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上)》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电力系统考试大纲第一篇:电力系统考试大纲942电力系统(含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分析)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电力系统》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作为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复试的专业课笔试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考生对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中基本模型、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的综合掌握情况。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属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中的一个环节,适用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考生。
考试内容涵盖大学本科阶段要求掌握的电力系统分析相关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计算方法。
三、考试基本要求1.对电力系统结构、设备数学模型、运行控制的主要问题有较清晰的概念;2.掌握短路计算、简单系统的潮流计算和稳定分析的基本计算方法。
3.自带计算器。
四、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五、考试内容(或知识点)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要求,主要元件的数学模型,标幺化等。
二、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包括三相短路、不对称短路的计算方法。
三、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包括开式网的潮流计算方法和复杂电网潮流计算的原理。
四、电力系统调压措施以及变压器分抽头的调整方法。
五、电力系统调频的相关概念和频率波动的计算方法。
六、电力系统有功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和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七、电力系统大干扰稳定问题的分析原理和判别方法。
八、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分析的特征值方法原理。
九、改善稳定性的措施。
六、考试题型1、问答题;2、计算题七、参考书目:本科通用教材《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第三版),何仰赞等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电力系统复习大纲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不同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的确定中性点接地方式第二章电力网元件参数和等值电路1)物理模型推导出数学模型,理解各元件的参数含义。
分裂导线的特点,线路换位3)线路及变压器π型等值电路。
4)等值电路绘制中的归算与标幺值问题。
第三章简单电力网络稳态分析和计算1、电力线路和变压器中的电压降落、功率损耗的计算方法;电力系统有功和无功的解耦特性;2、对简单辐射形网络,计算节点电压和功率的方法;3、环网和两端供电网初步功率分布的计算及功率分点的确定、电压损耗的计算;补充: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1、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与修改;2、节点的分类和功率方程(极坐标);3、修正方程的形成及雅克比矩阵的计算(极坐标);4、牛顿-拉夫逊法计算潮流分布的步骤5、PQ分解法的简化条件第四章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掌握有功平衡与调频的关系及调频方法;第五章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1)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的关系;2)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的措施。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电力系统分析”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电力系统分析的考试范围包括: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二、评价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对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
1.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等方面的问题有较全面了解;
2.深入了解电力系统各主要元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掌握
和研究电力系统分析和运行、控制等问题的方法和理论;
3.掌握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建立稳态分析的数
学模型,并利用建立的模型进行简单网络的潮流计算;掌握计算机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对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4.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电力系统
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
5.掌握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建立暂态分析的数学模
型,并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和稳定性分析;
6.掌握同步发电机dq0坐标下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掌握电力系统三相
短路实用计算方法、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计算方法;掌握电力系统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掌握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分析和暂态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三、试题主要类型
1. 答题时间:180分钟
2. 试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分析题。
四、考查要点
(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网的组成、电力系统的基。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复习大纲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方式2. 闭卷考试。
3.试题类型及结构考试题型:一、填空题(30分);二、判断题(10分);三、选择题(10分);四、简答题(20分);五、作图题(9分);六、计算题(21分)。
3.考试时请带计算器以及三角板,铅笔等必备工具。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动力系统、电力系统、电力网的概念;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的指标。
2.电力系统中性点概念;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种类和优缺点;及其各自适用范围。
3.电力系统负荷、负荷类型、负荷曲线的概念;4.掌握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确定方法和具体数值;掌握电力系统平均额定电压的概念和具体数值;掌握变压器实际变比、额定变比、平均额定电压比的概念。
5.架空电力线路电阻、电抗、电导、电纳分别用来反映什么?6.短短线路和中等长度电力线路的等值电路。
7.掌握双绕组、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计算、计算这些参数所依据的变压器名牌参数的意义和变压器等值电路;掌握负荷用功率和阻抗表示方法。
8.掌握标么值的概念、电气量的基准值选取法和标么值计算;不同基准值间标幺值的换算。
第二章简单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计算1.电力系统的潮流值得是什么?2.掌握电力线路及变压器的串联支路和并联支路的功率损耗。
3.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分别指什么?4.简单闭式网主要有几种类型?简述期潮流计算的主要步骤。
5.什么叫功率分点?如何分类?6.初步功率分布,自然功率分布,经济功率分布的含义分别是什么?7.电力系统中如何实现潮流控制?第四章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及频率调整1.电力系统负荷变动有哪三种形式?其对应的调频措施分别为什么?2.KLD、KG、KS、δ的含义?KG和δ两者的关系如何?3.什么叫无差调节?如何实现?4.掌握一次、二次调频及互联电力系统的计算。
第五章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1.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和无功功率负荷分别有哪些?2.电力系统中枢点的调压方式,各自电压的变动范围是什么?3.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的目的是什么?4.具体的调压措施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5. 掌握利用变压器调压时分接头选择计算;6. 掌握并联电容器做无功补偿及调压时并联电容补偿容量计算的计算步骤。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代码:02310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电力系统分析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为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及相关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同时又具有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的特点。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1)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和等值电路,学会建立电力系统模型的初步能力;2)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3)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整的基本方法,能进行简单电力系统和互联系统的频率调整计算;4)理解电力系统无功平衡的内涵,掌握电压调整的方式和方法并进行相关的调压计算;5)理解并掌握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理论和基本知识;6)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暂态数学模型,理解并掌握电力系统短路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系统三相短路和不对称短路计算;7)掌握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物理过程,掌握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考生应当掌握本课程的重要物理概念,做到物理概念清晰,重点掌握本课程各内容的分析方法和原理,能够独立的对有关内容、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并给出正确的结论。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电路原理、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学、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等。
学习本课程前必须具备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基本定律及其应用;电机计算模型及有关物理概念、变压器计算模型及有关物理概念,自动控制理论的有关概念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工程数学及计算机编程等知识。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微型机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力企业经济管理。
本课程主要讲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计算、有功功率平衡及频率调整、无功功率及电压调整等内容,为电力系统运行、电力系统企业管理等后续课程奠定重要基础,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土地是以它的肥沃和收获而被估价的;才能也是土地,不过它生产的不是粮食,而是真理。
如果只能滋生瞑想和幻想的话,即使再大的才能也只是砂地或盐池,那上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1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考试大纲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组成(3页第一段)和生产过程(2页最后一段),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17页)和基本要求(18页),电力系统结线方式(20页)和电压等级(22页表,淘汰的60、154不要记,22页后两段)。
2.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发电机稳态运行时的相量图和功角特性(理解、会画),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双绕组三绕组求RXGB 的公式,自耦不看),电力线路的参数和数学模型(为何换位、知道Π型等值电路的参数是RXGB ,不要记复杂的公式),负荷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73页),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标么值归算,变压器等值,最基础的知识点了,要会)。
3.简单电力网络稳态分析和计算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运行状况的计算和分析,辐射型和环形网中的潮流分布,电力网络的简化方法及其应用。
(前两节要会计算简单的网络潮流,已知始点求终点,已知终点求始点,时间有限,不会出复杂的,最后一节了解就行)4.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方法及特点,功率方程和变量(控制、状态、扰动)、节点(PQ 、PV 、平衡)的分类(依据),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看懂理解,不要死记公式,顶多记住两个矩阵,八个基本步骤)。
5.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三次频率调整,几种备用),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最优分配(等耗量微增率λ有关的计算题,和书上例题不太一样),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两种调频、联合系统调频的计算题,出题可能性比λ大很多)。
2016年电力系统分析复习大纲电力系统分析(一)复习大纲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接线、描述参数、运行基本要求、电能质量指标等。
1、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2、电网的接线方式,备用电源的五种接线方式?3、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4、什么是最佳电压?什么是额定电压?电网中如何确定设备的额定电压?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我国有哪些电压等级?5、电力系统运行有哪些基本要求?电能质量有哪些指标要求?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重点掌握组成电力系统四大元件的基本特性、功能、参数及其物理意义、等值模型,标幺值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1、电力系统中三相功率的定义。
2、发电机的稳态模型,发电机的功率极限图及其每一线段的物理意义?3、变压器的参数测量方法?变压器参数的计算方法?变压器的数学模型及其等值电路?4、电力线路运行中有哪些物理现象?分别用什么参数来进行描述?5、电力线路的四个参数的计算公式,电力线路的等值电路(分集中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6、空充长线为什么会出现线路末端过电压现象?7、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传播系数,波阻抗?8、输电线路传输的功率极限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输电阻塞?9、负荷的模型?10、什么是标么值?(有名值与基准值的量纲必须一致)电力系统计算中基准值的取法及其相互关系?11、标么值的计算方法有哪些?1)有名值折算法;2)基准值折算法;3)取网络额定电压为基准电压(变压器π型等值电路及其特点);4)取平均额定电压为基准电压(近似法)(要记住平均额定电压)。
第三章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1、输电线路的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及其计算方法?(已知末端求首端,或已知首端求末端)2、输电线路及变压器(等值电路中)功率分布和功率损耗的计算方法(七步法)(两种情况:已知末端求首端;已知首端求末端)(也是后面辐射型网络潮流计算方法)3、输电线路的空载或轻载时会出现末端过电压现象,如何解决?4、输电线路的功率极限与哪些因素有关?5、如何根据线路两端电压的情况判断线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流动方向?6、辐射型网络的潮流计算方法1)已知一端求另一端(齐头并进,逐段求解)2)已知一端的功率和另一端的电压求其他剩余量(一来二去,循环迭代)7、单电源供电的简单环网1)运算功率和运算负荷(主要是用来简化网络,化为适合于环网计算的模型,不带有并联支路及分支的延伸段);2)在电源点打开环网,计算近似功率分布(又叫初步功率分布)(目的在找出功率分点,这里计算的功率分布不是最终结果,最终结果是通过下面的结算获得的);3)在功率分点(一般选无功分点)将线路分为两个辐射型网络。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力系统分析》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选考课程之一。
考试对象为已获得硕士学位者和符合博士生招生简章规定条件的其它人员。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电力系统故障计算与电磁暂态仿真,电力系统动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考试范围以硕士研究生同名课程的基本要求为依据,考虑到课程内容体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试题可以涉及本科同名课程的基本内容。
三、评价目标
本课程考试对考生的要求是:
1、掌握有关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和暂态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基本特性和数学建模。
3、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4、能够运用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和理解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清晰表述。
四、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五、参考书目
1、诸骏伟主编电力系统分析(上册)水利电力出版社
2、夏道止主编电力系统分析(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
一、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
(一)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1、基于牛顿法的常规潮流的改进算法。
课程发展历史沿革“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位课程,也是电力类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与运营的背景知识,同时也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我校自1988年开设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来,“电力系统分析”就是本专业的重点课程。
第一期教材选用的是华中科技大学何仰赞教授编写的《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全国优秀教材。
为了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后来选用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由东南大学陈珩老师编写的《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西安交通大学李光琦老师编写《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教材。
目前选用的是《电力系统分析》,夏道止,中国电力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9月(第二版)。
由于课程的重要性,自从开设本课程以来,我们一直配备本学科的骨干教师担任该课的教学工作,选用全国优秀教材。
进入90年代,本课程的建设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并形成了重视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的优良传统,经历了从学校重点课程→校级优质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在教学观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研究与实践,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2003年,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立项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以此为契机,我们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建设融入到品牌专业建设之中,对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建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将实践教学分为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两大部分,课程实验重在课程基本理论的验证和提高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综合实验重在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内容为纽带,进行综合设计性、操作性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在原有部级重点实验室“水电站仿真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了“电力系统综合设计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实验室”,为本课程的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提供了先进的实验环境。
《电力系统分析(上)》考试大纲
(201402修订)
一、考核目标
本课程考试目的为考核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内容及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第1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电力系统的定义及基本要求,生产特点等。
2.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考虑变压器抽头)。
3.电力系统接线方式,三相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4.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
第2章电力系统元件模型及参数计算
1.变压器的主要参数包括哪几个,掌握参数计算公式和等值电路。
2.有名单位制和标幺制的概念和优缺点。
3.分裂导线的特点和优点。
4.线路的主要参数包括哪几个,掌握参数计算公式和等值电路。
5.电力系统的稳态等值电路的分析。
第3章简单电力网的潮流计算
1.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的定义及计算。
2.开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
3.潮流计算的目的、意义。
4.电力网损耗率的计算,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
第4章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1.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
2.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包括频率一次调整的概念、频率二次调整的基本概念、
主调频厂的概念和选择原则。
3.频率调整的必要性。
4.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相关计算、等微增率准则(两台机组的情况)。
第5章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
1.电压调整的基本概念。
2.电力系统三种调压方式及含义。
3.电压调整的措施。
4.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的关系。
《电力系统分析(上)》考试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
一、考核目标
本课程考试目的为考核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内容及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定义(四个环节)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概念
电力系统中不同设备额定电压的配合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电能质量的三个指标
电力网的两种接线方式
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的概念,常见的电压等级
第二章电力网各元件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
输电线路参数的物理意义
分裂导线对输电线路参数的影响
导线整换位的概念
变压器参数计算、等值电路和空载短路试验
三相电路标幺值计算中基准值的选取方法
标幺值的优点和缺点
第三章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
派克变换的概念及作用
第四章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节点导纳矩阵元素的物理意义(分自导纳和互导纳)
节点导纳矩阵的求取和修改方法
第五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
恒定电势源电路三相短路时强制分量和自由分量的概念
恒定电势源电路三相短路时非周期分量取最大值的条件
冲击电流的概念,冲击电流发生的时间,冲击系数的概念
冲击电流、有效值及短路容量与周期分量的关系
超导体磁链守恒原则
无阻尼绕组三相短路时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分别出现的各自由分量及相应的衰减时间常数
稳态电抗d x ,暂态电抗'd x ,以及次暂态电抗''d x 的大小关系
电力系统中短路故障的类型
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的原因
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的危害
第六章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计算
第七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等值电路
对称分量法的概念,三个序网解耦的原理
旋转元件和静止元件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的关系
零序网络的特殊性,中性线阻抗在零序网络中的表示
第八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
单相接地故障非故障相电压升为线电压的原因
正序等效定则
不对称故障时各序电压的分布
不对称故障的计算
短路故障和断线故障的故障条件(比较类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