园林等已被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并自觉地为保护这些遗产作出种种努力。
今年在上海举办的重大国际会议还将周庄等江南古镇介绍给各国来宾,作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
人类文化遗产不仅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即“具有特殊的文化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
今年5月,我国古老的艺术品种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非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
我国的文化遗产除了世界级的,还有各级各类的,它们分布于全国各地,有的就在我们身边。
你注意过这些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文化遗产吗?请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题目自拟。
2002年也许你曾到过海边,也许你在荧屏、银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对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2003年“杂”的含义很广,有褒有贬。
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2004年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时间:1970年3月15日—1970年9月13日地点:日本大阪主题:人类的进步与和谐类别:综合类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人类进步与和谐”,包括3个主题元素:人类、进步、和谐。
其中“和谐”理念是第一次出现在世博会主题中。
大阪世博会的主题充分体现了日本的东方文化传统,反映了东方文化中和谐观念的内涵,将单一的“人”本位提升到“人·自然”共本位。
与此前的世博会主题相比,“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同观众的生活感受更为贴近,通过主题展示来感动观众也是大阪世博会主办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970年大阪世博会是亚洲地区最早举办的世博会,也是当时国际上参观人次最多,办得最出色、最成功的盛会,其投资不仅很快收回,而且盈利颇丰。
在大阪世博会上,最受关注的作品莫过于日本现代艺术大师冈本太郎设计的太阳塔和美国馆中由阿波罗登月带回的月亮石。
1967年7月7日,日本世博会组委会任命冈本太郎担任大阪世博会主题场馆的设计师,为博览会的中心设施节日广场进行综合设计。
冈本太郎在设计之初便思考:什么才是人类真正意义的进步与和谐?如何将世博会变为一个能融合人类全部品质的盛大的典礼?他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人类从古到今的文化和社会形态,并从人类原始氏族公社的祭祀典礼中寻求创意。
他从那些充满人类生命原始力量的图腾中,感悟到人类在生命艺术的宗教中汇聚起身心一体的无穷力量,由此产生出强烈的原始生命动力,这正是人类进步与和谐的真正原动力。
太阳塔造型象是一个冲天巨人,也象一尊古老的雕像。
高举的双臂托起了富丽堂皇的节日广场巨大的屋顶。
太阳塔上有四个大面具:塔顶是光芒四射的“黄金之面”,塔中央有“太阳之脸”和“暗黑之星”注视着节日广场,最底端“地底之星”则照耀着“逝去的世界”。
四个面具寓意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太阳塔内部布展立意是人类的智慧创造之火如同太阳从远古燃烧至今,并将照亮未来,直至永恒。
人类生命中所蕴藏的创造潜能将势不可挡地为人类开启未来的世界。
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缩写; 也称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
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
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经济意义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举办世博会,将有力地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如旅游业、文化产业、餐饮业、通讯及交通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
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推动我国的自主创新和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3.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举办世博会,有利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政治意义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成功举办世博会,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地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成功举办世博会,有利于参会各国加深了解,相互尊重,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一版)历届世博主办城市和主题1933年美国芝加哥“一个世纪的进步”193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通过竞争获取和平”1937年法国巴黎“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39年美国旧金山“明日新世界”1958比利时布鲁塞尔“科学、文明和人性”1962年美国西雅图“太空时代的人类”1964年美国纽约“通过理解走向和平”1967年加拿大蒙持利尔“人类与世界”1968年美国圣安东尼奥“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1970年日本大阪“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74年美国斯波坎“无污染的进步”1975年日本冲绳“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能源-世界的原动力”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85年日本筑波“居住与环境人类的家居科技”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交通与运输”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1990年日本大阪“人类与自然”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发现的时代”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哥伦布-船与海”1993年韩国大田“新的起飞之路”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1999年中国昆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0年德国汉诺威“人类、自然、科技、发展”2005年日本爱知“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水与可持续发展”2010年中国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2年韩国丽水“生机勃勃的海洋和海岸”2015年意大利米兰“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第二版)“唯有自然才是真正的工程师”——英国园艺师约瑟芬·帕克斯腾“我们国家从此拥有了自由的象征!”——美国格兰特总统“我们人类的祖先竟然是杰出的艺术家。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最早的现代博览会是由英国举办的,主题:世界工业。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
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伟大的、很棒的、壮观的意思。
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主题:农业、工业和艺术(Theme: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Arts )。
举行1855年巴黎世博会是为了庆祝自滑铁卢战役以来欧洲大陆享受的40年和平。
而实际上,主Array要欧洲国家暗中较劲,在工业上、艺术上争当霸主才是博览会的真正主题。
巴黎世博会耗资约500万美元,约有2.1万件展品参展,展现了当时工业和艺术方面的成就。
1855年巴黎世博会展出了混凝土、钢制品、铝制品和橡胶等。
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痪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并在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的基础上,于195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
为了体现科学的这个主题思想,布鲁塞尔世博会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型展馆,代表着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的象征,它独特新颖的造形,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之久,但仍然历历在目。
博览会的辉煌和丰富,几乎使以往的所有世博会都黯然失色。
1962年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次规模不大的专业性的博览会“太空时代的人类”。
博览会展出全新的先进科技,自动售货机和单钢轨铁路,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为了纪念纽约建城300周年,纽约又一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虽然主题的格调高雅“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然而这次世博会浓重的商业气氛,使观众驻足不前,失去了纪念活动的意义。
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日本人称之为万国博览会,体现“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向观众展示了继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得益于这次博览会,日本在以后10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
历届世博会亮点回眸2019-10-03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展现⼈类在社会、经济、⽂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型展⽰会。
在新⼀届世博会到来之前,让我们把⽬光投向过去,回眸⼀下历届世博会,看看曾有哪些创意改变了⼈们的⽣活,⾄今仍在发挥作⽤。
1855年,萨克斯管⾛向世界1855年世博会在巴黎举⾏。
在这届博览会上,最出风头的是萨克斯管的发明者阿道夫·萨克斯,他获得了乐器类展品特别荣誉奖章。
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看到有⼈⼿⾥拿着⼀个奇怪的长嘴喇叭在展出,就问:“这是什么?”那⼈回答说:“先⽣,这是新发明的乐器,叫萨克斯。
发明者就是我,阿道夫·萨克斯。
”那⼈还为拿破仑三世现场吹奏⼀曲,拿破仑三世⼤为赞赏这种新奇的乐器。
其实,早在1840年,萨克斯就根据长笛的发⾳原理发明了萨克斯管。
在巴黎世博会之后,萨克斯⼴为⼈知,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成为军乐队最喜欢的乐器之⼀。
直到今天,萨克斯管仍是时尚的标志。
1867年,花匠发明了钢筋混凝⼟钢筋混凝⼟是我们常见的建筑材料,它最早被世⼈所知是在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
这种新材料的发明者是法国⼀位普通的花匠,他的名字叫约瑟夫·莫尼埃。
他想让花盆变得坚固⼀些,就试验了很多⽅法,结果钢筋混凝⼟花盆很坚固。
他先⽤细钢筋编成花盆的形状,然后在钢筋⾥外两⾯都涂抹上⽔泥砂浆。
⼲燥后,花盆⼗分坚固。
莫尼埃在世博会上展⽰了他的新发明后,并没有引起园艺学家的多少关注,那些来参观的建筑学家却对这种新材料特别有兴趣。
在⼀些知名建筑学家的推荐下,钢筋混凝⼟迅速从⼩⼩的花盆⾛向⾼楼⼤厦,最终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材料。
1904年,进⼊通信新时代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最引⼈注⽬的场馆是电器馆。
1904年仍处于电器时代的开创时期。
在电器馆⾥,参观者可⽤⽆线电与美国其他城市的朋友通电话。
现在听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类不久以前已经能够和⽕星直接通信了。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又称国际博览会及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世界博览会,它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
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的方案已经敲定,4月30日晚上为开幕庆典,10月31日晚上为闭幕庆典。
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主要为浦东和浦西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 Better Life)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目标: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聚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赞美各自的故乡和祖国。
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臣,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
这样的聚会可以上溯至古时,早在公元五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十八世纪末,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的展览会。
日本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影响
我们已经知道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战争结束后国内经济萧条,同时国民的国民心理的颓废阴影依然缠绕不以。
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经济开始复苏并飞速发展,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振奋了国民精神。
1965年,日本正式向国际展览局申请举办1970年大阪世博会,主题为“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日本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同时创造了许多历史记录,单就参观人数就突破了6000多万。
其影响如下:
1 大大推进大阪城市基础建设。
为了举办世博会,日本当局和大阪城市在建设新交通系统和重建现有系统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东京至大阪的高速铁路线改建,机场被扩大,从市中心到博览会之间建设了几十公里铁路,大大方便了游客参观和疏散。
2 增加了就业人口。
伴随着博览会,从设计到施工,都需要劳动力和人才的投入,在会期阶段,随着参观人数的增加,对餐饮、住宿的需求剧增,为当地人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3 宣传了大阪城市和国家形象。
建设标志性“太阳塔”,提升文化理念,现在已经成为日本一个时代的象征;对本城市的影响也是很大,大阪世博会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世博会引发的投资和消费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而世博会带来的大规模建设机遇使大阪地区的基础设施基本赶上东京的水平,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还有美国在这次世博会上展示了阿波罗登月带来的月亮石,吸引全球眼光,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展示美国的实力,在日本的展览更是体现对日本的重视,更深层次提升日本国家和城市形象。
4 带动日本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183天的时间里,超过6000万人参观了此次世博会,对当地的餐饮、住宿、交通、文化场所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带来无限商机。
同时,还可以产生连带的效果,大阪和东京修建了高速铁路,交通便利,为东京带来很多的游客。
5 对日本关西地区的影响。
世博会的举办为日本关西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大大推动了大阪的交通、住宅、商业设施、旅游及文化交流场所的建设,促进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带城市群的成型,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6 对日本国家的影响。
自从举办亚洲第一次奥运会,日本国民精神大振,体现在足球方面,日本开始冲出亚洲,进入世界。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飞猛进,坐上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的座椅,举办世博会更是展示经济实力的结果,同时推广自己的民族文化,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7 对世博之后文化的影响。
以前展示的是科技成果,可是现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信息距离在缩小,发出自己的成果不需要在展览会上展示;现在展示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展示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一个展览会的召开,是一群智慧的结晶,它产生于一个城市,必然为这个城市带来亮点,无法精确计算出它的产出作用,只能看到它是一个地区的助推器。
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