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中国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721.50 KB
- 文档页数:10
解读2012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国)部分内容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车选强主要内容•一指南大体简介•二妊娠期甲状腺相关指标参考值•三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四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五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六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七妊娠期甲状腺毒症一指南大体简介• 1. 主要依据:2011年ATA妊娠及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2.根据5个强度分级推荐了11项内容57条。
5个强度:A 强力推荐,证据肯定,利大于弊B 推荐,有很好根据,利大于弊C 不做常规推荐利弊接近D 反对推荐证据不够或利小于弊I 缺乏证据,或证据质量差,或证据自相矛盾,无法判断利弊二妊娠期甲状腺相关指标参考值• 1.妊娠期甲状腺相关激素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有哪些变化?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从妊娠6~8周开始增加,20周达到顶峰,一直持续到分娩。
一般较基础值增加2-3倍。
TBG增加必然带来TT4浓度增加,指标不用TT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加,通常在8~10周达到高峰,hCG有模拟TSH相似作用,引起hcG相关性甲亢,FT4增高。
抑制TSH分泌,使血清TSH水平降低20%~30% 。
TSH水平降低发生在妊娠8~14周,妊娠10~12周是下降的最低点。
妊娠T1期血清FT4水平较非妊娠时升高10~15%。
因为母体对胎儿的免疫妥协作用,甲状腺自身抗体在妊娠后滴度逐渐下降,妊娠20~30周下降至最低滴度,降低幅度为50%左右。
分娩后,甲状腺抗体滴度回升,产后6个月恢复到妊娠前水平。
2 什么是妊娠期特异的血清甲状腺指标参考值?妊娠期甲状腺激素代谢改变势必带来血清甲状腺指标参考值的变化,所以需要建立妊娠期特异的血清甲状腺指标参考范围(简称妊娠期参考值)。
妊娠期参考值分为两类,一类是本医院或者地区建立的妊娠期参考值,另一类是指南推荐的参考值。
例如,2011年ATA指南首次提出妊娠三期特异的TSH参考值,即T1期0.1~2.5 mIU/L;T2期0.2~3.0 mIU/L;T3期0.3~3.0 mIU/L。
【指南与共识】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章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9,35(8):636-665作者:《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编撰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摘要《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是2012年指南的更新。
指南新增1个章节,提出78个问题,给出66个推荐。
修定了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促甲状腺激素诊断切点值、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等,制定了妊娠前促甲状腺激素筛查后处理流程图,旨在为临床医师对相关问题做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录本指南中常见英⽂缩略词及释义《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编撰委员会再版前⾔⼀、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参考范围⼆、妊娠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三、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四、妊娠期单纯低甲状腺素⾎症五、妊娠期甲状腺⾃⾝抗体阳性六、产后甲状腺炎七、妊娠期甲状腺毒症⼋、妊娠期碘营养九、妊娠期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期和妊娠前甲状腺疾病筛查⼗⼆、不孕与辅助⽣殖和甲状腺疾病本指南全部推荐条款《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编撰委员会主编单忠艳 滕卫平 刘兴会 杨慧霞主审宁光 边旭明 母义明 段涛 赵家军 罗⼩平 刘超 范建霞内分泌学专家(按姓⽒笔画排序)王卫庆 王桂侠 叶⼭东 包⽟倩 毕宇芳 曲伸 吕雪梅 吕朝晖 朱梅 朱筠向光⼤全会标 刘礼斌 刘建英 闫朝丽 江霞 汤旭磊 严励 苏青苏恒 杜建玲李强李⽟秀 李成江 李艳波 杨涛 杨静 杨刚毅 连⼩兰 肖海鹏 何兰杰 ⾕卫汪耀张巧 张波 张⼒辉 张俊清 陈丽 陈兵陈璐璐 周翔海 赵志刚钟历勇 施秉银洪天配 姚斌 姚勇利 秦映芬 秦贵军 ⾼鑫 常向云 彭永德 焦凯 童南伟谢忠建围产医学专家(按姓⽒笔画排序)丁国芳 丁依玲 马⽟燕 王⼦莲 王谢桐 孙伟杰 古航 卢彦平 母得志 朱启英 朱宝⽣朱建幸 刘俊涛 刘彩霞 孙敬霞 阴怀清 朴梅花 芦莉 李占魁 李笑天 李雪兰 何玲邹丽 应豪 ⾟虹 张卫社 陈叙 陈倩 陈敦⾦ 陈运彬 陈超其⽊格 封志纯钟梅 范玲 林建华 周祎 郑九⽣郑军 赵扬⽟ 赵先兰胡娅莉 姜毅 贺晶徐先明 ⾼劲松 崔世红 董旭东 蔺莉 漆洪波 滕红 颜建英 薛⾟东流⾏病学专家(按姓⽒笔画排序)杨英 彭左旗秘书(按姓⽒笔画排序)李静 张⼒再版前⾔2012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联合编撰了我国⾸部《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