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劳动基准法

日本劳动基准法

日本劳动基准法
日本劳动基准法

日本劳动基准法

(1976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劳动条件的原则)劳动条件必须符合工人作为人在生活上应有的需要。

(2)鉴于本法所规定的劳动条件为最低标准,劳动关系中的当事人不仅不应以此标准为借口降低劳动条件,而且必须力求高于本标准。

第二条(劳动条件的决定)劳动条件应由工人和雇主以平等地位决定之。

(2)工人和雇主应遵守劳动协约、雇佣规则及劳动合同,并诚实履行其义务。

第三条(平等待遇)雇主不得以工人的国籍、信仰和社会地位为理由而在工资、工作时间和其它劳动条件方面规定不同的待遇。

第四条(男女同酬的原则)雇主不得以受雇者是女工为理由而在工资方面规定与男工不同的待遇。

第五条(禁止强迫劳动)雇主不得凭借暴力、威胁、监禁或其它妨碍精神和人身自由的不正当手段强迫工人从事违反其意志的劳动。

第六条(禁止中间克扣)除法律允许者外,任何人不得以帮助别人的就业为职业从中获利。

第七条(行使公的保障)工人为行使选举权、其它公利或者为执行公共职务而在工作时间中要求必需的时间时,雇主不得拒绝。但对其行使权利或执行公共职务没有妨碍时,雇主可以改变所要求的时间。

第八条(适用的企业围)本法适用于下列各款之一的企业或事务所。但仅雇佣共同生活的亲族的企业、事务所或家庭佣工则不适用本法。

1.从事商品的制造、改造、加工、修理、整洁、拣选、包装、装饰、精制以及以出售为目的而从事合成、拆装的企业或破坏、拆卸以及改造材料的企业(包括电气、瓦斯或各种动力的生产、变换和传导业以及水道工程)。

2.矿业、采石业以及其它土石或矿物的开采。

3.从事土木、建筑及其它工作物的建筑、改造、保存、修理、改建、破坏、拆卸的企业及为之作准备工作的企业。

4.使用公路、铁路、轨道、索道、船舶或飞机运送旅客或货物的企业。

5.管理船坞、船舶、堤岸、码头、火车站或仓库货物的企业。

6.耕作农场、开垦荒地或从事植物的种植、栽培、收割、采伐的企业及其它农业企业。

7.饲养动物、采捕或养殖水产动植物及其它从事牧畜、养蚕、捕鱼的企业。

8.从事贩卖、递送、储存租赁物品的企业和理发业。

9.银行、保险、介绍、经纪、证券交易、向导等企业和广告业。

10.电影片制作、放映电影、剧场和其它演出事业。

11.邮政、电信、业。

12.教育、研究和调查事业。

13.对病人或体弱者的治疗、看护及其它保健卫生事业。

14.旅馆、餐馆、小吃店、服务业或娱乐场。

15.焚烧、清洁业或屠宰业。

16.不在前述围的政府机关和公共团体。

17.由其他命令规定的企业或事务所。

第九条(定义)本法所称工人,不论他从事何种职业系指受雇于前条所列的企业或事务所(以下简称企业)而领取工资的人而言。

第十条本法所称雇主,系指企业主、企业经理人或代表企业主处理企业中有关工人事宜的人。

第十一条本法所称工资,不论其称为工资、薪金、津贴、分红或其它名称,系指雇主对工人所支付的劳动报酬而言。

第十二条本法所称平均工资,系指在必须计算平均工资之日以前的3个月所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总额除以该期间的总日数所得的金额而言。但此项金额不得低于用下列计算方法所得的金额:

1.如系按日或按时计算工资或按件和包价规定工资时,不得低于工资总额除以该时间工作日数所得数额的60%。

2.如部分工资系按月、按周或按一定期限计算时,不得低于由该部分工资总额除以该期间的总日数所得数额和按前项计算办法所得数额的总和。

(2)对于有一定截止日期的工资计算,上项的计算的期限应从截止日期算起。

(3)前2项所规定的期间中如包括有下述期间之一时,下述期间的日数和工资应从前2项所规定的日数及工资总额中扣除:

1.因工负伤或因病疗养而歇工的期间;

2.女工根据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在产前产后歇工的期间;

3.由于雇主的责任而歇工的期间;

4.试用期间。

(4)第1项所规定的工资总额不包括临时支付的工资、超过3个月时间的定期支付的工资以及用货币以外的物品支付而不属于一定围的工资。

(5)用货币以外的物品支付而应算人第1项所规定的工资总额的物品支付围及有关计算方法的必要事项,由命令规定之。

(6)对于受雇不满3个月者,第1项所规定的期间即其受雇的期间。

(7)按日雇佣者的平均工资,由劳动大臣根据其所从事的业别或职业规定之。

(8)不能根据第1项至第6项所规定的计算方法的平均工资,由劳动大臣规定之。

第二章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违反本法的合同)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劳动条件,低于本法所规定标准的部分应视为无效。在此情况下,失效的部分以本法所规定的标准为依据。

第十四条(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中,除没有规定固定期限或为了完成一定的工程而规定必要的期限者外,其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五条(劳动条件的当面说明)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雇主必须把工资、工作时间和其它劳动条件对工人当面说明。对于工资事项,必须根据命令所规定的方法予以说明。

根据前项规定所当面说明的劳动条件如与事实不符时,工人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在前项的场合下,工人为了就业而迁居者自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14天返乡时,雇主必须负担其必要的旅费。

第十六条 (禁止签订预订赔偿的合同)禁止雇主签订预先规定不履行劳动合同时的违约金或损坏赔偿金额的合同。

第十七条(禁止扣除以前借款)雇主不得从工资中扣除以前借款或其它以工作为条件的借款。

第十八条(强制储蓄)雇主不得在劳动合同之后附订储蓄合同或关于管理储蓄的合同。

(2)雇主接受工人委托管理储蓄时,必须具有与该企业过半数工人所组织的工会订立的书面协定,没有过半数工人的工会时,必须具有与过半数工人的代表订立的书面协定,并经行政官厅认可。

(3)雇主接受工人委托管理储蓄时,必须规定管理规程,在车间现场采取措施通知工人。

(4)雇主接受工人委托管理储蓄时,若此种储蓄的管理系接受工人的存款,必须给予利息。在此情况下,若金融机关因考虑到所接受存款的利率而命令其降低利息,此利息应看成是该命令所定利率中的附加利息。

(5)雇主接受工人委托管理储蓄,在工人要求退还储蓄时,必须立即返还。

(6)雇主违反以上规定,行政长官认为其继续管理储蓄会损害工人利益时,可以命令其停止管理工人储蓄。

(7)雇主接到停止管理储蓄的命令时,必须立即将储蓄金退还工人。

第十九条(解雇的限制)雇主不得解雇因工负伤或患病在疗养期间及疗养期后30天的工人,以及怀孕女工和根据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在享受产假期间及其后30天的女工。但雇主根据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已结束了赔偿支付,或因天灾及其它不可避免的原因而致企业不能继续经营时,不在此限。

(2)在前项但书后段所述的情况下,歇业的理由需经行政官厅的认可。

第二十条(解雇的预告)雇主解雇工人时,至少应在30天前预先给予通知。雇主不在30天以前预先通知时,必须支付相当于30天的平均工资。但因天灾或其它不可避免的原因以致企业不能继续经营或由于工人的责任而致解雇时,不在此限。

(2)如对每一个预告日数折付一天平均工资,则可缩短前项所规定的预告日数。

(3)前条第2项的规定适用于第1项但书的情况。

第二十一条前条规定不适用于下列各款的工人。但属于第1款的工人而连续受雇已满一个月以上时,或属于第.,2或第3款的工人而受雇已超过所规定的时间时,或属于第四款的工人而连续受雇已超过14天时,仍适用前条的规定:

(1)按日雇佣的工人;

(2)受雇期限在2个月以的工人;

(3)受雇于季节性工作而期限在4个月以者;

(4)在试用期间的工人。

第二十二条(雇佣证明书)当工人退职要求证明其受雇期间、职业种类、在企业中的地位以及工资的时候,雇主应立即发给证明书。

(2)工人未要求证明的事项,不得记入证明书。

(3)雇主不得以阻碍工人就业为目的而串通第三者作有关工人的国籍、信仰、社会身份或工会活动的通讯,并不得在前项所指的证明书作任何秘密记号。

第二十三条(钱物的发还)工人死亡或退职时,在权利者提出请求的7天,雇主必须将工资完全支付,并将公积金、保证金、储蓄款以及其它不论名称如何而属于工人的钱物发还。

(2)如果对前项的工资或钱物发生争议时,雇主应将无异议的部分在前项所规定的期限中发还。

第三章工资

第二十四条(工资的支付)工资必须用货币全数直接付给工人。但法律或劳动协约另有规定时,可用货币以外的东西支付。在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经企业与过半数工人所组织的工会(没有这样的工会时可与过半数工人的代表)签订了书面协定时,雇主可以少支付一部分工资。

(2)每月至少要在一定日期发放工资一次以上,但临时支付的工资、分红以及其它由命令规定的类似工资不在此限。

第二十五条(紧急支付)当工人遇有生育、疾病、灾难及命令所规定的其它非常情况要求使用适当的款项时,雇主应在发放工资日期以前支付其应得的工资。

第二十六条 (停工津贴)由于雇主责任发生停工时,在停工期间雇主应对工人支付相当于其平均工资60%以上的津贴。

第二十七条 (计件制的保证工资)对于计件工资制及其它包工制的工人,雇主必须保证工人按其工作时间获得一定数额的工资。

第二十八条 (最低工资)工资的最低标准按最低工资法(昭和34年法律第137号)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到第三十一条(昭和34年删除)

第四章工作时间、休息、休息日及每年有工资休假

第三十二条 (工作时间)雇主不得使工人在一日的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休息时间除外)或一周工作时间超过48小时。

(2)根据雇佣规则及其它规定,如四周中的平均工作时间每周不超过48小时,雇主可使工人在特定日工作超过8小时或在特定周工作超过48小时。

第三十三条在发生事故或其它不可避免的临时迫切需要情况下,经行政官厅许可后,雇主可在必需的限度将前条或第四十条所规定的工作时间延长。还可以使工人在第三十五条规定的休息日工作。但因事态,未能及时取得行政官厅批准时,事后应立即呈报,不得延迟。

(2)对于依据前项规定所提出的报告,行政官厅认为其工作时间的延长不合规定时,可命令雇主在事后给工人以相当于所延长时间的补假。

(3)为了临时需要处理公务,可不受前项规定的限制,属于本法第八条第16项围的政府官员及其他公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得超过前项或第四十条规定的限制,或在第三十五条所规定的休息日进行工作。

第三十四条(休息)雇主对工作时间在6小时以上者,应在工作时间中,给予不少于45分钟的休息;对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者,应给予不少于1小时的休息。

(2)上述休息时间应在同一时间给予全体工人,但经行政官厅批准者不在此限。

(3)雇主应允许工人自由利用第1项所规定的休息时间。

第三十五条(休息日)雇主每周至少应给予工人1个休息日。

(2)雇主在四周给予工人4天或4天以上的休息日时,可不遵守上项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加班加点)如雇主与本企业中超过工人一半以上的人员所组成的工会签订协定,或因无此种工会而与超过半数工人的代表签订协定,并已呈报行政官厅时,可不顾第三十二条和第四十条所规定的工作时间或前条所规定的休息日,而根据协定的规定延长工作时间,并允许在休息日工作。但井下工作或其他命令规定为有害健康的工作,其所延长时间每日不得超过2小时。

第三十七条(加班加点及夜班工作的补加工资)根据第三十三条或前条的规定,加班加点或雇佣工人在午后10时至午前5时(劳动大臣认为有必要时可在一定地区或季节改变此时间为从午后11时至午前6时)进行工作时,雇主应给工人加发相当于正常工资的25%的补加工资。

作为前项补加工资计算基础的工资,不包括家庭津贴、全勤津贴及命令规定的其它工资。

第三十八条(工作时间的计算)在不同企业中,其工作时间应按工作时间的有关规定,进行综合计算。

(2)对于井下工作,由工人进入井口时起至离开井口时止的时间,包括休息时间在都算作工作时间。但在此场合下,不适用第三十四条第2项及第3项关于休息时间的规定。

第三十九条(有工资的年休假)对于连续受雇一年而出勤率在80%以上的工人,雇主应给予连续的或分割的6个工作日的有工资的年休假。

(2)对于连续工作2年以上者,除上述规定外雇主还应加给每年一天的休假。但加给的有工资休假超过20天时,超过部分可不再给有工资的休假。

(3)雇主应在工人要求的季节,按上2项的规定给以有工资休假。工人所要求的季节休假如将妨碍企业的正常经营时,雇主可改在其它季节给假。

(4)雇主依据第1项及第2项规定给予工人的有工资休假,应按雇佣规则及有关规定所定的平均工资和劳动时间支付通常的工资。但如果该企业过半数工人组织的工会或过半数工人的代表与企业间的书面协定规定按健康保险法(大正11年法律第17号)第三条所定的标准的日报酬金额支付时,应按协定执行。

(5)工人因工负伤、疾病而歇工治疗以及产前产后的女工根据第六十五条而歇工的期间,在援用本条第1项时,应视为出勤。

第四十条(工作时间及休息时间的特别规定)第八条第4项、第5项、第8项以至第17项的企业,为了避免公众的不便或其它特殊需要,对第三十二条关于工作时间以及第三十四条关于休息时间的规定可在必需的限度以命令作出特殊规定。

(2)根据前款规定而作的特殊规定,应尽可能符合本法的标准,并不得妨害工人的健康和福利。

第四十一条(例外)本章和第六章有关工作时间、休息和休息日的规定不适用于下列各项人员:

(1)属于第八条第6项、第7项企业的人员;

(2)各种企业中具有监督和管理地位或担任机要工作的人员;

(3)从事看守或继续性工作、并经行政官厅认可的人员。

第五章安全与卫生

第四十二条工人的安全与卫生,按劳动安全卫生法(昭和47年法律第57号)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至第五十五条(昭和47年删除)。

第六章女工及未成年工

第五十六条(最低年龄)不得雇佣未满15岁的儿童。

(2)属于第八条第6项以至第18项的企业职工,以及不妨碍儿童健康福利的轻易工作,经行政官厅许可,可使用满12岁以上的儿童从事修学时间以外的工作,不受前项规定的限制。而电影和戏剧表演事业还可雇用未满12岁的儿童。

第五十七条(未成年人证明书)雇主应在企业所在地备有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的户籍年龄证明书。

(2)对于根据前条第2款规定而雇佣的儿童,雇主应在企业所在地备有证明此种雇佣并不妨碍学习的校长的证明书,以及家长或保护人表示同意的文件。

第五十八条(未成年工的劳动合同)家长或保护人不得代替未成年工订立劳动合同。 (2)家长、保护人或行政官厅如认为合同对未成年工不利时,有权取消合同。

第五十九条未成年工有权独立领取工资,家长或保护人不得代替未成年工领取工资。

第六十条(未成年工的工作时间及休息日)对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不适用第三十二条第2款、第三十六条和第四十条的规定。

(2)为了保护第五十六条第2款的儿童,第三十二条第1项所规定的工作时间应改为每天7小时、每周42小时,包括上学时间在。

(3)雇主对于年满15岁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只要一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8小时,并在一周把某一工作日缩短为4小时,另外的工作日延长到10小时,则不受第三十二条第1款规定的限制。

第六十一条(女工的工作时间及休息日)雇主雇佣年满18岁的女工时,虽根据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订立合同,但其加班加点的时间,一天不得超过2小时,一星期不得超过6小时,一年不得超过150小时,并且雇主不可使女工在休息日劳动,但对于从事计算书写财产目录、信贷对照表、盈亏计算书等项业务的人员,在两周的加班时间不超过12小时的围,每周加班时间可不受6小时的限制。

第六十二条(夜工)雇主不得使用不满18岁的未成年工或女工在夜晚10时至次晨5时的期间工作。工厂如采用轮班制而雇用年满16岁的男工者,不在此限。

(2)劳动大臣认为有必要时,得为一定地区或一定季节更改上述时间为晚11时至次晨6时。

(3)对于采用轮班制的企业,经行政官厅许可,可不依照第1款的规定,使工作延长到晚10时半或改为由晨5时半开始工作。

(4)前3款规定,不适用于依照第三十三条第1款关于加班加点和休假的规定,不适用于第八条第6项、第7项、第13项、第14项和企业以及经中央劳动标准审议会审定以命令规定的对女工健康福利无害的工作。但第14项企业所雇佣的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除外。 (5)第五十六条第3项主文中所提的儿童,适用第1款的规定时,第1款规定的时间应改为晚8时至次晨5时;适用第2款的规定时,第2款规定的时间应为晚9时至次晨6时。

第六十三条(对危险及有害工作的就业限制)雇主不得使用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及女工从事运转中机械和动力传动装置上危险部位的扫除、注油、检查、维修工作及运转中机械和动力传动装置上的皮带、钢缆的处理和动力起重机的运转工作以及命令规定的危险的工作和搬运重物的工作。

(2)雇主不得雇用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从事接触剧毒药、剧毒物或其它有害原料和材料、爆炸物、易燃物和引火物的工作;或在有灰尘、粉末以及在有害瓦斯与放射性、高温、高压及其它危害安全、卫生和福利的场所从事工作。

(3)对于前款规定中的一定工作,可以命令规定而准予雇佣年满18岁的女工。

(4)第2款所规定的工作围及上款所称的一定工作的围,以命令规定之。

第六十四条(禁止井下工作)雇主不得雇佣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或女工从事井下工作。

第六十五条(产前产后)怀孕女工要求在其生育前六星期休息时雇主应停止其工作。 (2)雇主不得使产后未满6周的女工工作。但女工如在生育后5周要求工作,雇主可给予医生认为无害的工作。

(3)怀孕女工如要求调换轻便工作,雇主应予以调换。

第六十六条(哺乳时间)对于有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女工除第三十四条的间歇时间外,每日可有2次的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

(2)雇主不可使女工在上述哺乳时间工作。

第六十七条(经期假)女工在经期中深感苦痛或女工所从事的职业对行经有妨碍因而要求经期假时,雇主不得使其继续工作。

(2)上述的职业围,由命令另行规定。

第六十八条(回乡旅费)未满18岁的未成年工或女工被解雇之日起14日如愿回家者,雇主应支付必要的旅费,如因上述未成年工或女工自己的责任而被辞退,经雇主向行政官厅说明并经其认可后,可不负责。

第七章技工培养

第六十九条(禁止虐待徒工)对于学徒、徒工、见习工,培养工以及不论其名称如何的小工,雇主不得因其学习技能而加以虐待。

(2)雇主不得使用学习技能的徒工从事家务以及其他与其学习技能无关的工作。

第七十条(职业训练特例)职业训练法(昭和44年法律第64号)第二十四条第1项所认定的需要接受职业训练的工人,在执行有关法律时,可在一定限度对于第十四条的合同期限、第六十三条的危险有害作业的雇佣限制及第一百六十四条的井下作业作出另外的规定。但第六十四条关于禁止女工及未成年工从事井下工作的规定不在此限。

第七十一条按前条规定所颁发的命令,不适用于雇主根据该项命令经行政官厅许可所雇佣的工人以外的其他工人。

第七十二条对于根据第七十条的规定而雇佣的未成年工,雇主应根据第三十九条第1款的规定给予12个工作日的有工资休假。

第七十三条雇主根据第七十一条的规定经许可雇佣工人时,如违反基于第七十条规定所颁发的命令,行政官厅可撤销其许可之成命。

第七十四条 (昭和33年删除)。

第八章事故补贴

第七十五条(疗养补贴)工人因工负伤或因工患病时,雇主应出资使其疗养,并负担必要的疗养费用。

(2)前款所指的因工疾病的围及必要的疗养,由命令规定之。

第七十六条(歇工补贴)工人根据前条的规定进行疗养因而不能工作而无工资收入时,在疗养期中雇主应按工人平均工资的60%支付歇工补贴。

(2)雇主依据前项规定支付歇工补贴时,应按照对同一企业同一工种的工人规定的工作时间的通常工资付给分为1至3月、4至6月、7至9月、10至12月的各个区分期间(以下称为四半期)的每人每月平均工资额(未满百人的企业按劳动省编制的属于该类产业的出勤统计和工资支付规定的平均额支给。下称平均工资额)。但按此种四半期计算的平均工资额,达到该因工负伤或患病工人工资的120%或低于80%时,雇主应按依次的各个四半期的水平予以修订,并以修订的工资额为准。

(3)对于按照前款规定制定修订办法所遇到的困难及与修订办法有关的事项以命令规定之。

第七十七条(残废补贴)工人因工负伤或因工患病痊愈之后造成残废时,雇主应按其残废程度支付残废补贴;其数额系按其平均工资附表一所规定的日数之积。

第七十八条(歇工补贴及残废补贴的例外规定)工人由于自己的重大过失以致工作中负伤或患病时,经行政官厅认定,雇主可不支付歇工补贴或残废补贴。

第七十九条(遗族补贴)土人因工死亡时,雇主应给其遗族支付相当于死者1000日平均工资的遗族补贴。

第八十条(丧葬费)工人因工死亡时,雇主应支付给举办安葬者以相当于工人60日平均工资的丧葬费。

日本文化概论及答案

『日本文化概論』の試験問題 一、次の_の部分にもっとも適切なものを入れてくだい。 (毎_は2点、全部30点) 1、日本文化の基本的な特徴は_と_。 2、_が『十七条憲法』を発布した。 3、日本は_年に始まる大化の改新をした。 4、平安初期の『三筆』の_、_、_が日本書道史上代表的な人物である。 5、日本は710年に遷都した_も794年に遷都した_も、長安をモデルにして作った都である。 6、_のルソーの『社会契約論』を翻訳、解説した『民約訳解』が広く読まれ、東洋のルソーと呼 ばれた。 7、804年、_が入唐して天台宗を学び、翌年帰国して_を拠点に天台宗を説き広めた。 8、日本陽明学は反体制と_の特色がある。 9、普通、_、伊藤仁斎、_は日本古学派の三人の代表者と見なされている。 二、次のセンテンスを判断し正しいものに○、違っている ものに×をつけなさい。(10点) 1、中国との交流の中で大規模に系統的に中国文化を吸収したのは、推古天皇の時期であった。()

2、日本は隋唐文化を吸収するとき、中国の科挙制も取り入れた。() 3、飛脚は江戸時代信書、金銀、貨物などの送達を業と押してひろめした者。() 4、最澄が天台宗を、空海が真言宗を中国大陸から学び新しい日本的な仏教として広めている。 () 5、江戸幕府が1612年に禁教令を出したけど、明治政府が1873年に禁教令を解いた。()三、次に問題を答えなさい。(30点) 1、日本文化がよく外来文化を吸収し得た理由としていくつかの要因が挙げてください。 2、日本家族内で兄弟の間『本家』と『分家』は中国の兄弟関係と同じですか。 3、日本の年功序列制について自分の考えを書きなさい。 四、論述(30点) 1、日本企業の特色の一つの終身雇用の利弊を述べてください。 2、日本の儒学、中国の儒学とは異なる。認識論の面と論理面から述べてください。

中国法律大全

中国法律大全 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有民法、中华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劳动基准法、行政程序法、公司法、所得税法、民事诉讼法、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个人数据保护法、中华民国宪法、土地法、政府采购法、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建筑技术规则建筑设计施工编、道路交通安全规则、营利事业所得税查核准则、行政诉讼法、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等。 中国现行法律有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民商法、社会法、诉讼法和刑法,包含财政金融法、国防外交法、国家机构法、行政法、合同法、环境保护法、婚姻家庭法、经济法、经济行政管理法、科教文卫法、劳动保护法、民法、民事诉讼法、民政内务法、涉外经济法、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资源保护法等里面再细分更详细的法律条款。 其中经济法里面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23部法律条文。 刑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一)》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等)。 宪法和相关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 民商事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民商事法律)。 社会法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等)。 程序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_整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中小学 JUNE 2021教师违 反职业 道德行 为处理 整理人尼克 知识改变命运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等机构的教师。 前款所称中小学教师包括民办学校教师。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其中,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期限为24个月。 第四条教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 (三)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 (四)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

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五)体罚学生的; (六)以侮辱、歧视、孤立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七)骚扰学生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八)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九)开展或者组织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个人利益的; (十)不听劝阻,组织、要求、诱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或者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十一)其他违反职业道德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 第五条学校及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发现教师可能存在第四条列举行为的,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有关事实。作出处分决定前,应当听取教师的陈述和申辩,也可听取学生、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代表意见。必要时,可以组织听证。 第六条给予教师处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 (一)警告和记过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民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二)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处分,由教师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三)开除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

介绍日本的英语作文

Japan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our culture as our neighboring country, but Japan left indelible scar to our country. We can't forget the history, but i still like Japanese people and their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beside the country have so many famous scenery spot and very beautiful girls. I think war is only politician's track, the Japanese citizen is still our friends, We should put aside prejudices and communicate more with them. So if I had to choose a country to go to living in a year, I would choose Japan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 and customs of the country. One of my high school classmates work in Japan now and one of my university teacher studied abroad in Japan ever. They give me some suggestion that Japan have various delavicacy,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and beautiful sakura, those make me to expect the Japan travel. I’ve done a lot of preparation for this journey, I taught myself Japanese, I also brought many Japan novel, for example 《Thousand Origami Cranes》, 《Grief grocery store》and《1Q84》. I very like to read those book because they can help me to raise my Japanese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I very like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art, because lacquer painting is most special and beautiful in there, and Japan has the world's largest animation industry and best cartoon. beside they have two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of literature, I like many author in Japan. Of course, Japanese adult vedio is also ‘popular in the world’ Although Japan is island country and little land area, but it has a population of more than 100 million, therefore Japan’s population density is greater than in china, maybe human is not only consumer but also creator about resource because Japan is most advanced state in Asia, maybe we should change our traditional thought through the instance. Above all, Japan have many experience is worthy of us to reference includ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reduce the pover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culture and so on. If one day I’m going to Japan, I will experience all the thing but not writing on paper.

劳动基准法与集体合同

劳动基准法与集体合同 篇一:XX年课程论文试论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的异同试论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的异同 提要: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所订立的协议,是产生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所在企业通过协商谈判,就集体劳动条件、生活条件等事项达成的书面协商。本文从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的涵义、法律特征、作用、订立程序、履行、变更和终止几方面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关键词: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异同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就业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广大劳动者在就业前需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签定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关系。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994年7月5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该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谓总称,指其既包括劳动法的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包括了大量的劳动法规、条例、规定、实施细则等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其主要作用有:一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这说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劳动法的实质,也是劳动法的首要任务。 二是调整劳动关系,建立、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法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关系的法律形式。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他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形式,反映职工的要求,解决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从而改善集体劳动关系,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是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适应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可以增强双方当事人按约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观念,促使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益的提高,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还可促使劳动者的合法流动。 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的核心内容。劳动合同制度包括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施细则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施细则 一、依法治教 1、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 护党的基本路线。 2、自觉遵守《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3、遵守会议制度和学习制度,不无故缺勤。 4、政治学习,认真做记录,每学习一次要写一篇心得体会。 5、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 方针政策,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二、爱岗敬业 1、热爱教育,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财产,维护学校利益。 2、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认真备课,严格遵守上课常规,认真批改作业,无错批,漏批,有条件时尽量面批,严格遵守教学常规,不敷衍塞责。 4、不迟到、早退、中途离开课堂,不带手机进课堂。 5、不随意发牢骚,说怪话;不传播封建迷信、资产阶级 自由化等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保持人人 平等的师生关系。 2、发现和鼓励学生的积极因素,严格要求学生,耐心教导,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恒,严而有方。 3、坚持教学相长,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 变相体罚学生,不私自让学生停课、停学。 4、认真贯彻德育纲要,落实“三规”,培养学生良好的 道德品质。 5、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促进学 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 1、树立优良学风,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各项进 修和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2、每人每学期学习一本教育丛书,有读书笔记。 3、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4、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 育教学方法,突出个人专长,形成自己教学特色。 5、积极参加业务学习,认真作记录,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五、团结协作 1、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不做有损学校及他人声誉 的事。 2、青年教师和老教师要互相学习,互相关心。科任与班 主任要密切协作,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

编号:SM-ZD-84722 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日本职业安全保障体制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日本职业安全现状 (1)职业伤害事故。日本政府规定,造成人员4天或4天以上不能正常工作的事故是需统计的职业伤害事故。依据这一规定,20xx年全日本共有133598人因职业事故而受到伤害,这一数字比1998年减少14650人。 (2)职业死亡事故。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统计资料,20xx年全日本共1790名从业人员因职业事故而死亡,这是战后日本第4次将职业事故死亡人数降低到2000人以下。 1 991~20xx年间不同行业职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资料表明,建筑业是日本目前最不安全的行业。 (3)职业病情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职业病患病人数逐年下降。20xx年患病人数为8036人,比1990

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2004年修订】

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2004修订) 内容导读: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教师享有《教师法》规定的权利并履行其义务。 (2004年6月4日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师享有《教师法》规定的权利并履行其义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倡导、鼓励和支持全社会尊重教师。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省教师工作,州、市(地区)、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地区教师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分别在其职责范围内,会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的职务、工资、住房、医疗、离退休等有关工作。 第四条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按《教师法》的规定,对教师的聘任、考核、奖惩、培训等进行自主管理。有条件的中小学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对教师的聘任、考核、奖惩、培训等进行自主管理。 第五条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幼儿园的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主管部门认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或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 对取得教师资格者,按规定发给《教师资格证书》。 第六条本办法实施前已取得教师职务且具备相应学历的教师,可直接认定其教师资格。不具备相应学历,也未取得教师职务的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逾期未取得教师资格者,不得继续任教。 第七条凡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具有教育教学能力的公民,要求认定其教师资格的,有关部门应依法进行认定。 第八条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要有一年的试用期。 第九条用不正当手段取得教师资格或被开除公职的教师,由认定机关取消教师资格。 第十条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一条优先办好师范院校。政府应保证师范院校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经费和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使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提高师范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各类非师范院校开设师范专业,须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日本文化概述

日本文化概述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中国传入日本的格斗运动。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 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 合气道原来只是一种用于练习“形式”的运动,其基本理念是对于力量不采用力量进行对抗。与柔道和空手道等运动相比,没有粗野感的合气道作为一种精神锻炼和健身运动,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欢迎。 书道,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 毛笔抄录经 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现在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寿司是以生鱼片【刺身(さしみ)】、生虾、生鱼粉等为原料,配以精白米饭、醋、海鲜、辣根等,捏成饭团后食用的一种食物。寿司的种类很多,不下数百种,各地区的寿司也有不同的特点。大多数是先用米饭加醋调制,再包卷鱼、肉、蛋类,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鱼寿司时,饮日本绿茶或清酒,别有一番风 味。 日本文化史 日本文化有无自己的根?回答是肯定的。尽管日本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始终以到如得的外来文化为媒介,但它毕竟尽有自己的根。日本文化如同一棵树,它的根深扎于日本国的风土上。若究其缘起,则可上溯到公元前数千年的绳纹时代。“绳纹文化与后来的弥生文化、古坟文化,是日本原出文化的三个时期。” 日本历史始于石器的出现,绳纹时代即是日本的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的那个时期的陶器表面带有丰富多彩的草绳模样,史称绳纹陶器。绳纹陶器历史久远,外观渐趋复杂,花纹日益丰富多彩,说明其时陶器工艺的成熟以及石器加工的发达。尽管当时日本已经处于新石器时代,但因岛国的地理位置,致使当时欧亚大陆的先进文化未能进入日本。绳纹人群居坚穴,仍以捕鱼、狩猎、采集为生,不知农耕。生产力的滞后,亦使其当时社会滞留在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巫术支配人们的原始社会生活,也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 活。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日本历史进入弥生时代。考古学家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掘出不同绳纹陶器的新式陶器,史称弥生陶器,史称弥生文化。弥生陶器器形简单,花纹也不繁杂,与绳纹陶器迥然不同,反映出一种新的审美情趣。一般认为,弥生陶器是从海外输入的,即可能是从大陆迁入的民族带去了新的弥生文化。新的文化虽然战胜原有的绳纹文化而成为日本文化的主流,但外来人终被原住居民所同化,日本民族并未因之而断续。弥生时代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因为先进的大陆文明经由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促经日本很快进入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石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弥生人从事农耕,种植粮食,共同劳动逐渐形成大的村落,父系社会制度取代了母系制度,阶级差别、政治支配关系也逐渐形成。当时,自然崇拜和巫术迷信依然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农耕祭祀活动盛行, 成为弥生文化的一大特征。 从公元三四世纪到六七世纪,以畿内为中心,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高冢古坟,标志着日本由弥生文化进入古坟文化的时代。古坟的建筑需要征集大批劳动力,坟内陪葬有镜、剑、勾玉等精致工艺品,象征着死者生前拥有强大权力。这与一般民众死后的简易安葬形成鲜明对照,说明强大的专制集权已经形成,即以畿内为中心的大和国终于在5世纪初统一了日本。这个时期,日本从大陆不仅源源不断地输入物质文明,而且开始导入大陆的精神文明。一方面,移居日本的汉人和朝鲜人即所谓“归化人”

劳动法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

劳动法自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 (1/2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最重要、最基本的劳动关系是( ) A.企业劳动关系 B.个体经济组织劳动关系 C.国家机关劳动关系 D.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劳动关系 下一题 (2/2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在14世纪到18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以保障资本家能够榨取工人更多剩余劳动的“血腥立法”被统称为( ) A.“劳工法规” B.“工厂立法” C.“劳动基准法” D.“劳资关系法” 上一题下一题 (3/2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B.劳动法律关系既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表现为兼有人身性与财产性的特定的劳动行为和财物 D.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既具有平等性也具有从属性 上一题下一题 (4/2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除特种行业外,我国的最低就业年龄为( )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上一题下一题 (5/2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主体的特定性及主体地位上的从属性 B.劳动权利义务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C.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D.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成果的给付 上一题下一题 (6/2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下列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自用工之日起 B.自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 C.自劳动合同鉴证之日起 D.自录用通知到达劳动者之日起 上一题下一题 (7/2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 ) A.5万元 B.10万元 C.20万元 D.50万元 上一题下一题 (8/2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多少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 A.3日 B.5日 C.7日 D.15日 上一题下一题 (9/2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根据有关规定,在集体协商中,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其上级工会指导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 )以上职工同意。 A.1/5 B.1/4 C.1/3 D.半数 上一题下一题 (10/2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被称为现代劳动立法开端的1802年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一项以什么为其基本内容的立法( ) A.限制童工劳动时间 B.限制女工劳动时间 C.限制成年男工工时 D.限制未成年工工时 上一题下一题 (11/2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日本文化概况复习资料

日本文化概况复习资料 一、日本的地理 1.日本位为亚洲大陆东边,被太平洋所包围。和大陆之间由浅的大陆架连接。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组成。 2.★日本所处的位置不会卷入大陆的政治变动中,相反具有吸收大陆文化的有利地形。因此日本建国以来即保持固有的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融合成自己独有的文化。 3.日本国土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2628万人。人口多分布在太平洋沿海平原。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1个。 4.东京总人口:1158万人,位居世界第5位。东京位于日本中部。平均气温:1 5.3摄氏度。 5.★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上,火山活动也很活跃。所以经常发生地震。 6.日本两大地震: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 7.★日本气候温暖,各地域温差很大,四季变化明显。由于这种气候特征造成夏秋季雨和台风都很大。 8.日本阿尔卑斯山位于本州的中部,高3000米(最高的山是富士山3776米)。日本有60个活火山。 9.日本人喜欢的话是樱花。樱花季节从冲绳开始北上。因此如果北上旅行的话三个月都可以观赏到樱花。 10.日本的主要道路分为:国道,都道府县道,高速汽车道,市町村道。 11.日本的国土按照地方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 日本按照行政分为:1都,1道,2府,43个县。 二,日本历史 12. 日本历史时代可以划分为古代、中世、近世、近代 古代:(一万年前—纪元后11世纪):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 中世:(12世纪—16世纪):镰仓时代,室町时代, 近世:(16世纪—-19世纪):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 近代:(19世纪后半—1945年) 13.绳文时代,人们居住在竖穴中,大多以捕猎,打鱼,采集为生。 14.三世纪开始种稻子。中稻技术对农耕社会产生了生产增长,产生贫富差距,农村共同体变为政治集团,划时代的社会变化。 15. 弥生时代使用种稻和金属器使用技术。 16. 在4世纪中期左右产生了大和政权。 17. 日本历史上4世纪中期左右第一次发动了对外侵略。 18. 前方后圆坟:古坟的一种。后面是圆形前方是方形。后面圆中是埋葬遗

配送单位绩效奖金制度实施办法范例

配送单位绩效奖金制度 实施办法范例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配送单位绩效奖金制度实施办法范例 第一条:施行目的 为达成顾客对于本公司100%的货品载运满意度,提升本公司的外界形象,促进商机的发展,特参照同业之做法,订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人员 凡本公司各地区营业所之配送单位人员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薪资结构 由于配送单位人员的工作内容不能比照内勤单位可定时上下班管理,其工作职位类似于公司责任制人员,故其薪资结构如下: 一、本薪:依薪资叙薪表核薪。 二、全勤奖金:每人每月新台币壹仟元的额度。 三、加班费:依公司工作规则和劳动基准法办理。 四、绩效奖金:工作奖励金,每人每月有新台币贰仟元的额度。 第四条:工作评核 配送单位人员的日常工作绩效表现分为下列三个评核项目,并同时实施绩效奖金罚扣制度(每人每月绩效奖金额度为新台币贰仟元整): 一、车辆管理部份: (一)车辆清洁: 1.出车完毕回厂后,未将所遗留之垃圾清理干净,经发现属实者,每次 扣新台币壹佰元。 2.出车前未详查车辆内外部是否干净即出车,经发现异常者,每次扣新 台币壹佰元。 3.未按主管排定的车辆清理值日顺序,准时做每周车辆大清洁清洗动 作,每次扣新台币贰佰元。 (二)车辆检查: 1.出车前未确实做好车况检查动作,包括油箱、水箱、煞车、车灯等, 一经发现,每次扣新台币贰佰元。 2.出车回厂时未依公司公务车使用管理规定将油箱加满,经同仁发现, 每次扣新台币贰佰元。 3.出车回厂时未依规定将水箱加满,经同仁发现,每次扣新台币贰佰 元。 4.出车时车况异常,回厂后却不向上级呈报处理,致易生危险于他人 者,如经发现属实,每次扣新台币伍佰元。 (三)车辆违规: 1.出车行进时未遵照国家交通管理规定做违规右转、违规左转、闯红 灯、不礼让行人、任意变换车道、与机车专用道争道、涂抹车牌等, 致遭到交通警察开立违规罚单者,每次扣新台币陆佰元。 2.因前项违规事件致发生交通意外事故者,当月份一律不发放绩效奖 金,以为惩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 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 100分 ? 1.当不能确定某一政府信息可否公开时,信息发布部门应如何处理?()。(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按照公开为主、保密例外的原则一律进行公开 o B.为减小风险而一律不予公开 o C.通过信息公告栏进行小范围的公开 o D.报主管部门或同级保密部门进行确定 ? 2.负责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人民法院 o B.人民检察院 o C.政府办公厅和地方财政部门 o D.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 ? 3.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不包括()。(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行政机关 o B.国有企业 o C.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o D.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 ? 4.世界上第一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日本的《劳动基准法》 o B.美国的《统一商法典》 o C.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o D.瑞典的《出版自由法》 ? 5.关于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信息主动公开 o B.领导的批示、请示、报告等信息主动公开 o C.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主动公开 o D.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信息主动公开?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定政府信息公开范围采取的方式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列出需要公开信息的确定标准 o B.列出需要公开的重点信息 o C.列出不予公开的信息 o D.同时包含A、B、C三种方式 ?7.下列政府信息中,应由乡镇政府主动公开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o B.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o C.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解雇预告期制度之研究

解雇预告期制度之研究 摘要:在个人解雇保护立法中,我国关于解雇预告期的规定存在虚严实宽、灵 活性不足等缺点,借鉴国际立法例,根据我国国情,在考虑劳资双方利益的基础上,提高解雇预告期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并对具体制度做一改进建议。 关键字:解雇预告期;代预金;谋职假 解雇预告期是指用人单位通知员工解雇至解雇正式生效的期间。依照国际劳工组织 1982年158号《终止雇佣公约》第11条,“工人被解雇时,应有权在合理的期限内得到通知 或代替通知的补偿,除非他犯了严重的不当行为,即不当行为的性质在通知期内要求雇主继 续他的工作变得不合理”。[]可见解雇预告期制度是解雇保护制度中重要的环节,是解雇的一 般程序要件。 一、解雇预告期制度的价值 解雇预告期的设置对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解雇预告期为劳动者创造了再就业准备期或谋职期,是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的表现。第一,解雇预告使劳动者对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为重新就业做准备。第二,解雇预告期赋予了劳动者带薪谋职的权利,对于被解雇者而言,寻找新的工作岗位需 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重新谋职的压力很大。在解雇预告 期间,被解雇者可以边寻找工作边享有正常的工资待遇,保障其就业联系性,有利于保护经 济弱者、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了用人单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第三,在解雇预告期间内,劳 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依然存在,拟被解雇者享有与用人单位其他员工相同的合法权益 及福利待遇。在解雇预告期内如发生禁止解雇的事由,如劳动者负工伤,则用人单位不能以“已发出解雇预告” 为由对其行使解雇权。第四,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解雇行为不合法, 解雇预告期的设置有利于被解雇者寻找非法解雇的证据。 另一方面,对用人单位来说,解雇预告期是岗位准备期或觅人期。对用人单位来说,既 需要一定的时间物色新的岗位接替人员,而新的岗位人员接替者也需要有充裕的时间与被解 雇劳动者交接工作。解雇预告期的设置能避免因在岗人员突然空缺而导致企业利益的损失。 二、解雇预告期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一)法定解雇预告期限的规定 国际上比较常见的预告期限的确定办法与工作年限有关,也有一些国家与工种、解雇理 由等有关。 1.根据工作年限确定解雇预告期长度 这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确定预告期限的办法,一般工作年限越长,解雇预告期也就越长。德国、英国、法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均采用此种模式,此方法实际上是以 被解雇者对雇主的贡献度来做为衡量标准。 德国对解雇预告期规定的比较详细,根据《德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雇员年资满2年的,解雇预告期为1个月;满5年的为2个月;满8年的为3个月;满10年的为4个月; 满12年的为5个月;满15年的为6个月;满20年的为7个月;集体合同可以约定延长成 文法中规定的通知期。同时,对处于试用期的劳动者解雇也规定了两个星期的解雇预告期。 ② 法国《劳动法典》对解雇预告期的规定比较简单,分为三种:第一,在同一单位工作不 到 6 个月的,依《劳动法典》第 L122-5 条③确定解雇预告期限;第二,工作 6 个月以上 2 年以下的,预告期限为 1 个月;第三,工作 2 年以上的,预告期限至少 2 个月。在具体实践中,预告期限长短的依据集体劳动协议或协定、当地或行业惯例以及劳动合同约定等确定。同时 会给予拟被解雇的劳动者每日 2 个小时休息时间以寻找新的工作。 英国也是按工作年限确定了不同的预告期:工作年限在1个月以上2年以下的,预告期不少 于l周, 2年以上12年以下的,每满1年通知期不少于1周(最长不超过12周), 12年以上的,通知期不少于12周。双方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延长。根据澳大利亚工作场所关系法,工 龄9个月的预告期为1个星期;4年的为3个星期;20年的为4个星期;连续服务2年以上、年龄超过45岁的雇员有权获得额外的1周预告期。瑞典《就业保护法中》也按照劳动者的

日本文化概览感想

日本文化概览感想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日本文化概览课程感想 我在大三第一学期幸运地选上了日本文化概览这门课程,三年来上了许多的人文通识课程,像这样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气氛愉悦的课却不多。在今年能够选到这门课,我感到非常幸运和期待。 日本中心给人感觉是一幢很古朴幽静的小楼,进门需要换鞋,室内布置干净,就像日本文化给人的感觉简单也富有内涵,追求返朴归真。一学期的课程包含了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日本大学、和食、旅游、产业等,都富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并且文化课程的每个授课老师都非常地尽职尽责,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茶道课的老师优雅从容端庄有礼,福岛旅游业宣传的老师风趣幽默充满热情。茶道体验和包装文化都让我们亲身实践学习,感觉特别新颖有趣。每节课的内容都很丰富且富有日本特色,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茶道体验课。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茶道规矩用具都非常的繁琐,在日本茶道中,客人和主人都按照特定的步骤和规矩办事,茶具、动作、火候、衣着要求都十分严格,日本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囊括到茶室内外的布置,书画品鉴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老师演示时身着日本传统和服,在茶室中为我们做示范。待我们入座后,老师煮开水、取茶粉、冲茶,依次为我们奉上茶点。而学生必须按规定女生跪坐,男生盘腿,恭敬接茶后轻品慢饮,茶味清香、微苦,一饮而尽,唇齿

留香。整个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茶道志愿者,她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道程序都是端庄而不失亲切,有条不紊十分优雅有礼,并热情地让我们免费品尝了和果子。我觉得日本茶道这种从容的气质很值得我们欣赏学习。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下,更要培养一种从容的气质,不管在何种场合,如果能够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那面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我觉得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日本的文化知识,更加用自身行动为我们展示了日本传统人文素养。 日本产业对于细节的讲究在产品包装课上让我深有体会,日本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他们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无论是纸质的优良,毛边的处理还是丝带的系法都精确到毫厘,老师们也都耐心的为我们解释、示范,一对一地教学。每一步都注重细节处理,让人感觉他们是真正的为顾客考虑,处处讲究细致却又节俭,不会浪费用料。反观现在我们周围的一些铺张浪费、偷工减料现象,他们真的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通过这次日本文化概览课的学习,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收获,多了解一下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拓宽一些知识面,也对提高自身素养有所帮助。我想此次的学习知识初步触及了日本文化的冰山一角,也让我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到日本旅游,进一步亲身感受日本文化。

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

【法规名称】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 【颁布部门】 【颁布时间】 2005-06-14 【效力属性】已修正 【正文】 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 第 1 条 本细则依劳动基准法(以下简称本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订定之。 第 2 条 依本法第二条第四款计算平均工资时,左列各款期间之工资日数均不列入计算。 一发生计算事由之当日。 二因职业灾害尚在医疗中者。 三依本法第五十条第二项减半发给工资者。 四雇主因天灾、事变或其他不可抗力而不能继续其事业,致劳工未能工作者。 第 3 条 本法第三条第一项第一款至第七款所列各业,适用中华民国行业标准分类之规定。 第 4 条 本法第三条第一项第八款所称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事业及第三项所称适用本法确有窒碍难行者,系指中央主管机关依中华民国行业标准分类之规定指定者,并得仅指定各行业中之一部分。 第 5 条 劳工工作年资以服务同一事业单位为限,并自受雇当日起算。 适用本法前已在同一事业单位工作之年资合并计算。

第 6 条 本法第九条第一项所称临时性、短期性、季节性及特定性工作,依左列规定认定之: 一临时性工作:系指无法预期之非继续性工作,其工作期间在六个月以内者。 二短期性工作:系指可预期于六个月内完成之非继续性工作。 三季节性工作:系指受季节性原料、材料来源或市场销售影响之非继续性工作,其工作期间在九个月以内者。 四特定性工作:系指可在特定期间完成之非继续性工作。其工作期间超过一年者,应报请主管机关核备。 第 7 条 劳动契约应依本法有关规定约定左列事项: 一工作场所及应从事之工作有关事项。 二工作开始及终止之时间、休息时间、休假、例假、请假及轮班制之 换班有关事项。 三工资之议定、调整、计算、结算及给付之日期与方法有关事项。 四有关劳动契约之订定、终止及退休有关事项。 五资遣费、退休金及其他津贴、奖金有关事项。 六劳工应负担之膳宿费、工作用具费有关事项。 七安全卫生有关事项。 八劳工教育、训练有关事项。 九福利有关事项。 一○灾害补偿及一般伤病补助有关事项。 一一应遵守之纪律有关事项。 一二奖惩有关事项。

不当解雇的含义及不当解雇责任的由来

一、不当解雇的含义及不当解雇责任的由来 论赔偿责任在雇主不当解雇雇员中的关系 【摘要】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相关公约和许多国家的立法,雇主解雇雇员必须具备正当事由并遵守正当程序,雇主缺乏正当事由或违反正当程序将承担不当解雇的责任。雇主不当解雇雇员责任的确定需考虑雇员的工资收入、工龄、剩余工作年限、找到类似工作的可能性、寻找其他工作的费用等复杂因素。目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则过于简陋,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反映雇员实际损失的赔偿规则。 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法的重要问题。例如,在英国,劳动合同解除成为现代劳动法的核心问题。许多劳动法纠纷都与劳动合同的解除有关。在我国,与劳动合同解除相关的案件数量亦不少。目前,劳动争议案件主要以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及福利、经济补偿金赔偿金违约金等三类诉求为主,占劳动争议案件总数的79. 21%(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09年10月3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雇主不当解雇雇员的责任是劳动合同解除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研究雇主不当解雇雇员的责任意义重大。 一、不当解雇的含义及不当解雇责任的由来 尽管国际公约对正当解雇做了原则的规定,但各国不当解雇的具体标准以及赔偿责任并不相同。不当解雇的概念以及雇主不当解雇责任的确立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由于劳动合同乃从传统的雇佣契约发展而来,雇佣契约作为民事合同之一种,普通法或民法典对雇佣契约的解除主要依据合同法的规则,并不要求雇主解除合同需具备正当事由。随着人们对雇佣关系认识的深入,为了实现劳工保护政策目标,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普通法或民法之外的劳动立法,要求雇主解雇雇员必须具备正当事由并遵守正当程序,雇主不当解雇的法律责任便逐渐从普通法或民法中独立出来,成为劳动法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英美法国家,普通法并不要求雇主在解雇雇员时需具备正当理由。252例如在英国,普通法对雇员在合同解除程序中的保护主要是预告制度,雇主在解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