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well实验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
transwell实验原理及步骤
Transwell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隔离实验,它可以检测细胞分子的通透性,
定量测定细胞的迁移习性。
它具有优异的实验特性,可以在固定的薄膜上完成细胞迁移过程。
因此,Transwell实验实际上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和药物筛选等
研究领域。
Transwell实验是在薄膜上进行细胞迁移特性测定的实验,它的主要步骤分为
三个步骤:准备样品、实验和数据处理。
第一步,准备样品,首先要选择一种不同的膜作为载体,膜的选择取决于要用到的分子的大小;其次,细胞株必须首先分离和培养;最后,加入可能影响细胞迁移的化学物质(如化合物、药物、特定酶或细胞因子)作为实验要素。
第二步,实验阶段,包括将膜放置在实验容器中,并将细胞分离出来放入上腔,用培养液洗刷,细胞从上腔渗透进下腔,移动距离便是细胞迁移距离,借助于荧光染料示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进而计算细胞的迁移距离。
第三步,数据处理阶段,则需要统计和分析细胞迁移的定量和分布信息,这就需要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如生物信息学的软件pacbase、minitab等,将细胞的迁移情况进行统计和处理,最终求出迁移距离和数量。
Transwell实验因其快速、高效、无损及准确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分析细胞
迁移、免疫反应、肿瘤转移、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中分子性能及功能的研究。
一、Transwell小室制备1. 无基质胶Transwell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 ℃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80 µ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30 min 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2. 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 µl 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 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
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
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 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常用0.4、3.0µm。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0.4µm。
一、Transwell小室制备1、无基质胶Transwell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 ℃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80 µ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30 min使Matrigel 聚合成凝胶。
2、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 µl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 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就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
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就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
个人认为,对照组与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与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Transwell实验步骤
Transwell实验步骤:
1.matrigel解冻,4°解冻。
(注意:matrigel很容易凝固,时刻放冰
上)
2.按无血清培养基:matrigel=7:1的比例混匀作为胶层(每个小室加
50ul)
3.用ep管混匀后以50ul每孔加入到小室中(从小室中间滴加进去铺
的更均匀),于37°放置30min左右
4.配置上下层工作液,上层(即小室中)200ul,下层500ul。
(上层
为细胞层,以无血清培养基配细胞液;下层为10%血清培养基。
上下层都应加药)注:细胞处理中在离心后需用pbs洗一遍,后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计数。
5.待matrigel凝固后,取出并吸去上清没有凝固的培养基,注意不要
碰坏胶层。
6.将下层工作液加入下层24孔板中,放入小室,注意中间不要有气
泡,加入上层工作液,完成。
7.放置20h左右后取出(各细胞各异),吸去上层并用棉签轻轻擦拭
除去上层细胞,剪下小室底膜置于孔板中或载玻片上(底面朝上放置),加pbs洗一遍,吸去,加入快速瑞姬氏染料,吸去,用pbs 清洗,吸去。
8.观察(也可以在观察前用中性树胶固定)。
一、Transwell小室制备1. ?无基质胶Transwell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 ℃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 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80 μ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30 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2. ?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 μl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 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
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
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细胞内吞实验操作步骤 (Transwell)细胞内吞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细胞对外界物质的摄取过程。
Transwell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模拟细胞内吞的过程。
以下是细胞内吞实验操作步骤的简要介绍:1. 准备细胞培养物- 从细胞库中选取需要进行实验的细胞系,并进行细胞培养。
- 在适当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使其达到合适的密度。
2. 准备Transwell装置- 取出Transwell装置,检查是否完好无损。
- 将适当的培养基添加到Transwell的上室和下室中。
3. 细胞接种- 将预先培养好的细胞通过传代方法收集。
- 计算细胞的浓度,根据实验需要进行稀释。
- 将适当浓度的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的上室中。
- 将上室和下室之间的孔隙区域密封,避免交叉污染。
4. 培养细胞- 将装有细胞的Transwell装置放入孵化箱中。
- 设置适当的温度、湿度和气体组成以提供最佳的细胞生长条件。
- 将细胞培养在孵化箱中的适当时间,以确保细胞内吞的进行。
5. 固定和染色- 取出细胞培养装置,并将培养液倒掉。
- 用适当的缓冲液进行细胞固定。
-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染色方法,如普鲁士蓝染色、荧光染色等。
6. 观察和分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固定并染色的细胞。
- 记录细胞内吞的现象和观察到的细胞形态等。
- 根据需要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细胞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细胞的无菌处理,避免细菌或其它污染物的引入。
- 每个步骤都应该严格按照实验室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以上是细胞内吞实验操作步骤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的实验有所帮助。
一、Tran swell 小室制备1. 无基质胶Tran swell 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 稀释液包被Tran 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 4 C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 )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 ,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C,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 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 80卩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C 30 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2. 有基质胶的Tran swell 小室制备Chemicon 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卩1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 - 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 - 24 h ,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 - 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 X10 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 5 X105。
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
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Transwell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Trans-这个词根有转移、转运、穿过等意思,well有小室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类有通透性的杯状的装置,根据Corning公司的Transwell说明书中的介绍,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膜滤器(Membrane filters),也可认为是一种有通透性的支架(permeable supports)。
更准确地说,Transwell应该是一种实验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材料是Transwell 小室(Transwell chamber,Transwell insert),其外形为一个可放置在孔板里的小杯子,不同厂家对Transwell会有不同的命名,而不同型号也可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可有不同选择。
但无论是何种外形,其关键部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杯子底层的一张有通透性的膜,而杯子其余部分的材料与普通的孔板是一样。
这层膜带有微孔,孔径大小有0.1-12.0µm,根据不同需要可用不同材料,一般常用的是聚碳酸酯膜(polycarbonate membrane)。
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
我们将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从而可以研究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对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
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当然不同细胞其体积不同,具体选择时要考虑到细胞大小。
这里主要谈几种大家常用的实验:(1)共培养体系:小于3.0u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µm以下孔径。
常用0.4、3.0µm。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0.4µm。
transwell迁移实验步骤
Transwell迁移实验步骤包括:
1. 样品准备:准备细胞悬液,一般细胞浓度为
1×10^6 cell/ml;
2. 把悬液放入Transwell迁移板中,一般每孔放500~1000 μl 悬液;
3. 加入迁移因子,如血清、培养基等;
4. 在上层室内加入诱导因子,如TNF-α等;
5. 将Transwell迁移板放入培养箱,一般温度为37℃,湿度为90%;
6. 培养时间在24~48小时,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适当延长;
7. 收集下层室中的细胞,将其用于测定迁移能力;
8. 细胞迁移数量的检测,一般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
9. 实验结果分析,计算迁移指数,观察曲线图,分析细胞迁移情况。
;。
transwell实验步骤及⽅法
Transwell实验具体步骤及⽅法
1.取对数⽣长期的细胞,常规消化(可以⽆⾎清饥饿12~24h,去除⾎清对cell
侵袭能⼒的影响)
2.⽤含1%FBS的培养基重悬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2~5)*10 5/ml,细胞要
多⼀点
3.取100ul细胞悬液接种于transwell⼩室的上室,下室加⼊600ul含10%FBS
的培养基(避免⼩室下⾯产⽣⽓泡)
4.培养细胞24h/48h,后取出⼩室置烧杯内涮洗;24孔板中加⼊800ul甲醇/孔。
5.吸⼲上室液体,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0~30min,
另⼀24孔板中加⼊800ul染⾊液/孔
涮洗后,吸⼲上室固定液,移⼊0.1%结晶紫染⾊液,室温染⾊20min (结晶紫:常规⼯作液浓度0.1%)
6.⼩室⽤流动⽔轻轻冲洗浸泡3次进⾏脱⾊染⾊
7.吸⼲上室液体,⽤棉签(棉花扯松⼀点再擦)轻轻擦掉上室底部膜表⾯未迁
移细胞
8.显微镜下随机观察5个视野细胞,并进⾏照相
9.数据处理。
一、Transwell小室制备1. 无基质胶Transwell小室制备①包被基底膜:用50 mg/LMatrigel 1:8稀释液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4 ℃风干。
如果需要在下室面铺FN的话,可将200 ul枪头的尖端剪掉,吸取FN均匀涂抹在小室的下面。
用胶原(collagen)的话,一般配成0.5 mg/ml,直接用枪吸了涂在膜上。
②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ul含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30min。
另有tianjin_glioma战友提供的方法:在上室的聚碳酸酯膜上加入稀释后的Matrigel (3.9 ug/ul) 60-80 µl (注意体积不可太大,以刚把聚碳酸酯膜浸湿为最好),置37 ℃30 min 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2. 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制备Chemicon公司的ECM550系列说明书要求,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 µl 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二、制备细胞悬液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 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
具体实验时采用密度要自己摸索,因为不同细胞,其侵袭能力是不同的。
个人经验,细胞量过多,穿过膜的细胞会过多过快,如果最后用计数法统计结果的话将难以计数;而过少的话,可能还没到检测的时间点,所有的细胞都已穿过,因此最少也要保证在收样的时候,上室内还要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
个人认为,对照组和处理尽量不要分开计数,因为细胞数目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Transwell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
1.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常规消化(可以无血清饥饿12~24h,去除血清对cell
侵袭能力的影响)
2.用含1%FBS的培养基重悬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2~5)*10 5/ml,细胞要
多一点
3.取100ul细胞悬液接种于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下室加入600ul含10%FBS
的培养基(避免小室下面产生气泡)
4.培养细胞24h/48h,后取出小室置烧杯内涮洗;24孔板中加入800ul甲醇/孔。
5.吸干上室液体,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0~30min,
另一24孔板中加入800ul染色液/孔
涮洗后,吸干上室固定液,移入0.1%结晶紫染色液,室温染色20min (结晶紫:常规工作液浓度0.1%)
6.小室用流动水轻轻冲洗浸泡3次进行脱色染色
7.吸干上室液体,用棉签(棉花扯松一点再擦)轻轻擦掉上室底部膜表面未迁
移细胞
8.显微镜下随机观察5个视野细胞,并进行照相
9.数据处理。
迁移实验(cell migration assay)实验介绍ﻫ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将研究得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得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得细胞,应用不同孔径与经过不同处理得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得研究。
1材料准备:ﻫ可拍照显微镜,Transwell小室,孔径8μm,没包被胶得(Coster与实验步骤:ﻫCorning公司得也较常用),Transwell迁移实验得细胞培养板24孔板。
细胞培养板应当与购买得Transwell小室相配套,BD公司得Matrigel,无血清DMEM,(1%胎牛血清)DMEM与1640培养基,DMEM完全培养基,1640完全培养基(也可加到20%血清),无菌P BS,棉签,胰酶,4%多聚甲醛固定液或者甲醇,结晶紫染液(0、1%(g/ml)PBS结晶紫)ﻫ2步骤与流程ﻫ2。
1基质胶铺板:用BD公司得Matrigel1:8(根据细胞产生mmp得量来决定)稀释,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得上室面,置37℃30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使用前进行基底膜水化。
ﻫ2、2制备细胞悬液ﻫ①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h,进一步去除血清得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就是必须得、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得无血清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密度至5×105/ml。
ﻫ2。
3接种细胞①取细胞悬液100µl加入Transwell小室、ﻫ②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600µl含20%FBS 得培养基,特别注意得就是,下层培养液与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得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得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细胞融合实验操作步骤 (Transwell)本文档旨在提供细胞融合实验操作步骤,以帮助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进行Transwell细胞融合实验。
实验材料准备- Transwell细胞培养板- 高血压膜过滤器- 静脉血清- 细胞培养基- 针头(18G)- 自动移液器- 温度恒定的培养箱- 表示细胞数量的显微镜- 光镜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根据试验需求制备适当的培养基,确保含有必要的营养物质和血清。
2. 细胞应悬浮在含有10%静脉血清的培养基中,以稀释初始细胞浓度至所需浓度。
确保细胞悬浮均匀。
3. 取出Transwell细胞培养板,并将膜过滤器插入上部。
4. 向下部加入适量的培养基,确保液体不超过膜过滤器底部。
5. 使用18G针头在上部加入约50μL的细胞悬浮液。
确保液体在膜过滤器上均匀分布。
6. 将细胞培养板轻轻放入温度恒定的培养箱,并以合适的温度和时长进行培养。
7. 培养结束后,用自动移液器将上部液体移除。
8. 将Transwell细胞培养板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融合情况。
9. 使用光镜检查细胞融合效果和细胞存活情况。
注意事项:- 进行实验前,请确保实验仪器设备已经彻底清洁,并且培养基和细胞悬浮液已经准备好。
- 在操作过程中,请注意细胞悬浮液的均匀分布和液体添加的准确性。
- 实验后请及时清理实验台,妥善处置实验废液和废弃物。
以上提供的是Transwell细胞融合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具体实验参数和条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请确保在实验过程中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操作步骤(Transwell)迁移实验(cellmigrationassay)实验介绍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将transwell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小室内称上室,培养板内称下室,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将研究的细胞种在上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层培养液中的成分可以影响到上室内的细胞,应用不同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摄影显微镜,Transwell细胞,孔径8μm。
Transwell迁移实验的细胞培养板24孔板未涂有胶水(Coster和Corning也常用)。
细胞培养板应与购买的Transwell培养箱相匹配。
基质凝胶,无血清DMEM,(1%胎牛血清)DMEM和1640培养基,DMEM完全培养基,1640完全培养基(也可添加20%血清),无菌PBS,棉签,胰蛋白酶,4%聚甲醛固定溶液或甲醇,结晶紫染料(0.1%(g/ml)PBS结晶紫)2步骤和过程2.1基质铺胶板:用bd公司的matrigel1:8(根据细胞产生mmp的量来决定)稀释,包被transwell 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置37℃30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胶。
使用前进行基底膜水化。
2.2制备细胞悬液① 在制备细胞悬浮液之前,可将细胞从血清饥饿状态下移除12-24小时,以进一步消除血清的影响。
但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②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5×105/ml。
2.3接种细胞① 取细胞悬液100μL加入Transwell培养箱。
②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600μl含20?s的培养基,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Transwell侵袭实验操作步骤
1、实验前一天,将已经分装后的一管Matrigel基质胶从-20℃提前放入4℃冰箱过夜,Matrigel胶即从固体状态融化为液体状态。
2、包被基底膜:Matrigel基质胶以1:8稀释后包被transwell 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整个过程注意冰上操作,否则Matrigel在10℃以上即会凝固),3小时风干。
3、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μL 10g/L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 ℃,30min。
4、常规胰酶消化细胞,PBS洗1-2遍去除血清的影响,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5*105个/mL。
5、取200μL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小室上室,24孔培养板下室内加入600μL 含10% FBS培养基。
注意下层培养液与小室之间不要产生气泡。
6、培养板置于37℃的CO2培养箱中,依据肿瘤细胞侵袭能力而定培养12-48h。
7、取出小室,PBS淋洗2遍,用棉签小心擦去小室微孔膜上层内的细胞,在24孔板内4%多聚甲醛(或95%酒精)固定20 min,结晶紫溶液染色15 min。
8、倒置显微镜下拍照,每个样本随机计数10个视野,取平均值,统计分析。
Transwell实验步骤
1将小室放入培养板中,在上室加入300 µl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室温下静置15-30 min,使基质胶再水化。
再吸去剩余培养液。
2 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弃去培养液,用PBS洗2遍,用含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人认为不要超过5×105。
如果需要对细胞预处理而不得不分开计数,那么计数一定要多重复几次,力求准确,尽量保证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密度一致。
3 取细胞悬液200 µl加入Transwell小室。
4 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500 µl含FBS或趋化因子的培养基,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下层培养液和小室间常会有气泡产生,一旦产生气泡,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就减弱甚至消失了,在种板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一旦出现气泡,要将小室提起,去除气泡,再将小室放进培养板。
个人建议,最好接种细胞后1-2 h把培养板从培养箱里拿出来看看,确信没有大气泡产生。
5 培养细胞:常规培养12-48 h(主要依癌细胞侵袭能力而定)。
时间点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细胞细胞侵袭力外,处理因素对细胞数目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6 固定细胞:用枪头吸弃小室培养液,用PBS缓冲液洗细胞2次,枪头吸尽残余的液体,加入4%多聚甲醛(上室200ul,下室500ul)固定30分钟,
7 染色:弃固定液,PBS洗2次,晾干几分钟加入结晶紫染液,染色20分钟,弃染色液,用PBS冲洗2次,晾干,倒置显微镜下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