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奉献爱心主题班会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班会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学生了解爱心奉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心之情,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关爱他人的意义。
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奉献爱心,为社会做贡献。
班会流程1.课前准备–联络班级学生会成员–确定活动地点–购买送礼物所需的物品–设计活动的布置和程序2.开场白(10分钟)–主持人进行主题阐述–稿件分享:学生可分享自己曾经的奉献和感受–音乐鼓励:播放和响应慈善活动或奉献主题的音乐3.发放奖品(10分钟)–设计抽奖环节,签到等方式发放送礼物4.分组讨论(20分钟)–将所有参与班会的学生分为小组–鼓励小组头带领讨论涉及奉献主题的问题,如“时机与方式”、“如何奉献”等等。
可以根据参与的学生人数,分为多个小组活动。
–当小组头完成讨论后,可以在小组头的带领下分享讨论结果和感受。
5.个人分享(20分钟)–每位学生准备1到2分钟的演讲,分享自己曾经的奉献和感受。
–若为通报榜单式,可由有状况的学生事先填表,整合完后在班会上通报。
6.总结(10分钟)–对本次班会进行回顾,并鼓励学生践行爱心奉献。
–在班会结束时,所有参加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份小纪念品,并祝福其可以践行爱心和奉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爱心奉献的含义和重要性–学生能够掌握自主奉献的方法和技巧2.能力目标–学生可以有效沟通,能够有效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建立责任感,尊重他人并表现出关爱之情3.品德目标–学生的关爱之心得到提升,懂得向周围的他人奉献,建立共建共享的思想。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正直善良并用实际行动维护爱心和奉献。
参与方法•限定班级范围,保证班级气氛平缓•选择奉献比赛、写信集中等方式引导学生发送文字和画作,视图推动社会行为裂变,为无意义活动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体现自我价值。
班会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紧紧围绕奉献主题展开,意在让学生懂得推己及人,在自渐与社区连成一体的基础上帮助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向周围人展示爱心,传递奉献精神。
慈善奉献爱心主题班会三年级【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孩子年少的心永远处于温和、感恩、善良的情感上,从而使全班同学在爱心中成长,在爱的阳光沐浴下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使大家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奉献爱心、真正的做到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活动准备】幻灯片,黑板报、背景音乐、相关歌曲等【活动过程】在背景音乐《爱》附带全班照片的幻灯片自动播放中开始主题班会1主持人宣读周记中片段,里面饱含了浓浓的师生情,友爱,以及为了共建和谐班集体的片片爱心,让大家认识到在爱心中成长的幸福感!从而揭示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因为有爱,人们才去追求幸福,也正因为有爱,人们才能追求到幸福,过上快乐的生活。
因为有父母对你的爱,你才能幸福生活在学校里,才能享受到美餐、漂亮的衣服、快乐的心情。
因为有朋友对你的爱,你才能在忧伤时,有倾诉的对象、在高兴时,有分享的时光。
因为这个社会到处充满了爱,因此在你迷路是有警察叔叔给你帮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有人给老人让座、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有人扶起摔交的孩童。
2.如果以上就是大家对同学,对班集体爱心的行动,为了让自己更幸福,让周围的人更幸福我们的爱心还应该行动在那些方面呢?(讨论)然后总结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孝敬父母——对父母的爱。
讲述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们内心不禁汹涌澎湃,以“给父母的一封信”的形式表达了对父母的爱,感恩父母铭记父母的教诲,永远孝敬父母。
第二部分,尊敬教师——对老师的爱。
悠扬的乐曲,配乐诗朗诵《我爱你,老师!》,把老师比作了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们,把老师比作了春蚕,到死也要吐出最后一口丝,把老师比作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感谢老师的辛勤,感谢老师无私的奉献,学生发出共同的心愿——老师,我们永远爱你!第三部分,关爱弱者——让世界充满爱(小爱到大爱),观看了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贫困地区失学孩子的视频和数据资料,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决心用实际行动证明世界的温暖,献出自己一点点的爱,让生活处处充满爱的阳光。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
《奉献爱心》
今天,我们举行了一场关于奉献爱心的主题班会,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和感悟爱心的意义和力量。
爱心是一种无私无畏的奉献,是一种自我放下、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爱心的力量。
比如,当我们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会伸出援手;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有人会来给予我们温暖和支持。
这些都是爱心的体现,也是我们社会赖以运转的重要力量。
在班会上,我们分享了许多关于爱心的故事和经历,他们都让我们感动和启发。
有同学义务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有老师无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有家长牺牲自己的时间和金钱,让孩子们得以更好地成长。
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都蕴含着深刻的爱心,让我们学会感恩,并且懂得去奉献爱心。
通过本次班会,我们不仅对爱心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决心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和传递爱心。
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爱心的传播者,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他人,让爱心在我们的班级、学校和整个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最后,我们要牢记一句话:“爱心是可以无限传递的,让我们
共同传递爱心,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奉
献爱心,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暖和希望!。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慈善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以“慈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了解慈善的意义,感受慈善的力量,并积极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去。
二、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班主任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2. 慈善知识讲座3. 慈善故事分享4. 慈善活动策划与讨论5. 慈善公益活动实践6. 总结与反馈六、活动记录1. 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她强调了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次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关爱他人的精神。
2. 慈善知识讲座邀请了一位资深慈善工作者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慈善知识讲座。
讲座中,他详细介绍了慈善事业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他还通过实际案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到慈善事业的实质和意义。
3. 慈善故事分享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所了解的慈善故事,有的讲述了自己参与慈善活动的经历,有的分享了身边人的慈善事迹。
这些故事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慈善的力量,激发了他们的爱心。
4. 慈善活动策划与讨论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共同策划一场慈善公益活动。
他们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活动方案,如爱心义卖、关爱留守儿童、环保公益活动等。
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慈善公益活动实践根据同学们的策划,学校决定开展一场“爱心义卖”活动。
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自发组织起来,收集了各种闲置物品,如书籍、衣物、玩具等。
活动当天,同学们将物品摆放在校园广场上,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购买。
义卖所得款项将全部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
6. 总结与反馈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努力,表示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同时,她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大家能够将慈善精神发扬光大,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乐于奉献:主题班会中的慈善与公益班级是学生们共同的第二个家园,而主题班会则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班会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和乐于奉献精神的平台。
慈善与公益活动在主题班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能够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奉献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慈善与公益活动是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怀弱势群体、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行为。
主题班会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慈善与公益的意义和目的,通过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培养出学生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品质。
首先,主题班会可以通过讲述慈善事迹和公益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的慈善事例,通过讲述来传递正能量。
这些慈善事迹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也可以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慈善与公益活动对弱势群体、社会和自己的意义,慢慢培养起学生的乐于奉献精神。
其次,主题班会可以通过开展慈善募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募捐活动通常是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的,比如班级义卖、募捐箱、义演等。
在班会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策划和执行这些募捐活动。
通过实际参与慈善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慢慢培养起乐于奉献的习惯。
此外,主题班会还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公益机构和参与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公益活动的魅力。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益机构,比如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
在这些机构中,学生可以与受助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进而产生关爱和乐于奉献的情感。
此外,主题班会可以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和知识竞赛来增加学生对慈善与公益活动的了解和参与度。
在班会中,教师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者公益机构的工作人员来给学生讲解有关慈善与公益的知识。
通过这些讲座,学生可以系统性地学习和了解公益事业的背景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参与度。
最后,主题班会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影视作品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助学成长感恩奉献主题班会三篇助学成长感恩奉献主题班会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和怎样去感恩父母。
2、让学生懂得感恩的意义,能够感恩一切,进而能够善待一切,奉献自己的爱心。
教学过程一、以故事设情导入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
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
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平凡伟大,超越了生死。
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并创作演唱了《天亮了》这首歌,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
类似的故事还有在四川大地震抢救现场,一位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被压的都变形了。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他们走开一段距离,救援队长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去摸索,猛地他高声喊道“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清理掉废墟,发现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一个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损,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而我看到这个故事以后也落泪了我们也同样被感动着,感动于父母这种超越生死、平凡而伟大的爱。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华记录人:李娜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慈善事业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同学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我校决定开展“慈善爱心捐款”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宣传慈善理念,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捐款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献出一份爱心。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班会开始,主持人张华同学热情洋溢地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并强调了参与慈善爱心捐款的重要性。
2. 慈善知识讲座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慈善事业,我们邀请了社会公益组织代表陈老师为大家进行慈善知识讲座。
陈老师从慈善事业的起源、发展以及我国慈善事业的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同学们对慈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捐款活动宣传接下来,班长王丽同学介绍了本次捐款活动的具体事项,包括捐款对象、捐款方式、捐款金额等。
她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4. 捐款环节在捐款环节,同学们积极响应,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投入捐款箱。
有的同学捐款5元,有的同学捐款10元,还有的同学捐款20元。
现场气氛热烈,爱心传递。
5. 捐款仪式在捐款仪式上,班主任李老师代表全班同学向受捐对象表示了诚挚的祝福,并希望受捐对象能够坚强面对生活,勇敢追求梦想。
随后,同学们将捐款统一交给了公益组织代表,并表示会持续关注受捐对象的生活状况。
6. 总结发言最后,主持人张华同学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表示,本次慈善爱心捐款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学们的爱心和关爱将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同时,她也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班会效果本次慈善爱心捐款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同学们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和认识,使同学们更加了解慈善事业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了同学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同学们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学会关爱他人。
第1篇日期:2023年3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慧敏记录人:李明轩---一、班会主题本次班会的主题是“爱心传递,温暖同行——慈善捐款活动”。
旨在通过此次班会,提高同学们的爱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共同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捐款活动介绍3. 捐款动员4. 捐款仪式5. 爱心寄语6. 总结与展望---三、班会内容(一)主持人开场张慧敏同学首先上台,微笑着向大家打招呼,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主持人张慧敏:“大家好!今天我们八年级(1)班举行的主题班会是由我主持的‘爱心传递,温暖同行——慈善捐款活动’。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够培养同学们的爱心和责任感,让我们的爱心传递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本次捐款活动的具体情况。
”(二)捐款活动介绍随后,张慧敏同学详细介绍了本次捐款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主持人张慧敏:“我们了解到,我国西部地区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继续学业。
为了帮助他们,学校决定开展这次慈善捐款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爱心捐款,为这些孩子筹集学费,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三)捐款动员在捐款动员环节,班主任王老师上台发言,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捐款活动。
班主任王老师:“同学们,爱心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责任。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慈善捐款活动,就是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响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捐款仪式在捐款仪式环节,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投入到捐款箱中。
现场气氛温馨而感人。
(五)爱心寄语捐款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爱心墙上写下自己的寄语,表达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和祝福。
学生甲:“希望你们能够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生乙:“你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愿意与你们一起共度难关。
”(六)总结与展望最后,张慧敏同学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并对同学们的未来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一、教案的内容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二、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的目的:1、通过同学们的讨论、献爱心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地震灾情以及抗震救灾、赈灾捐赠的实情,激发他们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民族情感。
2、充分认识地震造成的严重危害、深刻体会灾区小朋友上学读书的艰难,想灾区小朋友之所想,帮灾区小朋友之所需,与灾区小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战胜地震带来的千难万险。
二、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抗震救灾资料。
2、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录音。
3、爱心捐款箱。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活动:同学们,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降临到我国四川雅安地区,给当地的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多少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多少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多少人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面对灾难,面对受难的中国同胞,远在震区外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迅速而积极地联合起来,伸出援助之手,与灾区人民共同抗震救灾。
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
(二)学生了解灾区受灾情况。
1、师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灾区受灾情况。
2、学生谈感想。
3、教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谈话中,老师了解到了同学们的心情,大家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小朋友,并从抗震抢险中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三)了解各界对灾区的捐赠情况。
1、师生介绍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捐赠情况。
2、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和打算。
第1篇班级:八年级(2)班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李明记录人:张华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益活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焦点。
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班级凝聚力,八年级(2)班决定开展以“爱心公益”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李明同学热情洋溢地开场,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为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2. 观看公益宣传片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公益活动的意义,班会播放了一部关于山区儿童生活的公益宣传片。
视频中,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的场景,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深受触动。
3. 分享公益故事接下来,几位同学分享了他们参与的公益故事。
王浩同学讲述了自己参加志愿者活动,为孤儿院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关爱;李婷同学分享了她们班级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清理社区垃圾,美化环境;张华同学则讲述了她参加支教活动,为山区的孩子们传授知识的故事。
这些感人的故事,激发了同学们对公益事业的热情。
4. 公益知识问答为了检验同学们对公益知识的了解,主持人组织了一场公益知识问答环节。
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通过问答,大家不仅学到了很多公益知识,还加深了对公益活动的认识。
5. 班级公益项目讨论接下来,班级同学分组讨论,共同策划一项班级公益项目。
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提出了多个项目方案,如: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捐赠图书、为敬老院老人送去温暖、组织环保公益活动等。
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开展“爱心图书角”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捐赠图书。
6. 班级公益项目实施计划在确定了公益项目后,同学们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
包括:宣传发动、物资筹集、图书捐赠、跟踪反馈等环节。
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纷纷表示要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7. 主持人总结最后,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他强调了爱心公益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慈善主题班会篇一:慈善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慈善奉献爱心主题班会三年级【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孩子年少的心永远处于温和、感恩、善良的情感上,从而使全班同学在爱心中成长,在爱的阳光沐浴下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使大家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奉献爱心、真正的做到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活动准备】幻灯片,黑板报、背景音乐、相关歌曲等【活动过程】在背景音乐《爱》附带全班照片的幻灯片自动播放中开始主题班会1主持人宣读周记中片段,里面饱含了浓浓的师生情,友爱,以及为了共建和谐班集体的片片爱心,让大家认识到在爱心中成长的幸福感!从而揭示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因为有爱,人们才去追求幸福,也正因为有爱,人们才能追求到幸福,过上快乐的生活。
因为有父母对你的爱,你才能幸福生活在学校里,才能享受到美餐、漂亮的衣服、快乐的心情。
因为有朋友对你的爱,你才能在忧伤时,有倾诉的对象、在高兴时,有分享的时光。
因为这个社会到处充满了爱,因此在你迷路是有警察叔叔给你帮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有人给老人让座、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有人扶起摔交的孩童。
2.如果以上就是大家对同学,对班集体爱心的行动,为了让自己更幸福,让周围的人更幸福我们的爱心还应该行动在那些方面呢?(讨论)然后总结如下三个部分:爱》附带全班照片的幻灯片自动播放中开始主题班会 1主持人宣读周记中片段,里面饱含了浓浓的师生情,友爱,以及为了共建和谐班集体的片片爱心,让大家认识到在爱心中成长的幸福感!从而揭示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因为有爱,人们才去追求幸福,也正因为有爱,人们才能追求到幸福,过上快乐的生活。
慈善班会主题大全慈善公益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信力是慈善公益组织存在的基石。
以面是小编整理的慈善班会主题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慈善班会主题活动1一、活动主题:“奉献月里献爱心,万千雷锋创奇迹”二、活动背景:救助贫困及需要帮助的人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同时借助于本月为雷锋月,雷锋是一个非常具有奉献精神的传奇人物,进行此次活动同时也有助于同学们更加了解雷锋,像雷锋同志学习。
我们青年志愿者本着以奉献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为宗旨特此举办爱心募捐活动。
三、活动目的:通过组织这次活动,为需要帮助的福利院的老人和小孩们筹集一些东西,以我们的微薄之力,传递爱的希望,让受捐助的老人和小孩们感受到我们赣南教育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困难、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同时,通过这次募捐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团委学生会的团结凝聚力,使大家相互增进了解、增进友谊。
四、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校主干道六、活动对象:全院师生七、主办方:校团委八、策划承办方: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赞助方:172校园活动网九、主要负责人:哎哎哎十、募捐活动安排:1、募捐前期准备工作1)宣传部在3月10日前进行前期的宣传工作(通知、海报)2)准备好一个募捐箱、一条横幅、登记表·倡议书2、募捐活动的开展1)志愿者们通过向同学们宣传雷锋的感人事迹,鼓励同学们进行募捐;2)专派几个志愿者站在募捐箱旁登记募捐人愿意留下自己的姓名和募捐物品募捐箱的收发。
3)活动中进行拍照3、募捐后期安排1)把募捐的物品统一由办公室进行最后物品的统计,并做好登记。
把募捐到的物品及时交给需要的福利院老人和小孩手中(此项活动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
并对资料进行整理(照片、总结、简报等)2)活动结束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十一、注意事项:1、此次募捐应完全的自愿2、活动期间不能出现不公开行为3、必须有负责人在现场处理应急事件。
慈善班会主题活动2一、活动目的“有爱就有希望”慈善公益晚会是由共青团腾冲县委、腾冲县“有爱就有希望”青年志愿者、腾冲阳光电器、腾冲县和睦广告装饰有限责任公司等联合主办的大型文艺晚会。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我们班级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主题为“慈善感恩教育”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分享慈善故事、开展感恩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关爱他人,懂得感恩。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会开始,班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强调了慈善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用心体会。
2. 慈善故事分享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慈善事业,我们邀请了学校的退休教师张老师分享了她亲历的慈善故事。
张老师讲述了她在退休后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的经历,以及她在帮助贫困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等领域的感人事迹。
同学们被张老师的故事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向她学习,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3. 感恩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感恩,我们班级组织了以下活动:(1)手写信件:同学们纷纷给父母、老师、同学写一封感恩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亲情陪伴: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陪伴家人,了解家人的辛劳,学会感恩。
(3)关爱他人:同学们自发组成志愿者团队,到社区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4. 总结发言班会接近尾声,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肯定了同学们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慈善感恩精神,关爱他人,传递爱心。
三、班会成果1. 慈善意识得到提高: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慈善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力。
2. 感恩意识得到增强: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了感恩,懂得了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和学校。
3. 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同学们通过关爱他人,体会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立志要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班会反思1. 慈善感恩教育需要持续开展:本次班会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慈善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开展。
2. 活动形式要多样化: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让慈善感恩教育更加贴近同学们的生活。
慈善奉献爱心主题班会
三年级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孩子年少的心永远处于温和、感恩、善良的情感上,从而使全班同学在爱心中成长,在爱的阳光沐浴下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使大家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奉献爱心、真正的做到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活动准备】幻灯片,黑板报、背景音乐、相关歌曲等
【活动过程】
在背景音乐《爱》附带全班照片的幻灯片自动播放中开始主题班会
1主持人宣读周记中片段,里面饱含了浓浓的师生情,友爱,以及为了共建和谐班集体的片片爱心,让大家认识到在爱心中成长的幸福感!从而揭示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因为有爱,人们才去追求幸福,也正因为有爱,人们才能追求到幸福,过上快乐的生活。
因为有父母对你的爱,你才能幸福生活在学校里,才能享受到美餐、漂亮的衣服、快乐的心情。
因为有朋友对你的爱,你才能在忧伤时,有倾诉的对象、在高兴时,有分享的时光。
因为这个社会到处充满了爱,因此在你迷路是有警察叔叔给你帮助、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有人给老人让座、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有人扶起摔交的孩童。
2.如果以上就是大家对同学,对班集体爱心的行动,为了让自己更幸福,让周围的人更幸福我们的爱心还应该行动在那些方面呢?(讨论)然后总结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孝敬父母——对父母的爱。
讲述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们内心不禁汹涌澎湃,以“给父母的一封信”的形式表达了对父母的爱,感恩父母铭记父母的教诲,永远孝敬父母。
第二部分,尊敬教师——对老师的爱。
悠扬的乐曲,配乐诗朗诵《我爱你,老师!》,把老师比作了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们,把老师比作了春蚕,到死也要吐出最后一口丝,把老师比作孺子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感谢老师的辛勤,感谢老师无私的奉献,学生发出共同的心愿——老师,我们永远爱你!
第三部分,关爱弱者——让世界充满爱(小爱到大爱),观看了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贫困地区失学孩子的视频和数据资料,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决心用实际行动证明世界的温暖,献出自己一点点的爱,让生活处处充满爱的阳光。
第四部分,投身环保事业———关注人类生存的爱(为子孙后代),观看相关资料数据,让学生注意到到环保的重要性,只要大家为环保事业贡献出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功在千秋的爱!
3总结
主持人总结:爱,是一种永恒的旋律。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我们献出一片爱心,铁石也会变成金。
愿爱心是我们心中的一颗种子,它能茁壮出爱的绿荫,不仅美丽自己,更荫泽他人,让爱永驻人间。
班主任总结:“那么,在以后的时间,我们要多开展一些爱心活动,大家也要学会奉献爱心,做一个能够帮助他人的人。
”让爱心在行动中成长!让大家都幸福的成长起来,成为幸福的人!希望大家明天更美好!
4全班齐唱《明天更美好》结束主题班会。