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及推拿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759.90 KB
- 文档页数:3
56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检查分析阮定波;陈文艳【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2页(P718-719)【作者】阮定波;陈文艳【作者单位】316000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316000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CMT)是胸锁乳突肌挛缩所形成的头颈偏向患侧的小儿常见姿势畸形,发病率约为0.3%~1.9%[1]。
如未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病情逐渐加重,甚至引起头面部严重畸形。
笔者回顾我院近5年经临床确诊为CMT患儿的超声图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对CMT患儿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06—2012-05我院经超声检查并临床确诊为CMT患儿56例,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18d~3岁,平均180d。
其中<1岁34例,≥1岁22例,颈部触及肿块34例,未触及肿块22例。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GE Voluson E8、Philips HD 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12MHz。
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肩部略抬高,颈部伸展,头颈略旋向对侧,涂以耦合剂,探头直接在颈外侧行纵、横向检查两侧胸锁乳突肌,观察其厚度、内部回声及肌纹理变化的情况,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病灶区有无血流信号。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1 超声声像图表现本组56例CMT患儿超声检查均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有异常征象,病灶位于右侧36例,左侧20例。
二维声像图的表现:(1)肿块型34例,病灶呈梭形肿大,肿块无包膜,边界清楚,横断面为椭圆形,内部回声可呈不均质低回声,高回声或高低不等回声,肌纹理模糊紊乱,颈内静脉可受压变形;(2)非肿块型22例,病灶呈较均匀性增厚或不增厚,内部以不均质高回声为主,间有低回声,肌纹理紊乱或消失,颈内静脉受压不明显。
小儿肌性斜颈发布时间:2021-05-17T15:06:29.247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作者:吴泽炳[导读] 小儿肌性斜颈,也称先天性斜颈,是一种较多见的畸形,它的主要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
吴泽炳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一、概述小儿肌性斜颈,也称先天性斜颈,是一种较多见的畸形,它的主要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又称肌性斜颈,属于中医的“歪头”范畴。
它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和颜面部变形为特点。
临床上,斜颈除极个别因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患者外,一般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造成的肌性斜颈。
二、祖国医学认识小儿肌性斜颈,在祖国医学中,属“筋痹”的范畴。
与督脉、筋血为病有关。
如《素问·骨空论篇》“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景岳全书·痉证》:“愚谓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
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
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
”“筋痹”语出《素问·痹论》,指以肌肉症状为主的痹症,又称肌痹。
“痹”者,闭也,即有闭阻不通之意。
在这里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藏经络而引起的病症。
小儿肌性斜颈,为胸锁乳突肌受伤,造成该肌血离经脉,气血瘀阻而形成的筋痹。
若瘀血留着,聚而不散,经筋挛缩日久,发生筋结则难治。
临床上通过手法治疗,按其经络疏通郁闭之气,摩其塞聚,可以疏通经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促使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态。
在拉牵胸锁乳突肌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滑利关节,矫正畸形,使疾病早愈。
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所言“:按摩可使筋节舒畅,血脉流通。
盖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淤结之肿,其患可愈”。
(1)病因病机小儿斜颈虽临床表现大致相同,都是头颈歪斜,活动受限.其病理多为气滞血瘀,经脉失畅,颈筋挛急而致.但是,深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尽如此,而可以将该病证概括分为虚实两大不同临床证型.实证(气滞血瘀,筋脉挛缩)或因胎儿在宫内活动不利(胎位不正、胎儿过大、羊水过少等),或因分娩受阻(难产而致产程过长,助产不当、急产等),造成颈部经脉损伤,使脖颈血脉不畅,气机凝涩,筋肉挛急,而见颈部肿块,头颈歪斜,活动不利. 虚证(气血虚弱,肌肉萎软)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小儿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脾主肌肉,血养筋脉,气充躯干,3-4个月的小儿正是直立抬头之时,亦是脖肌用力之时,如气血不足,则气不充肌,血不养筋,必然导致筋肉萎软无力,而见头颈歪斜,活动不灵.正如《幼幼集成》日“有小儿生下颈便软者.胎气不足也.’ 三、临床诊断(一)辨病诊断1.临床诊断①斜颈畸形斜颈特有的姿势,头向患侧倾斜、前倾,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患侧耳朵向下接近胸锁关节。
斜颈超声诊断标准及描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斜颈超声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准确评估颈部解剖结构和相关病变。
斜颈超声诊断标准及描述方法是指由专业医生根据超声图像提供的信息,对颈部解剖结构进行描述和判读的一套规范化方法。
本文将概述斜颈超声诊断标准及其描述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斜颈超声诊断标准、斜颈超声描述过程、斜颈超声诊断应用场景、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结构安排。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且系统化的介绍,使读者能够理解斜颈超声诊断标准及其描述方法的关键概念和步骤。
同时,通过对相关应用场景的讨论和总结,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建议。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
2. 斜颈超声诊断标准2.1 定义和背景斜颈是一种神经发育异常病症,其特征为头部倾斜或转向一侧。
超声诊断被广泛应用于判断斜颈的存在及程度,并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
斜颈超声诊断标准是指在超声图像上观察和测量的一系列特征,用于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斜颈以及评估其程度。
2.2 斜颈超声诊断方法常见的斜颈超声诊断方法包括检查患者体位,观察头部姿势和位置,采集多个角度的超声图像,并测量相关解剖结构的尺寸。
2.3 斜颈超声诊断的优势与其他无创检查方法相比,斜颈超声具有以下优势:- 非侵入性:超声检查不需要注射造影剂或进一步侵入性操作。
- 实时性:可以通过即时获得的图像来确定头部姿势和位置,提供即使感知。
- 准确性:由于可以获得多个角度的图像并进行测量,因此增加了定量评估的准确性。
- 可重复性:可以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便对斜颈的发展和治疗效果进行监测。
综上所述,斜颈超声诊断标准是通过观察和测量超声图像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斜颈及评估其程度的一组指导方针。
与其他无创检查方法相比,斜颈超声具有非侵入性、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等优势。
它在新生儿和成人的斜颈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 鄄collis ,CMT )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逐渐纤维化而导致头偏向一侧的病症,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能有效避免致残。
肌肉功能的恢复对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中医推拿保守治疗的最终目标就是最大程度恢复受累肌肉功能。
高频超声探头可获得与肌肉骨骼相关的各种参数,如肌肉厚度、肌肉横截面积等,用以评估肌肉活动时的状态变化[1]。
研究发现,通过高频超声对上述肌肉结构参数的测量,可评估脑卒中、脑瘫等患者的肌肉功能和肌痉挛情况[2-3]。
而有关其在CMT 的应用报道罕见。
笔者对80例CMT 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寻找适合评估该病患肌功能恢复状况的有效定量指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20年1—6月因头偏向一侧或扪及颈部包块来我院就诊的1岁以内患儿80例,均经临床医师综合评估确诊为CMT 。
其中男5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2±2.4)个月,均为单侧受累,左右侧比例约1.7∶1;患侧胸锁乳突肌受累部位均位于DOI :10.3969/j.issn.1672-0512.2021.06.005[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基金支持(2016-D -YY -13)。
[通信作者]康彧,E -mail :******************.。
高频超声对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肌功能恢复状况的定量评估沙晓溪1,康佳1,彭趣思2,陈园园1,胡敏1,康彧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①超声医学科,②推拿科,四川成都610072)[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定量评估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 )患侧肌肉功能恢复状况的可行性。
方法:收集80例CMT 患儿,推拿治疗6个月后复查超声,测量双侧胸锁乳突肌收缩、舒张时中下段最大横断面的肌肉厚度变化值与横截面积变化值,并分别计算同一患儿双侧肌肉厚度变化值之差(D1)及肌肉横截面积变化值之差(D2)。
超声弹性成像在儿童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李雪娇;高虹;樊伟;刘乔建【摘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新一代超声诊断技术,通过组织间硬度的差别,对组织自身的弹性特性进行成像,能够获得组织内部的弹性分布定量信息,更准确提示病变性质.由于超声弹性成像具有客观、无创、方便等优点,且发展迅速,故成为超声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在儿童肌肉、颅脑、肝脏、睾丸附睾、血管瘤等器官疾病的诊治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s a new generation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technology ,for imaging the el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ssue through identification of the tissue hardness differences ,which can obtain the quantitative elastic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within and reflect the nature of the lesions more accurately .It has become a study focus of ultrasonic medicine for it is objective , noninvasive and convenient , especiall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iseases , including diseases of muscle ,brain,liver,testis and epididymis ,and hemangioma and so on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04【总页数】4页(P763-766)【关键词】超声诊断技术;弹性成像;儿童疾病;超声弹性成像【作者】李雪娇;高虹;樊伟;刘乔建【作者单位】昆明市儿童医院超声科,昆明 650228;昆明市儿童医院超声科,昆明650228;昆明市儿童医院超声科,昆明 650228;昆明市儿童医院超声科,昆明65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超声弹性成像是通过采集组织压缩前后的射频信号,应用相关体外测定组织机械特性的方法对信号进行组织间硬度差别的分析,并叠加在反映病灶形态大小内部结构的常规超声成像基础上,从而获取组织的硬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