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well实验技术(corning)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2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 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常用0.4、3.0µm。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0.4µm。
一、Transwell小室制备1。
无基质胶Transwell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 ℃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 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 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80 µ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 30 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2. 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 µl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 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一、Tran swell 小室制备1. 无基质胶Tran swell 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 稀释液包被Tran 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 4 C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 )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 ,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C,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 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 80卩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C 30 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2. 有基质胶的Tran swell 小室制备Chemicon 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卩1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 - 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 - 24 h ,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 - 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 X10 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 5 X105。
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
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 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常用0.4、3.0µm。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0.4µm。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 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常用0.4、3.0µm。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0.4µm。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μ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μm以下孔径。
常用0.4、3.0μm。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0.4μm。
将细胞A种于上室,细胞B种于下室,可以研究细胞B分泌或代谢产生的物质对细胞A的影响。
Transwell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常用0.4、3.0µm。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0.4µm。
将细胞A种于上室,细胞B种于下室,可以研究细胞B分泌或代谢产生的物质对细胞A的影响。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常用0.4、3.0µm。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0.4µm。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技术,观察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和肿瘤转移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细胞:人肝癌细胞系HepG2、人正常肝细胞系L022. Transwell小室:Corning公司产品,孔径为8.0 μm3. 培养基:DME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00 U/mL4. 其他试剂:胰蛋白酶、EDTA、无菌水、细胞计数板、酶标仪等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HepG2和L02细胞分别接种于6孔板,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贴壁后进行实验。
2. Transwell小室共培养:将Transwell小室置于6孔板中,在上室中加入1 mL 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下室中加入2 mL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
将HepG2细胞接种于上室,L02细胞接种于下室,共培养24小时。
3. 细胞迁移实验:将Transwell小室取出,用棉签轻轻刮去上室中的细胞,用1 mL PBS洗涤3次,然后用4%多聚甲醛固定30分钟。
将固定后的Transwell小室放入显微镜下观察,计算上室中迁移至下室的细胞数量。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四、实验结果1. HepG2细胞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条件下,迁移至下室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L02细胞,表明HepG2细胞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
2. 与单独培养的HepG2细胞相比,共培养后的HepG2细胞迁移至下室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表明L02细胞对HepG2细胞的迁移具有促进作用。
3. 共培养后的HepG2细胞中,与L02细胞直接接触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未接触的细胞,表明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对HepG2细胞的迁移具有促进作用。
五、讨论本研究通过Transwell小室共培养技术,观察了HepG2和L02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迁移实验(cell migration assay)实验材料(1)Transwell小室,孔径8μm (Corning) ,细胞培养板24孔板 ,培养板应当与购买的Transwell 小室相配套(2)细胞培养相关试剂:无血清培养基,10%血清培养,PBS,2.5%FBS(3)固定液:4%多聚甲醛固定液或者甲醇(4)染色液:Giemsa染液或结晶紫染色(5)其他:小镊子,棉棒1材料准备:无血清DMEM,(1%胎牛血清)DMEM和1640培养基,DMEM完全培养基,1640完全培养基(也可加到20%血清),无菌PBS,棉签,胰酶,,结晶紫染液(0.1%(g/ml)PBS结晶紫)2步骤和流程2.1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5×105/ml。
2.2接种细胞①取细胞悬液100µl加入Transwell小室。
细胞悬液加入膜中央,尽量保证液面水平;②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600µl含2.5%FBS的培养基,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
③种板,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④培养细胞:常规培养12-48h(主要依癌细胞侵袭能力而定)。
24h较常见,时间点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细胞细胞侵袭力外,处理因素对细胞数目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2.3染色计数①取出Transwell小室,弃去孔中培养液,用无菌的PBS洗2遍,甲醇固定30分钟,将小室适当风干。
② 0.1%结晶紫染色20 min,或Giemsa染色(5-10min,室温0.5h),用棉签轻轻擦掉上层未迁移细胞,用PBS洗3遍。
③400倍显微镜下随即五个视野观察细胞,记数。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well实验,也被称为细胞侵袭实验,是一种研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实验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为上室,培养板内称为下室,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上室内添加上层培养液,下室内添加下层培养液,并将研究的细胞种在上室内。
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生长、运动等。
在进行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的实验时,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在肿瘤细胞侵袭实验中,需在聚碳酸酯膜上侧铺一层基质胶,用以模仿细胞外基质。
肿瘤细胞必须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将基质消化了才能进入下室(这与体内情况较为相似)。
最后通过计算进入下室的细胞量即可反应细胞的侵袭能力。
有侵袭能力的细胞才可用于Transwell侵袭实验。
建议实验前先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s的表达,特别是MMP-2的表达。
Transwell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提前一天将Matrigel胶(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外基质)从冰箱中取出,放置在冰盒上融化。
同时,将24孔板、枪头、离心管等实验器材也放置在冰盒中预冷。
2.基质胶铺板:将融化好的Matrigel胶与无血清培养基按照1:8的比例混合,然后用预冷的枪头将混合液均匀铺设在Transwell小室的上室底部,注意要避免产生气泡。
铺好后将小室放入37℃的培养箱中孵育30分钟,使Matrigel胶凝固。
3.细胞处理:将需要研究的细胞进行传代或复苏,并用无血清培养基洗涤两次,然后用胰酶消化并计数。
4.接种细胞:将计数好的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然后取适量细胞悬液加入到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中,注意要保证每个小室的细胞数量一致。
5.添加培养液:在上室和下室中分别添加适量的含血清培养基,上室的培养基中可以含有研究药物或其他处理因素。
6.培养细胞:将Transwell小室放入37℃的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具体时间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细胞类型进行调整。
T r a n s w e l 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μ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μm以下孔径。
细胞迁移实验技术—Transwell AssayTranswell间接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 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Transwell小室结构示意图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Transwell Assay的应用:共培养体系:小于3.0 μ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的内容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 µm以下孔径。
常用0.4、3.0 µm。
在共培养过程中,将细胞A种于上室,细胞B种于下室,可以研究细胞B分泌或代谢产生的物质对细胞A的影响。
趋化性实验可用5.0、8.0、12.0 µm膜,具体选择哪种孔径根据细胞不同而定。
第一节概念这里想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Transwell,另一个是肿瘤细胞侵袭模型。
1.Transwell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Fig1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μ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下图是一个Transwell装置的纵切面Fig2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Fig3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下面参考guxuefeng战友和cosmosci战友的帖子具体来谈谈孔径的选择,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μm以下孔径。
Transwell实验方法概念这里想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Transwell,另一个是肿瘤细胞侵袭模型。
1.Transwell关于Transwell这个词该如何解释,查了很多资料也未见准确的注解,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吧,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 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小室(Tr 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下图是一个Transwell装置的纵切面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下面参考guxuefeng战友和cosmosci战友的帖子具体来谈谈孔径的选择,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