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CO中毒的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HBO)治疗的护理效果。
方法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与护理。
结果本组60例,治愈53例,显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6.7%。
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CO中毒,可以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或减轻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同时在整个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高压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护理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如果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很高。
高压氧治疗CO中毒已经临床证实是最有效的首选方法,而全面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1]。
选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均符合急性CO中毒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5~55岁,平均35.5岁。
轻度中毒42例,中度中毒10例,重度中毒8例,接受高压氧治疗时脱离中毒现场1~24 h不等。
1.2 治疗方法采用烟台产6人空气加压舱,型号YC1900,8,治疗压力0.2~0.25 MPa(2.0~2.5A,TA),面罩吸纯氧30 min 2次,中间间歇10 min吸舱内空气,升压20 min,减压25 min。
以上病例全部进行了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次数1~60次,平均治疗15次左右。
1.3 疗效标准[2]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思维正常,肢体肌力Ⅳ级,生活自理,脑电图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思维正常,记忆力略减退,动作迟缓,生活自理;好转:临床症状减轻,但未达显效标准;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1.4 结果本组60例,治愈53例,显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6.7%。
2 临床护理2.1 进舱前护理急诊患者都是初次进舱治疗的患者,看到氧舱就产生害怕恐惧心理,护士要主动地向患者介绍高压氧的一般性能、原理、作用、重点介绍一氧化碳中毒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特殊性及必须性效果,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
如不注意煤气管道的密闭和环境的通风等预防措施,吸入过量CO后可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性中毒,对人体的毒性效应有直接毒性作用和间接损害作用,是危害人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
当CO吸入人体后,85%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因COHb不能携带氧,血氧不易释放给组织而造成细胞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伤,因其死亡率极高,部分患者还可发生迟发性脑病,若能及时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及预防迟发性脑病。
高压氧治疗是将患者置身于高压氧舱内进行加压、吸氧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CO中毒已经临床证实是最有效的首选方法,而全面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1]。
2008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高压氧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关键词】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80岁,平均年龄41.5岁。
中毒方式:煤炉取暖32例、燃气热水器等煤气泄漏13例、职业操作5例,中毒时间15min~10h不等;50例患者均符合急性CO中毒的诊断标准[2]。
其中轻度中毒36例、中度中毒10例、重度中毒4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吸氧、脱水降颅压、改善循环、营养脑细胞及防止并发症的同时,均给予高压氧治疗。
治疗方案:3ATA压力下吸氧不应超过40分钟;2ATA压力下吸氧不应超过80分钟;轻、中度中毒患者每日1次,重度中毒患者中毒前3d每天治疗2次,2次治疗间隔6h以上,治疗压力低于首次,以后改为每日一次。
疗程:轻度5~10次,中度15~20次,重症患者应不少于40次,以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3]。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效果。
方法对9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时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1.入舱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高压氧治疗常识,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2.舱内患者病情的观察护理。
3.出舱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使用天然气的常识宣教及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必要性。
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在及时采用高压氧治疗,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效果满意。
标签: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护理护理效果常识教育【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441-01一氧化碳俗称煤气,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有毒气体,属亲血红蛋白物质,其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的亲和力要大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仅为氧合血红蛋白的1/3600。
一氧化碳中毒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致使机体各组织缺氧,尤其是体内血管吻合枝少而代谢旺盛的器官如脑和心最易遭受损害,严重可造成死亡。
现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93例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6例,女性57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41岁,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标准。
1.2中毒程度:根据根据中毒分级标准[1]:轻度61例(65.6%);中度27例(29%;重度5例(5.4%)。
1.3中毒原因:本组中有69例(74.2%)是因室内取暖,火炉无烟囱或烟囱排气不畅下使用蜂窝煤引起,11例(11.8%)是因洗澡时燃气泄露造成的,8例(8.6%)是因吃火锅时空间通风不畅造成的,5例(5.4%)为自杀将家中煤气泄漏导致的中毒.1.4治疗方案治疗压力为0.1~0.15MPa(2~2.5)ATA,面罩式吸氧,总时间为60分钟(20min×3),每20分钟间歇5分钟,每天一次,重症者可每天二次。
10天为一疗程,轻度1个疗程,中度2疗程,重度至少3~4个疗程。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高压氧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循证医学已经证明高压氧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1],特别是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具有特殊的疗效。
由于高压氧治疗的特殊性,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强安全护理尤为重要,积极的护理措施对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科于2012年2月~2014年1月对5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和护理,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1例中男23例,女28例;年龄13~92岁,平均40.1岁。
51例均因日常生活接触而致中毒,其中轻度中毒12例,中度中毒33例,重度中毒6例。
51例患者中,除1例死亡、2例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外,余均治愈出院。
1.2方法①常规抢救措施:尽快脱离中毒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
予高流量吸氧、输液、保暖等处理。
②高压氧治疗:我院采用的高压氧舱为6 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MPa,戴面罩吸纯氧80min,中间休息1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
2护理2.1基础护理[2] 将患者安排在空气新鲜、光线柔和房间,并减少探视。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血压、脉搏、呼吸是否平稳,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缺氧情况。
昏迷患者常伴有体温升高,可予头部冰帽降温以降低脑组织代谢。
中毒患者因意识障碍出现尿失禁或不能自行排尿,需行留置导尿,并注意尿量观察。
定时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平整、清洁、舒适,2~4h翻身1次,以防发生褥疮;对皮肤有破溃者可用75%酒精消毒皮肤,用无菌纱布敷盖包扎,换药1次/d。
2.2空气加压舱护理2.2.1进入加压舱前的护理治疗前必须经高压氧专科医生检查,确认无禁忌证后方可进舱治疗;向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高压氧舱的一些基本操作功能,如呼叫、对讲、吸痰等,告知舱内外可随时联系及交流,以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嘱患者有特殊情况时及时与医生、护士取得联系;教育患者及陪护严禁携带火种、火源、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及电动电子玩具入舱,防止發生火灾。
高压氧治疗76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体会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对采用高压氧舱治疗76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工作总结。
结果:在护理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入舱前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知识宣教,讲解高压氧治疗基本须知、常识,教其做好咽鼓管调节动作,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积极配合。
2.舱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吸氧情况。
3.出舱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使用天然气、煤炉、土吊炕等的常识教育。
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采用高压氧治疗及常规临床治疗,再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标签: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护理2007年10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76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采用高压氧治疗及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积极有效的舱外、舱内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768例患者中,男306例,女462例;年龄7~90岁。
入院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中毒方式:煤炉取暖709例燃气热水器等煤气泄漏8例,家庭自制土吊炕42例,火锅3例,职业操作6例。
其中轻度中毒745例,中度中毒9例,重度中毒14例。
2.治疗方法采用烟台产24人空气加压舱治疗,治疗压力0.2 MPa,升压20分钟,稳压吸氧60分钟,减压20分钟,全程100分钟。
重度中毒者开始治疗的前1~3天依据具体病情每日1~2次,而后改为每日1次,轻、中度中毒者每日1次。
疗程:轻度5~10次,中度10~20次,重度患者应不少于30次,以减少迟发脑病的发生。
3.结果有2例直至80次方治愈。
治疗护理后痊愈的541例,明显好转171例,部分好转52例,死亡4例。
总治愈好转率为99.5%。
二.护理1.入舱前护理进舱前向患者介绍高压氧治疗常识,使患者了解高压氧治疗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消除患者对高气压环境的紧张、恐惧心理,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让患者感到温暖,避免给患者任何刺激,使其获得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病症,高压氧治疗是其有效的治
疗方法之一。
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作为护士,我们需要对病人进行
全面的评估和监测,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首先是对病人的预处理工作,包括测量病人的体温、血压、脉搏、血氧水平等生命体征,评估病人情况是否适合进行高压氧治疗。
同时,还需要告知病人高压氧治疗的方法、步骤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全程监测病人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
命体征,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同时,还需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状态、是否出现头痛、耳鸣、眩晕等不适反应。
治疗结束后,护士需要对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包括帮助病人缓
解不适感,观察病情变化,记录治疗时间、压力、氧浓度等治疗信息,并向医生反馈病人的情况。
总的来说,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需要护士进行全程监测和护理,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同时还要和病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
其缓解不适感。
·212·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护理体会陈树萍 陈亦萍 刘 星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11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采用高压氧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
方法:将1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采用高压氧治疗患者选择,实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利用常规护理干预管理对照组。
结果:将两组患者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干预后心理状态明显改善,P<0.05;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前心理状态,P>0.05。
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采用高压氧治疗以及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压氧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护理临床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因为长时间内或者短时间内将过多一氧化碳吸入体内,发生了局部或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受累部位是大脑以及心脏,临床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高,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发生多脏器病变[1],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
本组选择130例患者,综合分析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采用高压氧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
1资料及方法1.1 资料在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将1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采用高压氧治疗患者随机选择,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协议,实验组65例,男女分别是45例、20例,年龄介于26岁至68岁,中位39.5岁,对照组65例,男女分别是44例、21例,年龄介于25岁至69岁,中位39.0岁。
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得出P>0.05。
1.2 方法利用常规护理干预管理对照组,护士应做好患者治疗前准备工作,告知患者各项注意事项,治疗后,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
实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进入高压氧舱前,护士应叮嘱患者将大小便排尽,对鼓膜内外压力进行平衡,协助患者将纯棉衣服穿上,将被服准备工作做好,对患者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必要情况下,使用镇静药物,保证昏迷患者气道通畅,在患者入舱前,将患者痰液吸净,指导患者合理摆放体位,抬高患者下颌,偏向头部于一侧,可避免患者误吸,若患者清醒,加强患者心理干预,详细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高压氧治疗必要性以及临床优势,将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应提高,将患者社会支持力度以及家庭支持力度均明显强化,保证患者顺利开展治疗工作。
浅析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9-06T14:35:37.3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作者:王锡娟陈洪波[导读] 研究并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护理措施。
大庆龙南医院 163453【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护理措施。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8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针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通过对82例的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护理没有发生并发症,病情得到及时控制,有效率97.6%,治愈率93%;结论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得到了安全有效的治疗,使患者尽快苏醒,促进疾病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高压氧一氧化碳中毒护理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discuss the nursing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treat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Method the study object is to choose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13 to March 2014 were 82 cases of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patients for sever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the patient to take corresponding nursing;results of 82 cases of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in the process of care without complications,disease control in time,effective rate was 97.6%,the cure rate was 93%;conclusion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o giv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the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so that patients wake up as soon as possible,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and reduce the sequelae. Key words:hyperbaric oxygen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nursing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复杂,症状严重,高压氧治疗是首选抢救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重要作用,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高压氧治疗CO中毒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 co中毒护理
【中图分类号】r595.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88-02
co中毒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中。
轻者影响身体健康,重者危及生命。
高压氧治疗co中毒有其独特及肯定的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我们单位主要生产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co,常有co中毒情况发生。
因地处北方,天冷生炉子常见,因此居民co中毒也较多见。
急性co中毒病人往往发病急、病情重而急诊入院。
高压氧的特殊环境,给治疗及护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随着高压氧医学的不断发展,高压氧治疗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急重症病人进入高压氧舱内进行抢救和早期康复治疗已为临床广泛应用。
因此,科学、安全、有效地应用高压氧治疗co中毒,做好治疗工作是确保救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现将我们的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急性co中毒的主要作用机理
co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其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合血红蛋白大300倍,且与血红蛋白难于解离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受阻,血氧不能释放给组织,而且co还能直接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上述因素均可加重组织缺氧,尤其是脑组织缺氧更为明显。
因此迅速改善co中毒患者的组织缺氧,尽快改善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①高压
氧能加速hbco的解离,促进co的清除,使hb恢复携氧功能。
血氧分压越高,hbco的解离和co的排除就越快,呈正比关系。
②高压氧能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使组织得到足够的溶解氧,大大减少机体对hb携氧的依赖性,增加血氧含量,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③高压氧能使颅内血管收缩(但不降低血氧含量),使其通透性降低,则有利于降低颅内压,阻断大脑与脑水肿的恶性循环,从而抑制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促使脑功能恢复。
④高压氧下血氧含量及氧张力增加,组织氧储量及血氧弥散半径也相应增加,故能明显改善组织细胞缺氧状态,从而有利于解除由co中毒引起的生物氧化换抑制现象。
2 操作高压氧舱治疗时护理
2.1 入舱前护理。
要立即准备抢救的器材、药品。
入舱前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病情、中毒情况,并介绍进氧舱须知,注意事项、面罩的佩带方法,检查随身携带物品,严禁易燃:易爆物品人氧舱,如火柴、打火机、半导体收音机等,严禁穿着化纤衣服入舱。
给患者更换全棉衣服,对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病人,应向其简单介绍高压氧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筑起排空大小便,对轻度中毒患者教会其在加压阶段进行吞咽、咀嚼、捏鼻鼓气等调压动作,保持咽鼓管通畅,不能配合者可带水果,口香糖、饮料入舱(昏迷者禁忌),以便病人能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情况,昏迷患者常有呕吐和大小便失禁,护士要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其气道通畅,在吸氧的情况下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患者清洁舒适,对躁动患者酌情
给予镇静药和适当地束缚。
2.2 入舱治疗中护理。
加压时叮嘱患者做捏鼻鼓气,或吃口香糖、饮水等(昏迷患者除外)调压动作,以保持咽鼓管通畅,加压速度不能过快,注意观察病人反应,了解舱内病人有无耳痛或副鼻窦痛,若有应及时减慢加压速度,以防止发生鼓膜及副鼻窦气压伤。
输液患者加压时要将液体平面调低,并注意输液速度变化。
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详细记录,不配合者多给予解释,讲解治疗的好处,分散注意力,帮其戴好面罩以保证充足的氧气吸入,昏迷患者随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生病情变化要及时与操舱护士联系以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理。
稳压吸氧过程中,若发现病人烦躁不安,颜面及口唇抽搐,出冷汗或突然咳嗽、气促或诉头晕、眼花、恶心乏力等氧中毒症状时,则应打开连接在单人舱另一通道上的阀门向舱内注入氮气,一直到舱内氧浓度为21%时停止氮气输入,在此阶段,应做好抢救准备。
严格按照减压方案进行减压,倘若减压过快或不合理时,将导致减压及气压伤的发生。
减压时注意给患者保暖,并将输液的液平面调高,以免减压时液。
平面降低使空气进入体内,并协助做好出舱前的准备工作。
2.3 出舱后护理。
由于进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身体消耗大,故应嘱咐患者出舱后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出舱后注意观察询问患者有无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不适,以便及早发现减压病症状。
有无气压伤或减压病的发生,若有根据情况暂停高压氧的治疗2~5d,做好舱内物品的消毒工作。
补充病人所用
的药品及其它用品。
在病房需继续氧疗,重症患者可出现清醒后再度昏迷现象,要预防迟发性脑病。
3 讨论
急性co中毒是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重症co中毒若抢救不及时,常出现痴呆、木僵、偏瘫、癫痫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高压氧的治疗及其护理是取得疗效及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在治疗上,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对co中毒、颅脑神经损伤、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其中co中毒治疗效果最好,颅脑外伤次之,脑血管疾病居第3位,另高压氧的治疗是否及时和是否彻底也是治疗的关键。
中度、重度co中毒在6h以内治疗效果最好[1],遇有接触co时间长、昏迷时间长、高龄、同时伴有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病史的急性co
中毒时,高压氧的治疗次数适当延长,并加强护理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特别遇到迟发性脑病时高压氧的疗程至少应在30次以上[2]。
综览各医学,关于急性co中毒的综合治疗中高压氧在治疗重症co中毒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已成为目前医学界的共识。
急性co中毒的综合治疗应包括高压氧治疗,内科药物辅助治疗,其中高压氧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而高压氧的治疗护理工作又特别重要。
进高压氧舱前的准备工作(如:心理护理以减少患者紧张心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安全教育,舱内禁止带入易燃、易爆、易损的物品,进舱前测记生命体征,排空大、小便,高血压不得入舱,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等)要细致的做好,确保患者舱内安全。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如抢救及时大多数患者是可以痊愈的。
一旦发现co中毒患者,应及时送往有条件的医院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防止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等并发症发生,尤其是重度中毒昏迷>4h者,在治疗清醒后,经一段假愈期会出现急性co中毒性迟发脑病,故及时合理足量的高压氧治疗和护理是co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火翠香,孙承永,沈其呜,等.高压氧治疗2760例脑器质性病变的疗效评价[j].重庆医学,2004,33(3):345-346
[2] 李军琴.高压氧治疗1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探讨[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