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煤工作面专用回风巷安全技术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51.16 KB
- 文档页数:4
采煤工作面特殊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1、沿工作面方向,上巷下帮向工作面方向10米的范围称为端头。
在煤矿现场实际操作中,一般将上、下出口,即包括下巷上帮和上巷上帮也包括在端头及其支护范围内都必须使用特殊支护。
2、使用液压支柱的回采工作面上、下端头及其他地段都必须使用同等型号的支柱,铰接顶梁型号必须一致。
3、上端头上方第一架支架及下端头下方第一架支架上、下顺槽内支架的距离不大于0.5米。
4、工作面运输机头部要使用四对八梁11#工字钢长梁支护,保持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进。
工字钢要制成花边,以便与支柱顶盖配合,严禁工字钢侧向使用和不成对使用。
二、安全出口及端头支架1、工作面上、下端头是工作面和顺槽的交汇处,此处空顶面积大,设备和人员集中,又是人员、设备和材料出入工作面的交口,应力集中,压力较大。
因此,在该地段必须搞好工作面端头支护,保持出口畅通,断面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2、工作面上、下端头处必须坚持和正确使用好4对8梁。
端头支护的支柱要有足够的支护强度及支撑力,保证工作面两端出口高度符合规程规定及安全达标。
3、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进行超前支护,超前支护必须金属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或长钢梁)顺巷架设加强支护。
距煤壁10米范围内打双排柱,10-20米范围内打单排柱,支柱支撑力不小于90kn。
4、上、下顺槽至工作面煤壁超前支护20米范围内,保证支架完整,支护有力,高度不小于1.6米,严禁不使用超前支护及支护距离不足。
5、在刮板机机头处打顶柱,支柱的支撑力保证达标,防止机头下移或下滑伤人,根据工作面倾斜度,坡度较小的工作面打一颗即可,坡度较大的至少要打两颗。
四、回柱放顶1、最大、最小空顶距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实施回风巷及运输顺槽与工作面放顶线要齐。
2、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大多数采空区以冒落充填严实,局部悬顶和冒顶过高的地段要重新加强支护,,打密集柱和斜撑及戗柱,面积较大空顶距过高的要强行放顶。
纳雍县兴坝田煤矿采煤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二0一四年五月十二日3105采煤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3105采煤工作面已经形但未回采,由于种种原因,经矿研究决定对3105工作面进行回撤,为确保顺利回撤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安全技术措施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学习本措施,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达到谁学习谁施工。
2、回撤前必须安排专人对整个工作面及上下顺槽内的单体柱初撑力进行测试,发现压力不够必须立即进行二次注液,确保初撑力达到90KN,保证回撤期间的安全。
3、加强各巷道及工作面的支护质量管理,凡歪扭、倾斜、损坏的支柱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发现有帮顶破碎要及时加强支护,确保回撤时退路畅通。
4、工作面回撤时每班安排一名跟班领导和安全员对工作面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现场督促整改安全隐患;有隐患必须及时向调度室及跟值班领导汇报。
5、回撤期间工作面高度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保证退路安全畅通。
二、刮板机回撤1、拆卸溜子时,要首先加固机头、机尾顶板,单体柱要进行二次注液;支柱至少要保证二梁六柱,单体柱必须用防倒绳拴牢,防止柱倒伤人。
2、用手拉葫芦拉移、起吊机头、机尾时,必须有跟班队长负责,工作前跟班队长和安全员应检查手拉葫芦:绳鼻,滑轮,吊梁、吊具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钢丝绳不得有腐蚀、断丝等现象,确认安全方可使用,使用时将手拉葫芦吊挂在支护牢固的支柱上,并有专人观察支柱的变化情况,若支柱发生移动,必须停止工作。
起吊输送机时,应先试吊,确认无危险后再正式起吊,人员要远离起吊地点。
3、拆掉的溜槽要及时运出工作面,并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不得影响运输和行人,当班回撤的溜槽要运至1324运输巷存放。
人员抬运重物时,要有专人指挥,互叫互应,齐起齐落,严禁私自行动,以防重物伤人或损坏设备。
4、其它小型零部件、易损件等尽量不要拆下以免丢失,拆下的配件应安排专人保管,设备的结合面、防爆面在拆装时应注意保护,以免损坏。
三、支柱回撤回撤前在3105运输巷、回风巷时,必须安装二台11KW局扇,风筒选用600mm阻燃、抗静电的优质风筒,供风量不小于280m3/min,向回撤地点供风,回撤采用人工进行回撤,工作面回撤从下安全出口溜子机头处开始向上回撤。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为了保障10401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的工程质量能够达到质量标准,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结合集团公司及我矿每年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回撤经验,依据2009年版《煤矿安全规程》及各项安全文件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措施,指导10401综采工作面回撤工作,望认真遵照执行。
一、工作面现概况10401工作面东部为总回风巷,南部为原乔家沟煤矿采空区,西部为10403综采工作面,北部为10号三条西下山,倾向长度155.8m。
开采煤层为10#煤,煤层厚度为6.23m。
现采至回风顺槽340米,运输顺槽420米处遇到7m正断层,达到既定停采线,准备进行回撤。
二、施工组织机构为了保证10401工作面回撤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安全和工作质量、按工期完工,特成立回撤期间领导小组:组长:任永平(矿长)常务副组长:高仁旺(生产矿长)副组长:潘金来(总工)任志忠(安全矿长)贺中仁(通风矿长)吕喜生(机电矿长)王清海(综采队长)成员:姚明岐张彦龙贾永发李明亮白凤生任志俭刘巨才张喜平李乃生杨建平刘占海领导职责:1、组长对回撤设备、安全工作等事项全面负责。
2、常务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回撤工作,具体负责人员组织,设备到位及环节的协调与理顺工作,并对安全工作负主要责任。
3、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并具体负责各业务范围内的工作,不得影响整体工作的推进,并对安全工作负主要责任。
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Q/XMK – SO3 – 09.02 –0848203工作面专用回风巷维护安全技术措施批准:总工程师:审批:采煤副总:安监处:生产科:通风区:技术区长:队长:采煤主管:编制: 于二强 2010.01.2048203工作面专用回风巷维护安全技术措施我队所采48203工作面皮带巷南侧距皮带巷16m有一条专用回风巷,为保证专用回风巷正常通风及今后对专用回风巷的利用,确保该巷道支护完整,现决定对专用回风巷及通往专用回风巷的贯眼进行加强维护,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一、维护方法:专用回风巷超前工作面50m进行维护,采用戴帽点柱方式维护,共两排呈三花布置。
柱距1.8m,排距2.6m,距两帮各0.8m。
大柱帽要垂直煤帮布置;通往专用回风巷的贯眼,在原有支护的基础上,加打中柱(红松圆木戴大柱帽点柱的方式进行加强维护,柱距1.5m。
圆木规格:直径20cm、长3.4m的红松圆木。
大柱帽规格:800×200×80mm3。
二、注意事项及安全技术措施:1、从工作面采线起第一个贯眼开始由里向外逐步进行维护,木支柱必须垂直巷道顶底板布置,支柱必须大头向上。
2、专用回风巷维护必须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及时进行,严禁滞后维护。
3、进入专用回风巷维护时必须持有专用回风巷通行证,由当班瓦检员带领进入,否则不准进入。
4、在作业之前必须先由瓦检员检查作业地点附近瓦斯情况,只有符合规定标准之后方可进行。
严禁瓦斯超限强行作业,必须有队干部或工长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跟班指挥。
5、维护作业前,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发现有浮矸活石,要先处理然后再进行作业。
6、专用回风巷维护至少三人作业。
先由一人负责挖好柱窝,其余二人将圆木立起,打好大柱帽。
挖好柱窝的人负责检查、监护顶板、煤壁的情况,发现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待隐患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
确保人员安全。
7、在作业前,必须先清净浮煤,把支柱打到底板上,严禁支柱打在浮煤上,所有支柱要打成一条直线。
采工作面回采防突安全技术措施水平北二采区,界于11勘探线向南690m和11勘探线向南3m之间。
上部为已回采的N2112与N2113 工作面;对应的上覆匕煤层属于小煤窑开采。
南部是已开采的N21201 工作面;北部及下部为未开采区域。
对应地表在小徐岩一带山地,地表出露岩层为长兴组三至四段(P2C3+4)地层,属山地及部分耕地。
地表标高为+830〜+930m,覆盖层厚度为224〜252m。
(二)煤层情况:该工作面煤层为亮型煤,多呈块状,含黄铁矿结核,为复合煤层。
含夹矸一层,为黑色炭质页岩,该面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厚度为1.74m〜2.15m,平均1.92m,含0〜1层夹矸,厚0.08〜0.2m,煤层倾角为33°〜36°,平均35°,煤层走向N36.〜54°,平均 40.。
(三)瓦斯、煤尘及煤层自燃发火情况该工作面匕煤层为突出危险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指数为17〜27%。
该煤层具有自燃发火趋向,发火期4〜6个月。
(附图1:南21203综采工作面保护关系及瓦斯地质图)(四)地质情况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及该工作面上段N2112与N2113工作面开采和南21203综采工作面机、风巷掘进的情况表明,该工作面层位正常,不会遇到大、中型地质构造,回采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小断层、小褶皱、煤层层间滑动等小型地质构造,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五)突出危险性分析南21203综采工作面其上覆K4保护层(厚为0.85m以上)属于小煤窑开采,不能作为保护层开采依据,所以在回采南21203综采工作面时将其定为未保护区域,同时要与小煤窑协调沟通,以免发生互相采动影响;该工作面覆盖层厚度为224〜252m,因此在该工作面采取穿层、本层多方位立体预抽防突措施,并对整个21203工作面区域进行残余瓦斯测定,测得南21203工作面区域最大瓦斯残余含量为7.3531m3/t,在8m s/1以下,但为了加强防突管理,该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取“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
回采工作面调风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1501切眼掘进工作面将与1501回风巷贯穿,通风系统调整为1501运输巷进风→1501切眼→1501回风巷→1501回风斜巷→一采区回风平巷→风井。
〔附图〕二、组织措施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由机电工程师、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担任,通防科、机电科、调度室相关人员及通风队人员为小组成员。
组长:祝俊江(总工程师)副组长:叶斌( 机电工程师)、王希峰(机电矿长)、陈作(安全矿长)、郭电海(生产矿长)小组成员:通防科、机电科、调度室相关人员及通风队人员三、工作安排1、系统调整前准备工作1)、系统调整前作好调整系统所需的仪器仪表检查工作,如风表等,提前完善工作面各地点通风设施,检查通风设施的完好性等。
通风科测风人员对主斜井和主斜井、副平硐、一采区轨道下山、1501运输巷和回风巷、1502运输巷和回风巷、总回风巷等地用风进行一次测风。
2)、贯穿前在1501运输巷回风斜巷处准备搭建临时板墙所需材料,包括木柱,风筒布、钉子、木条等。
3、由当班瓦斯员负责检查切眼、运输巷、回风巷的瓦斯浓度,低于1%时,方可实施贯穿作业。
4、贯穿后,由瓦斯员协助当班掘进班长撤出运输巷、回风巷所有工作人员,并于运输巷、回风巷巷道口设置栅栏,悬挂警示牌板,禁止与调整风流无关人员入内。
5、贯穿后,停止运输巷、回风巷局扇运转。
6、在1501运输巷与1501运输巷回风斜巷之间搭建临时板墙。
要求该1501回风巷内有进风100m3/min左右,防止1501回风斜巷至一采区回风上山之间形成无风段(该巷道将作1801运输巷回风绕道,绕道形成后再进行密闭施工和撤出1501运输巷的防突风门)。
2、系统调整工作安排1)、1501切眼完全贯穿前在1501运输巷与回风斜巷交汇处设置好临时板墙,控制好回风斜巷板墙处通风风量。
2)、1501切眼完全贯穿并强化支护后(回采前需改换单体液压柱和超前支护等工作),通知调度室,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
煤矿专用回风巷管理办法
一、概述
为了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回风巷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办法。
二、回风巷的定义
回风巷是指在煤矿中供给空气进入综采工作面或探采工作区的巷道。
三、回风巷的建设
1. 回风巷的位置应根据矿井结构和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确定。
2. 回风巷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3. 回风巷的尺寸应根据矿井规模和通风需求合理确定,确保空气流通畅顺。
4. 回风巷的支护设施和照明设备应符合安全要求。
四、回风巷的管理
1. 回风巷的进入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程序,严禁擅自进入和使用。
2. 回风巷内必须保持干燥清洁,禁止堆放杂物和堵塞通道。
3. 回风巷的支护设施和照明设备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工作面进风通道的畅通。
4. 回风巷的通风系统应定期检测和清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5. 对回风巷的使用人员应进行安全培训,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五、附则
1. 本办法于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2.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矿井管理部门所有。
以上为《煤矿专用回风巷管理办法》的内容概要,旨在加强回风巷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煤矿的安全性。
101工作面回风巷过老空巷安全技术措施101工作面回风巷回采至E18前36m ,运输巷回采至B18前13m,距离老空巷10m,此老空巷为原回风巷废巷,长度40m,真方位为26度,坡度19度,位于现回风巷下部E16前46m至86m。
原老空巷已经采用注浆、注沙工艺充填老空区,老空巷周边有两处地质构造,底板可能比较破碎,有可能存在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积存。
为保证生产安全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一、预防底板陷落措施1、每班生产前,必须由当班带班领导、跟班队长、安监员、瓦检员,每班或在此区域作业前观察过老空巷段的顶底板变化,发现底板有裂隙或陷落现象必须及时向矿领导汇报,采取相关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2、工作面移动超前支架时,少降快移,必须密切观察移架段的巷道底板变化,防止因原老空巷充填不合格产生底板陷落现象。
3、支架底板若出现陷落立即向新鲜风流撤出人员,待底板稳定后,无有毒有害气体涌出,经过矿领导同意后,在瓦斯检查员持着多功能参数便携监测有毒有害气体后,方可进行采取在支架下部充填煤矸、道木等,将陷落区域充填满。
4、工作面超前支架移架时,由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作业,其他作业人员要撤离到支架上部的安全区域,防止支架因底板陷落造成支架倾倒伤人或人员掉入老空巷内。
5、过老空巷区域段的所有单体液压支柱必须穿柱鞋柱帽,防止因老空巷底板松软造成支柱初撑力不足而发生顶板事故。
6、支柱的性能和耐压强度进行校验,防止不合格的支柱入井;7、回风超前支护段压力显现明显处,单体支护无法满足要求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由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临时支护措施加强支护。
8、回风巷内使用的所有单体支柱,棵棵要有防倒链,工作面支架和两巷单体液压支柱每班保证做到多次注液,确保支架、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规程规定。
9、所有使用单体支柱必须支在硬底上,严禁支设在浮煤上。
单体必须带帽,单体顶与顶板接实。
必要时,采用铰接顶梁代替柱帽支护。
10、工作面上下顺槽备用物料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准备齐全。
工作面回撤期间通防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回撤期间,是采煤工作中最危险的阶段之一,目的是彻底退出工作面,将人员设备安全移出。
在此期间,应遵守一系列通防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一、人员安全1. 撤出工作面在进行工作面回撤前,应先确保工作面内的煤碳已经彻底采完,并确保施工地点周围没有任何可燃性气体或爆炸危险。
撤出工作面时,应对每位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没有遗留物品,并使用一定的信号进行沟通,确保每位人员都已安全撤离。
2. 管理人员要负责在工作面回撤期间,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通防管理技能,随时监测工作面情况,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
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矛盾和纠纷,避免事故的发生。
3. 人员集中管理在工作面回撤期间,应尽量减少人员进出工作面,对于必须进入工作面的人员,应采取有序集中管理的方法,避免人员走散、迷路、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二、设备安全1. 设备移出在工作面回撤期间,除必要设备外,应将其他设备全部移出,避免设备损坏或遗留在工作面内,设备移出应采取科学的布局规划,避免设备损坏或拦路。
2. 检查设备状况在设备移出之前,应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机械设备的安全开关、制动器、油路、电路等。
尤其需要检查发电机组、支架、防尘系统、通风系统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保证通风、防尘系统正常运转。
3. 设备运输在设备安全检查过后,应安排专业的设备运输,避免设备大面积紊乱或设备与人员相互碰撞。
设备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车辆是否稳定,并及时修复设备故障。
三、通风、瓦斯防治1. 通风管理在工作面回撤期间,应加强通风管理,保证工作面内的空气流通畅通,设备运输、操作过程中应妥善部署、设置通风设备,保证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 瓦斯防治在通风管理的基础上,应严格执行瓦斯防治管理要求。
在煤矿回风巷、出风巷、揭煤巷、工作面回撤段等通风管道中加强瓦斯检测,采用布尔定位法、对比质量法等瓦斯检测方法,确保瓦斯浓度不超过安全范围,防止事故发生。
回采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措施10502采煤工作面6月4号收尺回风巷还有38米、运输巷还有31米、进风巷道还有20米。
经矿研究决定对10502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运输巷预留15米、进风巷道预留10米做为永久煤柱,因此工作面推采至停采线位置时对10502工作面停采撤面,为切实做好该采煤工作面撤面回柱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及财产不受损失,结合本矿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计划回撤时间工作面回撤时间为6月15日16:00至6月16日16:00,根据实际的推进度可对回撤时间进行调整,但仍按照本措施执行。
二、回撤工作参与人员及其职责(一)成立工作面回撤领导小组为保证回撤工作的安全顺利实施,矿成立工作面回撤领导小组组长:孙启海副组长:董业平、周生伟成员:孙中会、李景刚、王延臣、孙晋伟、潘文超、孙中刚、刘成平、朱学刚、孙鑫、张玉帅、张广彬、郑钧海、周仁、鹿超(二)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负责此次回撤工作井下现场工作安排和现场安全管理,在回柱作业时与当班跟班区长、班长、安全员在回柱地点观察顶板和矿压情况,回柱作业中顶板出现大冒顶和其它可能危及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及时果断的下达撤离工作现场的命令。
2、指导、监督回柱人员的回柱工作,及时制止回柱过程中的各类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情况,杜绝安全生产隐患的出现。
3、在回柱作业过程中出现不曾料及的情况或措施中没有健全的问题时,在有确凿把握的情况下,根据工作地点现场情况,布置、安排现场工作,完善安全措施。
4、严格执行措施规定,不得违章指挥。
5、监管、安排、布置本班其它特殊工种的安全生产工作。
6、采煤工区排定跟班区长、班长负责组织实施现场的具体回撤工作,机电运输单位负责配合现场的机电设备停送电、回撤工作,通防科做好现场的通风管理和有害气体检测,回柱工和搬运柱梁及设备的人员由采煤工区根据本班人员的实际情况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职工担任。
三、回撤工作(一)回撤采用方法1、工作面回撤前应先将工作面控顶距缩小到最小控顶距(三排),回撤时由下向上回撤,回撤顺序为先回撤下部工作面,待下部回撤至运输巷后再开始回撤上部,回撤的柱梁由运输巷和10502进风联络巷运出。
10101采煤工作面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2011年1月16日审批签字***: ***通防科: 年月日通修工区: 年月日通防矿长: 年月日安全矿长: 年月日技术矿长: 年月日矿长: 年月日10101采煤工作面通风安全技术措施10101采煤工作面采用倾斜条带布置,采用三进一回通风系统。
工作面走向长120米,倾斜长567.946,面积68153.4㎡,煤层厚度4.25~6.44米,平均厚度6.1米。
为保证10101采煤工作面生产期间的通风安全,特制定以下通风安全技术措施:一、通风管理(一)采煤工作面风量:采煤工作面面长120m,最大控顶距6.259m,最小控顶距5.559m,平均控顶距5.91m,采高2.5m,平均断面积,14.775㎡,温度14℃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30人。
1、按气象条件进行计算:Qcf=60×70%×vcf×Scf×Kch×Kcl=60×0.7×1×14.775×1.2×1.1=819m3/min式中:vcf—采煤工作面的风速,按采煤进风流的温度取1m/s;Scf—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14.775m2;Kc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1.2;Kcl—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1.1;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60—为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
2、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Qcf=100×qcg×kcg =100×5.06×2=1012m3/min式中:qcg—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5.06m3/min。
kcg—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2;100—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应超过1%的换算系数。
3、按照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cf=67×qcc×kcc =67×0.59×1.5=59m3/min式中:qcc—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59m3/min。
关于煤矿下分层回风巷防误穿的技术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一、概况本矿11901下分层回风巷目前已经掘进至98.5米处,考虑此前安宁煤矿老井系统曾经开采19煤层,为避免该掘进巷道掘至老巷或者采空区给掘进工作面带来困难,为保证施工安全隐患,特制定以下安全施工技术措施,望严格执行。
二、支护方式1、临时支护:采用2根规格为4m的9号工字钢或者π型钢做前探梁,布置在顶上,上方铺设厚木板,不低于10块。
2、永久支护:掘进支护方式11号矿工钢规则梯形支护,净断面为6.05m⊃;,上净宽为2.3m下净宽度为3.2m净高为2.2m,严禁超宽降低掘进。
三、施工方法1、以风动工具落岩或扩大。
2、如有大块围岩无法用手工破碎时,采用放小炮振动破碎法。
四、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质量1、根据设计要求,永久支护采用11号工字钢作为支护材料。
用直径不小于50mm硬质杂木作为架箱间的撑木,一棚四撑,撑木位置要按设计位置放置。
梯形支架要求腿梁合逢,用直径不小于100mm的坑木作为背帮接顶的材料,接顶要求严实,帮侧用排材背紧绞实,架棚顶部和两帮要均匀铺设木板。
架硼支护时前倾后仰不得超过60mm,迈步不得超过100mm,硼距为500mm。
2、严禁空帮漏顶,坚持使用前探梁,梁头上方铺上4根1.5m长0.05m厚木板,并且前探临时支护不得走出0.5m。
3、每架完一架工字钢后必须用Ф5cm不小于1.50m圆木向顶和帮成30°向老巷打去,达到控制软砂下漏。
4、严格按中、腰线和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否则不予验收,一律返工。
(二)、掘进过空区(空巷)安全技术措施1、队长、班组长要现场指挥、现场监督。
各班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时必须向下一班交代清楚工作面情况。
2、每班进班前班长必须首先弄清工作面通风、瓦斯、供电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碛头,进入碛头必须首先清理顶帮活矸,检查好超前支护后方能作业。
进行。
3、现场应准备木料和木板及短木料,以备冒顶时急用。
关于采煤工作面专用回风巷安全技术措施《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实施细则》规定:专用回风巷不得使用电气设备。
为了进一步保证我矿3213、1205回风巷内打钻以及1205回风巷内使用动力泵排水安全作业,同时加强我矿采煤工作面专用回风巷安全管理,杜绝瓦斯、煤尘事故,确保矿井安全有序生产,特制定本安全措施。
1、在3213、1205专用回风巷内施工钻孔以及1205专用回风巷内使用动力泵排水,必须是在工作面非生产班时间,对于违反管理者,一律给予开除;2、在3213、1205回风巷内施工钻孔,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并经调度、安监、通风等相关矿领导经批准后,方可进入,而且要如实登记作业性质及人数,且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3、在3213、1205专用回风巷内施工钻孔时,必须首先由瓦检员检查施工地点20米范围以内瓦斯浓度情况,只有瓦斯浓度低于0.8%方可进行,并且要向通风调度及生产调度进行汇报;完成工作后,要及时向通风调度及生产调度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及人员撤出情况等;4、因3213、1205专用回风巷内铺设有瓦斯抽放管路,因此在作业时要有保护抽放管路的安全措施,严禁将抽放管路损坏,对损坏抽放管路造成瓦斯泄漏者将严重进行处罚;5、专用回风巷内瓦斯传感器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设置,必须做到灵敏可靠,当瓦斯浓度达到0.8%时,能发出报警信号并实现瓦斯电闭锁,闭锁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只有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方可人工复电。
6、非通风专业人员进入专用回风巷,要持有由通风区长或通风区值班领导签发的专用巷通行证,经当班瓦检员验证允许并在瓦检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工作。
7、采煤工作面下风侧30m范围以内,要安设一道净化水幕,风流进入采区回风巷前要进行有效净化防尘,保证专用回风巷不得有煤尘堆积。
专用回风巷的防尘工作必须在检测、修理班进行,不得安排在生产班。
8、3213专用回风巷出口必须设有栅栏,并上锁管理,悬挂记录牌,揭示警标,钥匙由当班瓦检员进行保管。
关于采煤工作面专用回风巷安全技术措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关于采煤工作面专用回风巷安全技术措施《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实施细则》规定:专用回风巷不得使用电气设备。
为保证我矿3213、1205回风巷内打钻以及1205回风巷内使用动力泵排水安全作业,同时加强我矿采煤工作面专用回风巷安全管理,杜绝瓦斯、煤尘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安全措施。
1、在3213、1205专用回风巷内施工钻孔以及1205专用回风巷内使用动力泵排水,必须是在工作面非生产班时间,对于违反管理者,一律给予开除;
2、在321
3、1205回风巷内施工钻孔,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并经调度、安监、通风等相关矿领导批准后,方可进入,而且要如实登记作业性质及人数,且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3、在3213、1205专用回风巷内施工钻孔时,必须首先由瓦检员检查施工地点2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情况,只有瓦斯浓度低于0.8%方可进行,并且要向通风调度及生产调度进行汇报;完成工作后,要及时向通风调度及生产调度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及人员撤出情况等;
4、因3213、1205专用回风巷内铺设有瓦斯抽放管路,因此在作业时要有保护抽放管路的安全措施,严禁将抽放管路损坏,对损坏抽放管路造成瓦斯泄漏者将严重进行处罚;
5、专用回风巷内瓦斯传感器必须按规定严格设置,必须做到灵敏可靠,当瓦斯浓度达到0.8%时,能发出报警信号并实现瓦斯电闭锁,闭锁范围: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只有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方可人工复电。
6、非通风专业人员进入专用回风巷,要持有由通风区长或通风区值班领导签发的专用巷通行证,经当班瓦检员验证允许并在瓦检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工作。
7、采煤工作面下风侧30m范围内,要安设一道净化水幕,风流进入采区回风巷前要进行有效净化防尘,保证专用回风巷不得有煤尘堆积。
专用回风巷的防尘工作必须在检修班进行,不得安排在生产班。
8、3213专用回风巷出口必须设有栅栏,并上锁管理,悬挂记录牌,揭示警标,钥匙由当班瓦检员进行保管。
对于私自破坏锁具者或破坏锁具进入者,一律给予开除处分。
上级部门及矿有关部门检查人员进入检查指导工作时,要提前和通风区联系,通风区要委派一名技术员以上干部及瓦检人员全程陪同。
9、采煤工作面专用回风巷内随工作面推进,老顶来压时,压力较大地段必须采取加强支护措施,保证开采过程中专用回风巷风流畅通,对冒顶、积水必须立即处理,巷道损坏后必须采用不燃性支护材料,且维护后的巷道断面不得小于原设计断面的4/5。
凡因冒顶、积水等原因造成工作面、专用回风巷或上隅角等处瓦斯超限,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生产,进行处理,直到恢复正常通风,方可生产。
采煤工作面专用回风巷不允许铺设轨道、钢管等导电物体。
因工作需要必须铺设的应在进入专用回风前设置绝缘隔离段,实行“四断”,严防杂散电流导入,专用回风巷要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以防静电积累。
11、未及之处,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