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质PPT]
- 格式:ppt
- 大小:308.0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数学《认识正、负数》教学设计及PPT(套装)【教学内容】教材第1—8 页,正负数的意义及生活中的正负数。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拓展,负数对学生来说有些抽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借助直观画面,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出正、负数的意义,及其读、写方法,同时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探究新知: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几幅有关吐鲁番盆地的信息让学生初步了解吐鲁番盆地。
同学们你们去过葡萄沟、火焰山、库木塔格沙漠吗?这些地方在哪里呢?对就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吐鲁番盆地。
看看这里有哪些新的数学知识。
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默读信息,看看你能找出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吐鲁番素有火洲之称,夏季平均气温在38°C左右,盆地中心的气温达到49°C。
(闪课件)吐鲁番日温差特别大,3月份日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C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3°C。
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31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附近的火焰山主峰比海平面高831.7米3、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通过这些信息你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零上13°C与零下3°C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预设2:比海平面低155.31米和火焰山主峰比海平面高831.7米是什么意思?怎样表示?二、认识正、负数。
1、谁先来说说你认为这个零上13度是什么意思?2、关于这两个温度我们借助温度计来研究一下。
课题教室教学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运用所学的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通过学习感受前后、上下、左右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教学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实际操作、数学游戏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的教室吗?你能向别人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里都有什么?二、新授1、说一说,教室里的物品时怎么摆放的?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教室,说说教室的前后、上下、左右都有什么?2、想一想,要找的是谁?(课件出示情境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些什么?这位同学是谁?你是怎么找到这位同学的?开展模拟活动,进行“我说你猜”的游戏。
3、猜一猜,说的是什么物品?(课件出示情境图)结合情境图,进行“我说你猜”的活动。
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猜的,交流思考判断的过程。
小组交流,组间相互汇报。
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仔细观察,弄懂图意。
学生通过观察,简单推理后作出判断。
师生互动。
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猜的,交流思考判断的过三、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人轮流指挥,剩下的同学按要求排队。
如:谁站谁的前面,谁站谁的左边。
四、总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什么?你能举出前后、上下、左右的例子吗?五、作业设计完成教材“练一练”习题。
程。
分组活动。
学生听口令,排队。
独立完成。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上《找规律》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五年级找规律作者:杨怡|来源: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一、引发规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纸盒,这个纸盒里面有一些彩球。
(先拉出第一个)是红色,然后拉出绿色,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颜色……提问:第五个是什么颜色?刚才在猜球的颜色的时候,大家不能一下子猜对,为什么这一次都能猜对是红色呢?它们是按照怎样一组一组排列的?小结:看来纸盒中的球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按照这种排列的规律我们就能马上说出下一个球的颜色。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出示例1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吗?学生回答,教师相应板书:盆花:每组2盆:蓝、红彩灯:每组3盏:红、紫、绿彩旗:每组4面:红、红、黄、黄三、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1、(课件演示)照这样摆下去,第15盆是什么颜色?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注意每一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交流验证方法。
(巡视)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1)画图的策略:(2)列举的策略:用单双数的方法,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15是单数,所以第15盆是蓝花。
(课件演示数字)(3)计算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5÷2=7(组)……1(盆)结合算式提问:为什么用15除以2呢?算式中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求的是第几组的第几盆,它和每一组的第几盆的颜色是一样的? (可让学生结合屏幕上的图解释,也可以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再次提问:第15盆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个球的颜色相同?多指名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