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类疾病特征大全
- 格式:ppt
- 大小:1006.50 KB
- 文档页数:34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以下为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1. 猪瘟
症状:发热、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按照兽医指导给予抗生素、补液等治疗。
2. 猪蓝耳病
症状:发热、厌食、呼吸急促、皮肤发绀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进行药物治疗,提供高质量饲料和补充充足水分。
3. 猪传染性腹泻
症状:腹泻、厌食、发热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提供易消化饲料,补充充足水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症状:发热、流鼻液、喘息、流产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提供合适的饲料和营养补充。
5. 猪链球菌病
症状:发热、鼻白膜水肿、关节肿胀等。
治疗方法:注射抗生素,进行扩散性治疗,隔离患猪,提供适宜饲料和水分。
6. 猪犬瘟
症状:高烧、腹泻、呕吐、咳嗽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供高营养饲料和补充水分。
7. 猪弓形虫病
症状:发热、厌食、抽搐、流产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疾病情况复杂,应及时请教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猪常见的疾病及诊断第一部分猪常见疾病诊治一、以拉痢、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仔猪黄痢:本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
症状:突然发病,病初拉黄色混有气泡的稀粪,味腥臭。
剖检严重脱水,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黄色或黄红色,空肠、回肠病变较轻,明显积气。
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多汁。
心、肝、肾变性、有小出血点。
2、仔猪白痢本病是由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类疾病。
症状: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病猪排出乳白、灰白或黄白色糊状稀粪,味腥臭,有时混有气泡。
3、仔猪红痢本病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乳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特别是3日龄内的仔猪,但也可发于2-4周龄的仔猪。
症状:精神沉郁,不吃乳,有的仔猪不见拉稀即死亡,还表现怕冷、四肢无力、行走摇摆、腹泻,开始排灰黄或灰绿色稀粪,后变为红色糊状,故称红痢。
治疗仔猪黄痢、白痢、红痢建议用药:1、仔痢安肌内按使用剂量注射。
2、弗利尔,肠毒散分别按使用剂量饮水或拌料。
4、猪流行性腹泻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症状:与传染性胃肠炎很相似,但各种年龄猪都可感染发病。
表现呕吐、腹泻、初生仔猪发病后常因严重脱水而很快死亡。
多于吃食或吃乳之后发生呕吐,粪便呈水样,灰黄色或灰色。
体温正常或稍高。
5、猪痢疾本病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肠道传染病。
症状:潜伏期7~8天,长的可达2个月以上。
一般先是排黄到灰色的软粪,然后逐渐变为黄色稀粪,内混粘液及血液。
重者排出红色糊状稀粪,内有大量粘液、血块及脓性分泌物,或排出红色胶冻样物。
有的排灰色稀粪并混有许多小气泡,表面带有一层煤油样光泽。
病程长的猪排出黑色稀粪,故称黑痢。
病猪厌食、喜饮水、体温不高或稍高(40~40.6℃)。
弓背、脱水、行走摇摆,迅速消瘦,最后因衰竭而死。
6、猪轮状病毒感染本病是小猪轮状病毒感染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多发生于8周龄以内的仔猪,晚秋、冬季和早春多发。
猪场常见的六种疾病一、圆环病毒类型1类型1.1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导致病猪僵住和死亡。
1.2皮炎肾炎综合征:脾脏肿大呈肉样变。
1.3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肺脏肿胀坚硬,或萎缩或实质性病变。
2治疗方法2.1拌料:林可大观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黄芪多糖、板青颗粒、清瘟败毒颗粒。
2.2注射药剂:林可、头孢喹肟、阿莫西林+双黄连、板蓝根、黄芪多糖。
二、链球菌1类型:1.1脑膜炎型:多发于即将断奶仔猪,会导致病猪呼吸困难,衰竭死亡。
2治疗方案2.1注射预防:磺胺+地塞米松(第一次用双倍剂量)。
2.2拌料预防:磺胺+多西环素。
2类型2.1淋巴关节型:关节肿胀跛行,导致腿瘸,下颌淋巴结肿大变硬破溃流脓。
2治疗方案2.1注射:安痛定+头孢喹肟。
2.2拌料:氨苄西林+板青颗粒。
3类型3.1败血症型:体温升高,全身感染,皮肤发紫,结膜潮红。
3治疗方案:3.1注射:磺胺类药物。
3.2拌料:磺胺+多西环素,或头孢拉定或林可大观霉素拌料。
三、猪副嗜血杆菌1表现体型消瘦、温度升高、多发浆膜炎和关节炎、胸膜炎和心包炎明显、死亡体表发紫等。
2治疗方案2.1注射:头孢喹肟+双黄连与替米考星,分点注射。
2.2拌料:头孢拉定、氨苄西林、替米考星+双黄连、板蓝根、黄芪多糖。
四、仔猪水肿病1表现眼睑水肿、体温低、呈现游泳状。
2防治方案2.1注射:磺胺类药物,结合亚硒酸钠VE针剂、地米、呋塞米等。
2.2拌料:磺胺+多西环素。
五、病毒性腹泻1表现腹泻严重、后腿站立不稳。
2防治方案2.1注射:干扰素+博落回、硫酸小檗碱、恩诺沙星。
2.2拌料:白头翁散+氨苄西林+益生菌。
六、呼吸道病1表现咳嗽喘气。
2防治方案2.1注射: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林可大观霉素。
2.2拌料:替米考星、支原净+氟苯尼考、磺胺+多西环素。
1.猪瘟:流行特点:猪瘟是一种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
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高度传染性,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会发生。
症状:急性型,病猪高度沉郁,减食或拒食,怕冷挤卧,体温持续升高至41℃左右。
先便秘,粪干硬呈球状,带粘液或血液,随后下痢,有的发生呕吐,两眼有多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步态不稳,后期发生后肢麻痹。
常见耳、四肢、腹下及会阴等处皮肤常先充血继而变成紫绀,并出现许多小出血点,指按不褪色。
少数猪出现惊厥、痉挛等症状,病程10~20天死亡。
慢性型病猪症状轻微,病性发展缓和,轻度发热、贫血、消瘦。
食欲时好时坏。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防治治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预防:20日龄60日龄时各免疫一次。
当疫病流行时应及时封锁疫区,淘汰病猪,紧急预防,并对病猪舍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2.猪丹毒:流行特点:是由红斑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多发生于架子猪。
主要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
症状:(1)败血症型:急性性多见于初期,个别健康猪突然死亡。
多数猪食欲减退,眼有分泌物,病初粪便干结,呈球状附着粘膜,随后下痢,耳、胸、颈、腹部皮肤出现指压易褪色红斑,多呈菱形或方性、病猪3—4天后死亡。
(2)疹块型:精神不振,皮肤出现方形或菱形、圆形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到发病后期逐渐形成痂皮脱落。
(3)慢性形: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来的。
四肢关节肿胀,常呈犬坐势,行动困难。
有的发生心内膜炎,呼吸短促增快,食欲不定,眼、鼻、口腔等处呈青紫色。
防治:(1)预防:定期进行猪丹毒疫苗免疫注射。
(2)治疗: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到体温正常后再注射2—3次。
(3)抗血清治疗;23公斤以下的猪5-10毫升,45公斤以上的猪20-40毫升。
3.猪肺疫流行特点: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病。
本病多发于春初秋末季节。
“十看”辨猪病一看表情。
眼发直,低头不食,呆立一隅,不走动,为猪胆道蛔虫病。
如站立艰难,痛疼难忍,弓腰踏脚,立时痛叫,为骨质疏松症。
初吃很欢,吃中忽停,似食物对胃有刺激为慢性胃炎。
如兴奋不定,有时盲目运动,乱走、乱撞或卧地不起,挣扎站立时呈游泳状,多为脑炎。
二、看体温。
猪的正常体温为38-39.5℃,仔猪为38-40℃。
体温超过正常标准,一般为发热患病。
可见多数传染病,呼吸道,消化道及其它器官、组织的炎症、日射病和热射病等。
体温低,主要是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中毒、营养不良、重度衰竭及贫血等。
三、看鼻汗。
鼻端发干无汗,为猪丹毒等热性病。
吻突上部硬面干裂,见于慢性猪瘟。
鼻盘稍干,鼻孔有清水或鼻涕流出,多见于猪感冒。
肺水肿、肺出血或慢性支气管炎流出泡沫样鼻液。
四、看呼吸。
正常猪的呼吸每分钟10-20次,呼吸时胸部、腹部起伏协调,节奏均匀,呼吸次数增多,常见于肺病、胸膜炎、中暑、中毒、肠炎及某些传染病,气喘病呼吸增加更明显。
咳嗽多为气管炎、肺炎、肺丝虫等疾病所引起的病状。
五、看两便。
腹泻的猪,粪稀黄白色,无血,无粘膜。
急性胃肠炎或仔猪副伤寒,先便秘,后拉稀或带血。
弓形体病粪便油样。
仔猪血利为白颜色稀便,红、黄痢分别为红、黄稀便。
看尿液、尿黄量少,多为热症。
尿色如茶,多为肾及膀胱炎症,尿淋漓,多为尿道结石症。
六、看结膜。
猪眼结膜正常为浅红色。
结膜苍白多为贫血;如顿发苍白,多见于内脏出血;缓现苍白,见于慢性营养不良或体内寄生虫病;潮红发绀,多见于心肺衰竭;黄染多为肝胆及十二指肠疾病。
七、看四肢。
四肢僵直,发生在阉割之后,多为破伤风。
跛行,蹄部有水泡为口蹄疫。
母猪产后不能站立,则为产后风。
腿软弯曲,骨变形则是佝偻病。
李氏杆菌病的猪往往后肢拖地,运动失调。
八、看皮肤。
皮肤苍白是贫血现象。
发红,斑点呈方块形,指压颜色褪去为猪丹毒,皮肤出血点指压不褪色为猪瘟。
鼻端、耳尖、腹部及四肢发绀(呈兰紫色)是肺病、中毒及其他严重疾病的表现。
猪病的常见症状与诊断方法猪病是养猪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猪只出现疾病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蔓延和扩散。
本文将介绍猪病的常见症状以及相关的诊断方法。
一、常见猪病的症状1. 猪流行性腹泻:- 症状:猪出现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稀泥状,色泽异常偏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 原因:主要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包括猪瘟病毒和轮状病毒等。
2. 猪瘟:- 症状:猪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皮肤颜色发红,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后期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生抽搐等。
- 原因:猪瘟病毒感染引起,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死性。
3. 猪蓝耳病:- 症状:猪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流涕、流涎、发疹等症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
- 原因:蓝耳病病毒感染引起,传播性广泛,易于传播。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 症状:母猪流产或仔猪早产,仔猪弱小,易死亡。
成年猪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
- 原因:PRRS病毒感染引起,对猪的生产力和免疫力都具有严重影响。
二、猪病的诊断方法1. 体检:- 通过观察猪只的外观表现、行为和粪便等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 检查猪的体温、呼吸频率、心跳等生理指标,以及皮肤是否有异常状况等。
2. 实验室检测:- 采集猪只的血液、粪便、尿液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 使用PCR、ELISA等技术检测样本中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
3. 病理解剖:- 对于死亡的猪只,可以进行病理解剖,检查内脏器官的异常情况。
- 采集病变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观察细胞或组织的变化、病变类型等。
4. 专业咨询与技术支持:- 在诊断疑难病例时,可以寻求兽医专家的咨询,并借助现代技术设备的支持,如核磁共振、超声波检查等,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总结:猪病的常见症状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猪瘟、猪蓝耳病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等。
诊断猪病可以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测、病理解剖以及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等手段来确定病因和病情,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傻瓜快速看猪病概述:猪发热:微热,超过正常体温0.5度,多见于一般内、外普通病的发热反应。
中热:体温升高1-2度,多见于肺炎、子宫炎、伤风感冒。
高热:早晨升高2度,下午升高3度,多见于传染病。
过高热:体温升高3度以上,多见于中暑,恶性传染病。
急性高热:一般不超过一周,多见于一般传染病。
恶急性发热:能持续2周以上,多见于慢性传染病。
暂时热:发热只有一两天,多见于注射疫苗、血清反应及牛流感。
猪病变后有哪些异常表现:1、精神反常或兴奋或无神,常单独行动,独伏角落处2、缩身弓背,行动迟缓,不停寒战3、头耳下垂,皮毛松乱4、眼无神,眼睑不洁5、尾下垂或卷缩,不摇动6、鼻端干燥,不洁,鼻孔流涕。
全身皮肤暗或苍白7、采食不欢,渴欲增加,肚腹偏小8、耳尖凉感,耳根灼热9、粪干,量少,且附有粘液或腹泻,尾、肛门有稀便污染10、尿量少且色重,不透明11、嘴角流水或附有白色泡沫12、叫声沙哑,呼吸不均。
耳朵病变:1、耳朵干性坏死——弓形体病、伤寒、坏死杆菌病。
2、耳朵呈暗紫色——副伤寒、蓝耳病、猪肺疫、注射药物中毒。
3、耳朵卷曲——附红细胞体病。
4、耳尖凉而耳根灼热——急性传染病、发热初期。
眼睛病变:1、眼结膜充血流粘稠眼屎——猪瘟、肺疫、弓形体病。
2、眼充血流泪——热性病、流感。
3眼眶周围呈现黑色——链球菌病。
4眼结膜水肿——大肠杆菌病、过敏性疾病。
鼻部病变:1、鼻端发现水泡或烂斑——口蹄疫、水泡病、传染性口炎。
2、鼻塞、鼻部变形——萎缩性鼻炎。
3、鼻孔流血——猪丹毒、弓形体病、萎缩性鼻炎,炭疽病、败血症。
4、鼻流脓性鼻涕——肺炎、胸膜炎、猪肺疫。
咽部病变:1、咽喉部肿胀——猪肺疫、急性咽炎。
2、咽喉上方肿胀——腮腺炎。
3、颈上方肿胀——注射药物硬肿或感染。
精神紊乱:1、全身僵硬兼阵发性痉挛——破伤风。
2、阵发性抽搐兼呕吐——中毒性疾病。
3、兴奋或抑制交替出现兼转圈运动——脑炎、李氏杆菌病。
4、后驱软弱甚至麻痹——链球菌病。
农村养猪中的常见疾病及治疗农村养猪是农民们广泛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之一,猪肉的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技术的进步,猪病问题也日益凸显。
农村养猪中的常见疾病给养猪户带来了经济损失,正确识别猪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常见疾病及症状1. 猪瘟猪瘟是猪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眼鼻分泌物增多、呕吐、腹泻等。
严重的病例会出现皮肤紫绀、肠道出血等症状。
2. 猪鼻疽猪鼻疽是一种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侵入猪体内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鼻腔分泌物增多、口鼻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等症状。
3.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粘膜出血、全身沉重感、厌食等症状,严重的病例会导致呼吸困难、弛缓等症状。
4. 猪伪鼻疮猪伪鼻疮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猪鼻尖出现溃疡、脱屑,长期不愈合;鼻孔出现分泌物,有时还会伴有咽喉炎、肺炎等症状。
5. 猪圆环病猪圆环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猪体表皮出现很多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结节表面裸出、角质增厚,并伴有瘙痒、体温升高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比如对于猪瘟,可选用病毒灭活疫苗进行预防,对病情较轻的病例,可选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猪鼻疽,可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猪伪鼻疮,也可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伴随着抗菌药物和抗炎药物。
需要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用量进行用药。
2. 注重饲养管理预防胜于治疗,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是预防猪病的有效手段。
要保持猪圈的卫生,定期给猪圈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合理安排饲料,保证猪的饲养平衡;合理安排饮水,保证猪的饮水清洁卫生;适当保暖,在冬季要加强猪圈的保温工作,保证猪的生活环境舒适;定期为猪进行体检,一旦发现病症要及时进行治疗。
3. 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预防猪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在猪的生长过程中为其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猪的抵抗力,减少猪的患病风险。
猪场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猪场是生产猪肉的场所,也是猪病发生的高危区域。
猪场主要疫病包括猪瘟、猪流感、猪肺炎等,针对这些疫病的发病特点,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猪瘟
猪瘟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咳嗽、结膜炎、
皮肤瘙痒等。
发病期间,病毒会在猪痰液、鼻涕、粪便中大量分泌,易造成猪场内多点感
染和交叉感染。
防控措施:
1. 加强猪舍卫生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工作。
2. 疫苗接种,可有效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病毒的传播。
3. 引进猪时要严格检疫,确保引进的猪健康。
二、猪流感
猪流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打喷嚏、流涕、头痛等。
该疾病的特点是易发生季节性爆发,如遇到天气寒冷、潮湿和气温变
化等因素,易引起猪群中的大量感染。
1.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猪群充足的饲料、清水和充足的活动空间。
2. 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猪流感,降低感染率。
3. 猪场内要及时发现并隔离发病猪,防止病毒的扩散。
三、猪肺炎
猪肺炎是由猪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眼出水、肌肉抽搐等。
该疾病的特点是季节性发病,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猪群易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