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护理的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患者
- 格式:docx
- 大小:13.10 KB
- 文档页数:1
病灶清理加白云锭纱条填塞治疗慢性骨髓炎[摘要]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加白云锭纱条填塞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
方法:对2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进行病灶清除加白云锭纱条填塞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能一期愈合,3例患者一期愈合半年后复发,治愈率86%。
结论:病灶清除加白云锭纱条填塞是治疗慢性骨髓炎一种有效、简单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白云锭纱条填塞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位深、病程长、疗效差、易反复发作的难治性骨科疾病,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本病是一个疑难病。
临床疗效常常不佳,多需采用综合治疗。
目前,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治疗上较为棘手。
作者自1996年开始以病灶清除加白云锭纱条填塞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2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8例。
年龄最小25岁,最大54岁;外伤引起开放骨折感染17例,血源性感染5例。
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3年;进行本方法冶疗前作病灶切开引流9例,作病灶清除加置管灌注引流6例;进行两次以上手术治疗8例。
1.2病例的选择:病程超过三个月,局部疼痛,有典型的慢性骨髓炎X光表现,抽取病灶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并作药物敏感试验,阳性者才能入选。
1.3白云锭纱条的制作:用拨云锭粉末加适量生理盐水调成桨状,与宽2cm无菌纱条混合,再折成0.5cm纱条,作高温高压消毒后,无菌保存备用。
1.4手术方法:根据病灶的大小,尽量作小切口显露病灶,清除炎性疤痕组织及坏死骨块。
清除大块坏死骨时,务必有骨壳形成。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病灶后,以拨云锭纱条埴塞病灶,必需做到病灶所有的空腔均能被纱条埴塞。
留下1~2个2cm 的引纱条尾置于皮外,包扎伤口,外作石膏固定。
1.5术后处理:术后作全身性抗生素预防用药,不能超过三天。
术后每天拨出纱条1cm,拨完后可重新更换,根据患者症状,病灶渗出液量判断疗效。
连续三周症状无改善,渗出量无减少视治疗无效。
『外科病诊治绝招』慢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是急性骨髓炎病情的迁延发展,多因发现不及时而延误诊断或手术引流不彻底、抗生素使用不当等原因所致。
有哪些症状1.急性期过后,全身出现畏寒、发热,局部肿痛、破溃,窦道形成流脓,排出死骨等表现。
常见窦道经久不愈或时好时发,反复迁延数年至数十年,可造成肢体畸形、关节挛缩。
局部皮肤增厚,色素沉着和瘢痕组织形成,或形成溃疡,长期不愈。
儿童骨骺破坏可有肢体缩短或关节发育畸形。
2.慢性局限性骨脓肿为低毒病原菌引起的感染,见于儿童和青年,胫骨远、近端及跟骨为好发部位。
3。
硬化性骨髓炎是由低毒病原菌引起的感染,以骨质硬化为主要特征,表现酸胀、局部温度稍高,疼痛,压痛,反复发作。
见于长骨骨干。
如何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体征,结合X线表现,可明确诊断。
如有窦道,造影可明确窦道的走向及其与病灶的关系。
如何治疗壁虎50份,穿山甲20份,全蜈蚣18份,麝香2份,浙贝母20份。
*病位在上,加野菊花15份;*病位在下,加牛膝15份;*脾肾阳虚,加鹿角胶(烊化)10克,党参10克;*气阴两虚,加太子参15克,干地黄10克;*瘀血内阻,加三七粉(冲服)4克,当归10克;*湿热内蕴,加紫花地丁30克,薏苡仁30克。
各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日服6克,骨头汤或淡盐水送服,早晚各1次,儿童用量酌减。
有哪些单验方1.地龙30克,穿心莲12克,穿山甲12克,乳香12克,牡蛎(先煎)12克,共为细末,加蛋清调为膏状,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2. 五加皮15克,抱石莲10克,常春藤10克,黄芪9克,白术9克,熟地黄9克,茜草6克,仙灵脾6克,水煎服,每日1剂。
3. 野葡萄根500克,鸡蛋4个,香油100毫升,白酒5毫升,苯甲酸钠2.5克,将药捣成泥状,加蛋清、油、酒、防腐剂共煎,调和成膏,表面坚硬者先敷蒲黄粉软化,破溃化脓者用葡萄根条或纱布条引流,再敷药膏,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特别提示1.卧床休息,减少体内消耗及炎症扩散。
置入性负压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资料与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慢性骨髓炎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5~68岁,其中股骨8例,胫骨3例。
骨髓炎病程3个月~50余年。
X线片示:硬化死骨,骨质破坏,骨质密度改变或骨缺损。
治疗方法:一般选用常规的手术切口,避开大的神经血管,窦道不在切口范围内的,另行窦道清除缝合。
切口直达骨质病变区,清除血运欠佳的瘢痕和纤维组织,设计纵行骨开槽范围,国外研究表明,骨边缘的切除>5mm,无复发,<5mm复发率28%[1]。
故适当扩大开槽范围,用骨钻钻孔,用骨刀沿钻孔开窗,凿除骨腔内硬化骨,清除死骨,清除炎性组织和脓液。
依次用双氧水,0.1%新洁尔灭,0.5%碘伏液冲洗,浸泡髓腔,远近端开通骨髓腔,放置负压引流装置,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酒精泡沫块,内侧为持续冲洗引流管,外侧为负压引流管,冲洗引流管另外切口引出,缝合切口,切口处连同引流管用生物薄膜封闭,不透气。
术后石膏固定。
持续灌注负压引流每天冲洗3000~5000ml,可加用庆大16万U,2次/日,或0.5%典伏溶液100ml,2次/日。
冲洗1周以上至冲洗液澄清,菌培养阴性拆除引流管。
结果本组11例患者全部治愈。
2周拆线,伤口均Ⅰ期愈合,4周拆除石膏,肢体功能锻炼,随诊1~3年,局部无红肿,无窦道,X线显示骨质良好,无死骨,无骨破坏,髓腔通暢。
讨论慢性骨髓炎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原因导致病原菌对骨膜、骨质、髓腔及周围软组织侵袭破坏而形成[2]。
不合理的抗生素的应用使致病菌发生了变异,细菌耐药。
近年来发现的不稳定变异性的L型细菌[3],具有往返返祖的生化还原性,L型细菌可返祖成金黄葡萄球菌,促使髓腔内炎性产物增加,破坏骨组织的正常代谢,骨的再生修复能力下降,病灶不愈合,反复流脓形成窦道。
坏死病灶硬化,组织瘢痕形成,血运欠佳,全身用药很难凑效,以往采取手术病灶清除,单纯的病灶清除很难彻底根治,病灶内尚有细菌隐匿,是本病复发的主要原因[4]。
骨髓炎的护理常规骨髓炎是骨组织受到细菌侵袭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部位多发生在胫骨和股骨。
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为病灶清除术加置管冲洗。
方法是:在髓腔或关节腔内放置灌注管、引流管。
灌注管连接生理盐水加抗生素滴入,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瓶.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1病史:儿童常发生磕碰,外伤导致。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伴高热,寒战。
慢性骨髓炎在急性期未能彻底控制,反复发作演变而成。
1.2 症状:感染局限于骨内时,患区剧痛,肢体不敢活动,局部皮温增高。
如骨膜下脓肿形成后红肿热痛明显,压痛明显。
如脓肿穿破皮肤,体温可逐渐下降,局部形成窦道,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1.3 心理社会反应: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预后,采取的手术等方案及术后康复的了解认知及心理承受能力程度,了解患者对手术及其术后并发症,自我形象紊乱等心理承受能力,家庭对治疗的经济承受能力。
1.4同骨科护理观察要点。
2.护理问题2.1体温过高2.2疼痛2.3焦虑疲乏、恐惧2.4皮肤完整性受损2.5躯体移动障碍2.6潜在并发症3.护理措施3.1术前护理3.1.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适当限制患肢活动,搬动时注意平托患肢,置患肢于功能位,可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预防患肢发生病理性骨折。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摄水量2500ml--3000ml为宜,以补充高热的消耗。
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
加强窦道形成的局部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3.1.2 对症处理:观察生命体征,局部疼痛,肿胀,邻近关节有无红、肿、热、痛或积液出现。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控制感染,抗生素现配现用,以防降低疗效,按计划滴入,保持血液中的有效浓度,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
改善疼痛,多于患者交谈,转移注意力,给予患肢制动,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疼痛,搬动时动作轻柔,减少物理刺激,预防病理性骨折,遵医嘱给予止痛。
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手术配合摘要】对6例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实施髓腔清创,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填塞手术。
平均随访1—2年,髓腔感染均得到控制。
提出术前访视患者时增强其手术治疗信心,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提供各种冲洗液,制备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严格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慢性胫骨骨髓炎髓腔清创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塞手术中配合慢性胫骨骨髓炎是骨科系统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因其病程长,缠绵难愈,患者经济负担重,给生活带来极大痛苦。
使用含有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间隔填塞髓腔,不但可以消灭清创后的缺损,还可以使局部抗生素达到最高的浓度,而全身给药非常少。
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用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治疗6例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8—50岁。
感染部位:胫骨上段2例,胫骨下段4例;开放性损伤5例,闭合性损伤1例。
所有患者均有窦道形成,均予创口分泌物培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混合感染1例。
发病到本院治疗时间6个月到6年不等。
多采用对病灶周围缺血的软组织、死骨、硬化骨进行彻底清除引流换药及全身抗生素治疗;入院固定方式:钢板固定3例,外固定架2例,无固定装置1例。
合并症:骨缺损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1次手术3例,2次手术2例,3次以上手术1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有植入物的患者沿原手术切口取出内固定物,彻底扩创,切除创口周围瘢痕及肉芽组织,去除死骨。
胫骨缺损处彻底去除坏死组织,用3%双氧水及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腔隙,最后用0.5%碘伏液浸泡至少5分钟,再以0.9%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创面处理完毕后,更换手套及器械,按每20g骨水泥给予万古霉素1.5g比例配置做成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再将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植入骨髓腔内或病变清除后的骨床上,放置引流管;链珠从深层至浅层依次放置;最后一个链珠放在伤口外,以利拔出,伤口逐层缝合,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大采用间断缝合凡士林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
第5期第50卷第5期2020年5月新疆医学XINJIANG MEDICAL JOURNAL Vol.50No.5May.2020慢性骨髓炎是由能形成生物膜的病原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慢性炎症,主要以骨组织的坏死、硬化、瘘管和窦道的形成以及长期流脓为特征,常反复发作。
骨为产生生物膜的微生物提供了一个避风港,使它们能够附着在生命体或植入物表面,同时不受宿主自身免疫系统的防御。
希波克拉底首先描述了这种疾病,建议对开放性骨折使用夹板固定、清洁敷料包扎,并强调了骨感染的风险[1]。
法国外科医生Am b ro i s e Par e [2]描述了他自己的胫骨开放性骨折引发感染的情况,并将其归因于此观念。
20世纪的战争促进了整形外科和骨科手术技术的快速提高,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的引入,使骨髓炎的治疗有了今天的发展[3]。
然而,明确界定的骨髓炎患者的分类也是一个挑战。
目前,很少有单中心治疗大量的病人,足以提供相关指南。
以局部切除病灶为目的的手术方法注定会失败,仅靠术中“辣椒征”来判断,并不能保证彻底清创。
Si m p so n 等[4]就外科清创程度和治愈率的前瞻性研究证实,骨髓炎的治愈率与病灶的切除范围成正相关,复发率与病灶清创不彻底成正相关。
本文就成人慢性骨髓炎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1.诊断1.1临床症状慢性骨髓炎的症状并不总是很明显,一般包括低热和局部的慢性疼痛,红肿、皮肤色素的沉着以及有分泌物的窦道形成。
在感染急性加重期间,尤其是儿童的急性感染可能出现更多的全身症状,如发冷、盗汗、红斑和剧烈疼痛。
其症状可以随病原体的休息期或活跃期而周期性地变化[5]。
一旦有以下症状,就有慢性骨髓炎的嫌疑,如长期不愈的窦道,有骨外露,骨折或内植入物处的伤口长期不愈。
1.2实验室检查初步检查应包括基本的全血细胞计数、炎症标志物、细菌学培养物。
对怀疑是慢性骨髓炎的患者都要进行系统的血液检查,包括血培养、全血细胞计数及炎症标记物(E SR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但这些检查对慢性骨髓炎没有特异性,他们并不能鉴别骨髓炎与其他感染或全身应激反应。
难以护理的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患者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这一疾病在当今社会上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很多的患者被这一疾病所困扰着,从而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北京圣济骨伤医院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怎么护理。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症状是多样化的,因此患者应该加强自身的营养,但是患者不应搞盲目的加强营养,暴饮暴食是有害的,在日程生活中患者都认为大鱼大肉就是加强营养的最好的办法,但事实上这种办法是最有害的,这种食物含酸性是比较多的,这一疾病就是因为我们体内酸性的物质得到细菌的侵蚀,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少食用一些含酸性比较多的食物,少吃一些消化不良的食品,多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来加强自身的维生素。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患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的注意自身的身体的变化,尤其是当我们在发热的时候注意自己的体温,体温不可超过38。
5度,当患者超过38。
5度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的使用退烧药或是清热解毒的药品,避免造成感染,从而加重病情的发展,我们还要多加的注意观察邻近的关节是否出现红肿,或有热痛的感觉,这一情况的发生,如果我们忽视这些情况的发生很可能就会产生心肌炎,肺脓肿等疾病的诱发,因此我们要及时的更换纱布,在做这些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的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从而诱发更多疾病的发生。
患有慢性硬化性骨髓炎的患者体内是不能离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因为我们的因骨于我们的软组织的修复是需要维生素的,因此维生素是不能缺少的,还有纤维质和植物的荷尔蒙等这些都是具有保护的作用,这些的元素主要来源于,谷类、蔬菜还有水果等,因此我们应该食用一些蔬菜和水果。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的患者要随时的注意保持室内的通风,多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对我们的病情恢复有着重大的作用,同时还要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心情的好坏关系到我们的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