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男子汉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3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19课《我们家的男子汉》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一、词语解释
①风靡:形容事情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
靡,顺风倒下的意思。
②恍惚:课文中形容像喝醉酒似的眼神不集中的样子。
③崇拜:尊敬钦佩。
④拌嘴:吵嘴。
⑤沮丧:灰心失望。
二、句子解析
1.唉,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地长吧!
这句话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对男子汉们的希望,希望他们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早日具备男子汉独立、刚强、成熟的特点。
另一方面也是对家长的呼吁,希望家长们不要太娇惯或束缚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健康成长。
三、知识点
小标题通常起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以便于突出重点。
另外,还可以让文章疏密有致,展示作者的人文素养,吸引读者的注意。
小标题一般配合文章内容、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四、教材解析
这篇文章用(风趣生动)、(含蓄幽默)、(富有童趣)的语言,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男孩形象,让人感受到一个小男子汉的男子汉魅力。
*源自网络。
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我们家的男子汉》原文阅读近来,颇时兴男子汉文学。
北方的一些男性作家,真正写出了几条铮铮响的硬汉子。
令人肃然起敬。
令人跃跃欲试。
自知只有仰慕的份儿,可又抵不住那份诱惑,也想来一条响当当的或者不那么响的男子汉。
可是想到笔下的男性,招来的偌多的批评,不由有点手软,深感不可造次。
然而,还是想写,没有男人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
写谁呢?想来想去,想到了我们家里的一条男子汉。
那是姐姐的孩子。
他们夫妻二人本不愿要孩子,他的出生完全出于不得已。
因此,生下他后,他年轻的父母便像逃跑似地跑回了安徽,把他留在了家里。
从此,我的业余时间就几乎全用来抱他。
他日益地沉重,日益地不安于在怀里,而要下地走一走,于是便牵着他走,等到他不用牵也能走的时候,他却珍惜起那两条腿儿,不愿多走,时常要抱。
,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
这是一个男孩子。
这是一个男人。
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吃饭很爽气。
”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
确实,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
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
当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他不爱吃青菜,可是我对他说:“不吃青菜会死的。
”他便吃了,吃得很多。
他不愿死,似乎是深感活的乐趣的。
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会为他喜欢吃的东西编儿歌一样的谜语。
当实在不能吃了的时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专心,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
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
耍起来,眼神都恍惚了,十分入迷。
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
可是我们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
他说:“用肉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
”“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
“那山上恐怕是没有棒冰的。
”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他对父亲的崇拜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很少,和父亲在一起,就更少了。
假如爸爸妈妈拌嘴,有时是玩笑的拌嘴,他也会认真起来,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阵线十分鲜明;并且会帮助妈妈向外婆求援。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9课《我们家的男子汉》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我们家的男子汉》一篇成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童年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好最纯真的,它是璀璨夺目的,它是熠熠闪光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在令成年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纯粹的感动和震撼,当代女作家王安忆的四岁的小外甥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男子汉!课文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用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描写了一个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勇敢的男子汉形象。
作者介绍:王安忆:1954 年3 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当代作家、文学家。
王安忆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1996 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17 年12 月,凭借作品《向西,向西,向南》获“2017 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中篇小说奖。
主要作品:《长恨歌》《小鲍庄》《流逝》等。
多音字:济jǐ(人才济济)jì(经济)量liànɡ力量liánɡ测量吭hánɡ引吭kēnɡ吭声近义词:爽气——爽快恍惚——模糊倔强——固执胆怯——胆小嘱咐——叮嘱沮丧——懊丧后悔——懊悔沉着——镇静安慰——宽慰妨碍——阻碍反义词:耐心——厌烦恍惚——清楚胆怯——勇敢紧张——放松熟练——生疏高涨——低落容易——困难熟悉——陌生理解词语:【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到草木一样。
【恍惚】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沮丧】灰心失望。
【倔强】刚强,不屈服。
句子解析:1、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牵他的手了。
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运用比喻,可以使人想见那挣扎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他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
2、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
我很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忍不住”是“我”不忍心看到他失败以及他对独立的要求受挫,是对“男子汉”的关心和爱护。
“忍住了”是要维护“男子汉”要求独立的自尊,是对“男子汉”的理解和尊重。
19 我们家的男子汉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我们家的男子汉》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童年趣事”,是一篇成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童年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好最纯真的,它是璀璨夺目的,它是熠熠闪光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在令成年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纯粹的感动和震撼,当代女作家王安忆的四岁的小外甥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男子汉!课文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用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描写了一个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勇敢的男子汉形象。
【作者介绍】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当代作家、文学家。
1972年,王安忆考入徐州文工团工作。
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
1981年初与李章结婚。
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
1996年发表个人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
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王安忆现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2017年12月,凭借作品《向西,向西,向南》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中篇小说奖。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给下面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安徽(huī hīu) 嘴唇( cún chún)情绪(xǜ xù) 无妨(fánɡ fǎng)二、形近字组词。
徽()萦()妨()济()微()莹()访()挤()三、课文的标题是“我们家的男子汉”,但写的却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这是为什么呢?读读想想,说说你的高见。
阅读能力大提升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在“他对独立的要求”这部分的内容中,作者通过哪两件事来表现“我们家的男子汉”的个性特点的?2.为什么“我们家的男子汉”要自己一个人去买东西?请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准确的答案()A.因为他不喜欢别人知道他去买山楂片或是橘子水的事情。
9、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目标
1、理解男子汉的精神内涵
2、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学习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
3、品味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理解男子汉的精神内涵;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课型新知识传授课
教法讲授、引导
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师:(板书“男”字后问)同学们,你能用黑板上的这个“男”字组几个词语,表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吗?
(男婴、男孩、男生、男士、男人……)
师:非常好!这些称呼中有一种人最值得我们钦佩,那就是——(男子汉。
)
师:(板书“男子汉”后继续发问)你觉得历史上有哪些人可以被称为“男子汉”?大家能举几个例子吗?
(岳飞。
诸葛亮。
毛泽东。
……)
师:我们为什么称这些人为“男子汉”?
(因为他们勇敢(或坚强)。
)
师:(板书“勇敢(或坚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一篇文章《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看作者笔下的这位主人公是否符合男子汉的标准?(板书课题,作者)
二、激疑设问、整体感知、探究“男子汉”的内涵
1、师: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我想问一下大家,题目中的“男子汉”是何许人也?(作者王安忆姐姐家的小孩)他当时有多大年纪?(4岁)当你得知这一点时,心中会产生什么疑问?
(“男子汉”是个褒义词,一般用于称呼那些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成年男人。
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里,一个才四岁的小男孩就被称为“男子汉”,这是为什么呢?)
2、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疑问重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文中的这位“男子汉”是否具有刚才我们所说的一般男子汉的性格特征?我们家的“男子汉”的性格特点与一般的男子汉有区别吗?你是从文中的哪些段落、那些句子或者是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学生读完之后思考讨论
(相同点:独立、勇敢、沉着;不同点:天真、可爱、爱吃依赖)
3、师:同学思考一下,我们所概括的小男孩的这些性格特点中都能证明他是一个男子汉吗?只有哪些性格特点才是男子汉的品格?那天真、可爱、爱吃、依赖父母则是一个人哪一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孩童)
4、师小结:所以说本文的主人公既是一个男孩子,也是一个小小男子汉。
而且是从男孩子逐步成长为小“男子汉”的。
(适时完善板书)
三、学习以人物性格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1、师:(过渡语)想要表现一个小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很难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如果不很好地组织材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可本文的条理却特别的清楚,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显著特点?
(文章除题目外还有小标题。
)
2、师:这些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可以总结这部分的内容。
)
师:“总结”这个词用得似乎不太恰当。
总结是相对前面的内容而言,如果是领起后面的内容,我们叫---
(总领。
)
师:是的。
小标题的作用可以是总领或概括文章某一部分的内容。
同学们思考一下,除此之外,小标题还有哪些作用,仅仅是概括相应部分的内容吗?
(还可以使结构层次更清楚;吸引读者;使文章更生动。
)
3、师:说的不错。
其实小标题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有的以地点或时间为小标题,有的以事件为小标题,不同的小标题有不同的作用。
而其中最特别的一种类型是用用人物的语言作为小标题。
这篇课文中小主人公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下面请同学们从文章的每一部分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合适的人物语言作为该部分的小标题。
我们分一下工,每两组负责一个小标题,第五大组负责第五个。
反应快的同学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可以兼顾其他部分。
(生思考并动手换标题,师观察到学生都完成后开始交流。
)
4、师:好。
现在我们开始交流,从最后一部分开始。
这小组有人举手,谁先说?
(“外婆,你不要我了。
”,我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想法,用这句话做标题能感觉到小孩的天真。
)
师:这个同学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文章的理解相打通,很好。
(我把“不喜欢”作为这一部分的标题,这句话体现了一种男子汉的气势。
)
师:“不喜欢”三个字,语言干脆,态度鲜明,体现了小男子汉的特点。
有不同意见吗?
(我认为“我怎么办呢? ”这一句好)
师:大家觉得哪一句好?
(“不喜欢”。
)
师:的确是这一句好,因为最能表现男子汉特点。
“他的眼泪”换成哪句话好?
(“不痛,不痛。
”“你真臭阿”“王安忆,你真是一个好玩的大坏蛋。
”)
师:同学们找出了三处,可是“你真臭阿!”是人物的语言吗?大家说用哪一句好?
(“不痛,不痛。
”)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整齐,达成了共识。
“他对独立的要求”换成哪句好?
(“不要,不要。
”“你回去,回去嘛!”
师:我觉得两句话不分上下,都能体现他男子汉的特点。
“他对父亲的崇拜”这部分呢?
(“我爸爸会的。
”他认为爸爸无所不能;“我叫爸爸打你。
”表现了儿童的天真。
)
师:同意前者的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
师:同意后者的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
师:老师认为前者更好,小男孩崇拜爸爸是因为爸爸很能干,希望自己能成为什么都会的男子汉,用前者更加切题。
第一个标题大家怎么换?
(“用肉汤拌饭可以吃吗? ”“那么棒冰可以吃吗? ”)
师:当和尚,不能吃荦,退一步,吃肉汤,最后是棒冰,小男孩的提问层层深入,说明他对少年英雄的向往。
老师认为“那么棒冰可以吃吗”这个最低要求更能体现人物心理,将他对食物的强烈欲望表现得更到位。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换成人物的语言作为标题和原来的小标题相比,有什么好处呢?
(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
5、师小结:本文就是按照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分类组织安排材料,并利用五个小标题使文章井然有序,眉目分明。
可见作者在材料的安排上是动了脑筋的,按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不仅条理清楚,而且可以使人清楚地看到“男子汉”的性格是怎样逐步显现的。
四、品味生动、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
1、品味语言的生动
师:(过渡语)课文学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文章里的这个小小男子汉吗?是不是应为他个性十足,与众不同啊。
说的不错,可是大家想过没有,这个小小男子汉,之所以能够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成为现代文学长廊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其中功劳最大的是谁?想不想向作者学一学塑造人物的秘诀?好,下面我们就来语海寻宝,请大家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文章中写得最生动最传神最精彩的句子划出来,推荐给大家。
(生把相关语句画下来,并作简要分析讨论)
师小结:文中小男孩的性格如此鲜明,完全得益于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
2、品味语言的幽默和含蓄
师:大家刚才的品读非常到位。
其实本文的语言不仅生动而且含蓄凝练,大家请看大屏幕,结合课文的学习,谁来说一下大屏幕上的两个句子的含义。
(“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从性别看,从年龄看,他还是个小男孩,可是他已经具有了男子汉的品质,所以又是一个男子汉,一个男人。
)
(“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文学和艺术的特点就是创造和创新,作者认为一个人的成长是一种最了不起的创造和创新。
师提示“这”指代什么?文学和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上下文的内容;加以揣摩。
)
五、总结主旨,倡导呼吁
师:同学们看前一个句子:“看着他那样的一点一点长大。
这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了。
”这是一个男子汉在长大,这是一个生命在成长,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在介绍他们家中的一个小小男子汉,而且在歌颂一个健康生命的成长。
健康的生命,成长的生命,是最最美丽的!我想,作者写这篇文章和老师教这篇文章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大家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愿望吗?
(希望男同学都成为男子汉。
)
师:不错,但还不全面。
男子汉不是一个性别上的属性,而是一种精神和品格的体现。
我,作者,你们的父母,都希望你们,希望我们所有孩子都能成为男子汉,都具有男子汉的可贵品质,成为你们家庭的,也成为我们民族的顶梁柱!
好,下课。
六、板书设计爱吃
男孩子
依赖
我们家的成长
独立
男子汉勇敢
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