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正惯用法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2
日本修正惯用法计算修正惯用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治时期。
明治政府在西方现代法律体系的引入过程中,发现日本传统法律体系与西方法律体系存在一定的冲突和差异。
为了缩小这种差异,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日本的法学家和法律实务界逐渐形成了一种修正惯用法的概念。
修正惯用法的形成是基于两个原则:第一,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可以参考惯例和协商的原则,而不仅仅依赖于正式法律规定。
这样可以确保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修正惯用法的适用应该符合正当性和公正性的原则,不应违反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
修正惯用法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通常意义上的修正惯用法,即特定领域的专门惯例和规则,如商事、劳动、婚姻等方面的修正惯用法;二是广义上的修正惯用法,即适用于所有领域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
在日本的司法实务中,修正惯用法的适用常常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合同解释方面,法官可以参考通行惯例和经验,根据当事人的意图进行解释,并进行公正和公平的裁量。
在民事责任方面,如果其中一种行为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是违法的,法院可以根据修正惯用法推定其为违法行为。
而在不正行为方面,如果行为被认为是不正当的,但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法院可以根据修正惯用法进行法律认定。
值得注意的是,修正惯用法并不是法律上的强制性规定,而是在司法实践中的一种引导性原则。
法官在决策时可以根据修正惯用法做出裁决,但也可以根据特定情况做出与修正惯用法不同的决策。
总之,修正惯用法在日本法律体系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它在法官的决策中起到了一种平衡、协调和引导的作用,使得日本的法律适用更加灵活、公正和符合实际情况。
修正惯用法和弹性地基梁法的对比盾构管片的结构力学计算方法有多种,本文针对修正惯用法和弹性地基梁的基本原理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标签:管片设计修正惯用法弹性地基梁比较0 引言盾构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使其在地铁建设和越江隧道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关于盾构管片的设计还没有统一的设计方法,很多时候是用经验类的方法进行设计。
无论在结构荷载或者在模型建立方面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为了更好的认识修正惯用法和弹性地基梁法,本文以狮子洋衬砌设计为背景,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原理及内力计算方面的对比和分析。
1 修正惯用法针对惯用法没有解决接头对圆环对抗弯刚度的影响。
引入η-ξ对错缝拼装的衬砌进行内力计算,即为修正惯用法。
此法按均质圆环计算,但考虑环向接头的存在,圆环整体的弯曲刚度降低,取圆环的抗弯刚度为ηEI。
考虑错缝拼装对整体补强效果,进行弯矩重分配。
将计算出的弯矩增大即(l+ξ)M,得到管片处的弯矩;将求出的弯矩减少即(1-ξ)M,得到接头处的弯矩。
其中η称为弯曲刚度有效率,ξ称为弯矩增加率。
它为传递给邻环的弯矩与计算弯矩之比。
管片接头由于存在一些铰的作用,所以可以认为弯矩并不是全部经由管片接头传递,其一部分是利用环接头的剪切阻力传递给错缝拼装起来的邻接管片,参见图1。
2 弹性地基圆环法弹性地基圆环法是在自由变形圆环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这种方法充分考虑了周围地层的强度和刚度。
周围地层的作用可分为两种:全周弹簧和局部弹簧,全周弹簧模型在360°范围内地层以抗压或抗拉弹簧模式和管片相互作用,局部弹簧模型在拱顶90°范围内没有弹簧作用,这种模型充分考虑了圆形隧道的起拱作用。
弹性地基圆环法将管片看作为一个整体,假定管片环是弯曲刚度均匀的环,不考虑管片接头部分的弯曲刚度下降,管片主截面模拟成圆弧梁。
3 计算断面的选取衬砌横断面的设计计算应按下列控制断面进行:①上覆地层厚度最大的横断面;上覆地层厚度最小的横断面;②地下水位最低的横断面;地下水位最高的横断面;③地面超载最大的横断面;有偏压的横断面;④地表有突变的横断面;附近现有或将来拟建新隧道的横断面;根据《珠江狮子洋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四个断面,分别为:地下水位最低、最高的横断面;上覆地层厚度最大、最小的横断面。
高水压条件下盾构隧道结构特征分析摘要: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盾构长距离穿越砂层、盾构承受水压高,最高5.7bar,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状况非常复杂,江底段隧道最小覆土厚度小于1d,而且水底部分与覆土压力相比水压力更大,特别是武昌深槽段,水压力主导的施工。
为了确保盾构管片结构安全,本文通过梁弹簧计算模型,分别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普通地层和复杂地层两个方面,从水压变化方面进行了计算。
分析高水压对管片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盾构隧道水土压力梁弹簧计算模型隧道覆土1.概述根据提供的武汉长江隧道纵断面图,武汉长江隧道盾构段隧道底板最高点为江北竖井一侧(标高-0.89m),最低点位于k3+718m处(标高-31.78m),盾构穿越的地层主要为中密粉细砂(地层代号⑤2)、密实粉细砂(地层代号⑤3),底部中间为卵石层(地层代号⑥)及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夹砂岩、页岩(地层代号⑦1和⑦2)之间。
局部见中密中粗砂(地层代号⑤4)、密实中粗砂(地层代号⑤5)、可塑粉质粘土层(地层代号⑤6)。
盾构两端接近竖井处的地层为软塑粉质粘土层(地层代号④4)、中密粉土层(地层代号④6)其可挖性除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夹砂岩、页岩为ⅳ级、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夹砂岩、页岩及密实卵石为外ⅲ级外,其它土层为ⅰ级。
盾构穿越地层主要为富含地下水的砂土层,其地下水特征在两岸表现为较高承压水头的承压水特征,在长江则表现为高水头压的潜水特性。
由于其水头压力较高,盾构施工时易引起突发性涌水和流砂,而导致大范围的突然塌陷。
同时,高水头压对盾构机和隧道的密封及抗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盾构段隧道底板标高k3+588.6m~k4+250m段盾构工作面的下部将切入密实卵石层(地层代号⑥)及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夹砂、页岩(地层代号⑦1、⑦2)层中,与盾构工作面其它土层构成了软硬不均匀的工作面,盾构推进时,由于受力不均,容易造成盾构在线路方向上的偏离。
如图1所示lk4+200地质剖面所示。
修正惯用法和弹性地基梁法的对比作者:郭德平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2009年第01期摘要:盾构管片的结构力学计算方法有多种,本文针对修正惯用法和弹性地基梁的基本原理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管片设计修正惯用法弹性地基梁比较0 引言盾构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使其在地铁建设和越江隧道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关于盾构管片的设计还没有统一的设计方法,很多时候是用经验类的方法进行设计。
无论在结构荷载或者在模型建立方面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为了更好的认识修正惯用法和弹性地基梁法,本文以狮子洋衬砌设计为背景,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原理及内力计算方面的对比和分析。
1 修正惯用法针对惯用法没有解决接头对圆环对抗弯刚度的影响。
引入η-ξ对错缝拼装的衬砌进行内力计算,即为修正惯用法。
此法按均质圆环计算,但考虑环向接头的存在,圆环整体的弯曲刚度降低,取圆环的抗弯刚度为ηEI。
考虑错缝拼装对整体补强效果,进行弯矩重分配。
将计算出的弯矩增大即(l+ξ)M,得到管片处的弯矩;将求出的弯矩减少即(1-ξ)M,得到接头处的弯矩。
其中η称为弯曲刚度有效率,ξ称为弯矩增加率。
它为传递给邻环的弯矩与计算弯矩之比。
管片接头由于存在一些铰的作用,所以可以认为弯矩并不是全部经由管片接头传递,其一部分是利用环接头的剪切阻力传递给错缝拼装起来的邻接管片,参见图1。
2 弹性地基圆环法弹性地基圆环法是在自由变形圆环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这种方法充分考虑了周围地层的强度和刚度。
周围地层的作用可分为两种:全周弹簧和局部弹簧,全周弹簧模型在360°范围内地层以抗压或抗拉弹簧模式和管片相互作用,局部弹簧模型在拱顶90°范围内没有弹簧作用,这种模型充分考虑了圆形隧道的起拱作用。
弹性地基圆环法将管片看作为一个整体,假定管片环是弯曲刚度均匀的环,不考虑管片接头部分的弯曲刚度下降,管片主截面模拟成圆弧梁。
3 计算断面的选取衬砌横断面的设计计算应按下列控制断面进行:①上覆地层厚度最大的横断面;上覆地层厚度最小的横断面;②地下水位最低的横断面;地下水位最高的横断面;③地面超载最大的横断面;有偏压的横断面;④地表有突变的横断面;附近现有或将来拟建新隧道的横断面;根据《珠江狮子洋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四个断面,分别为:地下水位最低、最高的横断面;上覆地层厚度最大、最小的横断面。
⽇本修正惯⽤法计算解读1.1.1 结构荷载计算1.1.1.1 荷载分类在进⾏结构设计计算之前,⾸先考虑结构所受的荷载,⼀般来说作⽤在隧道上的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以及偶然荷载。
各种荷载的详细分类见于下表:续表5-41.1.1.2 截⾯计算参数在进⾏荷载计算时,⾸先应确定断⾯各个部分的⼏何参数,根据以上设计将计算荷载所⽤到的管⽚截⾯计算参数(⼀次衬砌)归纳⼊下:混凝⼟强度等级:C50混凝⼟弹性模量:1035.5 3.5510E GPa Pa ==? 管⽚截⾯⾯积:232.547A m = 管⽚单位长度截⾯惯性矩:3323110.7 2.858101212I t m -=抗弯刚度有效系数:0.8h =弯矩增⼤率:0.3x=1.1.1.3 计算简图盾构隧道荷载计算的通⽤简图详见图5-7所⽰。
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所表⽰的是⽔⼟分算时的计算简图,⽽⽔⼟合算时只需将⼟压、⽔压⼀并考虑。
⽔⼟合算时,在地下⽔位以上采⽤⼟的天然重度,在地下⽔位以下时采⽤⼟的饱和重度。
考虑到本隧道所埋设的地层基本都在粉质黏⼟层中,故本设计⼤多采⽤⽔⼟合算的⽅法,⼜由于⼟层基本都在⽔平⾯之下,所以基本采⽤⼟的饱和重度进⾏计算。
详细的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见下⽂。
上覆荷载⽔⼟分离算法图5-7 盾构隧道荷载计算通⽤简图1.1.1.4 ⼀般荷载计算本设计荷载计算时,根据⼯程条件,选取3个最为不利的控制断⾯进⾏计算垂直⼟压⼒、侧向⼟压⼒、⽔压⼒、侧向地层地层、竖向地层反⼒以及结构⾃重等⼀般荷载。
这三个控制断⾯分别为:⽔深最⼤位置、埋深最⼤位置、覆盖层最⼤位置。
(1) ⽔深最⼤断⾯:图5-8 最⼤⽔深截⾯计算简图①垂直⼟压⼒选取最⼤⽔深处隧道截⾯为计算截⾯。
该截⾯位置的隧道修筑在粉质黏⼟层中,该地层⼟为硬塑状态,局部软塑,粉质含量较⾼,具有⽔平层理或页理,部分段夹薄层粉细砂或砂团块,局部夹少量贝壳碎屑,厚度22.7m ,在粉质黏⼟层上有厚度达6.3m 的⼀层细砂层。
作者前言:一、外荷载数据表:外荷载数据表(表1)二、计算函数:①θ=0~45荷载轴力剪力竖直荷载59.6735859274.01375002-128.1955755水平荷载-51.2490797190.69425110.0973766水平三角形荷载-7.3373159219.4203358411.21233613水平地基反力-0.6090058 1.6146944930.9322443自重 1.6445535020.615573353-2.813079324总和2.12273803286.3586037-8.766697785②θ=45~90荷载轴力剪力竖直荷载-119.347172296.055 6.07219E-08水平荷载102.4981594 1.0696E-17-5.21494E-08水平三角形荷载14.67463184-9.33277E-104.55027343水平地基反力 1.286429905-6.19689E-10-1.08148E-09自重-3.318506668.231954501-0.873437498总和-4.20645741304.2869545 3.676835939③θ=90~135常用设计法的管片截面力计算公式(表2)此为日本修正惯用法计算表格,只需将算好的外荷载值填入表1,然后在表2中按条件色底纹标记。
荷载轴力剪力竖直荷载-112.149657287.127849450.62838683水平荷载96.316763997.666846986-43.48084987水平三角形荷载15.012529230.402816927-2.284488311水平地基反力 1.1687322970.5352829350.790996221自重-3.349546938.9130054610.684691663总和-3.00117811304.6458017 6.338736537④θ=135~180荷载轴力剪力竖直荷载91.4252378734.6318561395.15024281水平荷载-78.5181455224.5163471-81.71726735水平三角形荷载-12.464306242.97079395-15.64008992水平地基反力-0.8304854 1.7520461790.637692658自重 2.755012502 2.121008879 3.2736636总和2.367313342305.9920522 1.70424179按条件填入角度值即可。
第五章结构力学的方法1、常用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1)常用的计算模型①主动荷载模型:当地层较为软弱,或地层相对结构的刚度较小,不足以约束结构茂变形时,可以不考虑围岩对结构的弹性反力,称为主动荷载模型。
②假定弹性反力模型:先假定弹性反力的作用范围和分布规律、然后再计算,得到结构的内力和变位,验证弹性反力图形分布范围的正确性。
③计算弹性反力模型:将弹性反力作用范围内围岩对衬砌的连续约束离散为有限个作用在衬砌节点巨的弹性支承,而弹性支承的弹性特性即为所代表地层范围内围岩的弹性特性,根据结构变形计算弹性反力作用范围和大小的计算方法。
(2)与结构形式相适应的计算方法①矩形框架结构:多用于浅埋、明挖法施工的地下结构。
关于基底反力的分布规律通常可以有不同假定:a.当底面宽度较小、结构底板相对地层刚度较大时假设底板结构是刚性体,则基底反力的大小和分布即可根据静力平衡条件按直线分布假定求得(参见图5.2.1 ( b )。
b.当底面宽度较大、结构底板相对地层刚度较小时,底板的反力与地基变形的沉降量成正比。
若用温克尔局部变形理论,可采用弹性支承法;若用共同变形理论可采用弹性地基上的闭合框架模型进行计算。
此时假定地基为半无限弹性体,按弹性理论计算地基反力。
矩形框架结构是超静定结构,其内力解法较多,主要有力法和位移法,并由此法派生了许多方法如混合法、三弯矩法、挠角法。
在不考虑线位移的影响时,则力矩分配法较为简便。
由于施工方法的可能性与使用需要,矩形框架结构的内部常常设有梁、板和柱,将其分为多层多跨的形式,其内部结构的计算如同地面结构一样,只是要根据其与框架结构的连接方式(支承条件),选择相应的计算图式。
②装配式衬砌根据接头的刚度,常常将结构假定为整体结构或是多铰结构。
根据结构周围的地层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松软含水地层中,隧道衬砌朝地层方向变形时,地层不会产生很大的弹性反力,可按自由变形圆环计算。
若以地层的标准贯入度N来评价是否会对结构的变形产生约束作用时,当标准贯入度N>4时可以考虑弹性反力对衬砌结构变形的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