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甲状腺疾病
- 格式:doc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6
妊娠期间的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可以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最近更新的2024年妊娠甲状腺疾病指南为临床医生和孕妇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更新要点。
以下是该指南的一些重要内容及其解读。
1.孕前筛查和甲状腺检测:指南强调了孕前筛查的重要性,包括检测甲状腺功能和抗甲状腺抗体水平。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甲状腺问题,并在怀孕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甲状腺疾病。
这也强调了孕妇定期接受甲状腺检测的重要性,以确保甲状腺功能正常,从而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2.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分类和管理:指南对甲状腺功能障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管理建议。
主要包括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此外,指南还对妊娠期间的甲状腺药物治疗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以确保孕妇合理的甲状腺功能控制。
3.孕妇甲状腺抗体和危险因素:指南指出,在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抗甲状腺抗体阳性的妇女仍有可能发展成临床甲状腺疾病。
因此,对于具有甲状腺抗体阳性的孕妇,应该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并及早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此外,指南还列出了一些其他可能增加发展甲状腺疾病风险的因素,如家族史、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和既往甲状腺手术。
4.孕期中的甲状腺癌管理:指南首次提供了有关妊娠期间甲状腺癌管理的具体建议。
治疗甲状腺癌的选择和管理需要在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基础上进行。
这包括通过手术、甲状腺激素替代和放射性碘治疗等方法来控制癌症。
这一部分的指南为临床医生和孕妇提供了一些救助和治疗甲状腺癌的重要指导。
5.孕期中的围手术期管理:指南还就妊娠时需进行手术的孕妇,特别是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这包括了手术时的甲状腺功能评估、术前和术中的治疗措施以及术后的甲状腺功能监测和治疗。
总的来说,2024年妊娠甲状腺疾病指南的更新提供了关于甲状腺疾病管理的具体指导。
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处理妊娠期间的甲状腺问题,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此外,该指南的更新也提醒了孕妇注意甲状腺功能的重要性,并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避免不良的妊娠结局。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危害、发病原因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治疗甲状腺疾病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疾病,妊娠会影响甲状腺疾病的进程。
甲状腺疾病可在妊娠过程中影响孕妈和胎儿,甚至会导致流产或妊娠期间的严重并发症。
妊娠期常见甲状腺疾病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孕妈女性在妊娠期间基础代谢率会增加,表现为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这是由孕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增加导致的,激素有类似促甲状腺素功能,造成孕妈在妊娠初期出现类似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体重未增加但却有心跳加快、异常疲累等感觉或出现剧烈孕吐。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治疗在妊娠期间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并在指导下正规治疗,不可自行用药。
过度治疗会导致孕妈们发生先兆子痫、充血性心力衰竭,增加胎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生风险。
治疗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药物有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不易通过胎盘,致畸风险也相对较低,但会引起严重的肝损伤;甲巯咪唑的肝毒性较低,但有一定的致畸风险,首选丙硫氧嘧啶,16周后再选择是否换用甲巯咪唑。
在服药期间,应选择低碘、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膳食,海带、紫菜等含碘较高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治疗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孕妈发生流产、贫血、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和产后出血的概率会增加,不进行治疗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健康,可出现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等情况。
甲状腺激素对胎儿脑部正常发育重要,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导致智力评分下降,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一般会有怕冷、疲劳、皮肤干燥的症状。
育龄期女性能在妊娠前或在妊娠8周前筛检甲状腺功能,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性应尽早开始治疗,以降低疾病对自身和胎儿的不良影响。
当碘摄入量足够时,左甲状腺素是治疗孕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首选药物。
药物是人工合成的甲状腺素,与人体自身产生的甲状腺素几乎一样在推荐治疗剂量下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2024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治进展要点(全文)摘要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在妊娠期间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机体代谢率加快,并出现一系列症状,对母婴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的主要指标是促甲状腺激素抑制、高水平游离甲状腺素和(或)高水平游离三殡甲腺原氨酸。
主要治疗方式是抗甲状腺药物,目标是用最小有效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使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总甲状腺素接近或轻度高千参考范围上限。
定期监测,正确诊断与评估,以及合理管理是确保母儿良好结局的关键。
(关键词】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治疗学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千甲状腺腺体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引起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内分泌疾病。
甲亢在妊娠期间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并发症发生,同时,孕妇自身也可能出现高血压、甲状腺危象等严重并发症。
由千妊娠期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妊娠合并甲亢在诊断和治疗上与非孕期有所不同,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一、流行病学妊娠合并甲亢的患病率相对较低,为0.1%~0.4%[1-4]。
妊娠期间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可能因种族和(或)民族的不同,以及人群的碟状态不同而有所差异。
妊娠合并甲亢的患病率与家族史及个人史密切相关,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一些地区和人群中可能会更高,特别是在殡缺乏地区。
因此,美国甲状腺协会(A merica Thyroid Association, ATA)和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 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建议在孕妇甲状腺功能测定中使用人群特异性、检测特异性和孕期特异性参考值[5-6]。
由千缺乏标准化诊断,目前尚无妊娠期临床甲亢或亚临床甲亢的公认患病率。
2019年中华医学会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指南指出,妊娠期甲亢患病率大约为1%,其中临床甲亢占0.4%,亚临床甲亢占0.6%[7]。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健康宣教
首先,针对妊娠期甲亢的女性,需要进行以下健康宣教:
1.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建议在孕前3个月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
检查,如果确诊为甲亢,则需要在妊娠期间定期进行检查。
2.合理饮食:甲亢的女性应该注意食物的选择,避免过多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海藻等。
同时,可以通过增加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
蔬菜、水果等,来帮助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
3.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可能会导致甲状腺
功能的波动,加重甲亢症状。
因此,妊娠期甲亢的女性需要注意适度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接下来,针对妊娠期甲减的女性,需要进行以下健康宣教:
1.补充碘: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需要依赖于体内的碘元素。
因此,妊娠
期甲减的女性应该适量补充碘元素,可以通过食物或者补充剂来实现。
2.合理使用甲状腺激素药物:一旦被确诊为甲减,妊娠期女性需要按
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甲状腺激素的药物治疗。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确保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稳定。
3.注意饮食均衡:甲减的女性要注意均衡膳食,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摄入,如海产品、海带、虾皮等。
此外,还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保持身体健康。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
强体力,减轻甲减的症状。
最后,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妊娠期女性都需要经常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遵医嘱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定期进行产检,以确保母婴的健康。
妊娠甲状腺毒症妊娠甲状腺毒症(gestational thyrotoxicosis)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理状况,是一种在妊娠期间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妊娠期甲状腺毒症并不等同于妊娠期甲状腺结节或者妊娠期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前者为妊娠期特有的病症,后两者为甲状腺疾病在妊娠期的表现。
病因妊娠期甲状腺毒症的发病机理尚不很清楚,但大多数病例与孕妇的正常孕激素水平上升有关。
在妊娠晚期,胎盘细胞的生长将促使孕妇的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总三碘甲状腺原氨基酸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基酸水平升高。
临床表现妊娠期甲状腺毒症通常在怀孕后三个月发生,症状与一般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相似。
主要表现为:心悸、失眠、体重减轻、手颤、肌肉疲乏和情绪不稳定等等。
诊断妊娠期甲状腺毒症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甲状腺素、TSH、自身抗体等)。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妊娠期间,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水平会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判断病人的甲状腺功能是否处于正常级别之外。
同时,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症状,如甲状腺毒症和甲状腺炎。
这些病人需要进一步评估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严重程度。
治疗妊娠期甲状腺毒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管理。
对于症状明显者,可以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状腺抑制素(propylthiouracil)和甲巯咪唑(methimazole)。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药物剂量和治疗效果进行动态评估,以防止影响胎儿发育。
另外,孕期甲状腺毒症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合理的饮食管理。
病人应该避免食用高碘食物,如海藻、海产品、紫菜、海带等等。
同时,孕妇也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疲劳和压力。
妊娠期甲状腺毒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妊娠期内分泌疾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影响。
对于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合理的饮食管理和生活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
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和胎儿的影响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它会对妊娠结局和胎儿的健康产生影响。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导致孕妇在妊娠期间面临一系列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增加胎儿出生缺陷的风险。
对于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素对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
它可以影响到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也对胎儿的骨骼和肌肉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对胎儿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增加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早产和流产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容易发生孕期高血压综合征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从而增加早产和流产的风险。
甲状腺功能减退还会导致孕妇患有其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从而增加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母体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到胎儿的代谢和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体重较低,体重轻于正常妊娠的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减退还会影响到胎儿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加胎儿发生智力障碍和神经系统畸形的风险。
对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孕妇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应接受甲状腺功能的检查,一旦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尽早进行治疗。
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补充甲状腺激素和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及时有效地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有效地降低孕妇及胎儿的相关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也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医生和公共卫生机构应该加强对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于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而减少孕妇及胎儿因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会增加孕妇发生并发症和早产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增加胎儿出生缺陷的风险。
妊娠期及产后甲状腺疾病是指在怀孕期间或产后产生的甲状腺相关疾病,包括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 disease)、甲亢伴突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等。
妊娠对甲状腺功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对于妊娠期及产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2024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指南对于妊娠期及产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管理要点。
首先,对于妊娠期女性的甲状腺功能评估,ATA建议进行全血中的甲状腺刺激素(TSH)和总甲状腺素(T4)测定。
妊娠期的参考范围与非妊娠期有所不同,TSH参考范围通常为0.1-2.5mIU/L,而T4参考范围通常较高。
如果TSH低于正常范围,且T4在正常范围内,则可能存在甲状腺过度活动。
ATA还建议在TSH超过10mIU/L的情况下,进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以排除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
其次,对于已知甲状腺疾病的妊娠期女性,如甲亢、甲减或甲状腺结节等,ATA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对于已诊断为甲亢的孕妇,ATA建议使用抗甲亢药物,但需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甲状腺切除术在孕妇中较少进行,但对于无法耐受抗甲亢药物的患者或有严重甲状腺眼病的孕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甲减孕妇,ATA建议在孕前及孕期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确保甲状腺功能正常。
对于已知甲状腺结节的孕妇,ATA建议通过超声检查进行评估,如疑似恶性肿瘤,可考虑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再次,对于产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管理,ATA提供了一些建议。
产后甲状腺炎是产后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通常在分娩后6-12周内发生。
产后甲状腺炎通常表现为甲状腺疼痛和甲状腺功能异常,通常是短暂的。
对于已知或疑似产后甲状腺炎的患者,ATA建议进行甲状腺刺激素的监测,并根据病情做出相应的治疗决策。
对于产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ATA建议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模式探讨2016-02-26中国妇产科在线作者:孙伟杰杨慧霞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来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2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围产医学分会共同制定了“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1](简称“中国指南”)。
经过系列宣讲和培训,更多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始对孕妇进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和管理。
“中国指南”在以下方面对临床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产科医生与内分泌科医生合作,对妊娠期和产后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和管理工作日益规范;(2)更多的医院制定了本机构不同孕周特异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3)经过筛查可及时诊断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亚临床甲减、低甲状腺素血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阳性、甚至甲状腺癌的孕妇,改善了母儿预后。
然而,中国指南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1)推荐对所有孕妇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及TPOAb,对以上3项指标中至少2项异常者推荐治疗,需要治疗者所占比例较少,需要关注临床上是否存在过度筛查的问题;(2)部分孕妇在筛查后未经任何治疗,短期内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应如何判定及处理;(3)推荐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标准不一致,对临床工作造成困惑;(4)妊娠期普遍筛查增加了诊疗费用,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为例,每例孕妇筛查3项指标需花费约155元,显著增加了我国的卫生经济学成本。
因此,应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是否有必要对所有孕妇普遍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是否有更好的筛查模式?国际学术组织对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是如何推荐的?一、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的必要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孕妇临床甲减损害子代的神经智力发育[2],增加早产、流产、低出生体重儿、死胎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3],必须给予治疗(推荐级别A)。
未经治疗的亚临床甲减或低甲状腺素血症增加流产(OR=1.157,95%CI:1.002~1.336)、胎盘早剥(RR=3.0,95%CI:1.1~8.2)及早产(RR=1.8,95%CI:1.1~2.9)的风险[4-5]。
甲状腺疾病的症状多不典型,不易及时发现,需要测定甲状腺功能进行诊断。
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有必要进行筛查。
中国指南推荐,有条件的医院和妇幼保健部门对妊娠早期妇女开展甲状腺疾病筛查,筛查指标为血清TSH、FT4和TPOAb,筛查时机选择在妊娠8周以前,最好是妊娠前[1]。
妊娠期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并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及时治疗,可改善母儿预后。
但不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价值有所不同。
临床甲减孕妇经过有效治疗后,不增加妊娠不良结局和危害子代智力发育的风险,因此,妊娠期筛查对临床甲减较有意义。
但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及TPOAb阳性的治疗效果尚存争议。
Negro等[6]的随机对照研究认为,甲状腺功能正常(TSH<4.2 mU/L)孕妇如果TPOAb阳性,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流产及早产率。
该研究共纳入984例孕妇,其中TPOAb阳性者115例(11.7%),治疗组57例给予左旋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治疗,未治疗组58例,以TPOAb阴性孕妇869例为对照组。
研究结果显示,未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流产率分别为13.8%、3.5%和2.4%,未治疗组高于治疗组(RR=1.72,95%CI:1.13~2.25)和对照组(RR=4.95,95%CI:2.59~9.48);未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早产率分别为22.4%、7%和8.2%,未治疗组高于治疗组(RR=1.66,95%CI:1.18~2.34)和对照组(RR=12.18,95%CI:7.93~18.7)。
但Lazarus等[7]的随机对照研究则显示,妊娠期筛查及治疗甲减不能提高子代3岁时的认知功能。
该研究纳入21 846例孕妇,研究组16周前(中位孕周为12+3周)检测TSH和FT4,筛查阳性指TSH>第97.5百分位数,和/或FT4<第2.5百分位数。
筛查阳性者390例,开始治疗的中位孕周为13+3周,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150 μg每天1次。
对照组分娩后检测TSH及FT4,其中404例阳性。
研究组与对照组阳性孕产妇的子代3岁时的智商分别为99.2与100,智商<85的比例分别为12.1%和14.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的阴性结果可能与以下2个因素有关:一方面,开始治疗的时间较晚,对结果的影响有限;另一方面,研究对象的病情均较轻,研究组与对照组的TSH分别为3.8与3.2 mU/L,均<4 mU/L。
以上2项研究的角度不同,且尚缺乏足够的随机对照研究,尤其缺乏干预治疗对亚临床甲减子代智商影响的相关研究。
因此,尚不能总结出普遍筛查的利弊。
尤其在资源落后地区,妊娠期普遍筛查项目的推广要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出发,考虑到成本效益比等问题。
筛查模式包括筛查人群、筛查时机及筛查指标等内容。
1筛查人群:应对所有孕妇进行筛查还是仅对高危人群筛查,是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
部分研究提示,仅对高危人群筛查易导致部分患者漏诊。
王薇薇等[8]研究认为,应在妊娠早期对所有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
该研究对沈阳的2 899例妊娠4~12周孕妇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FT4、TSH及TPOAb,采用妊娠早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范围,研究结果显示,高风险组甲减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风险组(RR=3.1,95%CI:2.4~4.0),若仅对高危孕妇筛查甲状腺功能,会导致56.7%的临床和亚临床甲减患者漏诊,以及64.7%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漏诊。
筛查漏诊病例的妊娠结局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Negro等[9]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妊娠<12周的孕妇共4 562例,分为普遍筛查组与目标病例筛查组。
普遍筛查组2 280例(高危人群482例,低危人群1 798例),均立即检测TSH、FT4及TPOAb,阳性者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
目标病例筛查组2 282例,其中高危人群454例立即检测,阳性者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低危人群1 828例产后检测,妊娠期无干预措施。
研究结果显示,普遍筛查组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并未降低。
因此,妊娠期普遍筛查的筛查效率有一定局限性。
2筛查时机:目前妊娠前筛查对改善妊娠结局的证据尚不充分。
仅有中国指南推荐“筛查时机选择在妊娠8周以前,最好是在妊娠前筛查”。
其他指南推荐的筛查时机均为妊娠期。
3筛查指标:TSH是诊断甲减最敏感的指标,也是干预治疗的最佳特异性指标,因此,各指南均推荐以TSH作为筛查的首选指标。
FT4及TPOAb作为筛查指标则存在一定争议。
部分研究支持将FT4及TPOAb作为筛查指标。
陈彦彦等[10]研究(n=4 800)显示,妊娠20周前筛查TPOAb的阳性率高达9.17%,TPOAb阳性者比阴性者更易发生亚临床甲减(OR=5.586),TPOAb阳性是妊娠20周前发生亚临床甲减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王薇薇等[8]分析了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的高危因素(TPOAb阳性、甲状腺疾病个人史、甲状腺疾病家族史、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史、流产史、早产史、生育治疗史),发现TPOAb的RR值最高,为4.7(95%CI:3.6~6.0)。
Negro等[6]研究也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POAb阳性孕妇流产及早产的风险高于TPOAb阴性者。
另外有研究显示,单纯性低甲状腺素血症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及子代神经智力发育异常的风险[11-13]。
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单纯筛查TSH可能影响对低甲状腺素血症及TPOAb阳性者的关注及治疗,从而影响妊娠结局。
目前仅中国指南推荐同时筛查TSH、FT4及TPOAb,但因为考虑到关于单纯性低甲状腺素血症及单纯TPOAb阳性者的治疗尚缺乏随机对照研究,故不推荐常规进行治疗。
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影响筛查效益[14],增加筛查项目可增加灵敏度,但同时会增加筛查费用。
所选指标应既能及时筛查出需要治疗的病例,又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
目前常用的几种筛查模式为:(1)TSH;(2)TSH和FT4;(3)TSH、FT4和TPOAb。
目前评价普遍筛查的卫生经济学效益的研究均显示,普通筛查经济有效,其所选指标为TSH单项,或TSH和TPOAb联合筛查[15-16]。
因此,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以确定妊娠期筛查指标的合理性。
国际学术组织均明确指出,目前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是有必要的,虽未推荐普遍筛查,但强调仅针对高危人群筛查存在一定的漏诊可能。
国际学术组织的指南对筛查的具体问题也给出了相关建议。
例如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Thyroid Association)提出,所有孕妇在初次就诊时,应口头询问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史,是否使用过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物。
美国内分泌学会(American Endocrine Society)则强调:TSH>2.5 mU/L时应复查确认,推荐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将TSH控制在2.5 mU/L以下。
见表1。
总之,目前研究显示妊娠期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是必要的,但对筛查阳性者进行治疗的益处尚未十分明确;同时,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模式仍存在一定争议,各学术组织制定的指南亦存在差异。
临床开展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时,需要充分了解指南制定的背景,针对每例孕妇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筛查结果给予合理咨询和解释,并注意减轻阳性筛查结果给孕妇带来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