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二章
- 格式:pptx
- 大小:223.84 KB
- 文档页数:52
第二章财政职能引导案例•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2005年9月6日“21世纪论坛”2005年会议上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收入消费方面,城乡居民收差距1997年以后连年明显扩大。
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年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
但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仍维持在3.21 : 1。
•学习本章内容,请思考政府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清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良影响?本章要点提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稳定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的涵义。
•各项财政职能的实现机制。
本章内容引言•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客观具有的功能,它是财政本质的体现。
研究财政职能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明确财政应该干什么?二是如果确定了财政的职责,那么财政应该怎样干以及应该干到什么程度?•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主要作用领域是市场机制失灵或市场缺陷的领域,其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稳定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
第一节财政职能概述•一、对财政职能的一般认识财政职能是指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它是财政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西方现代财政理论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角度出发,注重分析财政收支对经济运行的积极效应,将财政职能归纳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以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框架的客观要求来看,我们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监督管理四大职能。
知识库: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间的关系•通常认为现代政府具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
政府的政治职能即对内巩固国家政权、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职能;政府的社会职能体现为政府具有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职能;而政府的经济职能即政府具有弥补市场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表现为在资源配置领域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在收入分配领域缩小分配差距、促进公平分配,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并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