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世博会主题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国家馆: 东方之冠香港馆:香港--无限城市,智能城市澳门馆:澳门--文化交融,和谐体现台湾馆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英国国家馆:传承经典,铸就未来法国国家馆:感性城市德国国家馆:和谐城市西班牙国家馆: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荷兰国家馆:快乐街意大利国家馆:理想之城,人之城俄罗斯国家馆:新俄罗斯:城市与人卢森堡国家馆:亦小亦美瑞典国家馆:创意之光瑞士国家馆:城市与乡村的互动”波兰国家馆:人类创造城市比利时国家馆:运动和互动冰岛租赁馆:纯能源-健康生活奥地利国家馆:奥地利——畅享和谐捷克国家馆:文明的果实挪威国家馆:挪威.大自然的赋予芬兰国家馆:优裕、才智与环境罗马尼亚国家馆:绿色城市丹麦国家馆:幸福生活,童话乐园爱尔兰国家馆:感受城市的变迁新加坡国家馆:城市交响曲韩国国家馆:和谐城市,多彩生活日本国家馆:心之和,技之和尼泊尔国家馆: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阿联酋国家馆:以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能源利用的故事阿曼国家馆:阿曼:演进之旅印度尼西亚国家馆: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多样化城市土耳其国家国家馆:安纳托利亚:文明的摇篮马来西亚国家馆:和谐城市生活,融洽马来西亚泰国国家馆:泰国人:可持续生活方式沙特国家馆:生命的活力巴基斯坦国家馆:基于城市多样化的和谐印度国家馆:城市与和谐以色列国家馆: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美国国家馆:欢庆2030年加拿大国家馆:充满生机的宜居城市:兼容并顾、改革创新、持续发展墨西哥国家馆:传承历史,面向未来,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巴西国家馆:动感都市,活力巴西”委内瑞拉国家馆: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城市智利国家馆:新城市的萌芽非洲国家联合馆:“统一参展、统一的展示理念”太平洋国家联合馆:太平洋——城市灵感的源泉新西兰国家馆:自然之城:生活在天与地之间澳大利亚国家馆:畅想之洲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馆:生命无价,人道无界世界气象馆: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
历届世博会主题年份国家举办地主题年份国家举办地主题1933美国芝加哥一个世纪的进步1982美国诺克斯维尔能源:世界的原动力1935比利时布鲁塞尔通过竞争获取和平1984美国新奥尔良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37法国巴黎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85日本筑波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1939美国旧金山明日新世界1986加拿大温哥华交流与运输1958比利时布鲁塞尔科学、文明和人性1988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1962美国西雅图太空时代的人类1990日本大阪人类与自然1964美国纽约通过理解走向和平1992西班牙塞维利亚发现的时代1967加拿大蒙特利尔人类与世界1992意大利热那亚哥伦布:船与海1968美国圣安东尼奥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1993韩国大田新的起飞之路1970日本大阪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98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1974美国斯波坎无污染的进步2000德国汉诺威人类·自然技术1975日本冲绳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2005日本爱知县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历届世博会举办城市1851年英国/伦敦1855年法国/巴黎1862年英国/伦敦1867年法国/巴黎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1876年美国/费城1878年法国/巴黎188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1889年法国/巴黎1893年美国/芝加哥1900年法国/巴黎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1908年英国/伦敦1915年美国/旧金山1925年法国/巴黎1926年美国/费城1933年美国/芝加哥193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1937年法国/巴黎1939年美国/纽约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1962年美国/西雅图1964年美国/纽约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1970年日本/大阪1971年匈牙利/布达佩斯1974年美国/斯波坎1975年日本/冲绳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1985年日本/筑波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1993年韩国/大田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2000年德国/汉诺威2005年日本/爱知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2010年中国/上海2012年韩国/丽水2015年意大利/米兰。
世博会资料1. 什么是世博会?世博会(World Expo),又称世界博览会,是由国际展览局(BIE)主办,每隔五年举办一次的世界级综合性博览会。
世博会是各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展示最新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成果的平台,也是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
2. 世博会的历史世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第一届世博会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被称为“水晶宫博览会”。
自那时起,世博会成为每隔一段时间国际上举办的盛大活动。
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巴黎世博会、纽约世博会以及上海世博会等。
3. 世博会的主题和举办城市每一届世博会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并且由一个城市来承办。
这个主题通常与当时的社会热点、经济发展或环境问题等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历届世博会的主题和举办城市:•第一届世博会(1851年,伦敦)主题:“工业文明的展览会”•第七届世博会(1958年,布鲁塞尔)主题:“世界的空中”•第十四届世博会(1984年,新奥尔良)主题:“发现新通讯”•第二十一届世博会(2010年,上海)主题:“城市,让生活更好”4. 世博会的组织结构世博会的主办方是国际展览局(BIE),各国家和国际组织可以申请成为会员,并参与决策和主办世博会。
世博会的组织结构包括国际展览局、主办国家/城市、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等。
国际展览局负责制定世博会的各项规定和标准,并协助主办国家和城市进行组织工作。
主办国家/城市负责具体筹备和组织世博会的各项活动,包括场馆建设、展品展示、参观安排等。
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则负责组织和展示自己的展品,并积极参与交流合作活动。
5. 世博会的影响与意义世博会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平台,对参展国家和城市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发展都有积极推动作用。
首先,世博会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加深民众对其他国家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认知。
其次,世博会对于参展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世博会期间,参展国家和城市可以展示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经济实力,吸引投资和合作机会。
20世纪以来历届世博会(含园博会)情况统计表
注:1、世界博览会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综合性世博会,另一种是专业性世博会。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2、最早的现代博览会是由英国举办的:世界工业,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
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
3、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由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批准举办的国际性园艺展会。
截至2014年,“世园会”共举办了30余次,基本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举办。
园博会属于专业性博览会,为便于区分,所以未用“专业”分类,而采用了“园艺”。
【历史】改变世界的6届世博会(组图)“每一届世博会,不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曾在1901年美国布法罗泛美博览会上如是说。
这是对世博会的精辟总结,10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适用。
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里的童话伦敦世博会水晶宫1851年5月1日,人类历史从没有过的盛大体验的开始。
它让每个去过的人都极度震撼。
一个来自泱泱大中华的中国商人,在开幕式上情不自禁走出人群,独自向维多利亚女王行了标准的绅士礼。
决定举办这一盛事的维多利亚女王,也忍不住在当晚的日记中事无巨细地描摹:“……欢呼声,每张脸上洋溢的笑容,建筑、棕榈树、鲜花、树、雕像、喷泉、乐器……每个人都会热爱这一切。
”那天清晨,42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她深爱的丈夫——盛会的筹办组织人——阿尔伯特亲王就坐着马车,赶往海德公园的水晶宫。
这是一座完全用钢铁和玻璃构造的“功能主义”建筑,一改维多利亚时代石头建筑庞大、笨重的建筑风格,不管是从外面看还是从里面瞧,都非常透亮,人们因此称它“水晶宫”。
它占地7万多平方米,相当于现在上海大剧院的规模。
为英国贵族服务的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了这座当时欧洲最宏伟最有想象力的建筑。
他的灵感来自于王莲叶片。
水晶宫耗去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
所有的这些都在4个多月的时间完成。
整幢建筑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的结晶。
这一切,在当时,只有英国才能做到。
18世纪自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后,让英国在世界上获得了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
这个“日不落帝国”在女王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到达巅峰:约1/4的全球人口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
它的设计思想对世博会建筑的影响一直到19世纪末。
两年后美国在纽约举办的世博会的展馆,拷贝了水晶宫,但由于设计及施工不良,纽约“水晶宫”严重漏水,毁坏了一些展品,观众也被淋湿。
历届世博会主题一览百年世博梦,圆满在今朝。
一周后,承载着人们梦想与追求的上海世博会的大幕即将拉开,绚丽多姿的黄浦江也将迎来八方来客。
从19世纪中叶,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走过159载的世博会第一次落户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潮起潮落,世博会像一张晴雨表,反映着世界的变迁,见证着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脚步,其间有高潮,也有低谷;沧海浮云,世博会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生生不息、憧憬美好、一路追赶梦想的轨迹。
人类文明发展的驿站在英国作家查尔斯·道奇森的经典童话《爱丽丝奇境历险记》中,小姑娘爱丽丝掉进一个兔子洞,结果吃惊地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新世界(600628)——参观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观众,当时的惊讶也大抵如此。
大功率蒸汽机、起重机、水力印刷机……尤其是以铸铁和玻璃搭建的展馆“水晶宫”,让观众叹为观止。
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直接推动了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爆炸式发展,使英国高居当时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榜首。
1855年巴黎世博会混凝土和橡胶首度亮相,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推出了电动马达……新技术、新产品在当时各届世博会层出不穷,且无一不代表了工业革命各阶段的最新成果。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召开之际,美国经济正处于大萧条的严峻时期。
以“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主题的这届世博会会场汇聚了众多企业馆及其文明成果,工作中的炼油厂、电控拖拉机、牙膏装管线、面包生产线被搬到现场。
福特汽车厂流水线的展示标志着汽车从此进入寻常百姓家,“车轮上国家”的序幕由此拉开。
芝加哥世博会见证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从大萧条走向复苏的巨大转折。
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
1933年前的世博会,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主题,但都体现了人类在工业、建筑、艺术等领域的巨大进步,反映了人们对科技进步的渴求永无止境。
和平的呐喊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文明史上黑色的一页,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堪称人类史上的空前浩劫。
历届世博会一览表共41届
世博会作为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创新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①展品、科技的物质技术层面:近代西方科技成果的创新示范:炫奇;
②经济、制度层面的创新示范:世博会作为一种仪式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从实效上引起了晚清、民国、南京政府三次博览会热潮以及国内劝业会、奖进会的兴起,推动了中国的博览会事业;
③文化、思想层面的创新示范:近代国际化的商贸观念共识形成;国家意识的强化;西方现代生活方式的创新示范;近代科技教育、人文教育观念的创新示范:这种创新对近代国人的思想上产生一种困惑和危机感,促使其“对自身文明的沉思和对原有价值观念的怀疑。
从而激发了中国学习西方强国的强烈愿望。
”1
世博仪式传播
对于近代世博会所处的传播环境来说,1851 年英国首次世博会期间, 世界各地前来参展的人数达 1.7 万多人,参观人数多达600多万人次;1867 年法国举办巴黎世博会时,参展人数增至 5 万多人, 前往参观者竟达1020 万人次。
正如国内会展史专家马敏所认为,“在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尚未发明之前, 博览会通过展陈、观摩所起的大规模科技传播和文化交流作用, 是任何其他形式都不能替代的。
”2
1马敏:《中国走向世界的新步幅——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述评》,《马敏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马敏.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J].历史研究,2004:98-117.。
历届世博会主题一览表
举办年份国家举办地主题1933美国芝加哥一个世纪的进步
1935 比利时布鲁塞尔通过竞争获取和平1937 法国巴黎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39 美国旧金山明日新世界
1958 比利时布鲁塞尔科学、文明和人性1962 美国西雅图太空时代的人类1964-65 美国纽约通过理解走向和平1967 加拿大蒙持利尔人类与世界
1968美国圣安东尼奥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1970日本大阪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74美国斯波坎无污染的进步
1975日本冲绳海洋-充满希望的未来1982美国诺克斯维能源-世界的原动力1984美国新奥尔良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 日本筑波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1986 加拿大温哥华交通与运输
1988 澳大利布里斯班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1990日本大阪人类与自然
1992西班牙塞维利亚发现的时代
1992意大利热那亚哥伦布-船与海
1993韩国大田新的起飞之路
1998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
1999中国云南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2000德国汉诺威人类-自然-科技-发展2005 日本爱知县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