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和组成 1.配位键

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2.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如:A →B :A 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 表示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3.配位化合物

(1)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组成

如[Cu(NH 3)4]SO 4

(3)形成条件

???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

??

??

中性分子:如H 2

O 、NH 3

和CO 等。

离子:如F -

、Cl -

、CN -

等。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 3+、Cu 2+、Zn 2+

、Ag

+等。

【练习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 ) A .NH 3、H 2O B .NH +

4、H 3O +

C .N 2、HClO

D .[Cu(NH 3)4]2+

、PCl 3 【练习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

A .NH 4NO 3

B .NaOH

C .H 2SO 4

D .H 2O 【练习3】下列物质:①H 3O +

②[B(OH)4]-

③CH 3COO -

④NH 3 ⑤CH 4中存在配

位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④⑤

D .②④ 【练习4】下列不属于配合物的是( )

A .[Cu(H 2O)4]SO 4·H 2O

B .[Ag(NH 3)2]OH

C .KAl(SO 4)2·12H 2O

D .Na 3[AlF 6]

【练习5】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 )

①CuSO 4·5H 2O ②K 2PtCl 6 ③KCl ·CuCl 2 ④Cu(NH 2CH 2COO)2 ⑤KCl ·MgCl 2·6H 2O ⑥Cu(CH 3COO)2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

D .①③⑤ 二、配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⑴简单配合物:由形成体和单齿配体直接配位形成的配合物称简单配合物(也称单核配合物)。如()[]

443SO NH Cu 、()[]

O H SO O H Cu 2442?等。 其特点是:

① 在中心离子周围按一定空间构型整齐地排列着一定数目的配体。

② 在水溶液中往往逐级离解,形成一系列中间配离子,并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 ③ 大量的水合物,是以H 2O 为配体的简单配合物。

⑵螯合物:由中心离子和多齿配体结合而成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俗称内络盐。此类配体也称螯合剂,它与中心离子结合时犹如螃蟹的双螯钳住中心离子似的。 其特点如下:

① 螯合物中有环状结构。

② 若中心离子相同,且配位原子也相同时,螯合物一般比简单配合物稳定。 ③ 在水溶液中很少发生逐级离解现象。 ④ 一般具有特征颜色。

⑤ 往往不溶于水,但却溶于有机溶剂中。

在分析化学上,螯合剂被广泛地用作滴定剂、显色剂、沉淀剂、掩蔽剂和萃取剂等进行分离和分析测定。

⑶特殊配合物:除简单配合物和螯合物外,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配合物。 如:多核配合物、多酸配合物、羰基配合物、夹心配合物等。 2、 配合物的化学式 3、 配合物的命名:

配体数→配体名称→合→中心原子(氧化数) 如:[Co(NH 3)6]

3+

六氨合钴(Ⅲ)离子

无机离子→无机分子→有机物→合→中心原子(氧化数) 如:[PtCl 2(NH 3)2] 二氯˙二氨合铂(Ⅱ )

[CoCl (NH 3)3en]2+ 一氯˙三氨˙乙二氨合钴(Ⅱ)离子

三、配合物的几何构型

由于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所以配合物具有一定的几何构型。中心原子的轨道为何要杂化呢?

1、键合异构

2、几何异构

知识点二: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一、 价键理论要点

1、 配体必须具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而中心原子必须要有空轨道以容纳配体的孤电子对。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以配位键结合。

2、 中心原子所提供的空轨道必须首先进行杂化,形成数目相等、能量相同的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新的杂化轨道。

3、 杂化轨道的类型不同,其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也不同。

根据中心原子提供的杂化轨道中d 轨道能量的不同,如(n -1)d 或nd ,可分为内轨型配合物和外轨型配合物,一般前者较为稳定。

知识点三:配位平衡

一、离子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指简单配合物的)

配合物的外界在水溶液中可完全解离,而其内界离子很稳定,但也存在逐级解离现象。

1、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

配离子在溶液中难以完全解离成中心原子和配体,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存在着一个解离平衡。

如:()223344Cu NH Cu NH ++

??+?

??,此解离平衡的平衡常数即为()[]+243NH Cu 的不稳定常数,用θd K 表示。显然,θd K 越大表示该配合物越不稳定。θd K 的倒数称为配合物的

稳定常数,用θf K 表示。θ

θd

f K K 1=,它也是配离子生成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 如:()()32

3

73

3222, 1.610Ag NH f NH Ag C Ag NH

Ag NH K C C θ+

++??+==?????

稳定常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配离子稳定性的大小。 如:()[]()[]217f 223101.0106.1A ??-

+和分别为的和θK CN g NH Ag

显然,后者比前者稳定得多。+KI 可因生成AgI 沉淀而破坏()[]+23NH Ag ,而同样条件下,却不能破坏()[]-2CN Ag 。

2、逐级稳定常数

配离子的生成是分步进行的,相应地在溶液中有一系列的配合平衡及相应的逐级稳

定常数θθθθn K K K K ?????,,,321和累积稳定常数θθθθf f f f K K K K ?????321,,。 逐级稳定常数的乘积,就是该配离子的总(累积)稳定常数θf K 。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通常是比较均匀地逐级减小,∵后面的配体要受到前面已配合的配体的排斥,

特别是当配体带电荷时,斥力更大,逐级稳定常数的差别也较大。

【练习1】

1 包含配离子的配合物都易溶于水,例如K 3[Fe(CN)6]和[Co(NH 3)6]Cl 3就是这样。这是它们与一般离子化合物的显著区别. ………………………………………()

2 配位原子与中心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也有可能是多重键. ……………………( )

3. 价键理论认为, 只有中心原子空的价轨道与具有孤对电子的配位原子原子轨道重叠时才能形成配位键. ………………………………………………………( )

4.在Pt(NH 3)4Cl 4中,铂为+4价,配位数为6. ……………………………………( )

【练习2】[Cr(Py)2(H 2O)Cl 3]中Py 代表吡啶,这个化合物的名称是……………………() A 三氯化一水二吡啶合铬(Ⅲ) B 一水合三氯化二吡啶合铬(Ⅲ) C 三氯一水二吡啶合铬(Ⅲ) D 二吡啶一水三氯化铬(Ⅲ)

【练习3】下列酸根都可以作为配体生成配合物,但最难配到形成体上的酸根是……() A ClO 4- B SO 42- C NO 3- D CO 32-

【练习4】 [Cu(NH 3)4]2+ 比 [Cu(H 2O)4]2+ 稳定,这意味着[Cu(NH 3)4]2+ 的……………() A 酸性较强 B 配体场较强 C 离解常数较小 D 三者都对

【练习5】下列各组配合物中,中心离子氧化数相同的是………………………………() A K[Al(OH)4] K 2[Co(NCS)4] B [Ni(CO)4] [Mn 2(CO)10] C H 2[PtCl 6] [Pt(NH 3)2Cl 2] D K 2[Zn(OH)4] K 3[Co(C 2O 4)3]

【练习6】 下列配合物(离子)具有3种几何异构体的是…………………………………() A [Cr(H 2O)3Cl B [Zn(en)Cl 2] C [Fe(H 2O)4(OH)2] D [Co(NH 3)2(en)Cl 2] 【练习7】 加入以下哪种试剂可使AgBr 以配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中…………………() A HCl B Na 2S 2O 3 C NaOH D NH 3·H 2O

【练习8】.[Ni(en)3]2+离子中镍的价态和配位数是

A.+2,3 B.+3,6 C.+2,6 D.+3,3

【练习9】Fe(Ⅲ)形成的配位数为6 的外轨配合物中,Fe3+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

A.d2sp3B.sp3d2 C.p3d3D.sd5

【练习10】在配合物[Co(NH3)3H2OCl2]中,中心离子是,配位体是,配位数是,中心离子的氧化数是,配离子的电荷数是,内界,外界.

【练习11】在[Pt(NH3)5Cl]Cl3中,化学键型有种,它们分别是

【练习12】写出下列配合物或配离子的名称

[Pt(NH3)4][PtCl4]

【练习1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三氯化二水四氨合钴(Ⅲ)

【答案】

1错2-4对

C A C B

D B D C

【练习10】Co2+ 、NH3,H2O,Cl-、6 、+2 、0 、[Co(NH3)3H2OCl2] 、无【练习11】3、共价键,配位键,离子键.

12、四氯合铂(Ⅱ)酸四氨合铂(Ⅱ)

13、[Co(H2O)2(NH3)4]Cl3

第8章 金属元素通论及配位化合物(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Yao

第8章金属元素通论及配位化合物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1) 写出钾与氧气作用分别生成氧化物、过氧化物以及超氧化物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这些生成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4K + O2 = 2K2O;2K + O2 = 2K2O2;K + O2 = KO2 K2O、K2O2、KO2与水的反应分别为: K2O + H2O = 2KOH;K2O2+ 2H2O = 2KOH + H2O2;2KO2 + 2H2O = 2KOH + H2O2 + O2 2) 完成下列各反应方程式: ① CaH2 + H2O → ②Na2O2 + CO2 → ③ BaO2 + H2SO4 → ④ Zn + NH4Cl + H2O→ ⑤ Sn + NaOH → ⑥ Na + H2O → ⑦ Au + HCl(浓) + HNO3(浓) → ⑧ Cu + HNO3(浓)→ 解:① CaH2 + H2O = Ca(OH)2 + H2 ② Na2O2 + CO2 = Na2CO3 + O2 ③ BaO2 + H2SO4 = BaSO4 + H2O2 ④ Zn + NH4Cl + H2O = [Zn(NH3)4]2+ + H2 + Cl- + OH- ⑤ Sn + 2NaOH = Na2SnO2 + H2 ⑥ 2Na + 2H2O = 2NaOH + H2 ⑦ Au + 4HCl(浓) + HNO3(浓) = HAuCl4 + NO + 2H2O ⑧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3) 指出下列配合物的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体、配位数、配离子电荷及名称(列表表示): ①[Cu(NH3)4](OH)2② Na3[Ag(S2O3)2]③ [PtCl2(NH3)2] ④ Ni(CO)4 ⑤[CoCl(NH3)(en)2]Cl2⑥ Na2[SiF6] 红字标出的可以省略不写 4) 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内界、外界以及单齿、多齿配体。 ①氯化二氯?三氨?水合钴(III);②六氯合铂(IV)酸钾; ③四硫氰合铬(II)酸钾;④ EDTA合钙(II)酸钠。

【答案】无机及分析化学 王国仁版(上海海洋大学教材)第10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答案

第10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答案 5. 解:2334 2 ZnCl +4NH [Zn(NH )]Cl 由于3NH 过量,则2+Zn 几乎全部生成了234[Zn(NH )]+。 设配位平衡时2+r [Zn ]=x, 则 2+2334Zn + 4NH [Zn(NH )]+ 平衡时: x 0.50-4(0.05- x )≈0.30 0.05- x ≈0.05 2+ 34r f 2+4r 3r [Zn(NH )]= [Zn ][NH ]K ?θ 940.053.010(0.30)x ?= 92.110x -=? 故溶液中:234[Zn(NH )]+=0.05mol·L -1 2+-9-1[Zn ]=2.110mol L ?? -13[NH ]=0.30mol L ? 7. 解:设刚有白色沉淀产生时,+r [Ag ]x =(此时为Ag +离子的最低浓度) +-sp r r [Ag ][Cl ]K =θ 101.7710(0.050)x -?=? 所得 9 3.510 x -=?, +-9-[A g ]=3.510m o l L ?? 设当+-9-1[Ag ]=3.510mol L ??时,氨水的浓度3r [NH ]y =,则 ++ 332Ag + 2NH [Ag(NH )] 平衡时 3.5×10-9 y 0.050-3.5×10-9≈0.050 32r f +2 r 3r [Ag(NH )][Ag ][NH ]K + =?θ 7 920.0501.110 3.510y -?=?? 所得 y =1.1 即: -13[NH ] 1.1mol L =? 由于在混合液中加入了HNO 3,此时+432NH -NH H O ?组成缓冲溶液,则由缓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思考题解析 以下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假定它们的浓度均为0.001mol.L-1,指出溶液导电能力的顺序,并把配离子写在方括号内. (1)Pt(NH3)6Cl4(2)Cr(NH3)4Cl3(3)Co(NH3)6Cl3(4)K2[PtCl6] 解:溶液导电能力顺序为Pt(NH3)6Cl4>Co(NH3)6Cl3>K2[PtCl6]>Cr(NH3)4Cl3 2. PtCl4和氨水反应, 生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Pt(NH3)4Cl4。将1mol此化合物用AgNO3处理,得到 2molAgCl,试推断配合物内界和外界的组分, 并写出其结构式。 解:内界为[PtCl2 (NH3)4]2+、外界为2 Cl-,结构式为:[Pt Cl2 (NH3)4] Cl2。 3下列说法哪些说法不正确?说明理由。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2)只有金属离子才能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3)配位体的数目就是形成体的配位数。(4)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5)配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类型。 解:(1)不正确。有些化合物不存在外界,如[PtCl2 (NH3)2]、[CoCl3 (NH3)3]等。 不正确。少数高氧化数的非金属元素离子也可作为形成体,如[BF4]-、[SiF6]2-中的B3+、Si4+等;另外,有些中性原子也可作形成体,如[Ni(CO)4]中的Ni原子。 不正确。在多齿配体的螯合物中,配位体数目就不等于配位数,如[Cu(en)2]2+中。 不正确。配离子电荷应是形成体和配位体电荷的代数和。如[Fe(CN)6]3-。 正确。 4.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磁矩数据(B.M.)如下: [CoF6]3- 4.5 [Ni(NH3)4]2+ 3.0 [Ni(CN)4]2-0 [Fe(CN)6]4-0 [Cr(NH3)6]3+ 3.9 {Mn(CN)6}4- 1.8 试判断它们的几何构型,并指出哪个属于内轨型,哪个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解:

配位化合物

第十章配位化合物 1.无水CrCl3和氨作用能形成两种配合物,组成相当于CrCl3?6NH3及CrCl3?5NH3。加入AgNO3溶液能从第一种配合物水溶液中几乎所有的氯沉淀为AgCl,而从第二种配合物水溶液中仅能沉淀出相当于组成中含氯量2/3的AgCl,加入NaOH并加热时两种溶液都无NH3味。试从配合物的形式推算出它们的内界和外界,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的氧化数和配合物的名称。 答:第一种:[Cr(NH3)6]Cl3离子的电荷数3+: 即[Cr(NH3)6]3+,Cr(Ⅲ),三氯化六氨合铬(Ⅲ)。 第二种:[CrCl(NH3)5]2+ , Cr(Ⅲ) ,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铬(Ⅲ)。 2.命名下列配合物,并指出中心离子及氧化数,配位体及配位数。 (1)[Co(NH3)6]Cl2 (2)K2[PtCl6] (3)Na2[SiF6] (4)[CoCl(NH3)5]Cl2(5)[Co(en)3]Cl3(6)[CoCl(NO2)(NH3)4]+ 答:命名中心离子氧化数配位体配位数 (1)二氯化六氨合钴(Ⅱ) +2 NH3 6 (2)六氯合铂(Ⅳ)酸钾+4 Cl- 6 (3)六氟合硅(Ⅳ)酸钠+4 F- 6 (4)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 +3 Cl- , NH3 6 (5)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Ⅲ) +3 En 6 +3 Cl- , NO2- , NH3 6 (6)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钴(Ⅲ)配离 子 3.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 (1)二硫代硫酸合银(Ⅰ)酸钠(2)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3)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4)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Ⅳ)(5)硫酸一氯一氨二(乙二胺)合铬(Ⅲ) (6)二氯一草酸根一(乙二胺)合铁(Ⅲ)离子 答:(1) Na3[Ag(S2O3)2] (2) [Co (NO2)3(NH3)3] (3) [CoCl2 (NH3)3(HO2)]Cl (4) [PtCl2(NH3)2(OH)2] (5) [CrCl(NH3)(en)2]SO4(6) [FeCl2(C2O4)(en)]- 4.根据价键理论指出下列配离子的成键情况和空间构型 (1) [Fe(CN)6]3-(2) [FeF6]3-(3) [CrCl(H2O)5]2+(4) [Ni(CN)4]2- 答:(1)d2sp3杂化轨道成键,八面体。(2)sp3d2杂化轨道成键,八面体。(3)sp3d2杂化轨道成键,八面体。(4)dsp2杂化轨道成键,平面正方形。5.根据实验测得的有效磁矩,试确定下列配合物是内轨型或外轨型,说明理由,并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表示之 (1)[Mn(SCN)6]4-μ=6.1 B.M. (2)[Mn(CN)6]4-μ=1.8 B.M. (3)[Co (NO2)6]3-μ=0 B.M. (4)[Co (SCN)4]2-μ=4.3 B.M. (5)K3[FeF6] μ=5.9 B.M. (6)K3[Fe(CN)6] μ=2.3 B.M. 答:(1)有五个成单电子,外轨型配合物。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和组成 1.配位键 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2.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如:A →B :A 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 表示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3.配位化合物 (1)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组成 如[Cu(NH 3)4]SO 4 (3)形成条件 ???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 ?? ?? 中性分子:如H 2 O 、NH 3 和CO 等。 离子:如F - 、Cl - 、CN - 等。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 3+、Cu 2+、Zn 2+ 、Ag +等。 【练习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 ) A .NH 3、H 2O B .NH + 4、H 3O + C .N 2、HClO D .[Cu(NH 3)4]2+ 、PCl 3 【练习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 A .NH 4NO 3 B .NaOH C .H 2SO 4 D .H 2O 【练习3】下列物质:①H 3O + ②[B(OH)4]- ③CH 3COO - ④NH 3 ⑤CH 4中存在配 位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④⑤ D .②④ 【练习4】下列不属于配合物的是( ) A .[Cu(H 2O)4]SO 4·H 2O B .[Ag(NH 3)2]OH C .KAl(SO 4)2·12H 2O D .Na 3[AlF 6] 【练习5】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 ) ①CuSO 4·5H 2O ②K 2PtCl 6 ③KCl ·CuCl 2 ④Cu(NH 2CH 2COO)2 ⑤KCl ·MgCl 2·6H 2O ⑥Cu(CH 3COO)2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 D .①③⑤ 二、配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⑴简单配合物:由形成体和单齿配体直接配位形成的配合物称简单配合物(也称单核配合物)。如()[] 443SO NH Cu 、()[] O H SO O H Cu 2442?等。 其特点是: ① 在中心离子周围按一定空间构型整齐地排列着一定数目的配体。 ② 在水溶液中往往逐级离解,形成一系列中间配离子,并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 ③ 大量的水合物,是以H 2O 为配体的简单配合物。 ⑵螯合物:由中心离子和多齿配体结合而成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俗称内络盐。此类配体也称螯合剂,它与中心离子结合时犹如螃蟹的双螯钳住中心离子似的。 其特点如下: ① 螯合物中有环状结构。 ② 若中心离子相同,且配位原子也相同时,螯合物一般比简单配合物稳定。 ③ 在水溶液中很少发生逐级离解现象。 ④ 一般具有特征颜色。 ⑤ 往往不溶于水,但却溶于有机溶剂中。 在分析化学上,螯合剂被广泛地用作滴定剂、显色剂、沉淀剂、掩蔽剂和萃取剂等进行分离和分析测定。 ⑶特殊配合物:除简单配合物和螯合物外,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配合物。 如:多核配合物、多酸配合物、羰基配合物、夹心配合物等。 2、 配合物的化学式 3、 配合物的命名: 配体数→配体名称→合→中心原子(氧化数) 如:[Co(NH 3)6] 3+ 六氨合钴(Ⅲ)离子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一. 是非题: 1. 因[Ni(NH3)6]2+ 的K s=5.5×108, [Ag(NH3)2]+ 的K s=1.1×107, 前者大于后者,故溶液中 [Ni(NH3)6]2+比[Ag(NH3)2]+稳定() 2. H[Ag(CN)2]- 为酸,它的酸性比HCN强() 3. 因CN-为强场配体,故[30Zn(CN)4]2-为内轨型化合物() 二. 选择题: 1. 在[Co(en)(C2O4)2]-中,Co3+的配位数是() A.3 B.4 C.5 D.6 E.8 2. 下列配离子中属于高自旋(单电子数多)的是() A. [24Cr(NH3)6]3+ B. [26FeF6]3- C. [26Fe(CN)6]3- D. [30Zn(NH3)4]2+ E. [47Ag(NH3)2]+ 3. 下列分子或离子能做螯合剂的是() A.H2N-NH2 B.CH3COO- C.HO-OH D.H2N-CH2-NH2 E.H2NCH2CH2NH2 4. 已知[25Mn(SCN)6]4-的μ=6.1×AJ?T-1,该配离子属于() A.外轨 B.外轨 C.内轨 D.内轨 E.无法判断 5. 已知H2O和Cl-作配体时,Ni2+的八面体配合物水溶液难导电,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NiCl2(H2O)4] B. [Ni (H2O)6] Cl2 C. [NiCl(H2O)5]Cl D. K[NiCl3(H2O)3] E. H4[NiCl6] 三. 填充题: 1. 配合物[Cr(H2O)(en)(C2O4)(OH)]的名称为,配位数为。 2. 配合物“硝酸氯?硝基?二(乙二胺)合钴(III)”的化学,它的 外层是。 3. 价键理论认为,中心原子与配体间的结合力是。 四. 问答题:

第十九章_配位化合物(1)

第十九章配位化合物 1.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亦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放出NH3,写出它的配位化学式。 答:[Pt(NH3)2Cl4] 2.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哪些是螯和物?哪些是复盐?哪些是单盐? (1)CuSO4·5H2O (2)K2PtCl6 (3)Co(NH3)6Cl3 (4)Ni(en)2Cl2 (5)(NH4)2SO4·FeSO46H2O (6)Cu(NH2CH2COO)2 (7)Cu(OOCH3)2 (8)KCl·MgCl2·6H2O 答:配合物:K2PtCl6;Co(NH3)6Cl3;CuSO4·5H2O 螯合物:Ni(en)2Cl2;Cu(NH2CH2COO)2 复盐:(NH4)2SO4·FeSO4·6H2O;KCl·MgCl2·6H2O 简单盐:Cu(OOCH3)2 3.命名下列各配合物和配离子: (1)(NH4)3[SbCl6] (2)Li[AlH4] (3)[Co(en)3]Cl3 (4)[Co(H2O)4Cl2]Cl (5)[Cr(H2O)4Br2]Br·2H2O (6)[Cr(H2O)(en)(C2O4)(OH)] (7)[Co(NO2)6]3- (8)[Co(NH3)4(NO2)Cl]+ (9)[Cr(Py)2(H2O)Cl3] (10)[Ni(NH3)(C2O4)] 答:(1)六氯合锑(III)酸铵 (2)四氢合铝(III)酸锂 (3)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III) (4)一氯化二氯?四水合钴(III) (5)二水合溴化二溴?四水合钴(III) (6)一羟基?一水?草酸根?乙二胺合铬(III) (7)六硝基合钴(III)配阴离子 (8)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钴(III)配阳离子 (9)三氯?一水?二吡啶合铬(III) (10)二氨?草酸根合镍(II) 4.指出下列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并画出它们可能存在的立体异构体:

无机化学: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及其组成 定义:把由一定数目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与阳离子或原子以配位键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称配合单元。含有配合单元(配位键)的化合物即配合物。配合物可看成是一类由简单化合物反应生成的复杂化合物。 配合单元相对稳定,存在于晶体及溶液中,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离解为简单组成的部分。 配位键——由配体单方面提供电子对给中心原子(离子)而形成的共价键。 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又称“配合物形成体”。特征:带有空轨道。 组成中心离子的元素种类: ◆能充当中心离子的元素几乎遍及元素周期表的各个区域,但常见的是金属离子,尤其 是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如[Co(NH3)6]3+、[Fe(CN)6]4—、[HgI4]2—。 ◆高氧化态非金属元素原子:如B、Si、P等形成[ BF4]—、[SiF6]2—、PF6—。 ◆金属元素电中性原子:如[ Ni(CO)4]、[ Fe(CO)5]、[Cr(CO)6] 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组成。内界为配合物的特征部分(即配位个体),是一个在溶液中相当稳定的整体,在配合物的化学式中以方括号表明。方括号以外的离子构成配合物的外界。内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故在水溶液中易解离出外界离子,而内界即配合单元很难发生离解。 如[Cu (NH3)4] SO4 ↓↓↓ 中心原子,配位体,外界 在配合物中同中心原子/离子配位的分子如NH3、H2O或阴离子如Cl—、CN—、SCN—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配体属于Lewis碱,都含有孤对电子,是电子对的给予体。中配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 CO 一氧化碳羰基 OH—氢氧根离子羟基 NO2—亚硝酸根硝基 ONO—亚硝酸根亚硝酸根 SCN—硫氰酸根硫氰酸根 NCS—硫氰酸根异硫氰酸根 Cl—氯离子氯 配位体中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直接成键的离子称为配位原子。配位体所提供的孤对电子即是配位原子所具有的孤对电子。常见的配位原子有:F、Cl、Br、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体的是 ( B ) A. NH 3 B. NH 4+ C. OH - D. NO 2- 2. 下列离子或化合物中,具有顺磁性的是 ( B ) A. Ni(CN)- 24 B. CoCl - 24 C. Co(NH 3)+ 36 D. Fe(CO)5 3.在配合物[Co(NH 3)4(H 2O)]2(SO 4)3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B ) A. 4 B. 5 C. 9 D. 12 4. 配离子[Co(NH 3)6]2+的空间构型为 ( A ) A. 八面体 B. 四方锥形 C. 四面体 D. 三角双锥 5. EDTA 是四元弱酸,当其水溶液pH ≥ 12时,EDTA 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 C ) A. H 4Y ; B. H 3Y -; C. Y 4-; D. HY 3- 6.下列关于价键理论对配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任何中心离子与任何配体都可形成外轨型化合物; B. 任何中心离子与任何配体都可形成内轨型化合物; C. 中心离子用于形成配位键的原子轨道是经过杂化的等价轨道; D. 以sp 3d 2和d 2sp 3杂化轨道成键的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 7.下列物质中能被氨水溶解的是 ( B ) A. Al(OH)3 B. AgCl C. Fe(OH)3 D. AgI 8.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特点 ( B ) A. 具有环状结构 B . 稳定性差 C. 配位比一般为1:1 D. 易溶于水 9. 下列说法欠妥的是: ( C ) A. 配合物的形成体(中心原子)大多是中性原子或带正电荷的离子。 B. 螯合物以六员环、五员环较稳定。 C. 配位数就是配位体的个数。 D. 二乙二胺合铜(Ⅱ)离子比四氨合铜(Ⅱ)离子稳定。 10. AgCl 在11mol L -?氨水中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其原因是 ( B ) A. 盐效应 B. 配位效应 C. 酸效应 D. 同离子效应 11. 离子以dsp 2杂化轨道成键而形成的配合物,其空间构型是 ( A ) A. 平面正方形 B. 四面体形 C. 直线形 D. 八面体形 12. 22Cu(en)+的稳定性比234Cu(NH )+ 大得多,主要原因是前者 ( B ) A. 配体比后者大; B. 具有螯合效应; C. 配位数比后者小; D. en 的分子量比NH 3大。 13. Al 3+与EDTA 形成 ( A ) A. 鳌合物 B. 聚合物 C. 非计量化合物 D. 夹心化合物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 配体的配位原子必须具有孤电子对。 B. 配离子的配位键愈稳定,其稳定常数愈大。 C. 配合物的颜色最好用晶体场或配位场理论解释。 D. 配合物的颜色最好用价键理论来解释。 15. 下列几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 ( A ) A. [Co(en)3]Cl 3 B. [Co(NH 3)6] (NO 3)3 C. [Co(NH 3)6]Cl 2 D. Co(NO 3)3

配位化合物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一、选择题 1. 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A、三角锥形 B、四面体形 C、平面四边形 D、八面体形 2. Fe(Ⅲ)形成的配位数为6 的内轨配合物中,Fe3+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A、d2sp3 B、sp3d2 C、p2d4 D、sd5 3. 在[CoCl(NH3)3(en)]2+中,中心离子Co3+的配位数为: A、3 B、4 C、5 D、6 4. [Cr(en)3]2+离子中铬的配位数及配合物中配体的个数是: A、3,3 B、3,6 C、6,6 D、6,3 5. 根据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场中,由于场强的不同,有可能产生高自旋或低自旋的电子构型是: A、d2 B、d3 C、d6 D、d9 6. 形成高自旋配合物的原因是: A、分裂能△< 电子成对能P B、分裂能△= 电子成对能P C、分裂能△> 电子成对能P D、不能只根据分裂能△和电子成对能P确定 7. 在[CoCl(NH3)3(en)]2+中,中心离子Co3+的配位数为: A、3 B、4 C、5 D、6 8. 对于配离子[Co(NH3)5H2O]3+,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一水?五氨合钴(Ⅲ)离子 B、五氨?一水合钴(Ⅲ)离子 C、氨?一水合钴(Ⅲ)离子 D、五氨?一水合钴离子 9. Ni(Ⅱ)形成的配位数为4具有四面体形的配合物中,Ni2+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A、sp3 B、sp3d2 C、spd2 D、dsp2 10. 对于配离子[CoCl(NH3)3(en)]2+,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三氨?一氯?乙二胺合钴(Ⅲ)离子 B、一氯?三氨?乙二胺合钴(Ⅲ)离子 C、一氯?乙二胺?三氨合钴(Ⅲ)离子 D、乙二胺?一氯?三氨合钴(Ⅲ)离子 11. Co(Ⅱ)形成的配位数为6 的外轨配合物中,Co2+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A、d2sp3 B、p2d4 C、s p2d3 D、sp3d2

(完整版)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知识导航】 本章知识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主要应用于含金属离子药物的含量测定,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目前多用氨羧配位剂为滴定液,其中以乙二胺四醋酸(EDTA)应用最广。《中国药典》中使用直接滴定法对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葡萄糖酸钙含片、葡萄糖酸钙注射剂、葡萄糖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葡萄糖酸锌片、葡萄糖酸锌颗粒进行含量测定;使用间接滴定法对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片、氢氧化铝凝胶进行含量测定。在历年执业药师考试中也有相关考题出现。学好本章内容有利于掌握配位滴定法的原理、配位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备战执业药师考试。 【重难点】 1.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compound)简称配合物,以具有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的原子和离子为中心(中心离子),与一定数量的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离子或分子(配体)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形成的化合物。配位键的形成:中心离子(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位体上的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例如:[Cu(NH3)4]SO4、K3[Fe(NCS)6]等。这些化合物与简单的化合物区别在于分子中含有配位单元,而简单化合物中没有这些配位单元。 以[Cu(NH3)4]SO4为例: [Cu (NH3)4 ] SO4 ↓ ↓↓ 内界配体外界 配位体中提供孤电子对的,与中心离子以配位键结合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一般常见的配位原子是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原子。常见配位原子有C、N、O、P及卤素原子。 由于不同的配位体含有的配位原子不一定相同,根据一个配位体所提供的配位原子的数 ......目.,可将配位体分为单齿配位体(unidentate ligand)和多齿配位体(multidentate ligand)。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配位体称单齿配位体如H2O、NH3、卤素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配位体称多齿配位体,如乙二胺NH2一CH2一CH2一NH2(简写为en),草酸根C2O42-(简写为ox)、乙二胺四醋酸根(简称EDTA)等。由中心离子与多齿配位体键合而成,并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chelate compound)。螯合物的稳定性与环的数目、大小有很大的关系。五元环和六元环的张力相对小,比三元环和四元环的螯合物要稳定。因为环的数目越多,则需要的配位原子就越多,中心离子所受的作用力就越大,越不容易脱开,因而更稳定。 配合物的命名遵循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两者之间加“化”或者是“酸”。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1.指出下列配离子的形成体、配体、配位原子及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2. 命名下列配合物,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和形成体的氧化数。 (1) 三氯·一氨合铂(Ⅱ)酸钾 (2) 高氯酸六氨合钴(Ⅱ) (3) 二氯化六氨合镍(Ⅱ) (4) 四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铬(Ⅲ)酸铵 (5) 一羟基·一草酸根·一水·一乙二胺合铬(Ⅲ) (6) 五氰·一羰基合铁(Ⅱ)酸钠

根据上述结果,写出上列三种配合物的化学式。 5. 根据下列配离子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及杂化类型,试绘制中心离子价层d 64 2-6 3-测这两种配离子价层d 电子分布情况及它们的几何构型。 7.在50.0mL0.20mol ·L -1 AgNO 3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1.00mol ·L -1 的NH 3 ·H 2 O ,计算达平衡时溶液中Ag + ,[Ag(NH 3 )2 ]+ 和NH 3 的浓度。 8.10mLO.10mol ·L -1 CuSO 4 溶液与lOmL6.Omol ·L -1 NH 3 ·H 2 O 混合并达平衡,计算溶液中Cu 2+ 、NH 3 及[Cu(NH 3 )4 ]2+ 的浓度各是多少? 若向此混合溶液中加入0.010molNaOH 固体,问是否有Cu(OH)2沉淀生成? 9.通过计算比较1L 6.0mol ·L -1 氨水与1L 1.0mol ·L -1KCN 溶液,哪一个可溶解较多的AgI? 10.0.10g AgBr 固体能否完全溶解于100mL 1.00mol ·L -1 氨水中? 11.在50.0 mL 0.100mol ·L -1 AgNO 3 溶液中加入密度为0.932g ·cm -3 含NH 3 18.2%的氨水30.0mL 后,再加水冲稀到100mL 。 (1)求算溶液中Ag + 、[Ag(NH 3 )2 ]+ 和NH 3 的浓度。 (2)向此溶液中加入0.0745g 固体KCl ,有无AgCl 沉淀析出? 如欲阻止AgCl 沉淀生成,在原来AgNO 3 和NH 3 水的混合溶液中,NH 3 的最低浓度应是多少? (3)如加入0.120g 固体KBr ,有无AgBr 沉淀生成? 如欲阻止AgBr 沉淀生成,在原来AgNO 3 和NH 3 水的混合溶液中,NH 3 的最低浓度应是多少? 根据(2)、(3)的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12.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1) [HgCl 4 ]2- +4I - [Hgl 4 ]2- + 4Cl - 已知:([HgCl 4 ]2-) = 1.17×1015 ;([HgI 4 ]2- = 6.76×1029 (2) [Cu(CN) 2 ]- + 2NH 3 [Cu(NH 3 )2 ]+ + 2CN - 已知: {[Cu(CN)2 ]-}=1.0×1024 {[Cu(NH 3 )2 ]+ } =7.24×1010 (3) [Fe(NCS) 2 ]+ + 6F - [FeF 6 ]3- + 2SCN - 巳知: {[Fe(NCS)2 ]+ }= 2.29×103 [(FeF 6 ]3-= 2.04×1014 13. 已知:E θ(Ni 2+ /Ni)= -0.257V ,E θ(Hg 2+ /Hg)= 0.8538V , 计算下列电极反应的E θ值。 (1) [Ni(CN)4]2- + 2e -Ni + 4CN - (2) [HgI 4 ]2- + 2e - Hg + 4I - *14. 已知: E θ(Cu2+/Cu)=0.340 V, 计算出电对[Cu(NH3)4]2+/Cu 的E θ值。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汇总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计划学时数:3)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讲解使学生掌握配合物的一些基本概念,并了解使配离子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因素。 [教学要求] 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结构特征和系统命名。 2.理解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的意义,理解酸度等因素对配位平衡的影响。 3.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征和特性。 4.了解配位化合物在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总学时] 3学时 [学时分配]第一节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学时 第三节配位平衡1学时 第四节螯合物0.5学时 第五节配合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0.5学时 [重点内容]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位平衡 [难点内容] 配位平衡的移动] [使用教具] 挂图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提问 [作业] 90页1、2、3、4

第一节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本节是重点内容,从配合物的组成入手,重点介绍配离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命名) [讲解] CuSO4 + NaOH →↓ CuSO4 + NH3→深兰色溶液→无沉淀 (CuSO4可以电离出Cu2+,与OH-结合生成沉淀;而深兰色溶液中加NaOH无沉淀,说明其中没有Cu2+,其结构非常特殊。) 一、配合物的定义 1.配离子(或配分子):由简单阳离子或中性原子和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负离子以配 位键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的的复杂离子或分子叫配离子 或配分子; 2.配位化合物:由配离子或配分子所组成的复杂化合物叫配位化合物。习惯上配离子也叫配合物。 明矾KAl(SO4)2·12H2O、铬钾矾KCr(SO4)2·12H2O的晶体和水溶液都不含 复杂离子,是复盐。 二、配合物的组成 [讲解] 以上述实验中深兰色溶液中的物质为例,介绍配合物的结构组成。 配合物一般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配离子是内界,它是配合物的特征部分,其性质、结构与一般离子不同,因此,常将配离子用方括号括起来。方括号内是配合物的内界,不在内界的其它离子是配合物的外界。内界与外界以离子键结合。 [CoCl3(NH3)3]没有外界. [Cu (NH3) 4 ]2+SO42-K2+ [ Hg I 4 ]2- 1. 中心离子(或原子):是配合物的形成体,位于配离子或配分子的中心,是配合物的 核心部分,它们都是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的离子或原子,其半径小电荷多 是较强的配合物的形成体。常见的是过度金属离子或分子如:大、电荷 多不易形成,原子也可形成配合物。 2. 配位体:在配离子或配分子内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负离子或中性分子叫配位 体。如NH3CN- 配位原子:配位体中具有孤对电子的直接与中心离子结合的原子叫配位原子。常见的配位原子有N、O、S 根据一个配位体中所含配位原子的数目配位体可分为:

第11章配位化合物

第11章配位化合物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 ”,错的填“×”)。 1.1 复盐和配合物就象离子键和共价键一样,没有严格的界限。() 1.2 Ni(NH3)2Cl2无异构现象,[Co(en)3]Cl3有异构体。() 1.3 配离子AlF63-的稳定性大于AlCl63-。() 1.4 已知[CaY]2-的Kθ为6.3×1018,要比[Cu(en)2]2+的Kθ= 4.0×1019小,所以后者更难离解。 ()1.5 MX2Y2Z2类型的化合物有6 种立体异构体。() 1.6 内轨配合物一定比外轨配合物稳定。() 1.7 当CO作为配体与过渡金属配位时,证明存在“反馈π键”的证据之一是CO 的键长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1.8 Fe3+和X-配合物的稳定性随X-离子半径的增加而降低。() 1.9 HgX4-的稳定性按F-??→I-的顺序降低。() 1.10 CuX2-的稳定性按的Cl-??→Br-??→I-??→CN-顺序增加。()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 2. 1 根据晶体场理论,在一个八面体强场中,中心离子d 电子数为()时,晶体场稳定 化能最大。 a. 9 b. 6 c. 5 d. 3 2. 2 下列各配离子中,既不显蓝色有不显紫色的是() a. Cu(H2O)24+ b. Cu(NH3)24+

c. CuCl24+ d. Cu(OH)24+ 2. 3 下列化合物中,没有反馈π 键的是() a. [Pt(C2H4)Cl3]- b. [Co(CN)6]4- c. Fe(CO)5 d. [FeF6]3- 2. 4 在下列锰的化合物中,锰的氧化数最低的化合物是() a. HMn(CO)5 b. Mn(NO)3(CO) c. Mn2(CO)10 d. CH3Mn(CO)5 2. 5 下列离子中配位能力最差的是() a. ClO4 - b. SO 2 4 - c. PO 3 4 - d. NO3 - 2. 6 M位中心原子,a, b, d 为单齿配体。下列各配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 Ma2bd(平面四方) b. Ma3b c. Ma2bd(四面体) d. Ma2b(平面三角形) 2. 7 Ag(EDT A)3-中银的配位数是() a. 1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 1.指出下列配合物(或配离子)的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及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1) H 2[PtCl 6] (2) NH 4[Cr(NCS)4(NH 3)2] (3) [Co(NH 3)6](ClO 4)2 (4) Na 2[Fe(CN)5(CO)] (5) [Cr(OH)(C 2O 4) (H 2O)(en)] 7.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下列反应进行的方向。已知:lg K s θ([Hg(NH 3)4]2+ ) = 19.28;lg K s θ(HgY 2-) = 21.8;lg K s θ([Cu(NH 3)4]2+) = 13.32;lg K s θ([Zn(NH 3)4]2+) = 9.46 ;lg K s θ([Fe(C 2O 4)3]3-) = 20.2;lg K s θ([Fe(CN)6]3-) = 42 (1)[Hg(NH 3)4]2+ + Y 4- HgY 2- + 4NH 3 (2)[Cu(NH 3)4]2+ + Zn [Zn(NH 3)4]2+ + Cu 2+ (3)[Fe(C 2O 4)3]3- + 6CN - [Fe(CN)6]3- + 3C 2O 42- 解:反应均为配离子相互转化,配离子之间的转化方向是由稳定常数小的转化为稳定常数大的,通过两个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的组合形成新的平衡常数的大小来判断。 (1)] Hg ][Y ][)NH (Hg []Hg []NH ][HgY [] ][Y )[Hg(NH ] NH ][[HgY 2424 32432- 424 343- 2+ - ++ - + = = K 2 19 2124 3s 210 3.310 90.110 3.6} ])Hg(NH {[} [HgY]{?=??= = + - θθ K K s 该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Hg(NH 3)4]2+ +Y 4- =[HgY]2- +4NH 3 ,即:反应正向进行。

1第19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2)配合物平衡

配位化合物之配位平衡习题目录 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三填空题;四计算和回答问题 一判断题(返回目录) 1 在1.0L0.10mol·L-1[Ag(NH3)2]Cl溶液中,通入2.0molNH3(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大小的关系是c(NH3)>c(Cl-)≈c([Ag(NH3)2]+)>c(Ag+)。() 2 某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分别为K、K、K、K,则该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 K=K·K·K·K。() 3 某配离子的逐级不稳定常数分别为K、K、K、K,则该配离子总的稳定常数K=1/(K·K·K·K)。() 4 在1.0L6.0mol·L-1氨水溶液中溶解0.10molCuSO4固体,假定Cu2+全部生成 [Cu(NH3)4]2+,则平衡时NH3的浓度至少为5.6mol·L-1。() 5 金属离子A3+、B2+可分别形成[A(NH3)6]3+和[B(NH3)6]2+,它们的稳定常数依次为4?105和2?1010,则相同浓度的[A(NH3)6]3+和[B(NH3)6]2+溶液中,A3+和B2+的浓度关系是 c(A3+)>c(B2+)。() 6 已知[HgCl4]2-的K=1.0?10-16,当溶液中c(Cl-)=0.10mol·L-1时,c(Hg2+)/c([HgCl4]2-)的比值为1.0?10-12。() 7 对于电对Ag+/Ag来说,当Ag(Ⅰ)生成配离子时,Ag的还原性将增强。() 8 对于电对Cu2+/Cu来说,当Cu(Ⅱ)生成配离子时,Cu(Ⅱ)的氧化性将增强。() 9 在某些金属的难溶盐中,加入含有可与该金属离子配位的试剂时,有可能使金属难溶盐的溶解度增大。() 10 所有物质都会因生成某一配合物而使溶解度增大。() 11 所有配合物在水中都有较大的溶解度。() 12 在含有少量AgCl沉淀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可以使AgCl溶解,如果再加入适量的HNO3溶液,又可看到AgCl沉淀生成。() 13 AgI在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14 在5.0mL0.10mol·L-1AgN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Cl溶液,生成AgCl沉淀。只要加入1.0mL0.10mol·L-1NH3·H2O溶液,AgCl就因生成[Ag(NH3)2+]而全部溶解。() 15 在[Ni(NH3)6]2+溶液中加入乙二胺(en),将会有[Ni(en)3]2+生成。()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习题解答 1.指出下列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及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配合物或配离子H2[PtCl6] [Co(ONO)(NH3)5]SO4 NH4[Co(NO2)4(NH3)2] [Ni(CO)4] Na3[Ag(S2O3)2] [PtCl5(NH3)]- [Al (OH)4]- 中心原子 Pt4+ Co3+ Co3+ Ni Ag+ Pt4+ Al3+ 配体 Cl- ONO-、NH3 NO2、 NH3 CO S2O32- Cl- 、NH3 OH- 配位原子 Cl O、N N、N C S Cl、N O 配位数 6 6 6 4 2 6 4 2.命名下列配离子和配合物,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和中心原子氧化值。配合物或配离子[Co(NO2)3(NH3)3] [Co(en)3]2(SO4)3 Na2[SiF6] [Pt Cl (NO2) (NH3)4] [CoCl2(NH3)3(H2O)]Cl [PtCl4]2- [Pt Cl2 (en)] K3[Fe(CN)6] 名称三硝基·三氨合钴硫酸三(乙二胺)合钴(Ⅲ) 六氟合硅(Ⅳ)酸钠氯·硝基·二氨合铂氯化二氯·三氨·水合钴(Ⅲ) 四氯合铂(Ⅱ)配离子二氯·(乙二胺)合铂六氰合铁(Ⅲ)酸钾配离子的电荷数 0 +3 -2 0 +1 -2 0 -3 中心原子的氧化值ⅢⅢⅣⅡⅢⅡⅡⅢ 3.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 (1) H2[PtCl6] (2) NH4[Cr(NCS)4(NH3)2] (3) [Co(NH3)6](ClO4)2 (4) Na2[Fe(CN)5(CO)](5) [Cr(OH)(C2O4)

第8章 配位化合物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2、理解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3、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 四、学时分配 5学时 五、重点和难点 1、配合物的组成; 2、配合物价键理论要点; 3、配合物的解离平衡。 六、作业布置 p257:1、2、3 七、辅导安排 课间、课后 八、教学内容 8.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配合物的组成: ?由内界和外界组成; ?内界和外界以离子键结合; ?内界:为配合物的特征部分,是中心体和配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

?外界:方括号之外的离子; 1、形成体:可以接受配体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又称为中心离子、中心原子、配位中心。 大多数为过渡金属阳离子(或原子),如:Ni、Fe、Fe3+、Fe2+、Cu2+、Co2+、Ag+等;少数高氧化态的非金属元素也可作中心离子,如[BF4]-、[SiF6]2-、B3+、Si4+; 2、配位个体、配体及配位原子 (1)配位个体:由形成体结合一定数目的配体所形成的结构单元。如:[Cu(NH3)4]2+、[Ni(CO)4] (2)配位体:与形成体结合的离子或中性分子(即可以提供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如: NH3、H2O、CO、OH-、CN-、X-; (3) 配位原子 ?在配体中提供孤电子对与形成体形成配位键的原子; ?一般为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原子,如X、O、S、N、P、C等; ?根据配体中所含配位原子数目的不同,可将配体分为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单齿配体:一个配体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多齿配体:一个配体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配位原子; 如: 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氨基乙酸 3、配位数:与形成体成键的配位原子的数目;最常见的配位数为6和4。 4、配离子的电荷:形成体和配体电荷的代数和。 二、配合物的化学式及命名 1、化学式: 书写配合物的化学式应遵循两条原则 (1)阳离子写在前,阴离子写在后 (2)先列出形成体的元素符号,再依次列出阴离子和中性分子配体;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 1、举例说明什么叫配合物,什么叫中心离子(或原子)。 答:配合物的定义是:由一个中心离子(或原子)和几个配位体(阴离子或原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一个复杂离子(或分子)通常称这种复杂离子为结构单元,凡是由结构单元 组成的化合物叫配合物,例如中心离子Co3+和6个NH3分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 [Co(NH3)6]3+复杂离子,由[Co(NH3)6]3+配离子组成的相应化合物[Co(NH3)6]Cl3是配合 物。同理,K2[HgI4]、[Cu(NH3)4]SO4等都是配合物。 每一个配位离子或配位分子中都有一个处于中心位置的离子,这个离子称为中心离子 或称配合物的形成体。 2、什么叫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它同哪些因素有关。 答: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配位原子数,称为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影响中心离子配位数的因素比较复杂,但主要是由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的性质(半径、电荷) 来决定。 (1)中心离子的电荷越高,吸引配位体的能力越强,因此配位数就越大,如Pt4+形成PtCl62-,而Pt2+易形成PtCl42-,是因为Pt4+电荷高于后者Pt2+。 (2)中心离子半径越大,其周围可容纳的配位体就越多,配位数就越大,例如Al3+的半径大于B3+的半径。它们的氟配合物分别是AlF63-和BF4-。但是中心离子半径太大又削 弱了它对配位体的吸引力,反而配位数减少。 (3)配位体的负电荷增加时,配位体之间的斥力增大,使配位数降低。例如:[Co(H2O)6]2+和CoCl42-。 (4)配位体的半径越大,则中心离子周围容纳的配位体就越小,配位数也越小。例如AlF63-和AlCl4-因为F-半径小于Cl-半径。 2、命名下述配合物,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和中心离子的氧化数? 根据配合物分子为电中性的原则,由配合物外界离子的电荷总数确定配离子的电荷数、 中心离子氧化数。 解:配合物命名配离子电荷数中心离子氧化数[Co(NH3)6]Cl3三氯化六氨合钴(Ⅲ)+3 +3 K2[Co(NCS)4] 四异硫氰合钴(Ⅱ)酸钾-2 +2 Na2[SiF6] 六氟合硅(Ⅳ)酸钠-2 +4 [Co(NH3)5Cl]Cl2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2 +3 K2[Zn(OH)4] 四羟基合锌(Ⅱ)酸钾-2 +2 [Co(N3)(NH3)5]SO4 硫酸一叠氮·五氨合钴(Ⅲ)+2+3 [Co(ONO)(NH3)3(H2O)2]Cl2二氯化亚硝酸根·三氨·二水合钴(Ⅲ)+2 +3 3、指出下列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氧化数和配位数: 配离子中心离子氧化数配位数 (1)[Zn(NH3)4]2++2 4 (2)[Cr(en)3]3+ +3 6 (3)[Fe(CN)6]3-+3 6 (4)[Pt(CN)4(NO2)I]2-+4 6 (5)[Fe(CN)5(CO)]3-+2 6 (6)[Pt(NH3)4(NO2)Cl]2+ +4 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