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宝宝不用手术和按摩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心路历程
- 格式:doc
- 大小:12.31 MB
- 文档页数:6
小儿斜颈的推拿治疗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09-06-09T09:57:44.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月第3期供稿作者:张伟光赵宏伟杨广义[导读] 小儿肌性斜颈,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俗称歪脖。
小儿肌性斜颈,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俗称歪脖。
我科自2003年至2007年四年间,共诊治了520例小儿肌性斜颈患者。
临床用推拿手法治疗,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女患儿256例,男患儿264例,头向右歪者341例,头向左歪者179例,20天至2个月者125例, 2至6个月者145例,6个月以上者250例。
患儿应在生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其效果是最为理想的。
但大多因生后对新生儿检查不够全面,或者对此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待到二、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在穿衣或洗澡时才发现患儿颈部不正常,多数先发现颈部有包块,继而发现头向患侧歪斜。
还有的误认为是颈部的淋巴结或颈部长了肿瘤等。
即使去几家医院,诊断为此病也需在三四岁后手术治疗,这一方面给患儿家属带来了焦虑和不安,另一方面拖延了早期治疗的有利时机。
1.2病型分析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体表显见,活动力很强,弹力较大。
它起于胸骨柄及锁骨两端(锁骨内缘),止于颞骨乳突,一侧收缩,可使头项转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
而斜角肌位于颈深部的两侧,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之分。
但其肌体不显,隐于锁骨之下,斜角肌有提肋或使颈部侧屈的作用。
通过我们治疗的情况来看,本病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第一与胎位不正,子宫狭小有关,致胸锁乳突肌及斜角肌伸展受限,可造成胸锁突肌和斜角肌挛缩结节。
第二与其母亲工作性质,久坐或不经常活动等因素有关。
可能还有其它原因,有待同道者进一步加以探讨。
2 临床分型与手法治疗2.1临床分型根据临床检查所得,患儿有颈项长短之分,颈项长短对取效快慢有一定影响。
施用同样手法治疗,颈项长者取效快,而且颈项长的包块消失亦快。
84生物技术世界 BIOTECHWORLD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发病率约为0.3%-1.9[1],由患儿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主要表现在患儿头部歪斜,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如治疗不及时,可随年龄增大不断加重,出现颜面部发育不对称,严重者出现两眼不位于同一水平,影响视力。
因此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有效防止其发展并取得较显著疗效。
西医对该病治疗常采取手术方式,创伤较大,且给患儿家属带来不安,同时也延误了病情,失去早期治疗时机,笔者通过运用推拿手法对我院就诊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产伤、宫内发育不良或胎位不正都有可能导致患侧的肌肉缺血、挛缩,发生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形成肌性斜颈。
本病属中医的“筋结、痉证、筋肿”等,认为该病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足,产中损伤至局部气血运行逆乱,瘀血停滞所致[2],病变部位在局部经筋。
2 治疗原则:以舒筋活血、软坚散结为主。
3 治疗方法3.1 取穴部位:风池穴、肩井穴、患侧胸锁乳头肌及患儿双侧颈肩部3.2 推拿手法:推揉法、提拿捏法、点按法、牵拉法、摩法3.3 治疗方法:(1)推糅法:患儿取仰卧位,头颈部稍后伸,暴露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及其颈部皮肤,操作者位于患侧,手涂滑石粉,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往返推揉胸锁乳突肌,操作时间3~5min,可促进病变部位血液循环,舒筋通络。
(2)提拿捏法: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可用拇指、食指指腹捏拿、揉搓患侧的胸锁乳突肌(3)点按法:患儿取俯卧位,操作医师点按患儿的风池穴、肩井穴、天宗穴,多次反复进行(4)牵拉法:患儿体位同上,操作者使其头部置于中央,牵拉其脖颈,一手固定其头部,另一只手扶其肩部向头部相反方向牵拉((5)摩法 上述操作结束后,患儿取俯卧位,操作者可从上而下用指腹摩擦其斜方肌及患侧胸锁乳突肌,结束治疗。
4 讨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大多由胎位不正,产程过长或医者接生手法不恰当而引起,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严重影响患儿日后生活质量,目前传统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断胸骨与锁骨,手术痛苦大,并且易形成疤痕,不被家长接受,年龄过小的患儿可能不能耐受此法[3]。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2例临床体会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2例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
[方法]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2例。
[结果]痊愈25例,占78.1,好转6例,占18.7,无效1例,占3.2,总有效率为96.8。
[结论]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肌性斜颈;推拿手法;小儿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children muscular torticollis with massage. [Method]Make massage to the cases.[Result]25 were cured, occupying 78.1; 6 better, 18.7;1 had no effect, 3.2;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8. [Conclusion]The massage had good cure effect on children muscular torticollis. Key wordsmuscular torticollis; massage; children 小儿肌性斜颈系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
以头向患侧歪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其特点。
本病为儿科常见病,如不能早期诊治,常可导致面、颈、胸部畸形。
中医推拿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操作方便,无痛苦,无副作用,易接受等特点。
笔者自2002年起,采用推拿治疗32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大18个月,最小者20天。
2 方法患儿取坐位或卧位,局部用滑石粉作润滑剂,以防止患儿皮肤损伤。
(1)按揉法医者用拇指指腹揉患侧风池穴,然后沿胸锁乳突肌从上而下反复揉按数遍,重点按揉局部肿块。
崔述生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经验总结标签:名医经验;崔述生;小儿肌性斜颈;推拿崔述生教授是北京市鼓楼中医院按摩科主任,系北京市第四批百名名老中医,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40余载,善以推拿手法治疗各科疾病,尤善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笔者有幸师从崔老多年,现将崔老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经验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小儿斜颈的原因很多,其中肌性斜颈的发病率最高。
本病多于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主要表现为头部活动受限,经常偏向患侧,可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触及无痛的梭形硬结,大小约1~2 cm,多发而不连续,部分患儿的颈部肿块和颜面不对称可持续1年以上,并最终出现胸锁乳突肌短缩和继发性颈椎畸形。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归属中医“筋结”“筋挛”范畴。
根据崔老多年临床经验,造成小儿斜颈肌性斜颈的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①胎位不正:患儿在母体中胎位不正,尤其是臀产位,往往容易造成一侧胸锁乳突肌血液循环不利,最终导致肌肉缺血性挛缩而致斜颈。
②分娩过程撕裂伤:分娩过程中,患儿受到产道或产钳挤压或过度牵拉,损伤胸锁乳突肌,造成肌肉的撕裂、出血,最后血肿机化形成纤维性挛缩而导致本病。
③喂养、睡姿不当等:该类患儿头颈歪斜的程度较轻,患侧胸锁乳突肌可触及较粗的条索或一个或多个椭圆形结节、大小不等、质地软硬不均(常与病程长短及严重程度有关)、边界清晰,有一定的活动度。
虽然肌性斜颈是儿科常见病,但目前尚无严格的诊断标准,在治疗前还需根据患儿临床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排除骨性斜颈、脑瘫性斜颈、婴儿良性阵发性斜颈及其他耳源性、神经源性斜颈等。
推拿治疗肌性斜颈的疗效确切,而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小儿斜颈,则需积极地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不可盲目施以手法,以免延误或加重病情。
2 手法治疗2.1 拨筋“解结”中医学中的“筋”包含了现代医学中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
小儿肌性斜颈病位在胸锁乳突肌,由于患儿在母体中胎位不正、产程损伤及喂养、睡姿不当等导致胸锁乳突肌部位血行不畅,瘀血阻滞,脉络不通,从而致使经筋结聚。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推拿疗法一、概述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会发生一些疾病,那么对于孩子来讲身体非常的虚弱。
一般来讲,对于刚出生的孩子他患有小儿斜颈,这种疾病的几率非常的高。
她通常是因为孩子的妈妈抱姿不对,这样就会引起了小儿斜颈。
那就是当孩子发生小儿斜颈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了。
如果说长时间不治疗的话,这就容易引起了习惯性的斜颈,这样就会导致宝宝发生一些心理上的影响。
二、步骤/方法:1、首先对于小儿斜颈这种疾病来讲,它的发生的原因非常的多,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弄清楚平时的发病原因,然后再去做一些针对性的治疗,通常来说,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宝宝的一些习惯上的姿势,这样就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了。
比如说妈妈经常的抱姿不对,这样就会引起小儿斜颈,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在宝宝三个月之前尽量不要竖着抱。
2、那么在就是当孩子发生这种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依然可以通过一些医生的方法来进行给宝宝进行按摩方法。
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经常按摩一下大家孩子的肌肉硬结处。
这个时候可以用大家的食指中指,或者是拇指经常按揉。
大约按摩上10到15分钟就可以很好的缓解。
3、那么这就是大家可以经常用大家的拇指或者是食指,还有中二指然后按摩一下宝宝的胸锁乳突肌上面的一些肿块,然后一直推拿上2到3分钟,她可以很好的缓解症状。
通常来说对于这个中医推拿的方式,她可以很好地改善孩子的一症状,它可以很好的起到舒筋活血,而且还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可以达到一些恢复肌肉的弹性。
三、注意事项:以上就是为大家分析那些知识了,希望某同事的真诚能够帮助到大家,在大家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日常的护理,然后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尽量及时地纠正儿童头颈歪斜的姿势,那么这就使得大家在进行推拿按摩的时候,大家可以进行热敷。
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体会
郭霞;谢凤英;郭衍俊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3(012)021
【摘要】@@ 斜颈为小儿常见病症, 分为肌性、神经麻痹性、视力性及骨性等, 其中以先天性肌性斜颈最常见.先天性肌性斜颈是胸锁乳突肌发生挛缩所致, 如能在婴儿期及时诊断并采用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 短期内就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而且可避免手术矫正的痛苦.
【总页数】2页(P2337-2338)
【作者】郭霞;谢凤英;郭衍俊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271000;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271000;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682.12
【相关文献】
1.非手术疗法治疗婴儿重型肌性斜颈的护理 [J], 李慧;刘丹;郝玉田;袁亮
2.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钝性肝脾损伤44例体会 [J], 李平生
3.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远期疗效分析 [J], 邓华
4.小儿肌性斜颈的X线表现及非手术疗法 [J], 戚静宜;马汝敏;孟凯
5.非手术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远期疗效观察 [J], 凌家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拿治疗小儿斜颈作者:汪芳俊来源:《健康博览》 2012年第10期文/汪芳俊副主任中医师杭州红十字会医院引言:小儿推拿历史悠久,是中华医药学的一绝,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不用服药和打针,孩子容易接受。
其作用原理是医生根据病情,以不同的轻柔的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从而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小儿推拿适合6 个月以上、9岁以下的孩子,3 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效果最好,年龄越小推拿效果越好。
小儿推拿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具有保健作用,可以增强小儿的免疫能力,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是许多药物不可及的。
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原发性斜颈,民间俗称斜头、歪脖子。
是由于产伤、胎位不正和宫内发育不良等原因造成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所致。
患儿常在出生后被发现颈部一侧有梭形肿块(有的经半年左右肿块会自行消失),以后患侧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突出如条索状,继而头部倾斜,若不及时合理治疗,畸形会随年龄增加而加重,并严重影响外观形象,以至于对患儿的心理及对未来的工作及婚姻都有影响。
◆主要症状头向患侧歪斜、前倾;下颌及颜面部转向健侧;主动或被动的下颌转向患侧的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限。
◆兼症患侧胸锁乳突肌处可出现块状物或条索状物;少数病人可出现眼睛和面部的不对称;少数病人还可出现一侧代偿性胸椎侧弯。
排除其他疾病。
比如颈部淋巴腺炎,眼性斜颈,颈椎结核,颈椎和颅脑畸形,自发性环枢椎脱位,痉挛性麻痹,损伤性斜颈,反射性斜颈。
推拿治疗小儿斜颈的具体操作步骤推揉法患儿仰卧位,不用枕头,术者坐在患儿头前方,采用滑石粉作为介质。
用食、中、无名指三指揉推患侧胸锁乳突肌处5 分钟,以舒筋活血。
重点在块状物或条索状处。
拿捏法体位同上,术者用拇指、食指指腹捏拿、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往返5分钟,以松解其粘连。
牵拉法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牵拉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幅度由小渐大,在生理范围内反复进行10~20次,以改善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报告
杨晓东;马美英
【期刊名称】《中医正骨》
【年(卷),期】1992(4)3
【摘要】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以下简称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使头部受到牵拉致颈部侧斜、活动受限的一种畸形。
早期无任何不适及严重的机能障碍,不易引起重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不对称畸形逐渐加重,甚至发生颈椎侧弯。
对此,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效果不甚满意。
笔者采用手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结合临床资料和有关文献讨论如下。
【总页数】2页(P35-36)
【关键词】先天性斜颈;手法;肌性斜颈;儿童
【作者】杨晓东;马美英
【作者单位】湖北省来凤县中医院;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921.2
【相关文献】
1.点穴手法按摩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11例报告 [J], 李敏峰;卢迪冰
2.手法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疗效探究 [J], 王成;李楠
3.手法牵伸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观察 [J], 岑丽婷
4.超声波联合手法治疗肿块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庞思念;何
敏斯;黄英杰;褚家勇;林敏贤
5.手法推拿加超声理疗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30例报告 [J], 刘卫华;梁保乐;原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揉捏巧治小儿歪脖
*导读:专家提醒父母,小儿肌性斜颈病因一般认为与孕产
过程有关,所以,孕产过程中如有胎位不正、产伤或难产现象,产后要注意观察孩子颈部,看有无肿块或索形肿物。
……
小儿肌性斜颈病因小儿肌性斜颈又称歪脖子病,常会引起头颅、面部左右不对称畸形,严重的还可引起颈椎继发性畸形等严重后果。
该病的早期表现出生两周后,小儿头部常偏向一侧,在患病一侧颈部可摸到一硬肿物,没有明显压痛。
3~6个月后,颈部
肿物可在胸锁乳突肌处变成一个条索状肿块,患儿颈部活动受限。
现在我们给父母介绍一种中医揉捏法来治疗小儿歪脖。
第一步,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处涂少量滑石粉,然后施用推揉法,以舒筋活血。
第二步,用拇指、食指指腹捏拿、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10次,
以松解其粘连。
第三步,用拇指指腹轻揉肿块10分钟,以散瘀消肿。
第四步,双手抱患儿头部,扳正头颈,并稍做牵拉旋转活动,以改善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第五步,用拇指、食指指腹揉捏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以松解其挛缩。
整个治疗过程为30分钟。
在治疗过程中,平时可用小米做一低枕,患儿仰卧位时,垫在患
侧颈部,以保持头部的正确睡姿;侧身睡眠时,要患侧颈部朝下,将枕头垫在患儿头部的耳朵处,以拉长颈部。
同时专家提醒父母,小儿肌性斜颈病因一般认为与孕产过程有关,所以,孕产过程中如有胎位不正、产伤或难产现象,产后要注意观察孩子颈部,看有无肿块或索形肿物。
该病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小儿两个月到一岁之间,3岁以后有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所以,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那还是2012初春,冬雪渐融,春雨飘洒。
宝宝在期待中降临,他,哭声嘹亮,膀阔腰圆,鼻高脸正,蛋大鸡长,也许是我幸福中沉浸太深,描述有点失实,或许应当是这样描述宝宝才对:丑陋幼弱,紧闭双眼,屙尿随时,唯知睡和吃。
宝宝出生的第十五天的那晚,庆祝喜悦的气氛突然静穆了,老婆突然发现,宝宝的头老是偏向右侧,而且,在宝宝右侧的脖子下面,有一个硬结,大如枣,硬如石。
我摸了一下,基本排除了淋巴和骨头的可能,这个瘤子一样的东西,让我一夜难眠。
我没做过坏事,我爱这个世界的一切,我多年来不穿袈裟而修为自己,我不认为我欠下什么,我这个宝宝是众人劝导才育种的,怀他的时候喜鹊云集我窗台,我知道,孩子能化险为夷,遇凶呈祥,但是,那晚我对那个硬结真的不知。
第二天,我们带孩子就诊,B超确诊,是肌性斜颈,在宝宝的胸锁乳突肌中,探及一个2厘米左右的纤维样瘤体,我稍稍释然,但是又进入另一个雾霭和阴影,因为医生告诉我们,斜颈可以按摩,一岁之后若不见好转,可以手术………………
我意念从千年前飘来,我不愿意宝宝作手术受刀斧,且不说手术部位的敏感,不论手术的成败,不想手术后的矫正托如刑具,但就手术室外等候的每秒,我心会悬悬如坠永夜。
我是爸爸,我是中医,我抱着儿子将世界拉黑,我对儿子说,我要亲手消除你的先天疾病,
我能,因为我爱。
开始我,熬制药膏涂抹,但是因为应用不方便和容易弄脏衣服,还有别人老是问孩子脖子里的药膏是什么的时候,我母亲总是不愿提及斜颈歪脖什么的并反对我涂抹药膏,于是我,制作了酊剂,每天涂抹,让先天生长着的纤维瘤,血肿,或者说是硬包的疙瘩慢慢软化。
效果是显著的,后来发了系列儿子的照片,有些父母看了开始索要产品,为宝宝治疗斜颈,当初我是免费发的,但是那些家长试用之后感觉效果特好,就要求付款,我不太懂淘宝(店名:搜张氏斜颈,有康复视频),但是也开张了,为了方便更多的父母拍下产品。
如今,新老客户客户遍布中国各地,有幸成为张氏斜颈酊剂的受益者。
但是,用户人群我大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向本老板咨询的时候直接发问,在吗,以客户姿态来咨询,问题很多且重复,对小店详情也是匆匆一览。
这类客户,一般都是对斜颈姿势了解很少,没有经历斜颈康复之路的
艰辛,徘徊而迷茫,对本人七分怀疑,三分试探。
这类客户,倘若是白天咨询,我还能回复几句,一旦过了八点,赶上我喝的醉醺醺不耐烦的时候,我一般是驱逐不理或者拉黑。
第二类,宝宝确诊斜颈并曾用各种方法治疗过的。
如暗夜中看到曙光,他们第一句的招呼往往是,你好,张大夫。
所问问题也简洁明了,心情也兴奋而期待,应用酊剂之后的满意程度也很高。
评论也写的多而且真实感人。
其实作为中医,我是比较清傲的。
我不会用中药知识献媚于人,唯有冷眼旁观。
若相信我,我则精心调理,全程呵护。
除了孩子,唯有一人可得到我的主动问询和取药调理。
那是我奶奶,高寿八十一。
让我主动去看舌苔,切脉象,问寒暖。
因为她,老年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